《纲要下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题目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时 1课时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已知、 未知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内容,对史实部分比较熟悉,但是对亚非拉各自的斗争的具体特点并不清楚
能知 这一阶段学生处在理性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较强的历史分析、总结能力
怎么知 通过一些史料、历史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探究等方式进行,调动学生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综合能力的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亚洲的觉醒”“非洲的抗争”。其逻辑关系是:按照历史的时空关系,围绕不同地区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事件予以讲解,突出各自的特点。 拉丁美洲部分讲述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过程,内容大多初中已经学过,高中就要突出阶段特点。 亚洲部分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突出重点是“觉醒”,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进入到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范畴。 非洲部分介绍非洲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强调了反抗外敌侵略和民族独立。
教学目标设计 【时空观念】结合教材以及历史地图,掌握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时间脉络、空间位置。 【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图片和史料掌握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独立的过程。 【历史解释】通过具体例子理解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大棒政策、金元政策等历史名词的概念。 【唯物史观】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家国情怀】通过亚非拉民族英雄的斗争,理解他们心怀祖国的爱国精神,意识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特点和重要影响。
教学 难点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各自具有哪些特点,亚洲的“觉醒”。
教学方法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学法 阅读法、材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示意图。 【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所学,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本义殖民体系在亚非拉贯通的建立起来。说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逐渐的沦为了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提出这三个地区的反抗,由于各自地区的具体国情不一样,斗争的过程也各具特色,引入对拉丁美洲的学习。 【学生活动】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设计意图】以12课所学内容导入,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在亚非拉确立起来,殖民压迫必然带来反抗,引入本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新课讲授 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一)第一阶段: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材料1:到18世纪下半期,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经济冲破了宗主国的种种限制而缓慢地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手工工场及造船厂。1793年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城就有20家生产呢绒的手工工场,雇佣工人1500余人。拉普拉塔的科恰班巴城,1788年有2000名纺织工人,1798年增加到8000人,每年要用原棉100万磅。18世纪末,古巴的榨糖工场有478家,糖的生产占当时世界总产量1/4。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起了推动作用。……1807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被迫参加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后,英国加强了对两国海岸的控制,宗主国与殖民地的交通联系被中断。随后,两国本土也被法国侵占。宗主国统治力量的削弱,为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教师活动】让学生知道拉丁美洲是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被殖民的面积也最多,同时需要注意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拉丁美洲开始想独立了,理解独立具备的原因和条件。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拉丁美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想独立,以及拉丁美洲独立有些什么外部条件? 【学生活动】想象自己是土生白人,这个时候你的生活状况及所见所闻。思考拉丁美洲面临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现状,理解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的独立战争对拉丁美洲独立产生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拉丁美洲社会阶层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领导拉美独立运动的主要是土生白人,再根据提供的几则材料分析拉丁美洲第一阶段民族革命的原因以及所具备的条件。 (一)第一阶段:民族革命 1.过程 材料1:考迪罗依靠军队和教会(大地产所有者),任意修改宪法,实行军事管制,随意搜刮民财,抢劫国库。……考迪罗夺权的方式就是发动军事政变,如墨西哥在1824-1848年间发动了250次政变,更换了31个总统,其中在1841-1848年7年内更换了21个总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考迪罗们经常以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换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借款,从而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政治干涉大开方便之门。……总之,考迪罗制只能使国家和人民经常陷于苦难和不安之中。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教师活动】说明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是分成两个阶段的,第一阶段:1804年海地独立,拉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的序幕,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的领导下西属拉美基本实现了独立。另外1822年巴西摆脱西班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是巴西的独立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民族独立的拉丁美洲真的“独立”了吗?拉美独立后仍面临着内忧外患,拉美人民民族民主任务仍然艰巨。解释何为大地产制,何为考迪罗制。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了解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第一阶段的过程,思考拉丁美洲是否真的实现了民族独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第一阶段的过程,明确拉美第一阶段的任务。让学生思考拉美是否真的实现独立,由此引入拉美民族独立第二阶段民族革命阶段。 (二)第二阶段:民主革命 1.过程 【教师活动】介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第二阶段的两个国家,巴西和墨西哥,这一阶段主要是要进行民主革命任务。强调这一时期墨西哥颁布的资产阶级宪法。 【学生活动】了解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第二阶段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拉美的独立并没有使人民真正获得幸福,而是进入了考迪罗专政的时代。 问题探究: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教师活动】设置问题探究带领学生从革命性质、领导者、局限性三个角度思考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介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说明其阶级特性,明确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主要是由土生白人的先进分子领导的。 【学生活动】思考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探究,锻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亚洲的觉醒 (一)背景 【教师活动】呈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殖民地情况,向学生说明亚洲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民族危机。再以中国为例说明亚洲当时的经济、思想方面的情况,让学生清楚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发展起来,亚洲开始觉醒,开始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 【学生活动】从教师所呈现的地图中总结出这一时期的亚洲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另外再结合中国情况思考经济、思想方面的现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亚洲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情况,说明这一时期亚洲的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崛起。 表现 【学思之窗】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列宁《亚洲的觉醒》 【教师活动】分别介绍印度、伊朗和中国三个国家这一时期的抗争,并说明这三个国家的斗争本质上都是失败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是亚洲的觉醒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推动世界进入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总结亚洲觉醒的三个代表国家的具体抗争过程,思考亚洲觉醒的意义。 【设计意图】亚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还是打击的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借用课本史料阅读部分列宁的话让学生明确这一时期亚洲的觉醒已经进入到民族民主革命的阶段。 三、非洲的抗争 (一)背景 材料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丧失了政治独立……非洲人民丧失了大片土地,人口锐减,资源遭到无情掠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毁,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附性。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教师活动】用文字材料和表格信息说明非洲这一时期已经在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展开不屈不挠的抗争。 【学生活动】阅读教师提供材料思考非洲抗争的背景。 【设计意图】明确非洲这一时期的背景,说明非洲的抗争已经开始了。 (二)过程 【教师活动】列出表格,让学生阅读教材填表,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非洲三个国家的组织动员的方式有哪些不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表格,了解非洲抗争的具体过程,注意三个国家的动员方式有些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表格,锻炼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 特点 思考点: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有哪些重要特点? 【教师活动】让学生结合表格信息从领导力量、抗争形式、抗争规模三个角度思考非洲独立运动有哪些特点,完成课本思考点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从领导力量、抗争形式、抗争规模三个角度思考非洲独立运动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非洲的抗争更多停留在旧式的民族抗争中,相对落后。 突破重难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问题探究:对比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有哪些不同? 【教师活动】对比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有哪些不同?提示学生从领导阶级、斗争性质等角度分析。 【学生活动】从领导阶级、斗争性质等角度分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亚非拉地区由于具体国情不一样,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平衡,各个阶级的力量也有大有小,所以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各具特色。
结 课 “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孙中山 ” 【教师活动】历史前进的脚步是不顺畅的,但是我们仍然追求这些细微的进步,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拼搏、奋斗最终才能真正取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学生活动】理解人类历史地发展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地奋斗才能最终实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一代代地不懈努力,所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学生也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建设国家。
教学反思
本课重难点设置、处理都比较恰当,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生动有趣的语言也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但是在处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第一阶段的背景时,如果直接用土生白人这一特殊阶级说明拉丁美洲民族独立阶段的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以及思想原因会更好。对于这样的子目并列式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子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一味使用用样的教学方法,课堂就会显得枯燥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