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二中初中部成功导案设计
一、成功目标 (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能背诵全文,译读全文。
二、成功导入
同学们,我国南方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观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一起踏青去,走进春的世界,花的海洋。 在众多的绘春描春作品中,清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不能不读的。
三、成功学习
(一)自学指导
1、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文体简介
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4、学生自读:读三遍,第一遍注意字的注音,第二遍注意写景层次和比喻,第三遍注意文章整体的感染。
(二)互助学习
1、检查预习 2、朗读课文
3疏通课文,列出疑难句,合作解决。
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朗读课文. 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自读欣赏
a.请同学们充当天气播报员说一下北京郊区二月的天气状况如何(可以使用书上的词语),并通过天气及有关句子分析作者的心情如何?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郁闷心情。
b.接下来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没有?那么这样两种心情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心情变得欢喜、雀跃了
用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c.我们都课文时,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第一段就应该读得(深沉)一点,而第二段则应该读得(喜悦)一些,下面请男生齐读课文的第一段,女生齐读第二段,其中最后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全班齐读。
d.终于可以走进大自然了,作者“若脫笼之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对满井的全景描写,
e.接下来作者分别写出了满井的哪些景物 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愿意把哪里画下来,并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画面
f.写完了这些景作者发出来这样的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在这句话里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课文最后一段思考问题)
对自己这次冒寒出游表示肯定,并表明“余之游将自此始”
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道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g.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反问句“恶能无纪 ”的读法及其作用。
3、试翻译译文
四、成功讲学(学的怎么样,风采我来亮)
课文我来读
课文我来译
五、成功练习
练习册预习反馈部分
小结:
学生:本节课我学会了(或我明白了或知道了)
老师结束语或要求
淮滨二中初中部成功导案设计
课题:《满井游记》 学 科: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新授课
第 2 课时
一成功导学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初感了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满井早春图,同时也知道了作者是一位无意于政治进取的小官,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游览观光,寄情山水。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又将随作者细又富有诗情画的笔调,去领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那份圆润丰满的自在自得。
二成功目标 (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三成功学习
(一)自学指导
品读课文,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二)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成功讲学(学的怎么样,风采我来亮)
我来讲解第 题。
成功练学
1、 给下面句中加横线字注音。
⑴ 廿二日天稍和( )⑵若脱笼之鹄( )
⑶如倩女之靧面( )⑷泉而茗者 (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
⑴ 土膏微润( )⑵风力虽尚劲( )⑶呷浪之鳞( )
⑷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⑸冻风时作( )
⑹局促一室之内( )⑺未百步辄返( )⑻偕数友出东直(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⑴ 作则飞沙走砾 : ⑵未百步辄返
⑵ 泉而茗者 ⑷罍而歌者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⑵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小结:
学生:本节课我学会了(或我明白了或知道了)
老师结束语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