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课前热身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求直线AB与坐标轴的交点M、N的坐标。
(3)如上图,你能求出△MON的面积吗?试一试。
二、小试牛刀
如“课前热身”所示,直线CN经过点N,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且∠NCO=60°,
(1)求直线CN的解析式。
(2)若将直线CN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与直线AB交于点D,与x轴交于点E, 你能求出直线AB、DE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试一试。
(3)你还能求出上图哪些图形的面积?将你的发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三、大展身手
由“课前热身”我们知道: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将其作为已知条件,且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仍为(-3,0),你能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吗?试一试。
四、自导自演
从上题的解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从前面的题中改编一道类似的题目,并将你改编的题目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五、勇攀高峰
1.从“小试牛刀”中我们知道点M、C的坐标,若y轴上有一动点P,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2. 将1题中“y轴”改为“直线DE”,其它条件不变,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课件16张PPT。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成都列五联合中学 文波涛CNDE●●●●●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课前热身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
点的坐标分别为(-2, )(3,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AB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课前热身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
点的坐标分别为(-2, )(3,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AB(2)求直线AB与坐标轴的
交点M、N的坐标。MN●●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课前热身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
点的坐标分别为(-2, )(3,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的
交点M、N的坐标。(3)你能求出△MON的面积吗?试一试。●●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如“课前热身”所示,直线CN经
过点N,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且∠NCO=60°,
(1)求直线CN的解析式。小试牛刀C●●●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小试牛刀C(2)若将直线CN向右平移
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与
直线AB交于点D,与x轴交于
点E, 你能求出直线AB、DE
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NDE●●●●● 如“课前热身”所示,直线CN经
过点N,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且∠NCO=60°,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小试牛刀CNDE●●●●●(3)你还能求出哪些图形的
面积? 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说
说你的想法。 如“课前热身”所示,直线CN经
过点N,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且∠NCO=60°,●K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
点的坐标分别为(-2, )(3,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坐标轴的
交点M、N的坐标。M(3)你能求出△MON的面积吗?试一试。●●大显身手△MON的面积为3.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与x轴交于点,M(-3,0),NG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从上题的解答中,你得到了
什么启发?请你从前面的题中
改编一道类似的题目,并将你
改编的题目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导自演●●●●●●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从“小试牛刀”中我们知道
点M、C的坐标,若y轴上有
一动点P,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
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
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AByxO44-4-4MNCDE勇攀高峰●●●●●●P●PP/●动画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AByxO44-4-4MNCDE直线DE勇攀高峰 从“小试牛刀”中我们知道
点M、C的坐标,若y轴上有
一动点P,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
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
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AByxO44-4-4MNCDE勇攀高峰 从“小试牛刀”中我们知道
点M、C的坐标,若y轴上有
一动点P,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
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
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直线DE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MCD勇攀高峰 从“小试牛刀”中我们知道
点M、C的坐标,若y轴上有
一动点P,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
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
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E●●●PyC/●●●N●●QPH●直线DE动画●P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谈谈自己的收获…… 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今日作业完成课堂上的习题!八年级 上册 数学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再见第六章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学会从一次函数图象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数学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形成解决几何面积、动态问题的能力。
2)在利用图象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导学重点:
1)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形成解决几何面积、动态问题的能力。
2)在利用图象探究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
导学难点: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形成解决几何面积、动态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5分钟)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3,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求直线AB与坐标轴的交点M、N的坐标。
(3)如上图,你能求出△MON的面积吗?试一试。
二、小试牛刀(15分钟)
如“课前热身”所示,直线CN经过点N,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且∠NCO=60°,
(1)求直线CN的解析式。
(2)若将直线CN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直线与直线AB交于点D,与x轴交于点E, 你能求出直线AB、DE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试一试。
(3)你还能求出上图哪些图形的面积?将你的发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三、大展身手(5分钟)
由“课前热身”我们知道: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若将其作为已知条件,且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仍为(-3,0),你能求出直线的解析式吗?试一试。
四、自导自演(5分钟)
从上题的解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从前面的题中改编一道类似的题目,并将你改编的题目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五、勇攀高峰(10分钟)
1.从“小试牛刀”中我们知道点M、C的坐标,若y轴上有一动点P,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2. 将1题中“y轴”改为“直线DE”,其它条件不变,请问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M+PC的值最小,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