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8张PPT)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四 背诵默写
古诗歌名句默写生僻字、易错字
1.《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归雁洛阳边
3.《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4.《峨眉山月歌》 影入平羌江水流
5.《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考点一 直接型
6.《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7.《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便引诗情到碧霄
8.《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10.《望岳》 决眦入归鸟
11.《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安能辨我是雄雌
12.《野望》 山山唯落晖
13.《晚春》 惟解漫天作雪飞
14.《登幽州台歌》 独怆然而涕下
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政入万山围子里
16.《黄鹤楼》 芳草萋萋鹦鹉洲
17.《钱塘湖春行》 谁家新燕啄春泥
18.《龟虽寿》 老骥伏枥
19.《赠从弟》(其二) 冰霜正惨凄 岂不罹凝寒
20.《饮酒》(其五) 悠然见南山 欲辨已忘言
21.《雁门太守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2.《渔家傲》 学诗谩有惊人句
23.《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辗转反侧 左右芼之
24.《蒹葭》 蒹葭苍苍 溯洄从之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2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波撼岳阳城
26.《卖炭翁》 两鬓苍苍十指黑
2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布衾多年冷似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8.《送友人》 萧萧班马鸣
2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30.《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
31.《行路难》(其一) 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挂云帆济沧海
3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34.《商山早行》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35.《咸阳城东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 鸟下绿芜秦苑夕
36.《江城子·密州出猎》 锦帽貂裘 何日遣冯唐
3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百里分麾下炙 赢得生前身后名
38.《满江红(小住京华)》 四面歌残终破楚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3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4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把酒问姮娥 斫去桂婆娑
4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42.《十五从军征》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4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裘不暖锦衾薄 瀚海阑干百丈冰 风掣红旗冻不翻
4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年少万兜鍪
45.《过零丁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典题 (2024·滨州中考)默写。
①身长翅膀吧脚生云,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③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再回延安看母亲
一蓑烟雨任平生(易错字:蓑,平)
山山唯落晖(易错字:晖)
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濯,涟)
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易错字: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②易错字“蓑”和“平”;③易错字“晖”;④易错字“濯”和“涟”;⑥易错字“霏”。
方法指导
四种常见直接默写失误类型及应对策略
1.生僻难写字掌握不准:通过多次强化书写,准确记忆。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的“澹”“竦”极易误写。《小石潭记》:佁然、俶尔、翕忽、寂寥、悄怆幽邃。《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足肤皲裂、媵人、烨然、缊袍敝衣。《蒹葭》:晞、湄、跻、坻、涘、沚。《天净沙·秋思》:枯藤。《行路难》(其一):珍羞直万钱。
2.同音异义词记错:名篇名句中有很多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命题人最喜欢设圈套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辨”容易误写成“辩”。“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暗”与“明”相对,不要写成“岸”。
3.通假字记错:梳理背诵篇目通假字并熟记,避免把通假字和本字用反。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很多同学把“反”写成“返”。
4.近义异形词记混:主要是平时学习时辨析不清,这种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的“世务”易误写成“事务”或“事物”。
总之,要想避开这些“坑”,在备考时需要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记忆;且书写时要留心,不要写错别字。
名句直接默写保分技巧
1.要准确审题:首先静下心来读题,切忌一目十行、心浮气躁,未读完题就做,或只读横线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为大忌,应严谨细心。其次,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了答案。再次,做到五“看”,即看作者、看题目、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一句诗词,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语更要重视。
2.答题牢记:强化记忆,答题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另外注意规范书写,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不规范字,不添减笔画。看清要求。名句默写题都有具体的要求,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3.记住失分陷阱:(1)容易混淆的字;(2)容易写错的字;(3)生僻的字。
4.重视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训练结合:(1)要化整为零,制定背诵计划,减轻积累记忆的压力。(2)要寻找规律,提高识记的效率,就是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意思是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较快,若反复诵读,记得就牢固些,忘记的速度就慢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3)要口手并用,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以防止“口是手非”。(4)注意题目、作者、文本背诵默写的一体化。
2
4
3
题号
1
1.(2024·济宁中考)下面是小宁同学制作的古诗文学习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出处 诗文 批注
《礼记·虽
有嘉肴》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学与教相互促进
《使至
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线条简约,意境雄浑
教然后知困
大漠孤烟直(易错字:漠)
2
4
3
题号
1
出处 诗文 批注
《木兰诗》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 夸张中见英姿
《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
上见赠》 (4)沉舟侧畔千帆过,
____________________。 刚健昂扬,襟怀豁达
《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死如归,忠心一片
关山度若飞
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
4
3
题号
1
2.(2024·江苏常州中考)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悠然见南山
人不知而不愠(易错字:愠)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错字:庇)
一鼓作气
2
4
3
题号
1
3.(2024·天津中考)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断肠人在天涯(易错字:涯)
天下为公
却话巴山夜雨时(易错字:却)
长风破浪会有时(易错字:长)
2
4
3
题号
1
4.(2024·四川成都中考)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②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非宁静无以致远
山光悦鸟性
飞镜又重磨(易错字:镜)
2
4
3
题号
1
(2)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任选一首,在下面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考点二 理解型
七上
古诗
1.《观沧海》壮阔句、气势句、博大胸襟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抒怀、关怀惦念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1)时序交替、生命更迭(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哲理)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思乡思亲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气势开阔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天净沙·秋思》(1)主旨句、天涯游子之悲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以景衬悲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5.《峨眉山月歌》依依惜别(思人)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惜花思乡、同情人民、渴望和平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思乡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1)昂扬奋发、乐观精神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一反常人创新精神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0.《夜雨寄北》(1)想象思念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雨夜愁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梦境豪情壮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忧国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2.《潼关》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古文
1.《〈论语〉十二章》(1)学习快乐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君子风范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思辩证关系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求学境界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表示对时光易逝的叹息,提醒我们且行且珍惜(珍惜时间句、时光易逝)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守志不移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诫子书》(1)观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学、才、志关系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志存高远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七下
古诗
1.《木兰诗》(1)矫健雄姿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边塞夜景句(战地艰苦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战争持久句(征战激烈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比喻作结,抒情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竹里馆》清幽淡泊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春夜洛城闻笛》思乡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逢入京使》(1)夸张思乡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走马相逢细节含情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晚春》表面揶揄,实则赞许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登幽州台歌》(1)怀才不遇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孤独寂寞、悲哀苦闷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望岳》(1)雄心气概、远大抱负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神奇秀丽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心情激荡、眼界开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8.《登飞来峰》高瞻远瞩、远大抱负句(积极进取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游山西村》(1)人生哲理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热情好客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祈求丰收句(农村风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0.《己亥杂诗》奉献精神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泊秦淮》忧患意识(借古讽今)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贾生》借古讽今、怀才不遇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约客》(1)清新幽静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失望焦急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古文
1.《陋室铭》(1)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幽静淡雅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交往高雅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爱莲说》高洁坚贞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八上
古诗
1.《野望》(1)山野景色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满意归猎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引用典故、孤独无依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1)登楼写景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怀乡之愁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1)壮美塞外风光句(千古壮观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以比喻写抑郁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渡荆门送别》(1)江面美景句(比喻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思乡爱乡句(主旨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游动视角化静为动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钱塘湖春行》(1)花草写春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借鸟写春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龟虽寿》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赠从弟》(1)严酷衬端正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志向坚贞句(劝慰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饮酒》(1)悠然一体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借山鸟归巢表达闲适恬淡的心境(傍晚美景)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主旨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春望》(1)移情于物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战火不断、渴盼家信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雁门太守行》(1)听觉、视觉写战争场面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誓死报国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赤壁》机遇造人哲理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渔家傲》(1)主旨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辽阔壮美、豪放风格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3.《浣溪沙》“千古奇偶”句(惋惜怅惘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文
1.《三峡》(1)正面表现山高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表现山高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季节水清流缓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答谢中书书》(1)山水相映之美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晨昏变化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记承天寺夜游》(1)月下美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复杂感情句(文章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1)江水奔腾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动态写山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热爱自然、鄙弃名利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强调了团结人心对于成事的重要性(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阐述君子行仁政,就可以得民心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富贵不能淫》大丈夫品质特征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亡国原因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八下
古诗
1.《关雎》(1)追求娴静姑娘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相思之苦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蒹葭》(1)“秋水伊人”出处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借秋景写凄婉之情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高远志趣、洒脱旷达胸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劝慰友人、豁达、爽朗胸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烟波浩渺、气势浩大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渴望出仕心怀羞愧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运用典故、希望引荐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石壕吏》(1)借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官吏之酷虐、老妪之痛苦(差役凶暴、老妪凄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暗示老妪被抓走,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感受的句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忧国忧民、博大胸怀、关注冷暖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舍己为人,至死不悔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卖炭翁》(1)老人外貌、劳动艰辛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矛盾心理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8.《题破山寺后禅院》(1)环境幽静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9.《送友人》(1)比喻表达依依惜别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借马鸣衬离情别绪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高洁自许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1.《卜算子·咏梅》(1)至死不变爱国之心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个人品格高尚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古文
1.《桃花源记》(1)桃花林美景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热情好客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小石潭记》(1)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心境感伤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虽有嘉肴》(1)美味类比,指出学习重要性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主旨句:教学相长也。
4.《大道之行也》(1)“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马说》(1)千里马被埋没根本原因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直接原因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强烈愤慨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千里马终身遭遇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九上
古诗
1.《行路难》(1)积极乐观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典故句,渴望重用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豁达胸怀、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新旧事物哲理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典故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旷达胸襟,人生哲理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美好祝愿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月夜忆舍弟》(1)思亲思乡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忧患丧乱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5.《长沙过贾谊宅》(1)借先哲表现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2)萧条冷落景色、孤独寂寞惆怅伤感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效忠朝廷忠君报国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借景抒情、前途坎坷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商山早行》(1)早行情景“意象俱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上路所见的景物句: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3)思乡怀亲、虚实相映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咸阳城东楼》(1)云、日、雨、风巧妙融在一起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写鸟雀和秋蝉表达诗人吊古之情、虚实结合、视听结合句: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9.《无题》(1)思念之情、无私奉献、至死不渝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沉痛伤别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各自珍重、时光流逝、相会无期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古文
1.《岳阳楼记》(1)博大胸襟、“古仁人之心”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政治抱负、全文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动静结合、洞庭湖月夜美景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醉翁亭记》(1)言在此意在彼情趣所在、全文核心命意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朝暮之景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四季之景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九下
古诗
1.《渔家傲·秋思》(1)运用典故、矛盾心理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强烈思乡之情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1)杀敌为国、豪情壮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借用典故,渴望被重用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军营火热生活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激烈战斗场面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爱国激情雄心壮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满江红》(1)身处困境,念家悲己句: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2)巾帼英雄豪情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3)慨叹命运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定风波》(1)顶风冲雨,从容前行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人生哲理、旷达乐观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对雨的坦然和悠闲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恬静、清婉、奇丽画面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2)哲理思考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7.《浣溪沙》萧索战地风光句: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春花喻冬雪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依依不舍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雄浑悲凉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0.《过零丁洋》(1)爱国情怀、坚贞气节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比喻国家和个人境遇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南安军》对仗工整、爱国伤时句: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12.《别云间》悲愤之情、爱国之情句: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古文
1.《鱼我所欲也》(1)中心论点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性本善”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曹刿论战》(1)鲁庄公“取信于民”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进见原因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出师表》(1)作者志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临危受命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典题 (2024·山东省统考节选)小鲁和小元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鲁:文脉千载耀寰宇,诗意万古润中华。中国经典古诗文如五谷丰熟,滋养万方。
小元:“箫鼓追随春社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箫鼓声声,寄托着百姓对丰收的期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一先一后,体现出仁人志士崇高的政治情怀。
小元:在诗文的陶冶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向上!
衣冠简朴古风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写。
方法指导
理解型默写的出题特点
理解型默写也叫提示型默写,命题者通常会在题干中给出一些提示信息,如给出应填语句的作者、篇名、描写对象、叙写内容、思想情感、修辞手法、语句的字数及格律特点等,然后要求考生填出对应的名句。
近两年更多的是设置一种默写情境,就是先说社会上的某种现象或某件事情,这种现象或这件事情说明的某个道理或引发的某种思考,通常能与古诗文中的某句或某几句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然后要求填出与之相吻合的名句。
在积累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理解型默写的备考策略
1.圈定考查范围,全面落实熟背。篇目、作者、文本、内容理解一一对应。
2.动手默写,做到准确无误,不丢字落句,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错字,不漏字。
3.多角度理解句子,把握句子在古诗文中的地位,特别是写景名句、借景抒情句、点明主旨句、化用典故句等特点明显、意蕴深刻、引人深思、警策励志类的句子,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理解型默写的应考技巧
1.认真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2.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定位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应填写的诗句。
3.准确确定诗句,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诗句是否照应。
4.确保书写准确无误。
1.(2024·东营中考)诗文名句填空。
(1)《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志”对一个人——哪怕是普通人的重要性:“志”不可被强行改变。
(2)《木兰诗》刻画了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形象,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写出了她奔赴战场、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易错字:帅)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易错字:戎)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自己面临的重重障碍,但他不畏艰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4)杜甫《望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引起后世无数有志之士的强烈共鸣。
(5)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亲友相互祝福、传递美好情感的千古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易错字:沧)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易错字:凌)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易错字:婵)
2.(2024·滨州中考)默写。
(1)老师经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崇尚理想信念,弘扬家国情怀,是古代经典诗文始终秉持的价值观念。这里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也有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责任与担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
错字:庇)
受任于败军之际
3.(2024·四川乐山中考)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小嘉整理了关于“成长的力量”的古诗文辑录,请你帮他补充完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古诗文,可以获得成长的力量和智慧。我们从“是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中知晓学习的重要性;从“以中有足乐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领会到内心充实就会忘却生活的艰苦;从“(3)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懂得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
学然后知不足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
志向、达成志向;从“会当凌绝顶,(4)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中学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从“(5)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明白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终会豁然开朗;从“沉舟侧畔千帆过,(7)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感受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从“九万里风鹏正举。(8)__________________,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激励自己要像大鹏一样振翅高飞、追逐梦想。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
柳暗花明又一村(易错字:暗)
无路(易错字:复、疑)
病树前头万木春
风休住
考点三 开放型
古诗词名句开放型默写分类
一、家国情怀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二、思乡情结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三、惜别情深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四、运用典故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五、积极进取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六、节日民俗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典题 (2024·山东省统考节选)小鲁和小元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鲁:如遇坎坷,我们不妨高歌易安居士的“(1)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昂首前行,我们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呈现积极进取的人生姿态。
小元:在诗文的陶冶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向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开放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分类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 (1)九万里风鹏正举 (2)(示例)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易错字: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易错字:畔)/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易错字:沧)
方法指导
开放型默写题突破技巧
1.强化平时积累:平时积累到位,解答这种试题才会游刃有余。积累时要按照不同的主题归纳比较,结合近几年中考,主要有以下主题:爱国、思乡、送别、哲理、奉献、季节、传统节日、饮食、山水、用典、月亮、花、鸟、愁思、酒等。
2.把握题型特点:一种是写出含有某关键词的名句,如“山”“水”“日”“月”等。一种是写出与某个题材相关的名句,如“哲理”“思乡”“爱国”“节日”等。这类试题往往不限定题目,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3.答题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提示句去回忆。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对包括提示句在内的全句做“全程回放”,这样,词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2
4
3
题号
1
5
1.(2024·四川宜宾中考)在空白处按要求填写。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诗文中也有很多借水抒发情怀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总能引发我们穿越时空的共情。
[答案]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2
4
3
题号
1
5
2.(2023·日照中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诗词中,常有诗人通过写自己向往或亲自征战沙场来抒发报国情怀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
4
3
题号
1
5
3.(2023·海南中考)默写古诗文原句,作为《青春风采录》各篇章的页面提示语。
当代青少年应当怀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之心,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托,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答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2
4
3
题号
1
5
4.(2023·聊城中考部分)古诗词中有许多含“云”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2
4
3
题号
1
5
5.(2023·徐州中考)古诗文默写。
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你被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答案]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胆肝两昆仑
中考新考法(情境式默写)
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命题材料的选取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特点。命题材料要能够体现问题或任务的对象、目的与要求,能够启发学生调动既有知识和资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供背景材料或知识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考名句情境式默写成为近年考查的大方向,这种题型就是根据题干设置的情境和给予的提示进行诗文填空。一般有直接翻译式、概括理解式、前后文衔接式、点明意象典故式以及关键词设障式等形式。直接翻译式的题干情境就是所填句子的翻译,难度较低。概括理解式是提取默写名句的关键词进行概括,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前后文衔接式情境就是题干给出的情境是所填句的前文或后文的内容,作答时需要先找出题干对应句。点明意象典故式默写指要默写的诗句特有的意象或典故已在题干中点明,能抓住意象和典故,就能填出诗句。
1.(2024·河北中考)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学校举办主题活动。请补全本次活动开场白。
饮食与诗文,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肴野蔌,①__________________,太守宴也”,山野风味散发着与民同乐的欢愉;“莫笑农家腊酒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溢着待客的热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粗茶淡饭彰显了安贫乐道的情操;“虽有嘉肴,弗食,④_____________”,美味菜肴隐喻了一心向学的智慧;“⑤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内心丰盈源自精神食粮的营养。味蕾的享受,文化的传承,让美食与诗文交相辉映!
杂然而前陈者
丰年留客足鸡豚(易错字:豚)
一箪食
一瓢饮(易错字:箪、瓢)
不知其旨也
以中有足乐者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用课文原句填空。
古诗文是文化的火种,点亮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芳草鲜美,(1)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明艳,“忽如一夜春风来,(2)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丽,“苔痕上阶绿,(3)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的清幽,让我们领略到人间美景;而“(4)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让我们体会到友情的真挚;
落英缤纷(易错字:缤)
千树万树梨花开
草色入帘青
我寄愁心与明月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让我们懂得感时伤别的家国情怀;“(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启发我们不畏险阻,坚定信念。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易错字:缘)考点一 直接型
古诗歌名句默写生僻字、易错字
1.《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2.《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归雁洛阳边
3.《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4.《峨眉山月歌》 影入平羌江水流
5.《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6.《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
7.《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便引诗情到碧霄
8.《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10.《望岳》 决眦入归鸟
11.《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安能辨我是雄雌
12.《野望》 山山唯落晖
13.《晚春》 惟解漫天作雪飞
14.《登幽州台歌》 独怆然而涕下
15.《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政入万山围子里
16.《黄鹤楼》 芳草萋萋鹦鹉洲
17.《钱塘湖春行》 谁家新燕啄春泥
18.《龟虽寿》 老骥伏枥
19.《赠从弟》(其二) 冰霜正惨凄 岂不罹凝寒
20.《饮酒》(其五) 悠然见南山 欲辨已忘言
21.《雁门太守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2.《渔家傲》 学诗谩有惊人句
23.《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辗转反侧 左右芼之
24.《蒹葭》 蒹葭苍苍 溯洄从之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2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波撼岳阳城
26.《卖炭翁》 两鬓苍苍十指黑
2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布衾多年冷似铁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8.《送友人》 萧萧班马鸣
2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30.《卜算子·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
31.《行路难》(其一) 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挂云帆济沧海
3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34.《商山早行》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35.《咸阳城东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 鸟下绿芜秦苑夕
36.《江城子·密州出猎》 锦帽貂裘 何日遣冯唐
3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百里分麾下炙 赢得生前身后名
38.《满江红(小住京华)》 四面歌残终破楚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39.《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4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把酒问姮娥 斫去桂婆娑
4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一抹晚烟荒戍垒 半竿斜日旧关城
42.《十五从军征》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4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狐裘不暖锦衾薄 瀚海阑干百丈冰 风掣红旗冻不翻
4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年少万兜鍪
45.《过零丁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 留取丹心照汗青
典题 (2024·滨州中考)默写。
①身长翅膀吧脚生云,_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③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______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②易错字“蓑”和“平”;③易错字“晖”;④易错字“濯”和“涟”;⑥易错字“霏”。
[答案] ①再回延安看母亲 ②一蓑烟雨任平生(易错字:蓑,平) ③山山唯落晖(易错字:晖) ④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濯,涟) ⑤皆若空游无所依 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易错字:霏)
方法指导
四种常见直接默写失误类型及应对策略
1.生僻难写字掌握不准:通过多次强化书写,准确记忆。一定要勤于动笔,在纸上用笔默写。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的“澹”“竦”极易误写。《小石潭记》:佁然、俶尔、翕忽、寂寥、悄怆幽邃。《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足肤皲裂、媵人、烨然、缊袍敝衣。《蒹葭》:晞、湄、跻、坻、涘、沚。《天净沙·秋思》:枯藤。《行路难》(其一):珍羞直万钱。
2.同音异义词记错:名篇名句中有很多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这是命题人最喜欢设圈套的考点。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做到不仅知其发音,还要知其意义。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辨”容易误写成“辩”。“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暗”与“明”相对,不要写成“岸”。
3.通假字记错:梳理背诵篇目通假字并熟记,避免把通假字和本字用反。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很多同学把“反”写成“返”。
4.近义异形词记混:主要是平时学习时辨析不清,这种词极具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的“失分点”之一,复习时应高度重视。如“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的“世务”易误写成“事务”或“事物”。
总之,要想避开这些“坑”,在备考时需要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记忆;且书写时要留心,不要写错别字。
名句直接默写保分技巧
1.要准确审题:首先静下心来读题,切忌一目十行、心浮气躁,未读完题就做,或只读横线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为大忌,应严谨细心。其次,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了答案。再次,做到五“看”,即看作者、看题目、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一句诗词,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语更要重视。
2.答题牢记:强化记忆,答题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另外注意规范书写,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不规范字,不添减笔画。看清要求。名句默写题都有具体的要求,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填写要求。
3.记住失分陷阱:(1)容易混淆的字;(2)容易写错的字;(3)生僻的字。
4.重视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训练结合:(1)要化整为零,制定背诵计划,减轻积累记忆的压力。(2)要寻找规律,提高识记的效率,就是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意思是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较快,若反复诵读,记得就牢固些,忘记的速度就慢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3)要口手并用,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以防止“口是手非”。(4)注意题目、作者、文本背诵默写的一体化。
1.(2024·济宁中考)下面是小宁同学制作的古诗文学习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出处 诗文 批注
《礼记·虽 有嘉肴》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学与教相互促进
《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线条简约,意境雄浑
《木兰诗》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 夸张中见英姿
《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 (4)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 刚健昂扬,襟怀豁达
《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死如归,忠心一片
[答案] (1)教然后知困 (2)大漠孤烟直(易错字:漠) (3)关山度若飞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2024·江苏常州中考)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答案] (1)悠然见南山 (2)人不知而不愠(易错字:愠)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错字:庇) (4)一鼓作气
3.(2024·天津中考)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答案] (1)断肠人在天涯(易错字:涯) (2)天下为公 (3)却话巴山夜雨时(易错字:却) (4)长风破浪会有时(易错字:长)
4.(2024·四川成都中考)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请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任选一首,在下面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答案] (1)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山光悦鸟性 ③飞镜又重磨(易错字:镜)
(2)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考点二 理解型
七上
古诗
1.《观沧海》壮阔句、气势句、博大胸襟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月抒怀、关怀惦念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1)时序交替、生命更迭(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哲理)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思乡思亲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气势开阔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天净沙·秋思》(1)主旨句、天涯游子之悲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以景衬悲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5.《峨眉山月歌》依依惜别(思人)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久别重逢、幸会难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惜花思乡、同情人民、渴望和平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思乡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1)昂扬奋发、乐观精神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一反常人创新精神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0.《夜雨寄北》(1)想象思念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雨夜愁思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梦境豪情壮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忧国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2.《潼关》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古文
1.《〈论语〉十二章》(1)学习快乐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君子风范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学思辩证关系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求学境界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表示对时光易逝的叹息,提醒我们且行且珍惜(珍惜时间句、时光易逝)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守志不移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诫子书》(1)观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学、才、志关系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志存高远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七下
古诗
1.《木兰诗》(1)矫健雄姿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边塞夜景句(战地艰苦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战争持久句(征战激烈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比喻作结,抒情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竹里馆》清幽淡泊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春夜洛城闻笛》思乡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逢入京使》(1)夸张思乡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走马相逢细节含情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晚春》表面揶揄,实则赞许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登幽州台歌》(1)怀才不遇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孤独寂寞、悲哀苦闷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望岳》(1)雄心气概、远大抱负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神奇秀丽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心情激荡、眼界开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8.《登飞来峰》高瞻远瞩、远大抱负句(积极进取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游山西村》(1)人生哲理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热情好客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祈求丰收句(农村风俗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0.《己亥杂诗》奉献精神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泊秦淮》忧患意识(借古讽今)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2.《贾生》借古讽今、怀才不遇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约客》(1)清新幽静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失望焦急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古文
1.《陋室铭》(1)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幽静淡雅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交往高雅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爱莲说》高洁坚贞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八上
古诗
1.《野望》(1)山野景色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满意归猎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引用典故、孤独无依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黄鹤楼》(1)登楼写景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怀乡之愁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1)壮美塞外风光句(千古壮观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以比喻写抑郁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渡荆门送别》(1)江面美景句(比喻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思乡爱乡句(主旨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游动视角化静为动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5.《钱塘湖春行》(1)花草写春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借鸟写春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龟虽寿》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赠从弟》(1)严酷衬端正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志向坚贞句(劝慰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饮酒》(1)悠然一体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借山鸟归巢表达闲适恬淡的心境(傍晚美景)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主旨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春望》(1)移情于物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战火不断、渴盼家信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0.《雁门太守行》(1)听觉、视觉写战争场面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誓死报国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赤壁》机遇造人哲理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渔家傲》(1)主旨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辽阔壮美、豪放风格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13.《浣溪沙》“千古奇偶”句(惋惜怅惘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古文
1.《三峡》(1)正面表现山高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侧面表现山高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季节水清流缓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答谢中书书》(1)山水相映之美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晨昏变化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记承天寺夜游》(1)月下美景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复杂感情句(文章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与朱元思书》(1)江水奔腾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动态写山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热爱自然、鄙弃名利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强调了团结人心对于成事的重要性(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阐述君子行仁政,就可以得民心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富贵不能淫》大丈夫品质特征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亡国原因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八下
古诗
1.《关雎》(1)追求娴静姑娘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相思之苦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蒹葭》(1)“秋水伊人”出处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借秋景写凄婉之情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高远志趣、洒脱旷达胸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劝慰友人、豁达、爽朗胸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烟波浩渺、气势浩大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渴望出仕心怀羞愧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运用典故、希望引荐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石壕吏》(1)借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官吏之酷虐、老妪之痛苦(差役凶暴、老妪凄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暗示老妪被抓走,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感受的句子: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忧国忧民、博大胸怀、关注冷暖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舍己为人,至死不悔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卖炭翁》(1)老人外貌、劳动艰辛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矛盾心理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8.《题破山寺后禅院》(1)环境幽静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9.《送友人》(1)比喻表达依依惜别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借马鸣衬离情别绪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0.《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高洁自许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1.《卜算子·咏梅》(1)至死不变爱国之心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个人品格高尚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古文
1.《桃花源记》(1)桃花林美景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热情好客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小石潭记》(1)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心境感伤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虽有嘉肴》(1)美味类比,指出学习重要性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主旨句:教学相长也。
4.《大道之行也》(1)“大同”社会纲领性说明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2)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马说》(1)千里马被埋没根本原因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直接原因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强烈愤慨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千里马终身遭遇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九上
古诗
1.《行路难》(1)积极乐观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典故句,渴望重用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豁达胸怀、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新旧事物哲理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典故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旷达胸襟,人生哲理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美好祝愿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月夜忆舍弟》(1)思亲思乡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忧患丧乱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5.《长沙过贾谊宅》(1)借先哲表现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句: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2)萧条冷落景色、孤独寂寞惆怅伤感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效忠朝廷忠君报国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2)借景抒情、前途坎坷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7.《商山早行》(1)早行情景“意象俱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上路所见的景物句: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3)思乡怀亲、虚实相映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8.《咸阳城东楼》(1)云、日、雨、风巧妙融在一起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写鸟雀和秋蝉表达诗人吊古之情、虚实结合、视听结合句: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9.《无题》(1)思念之情、无私奉献、至死不渝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沉痛伤别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各自珍重、时光流逝、相会无期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古文
1.《岳阳楼记》(1)博大胸襟、“古仁人之心”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政治抱负、全文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动静结合、洞庭湖月夜美景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醉翁亭记》(1)言在此意在彼情趣所在、全文核心命意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朝暮之景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四季之景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湖心亭看雪》描写雪景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九下
古诗
1.《渔家傲·秋思》(1)运用典故、矛盾心理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强烈思乡之情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江城子·密州出猎》(1)杀敌为国、豪情壮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借用典故,渴望被重用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军营火热生活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激烈战斗场面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爱国激情雄心壮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满江红》(1)身处困境,念家悲己句: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2)巾帼英雄豪情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3)慨叹命运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定风波》(1)顶风冲雨,从容前行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人生哲理、旷达乐观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对雨的坦然和悠闲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恬静、清婉、奇丽画面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2)哲理思考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7.《浣溪沙》萧索战地风光句: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春花喻冬雪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依依不舍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雄浑悲凉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0.《过零丁洋》(1)爱国情怀、坚贞气节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比喻国家和个人境遇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南安军》对仗工整、爱国伤时句: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12.《别云间》悲愤之情、爱国之情句: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古文
1.《鱼我所欲也》(1)中心论点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性本善”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曹刿论战》(1)鲁庄公“取信于民”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进见原因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出师表》(1)作者志趣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临危受命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典题 (2024·山东省统考节选)小鲁和小元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鲁:文脉千载耀寰宇,诗意万古润中华。中国经典古诗文如五谷丰熟,滋养万方。
小元:“箫鼓追随春社近,(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箫鼓声声,寄托着百姓对丰收的期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一先一后,体现出仁人志士崇高的政治情怀。
小元:在诗文的陶冶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向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写。
[答案] (1)衣冠简朴古风存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方法指导
理解型默写的出题特点
理解型默写也叫提示型默写,命题者通常会在题干中给出一些提示信息,如给出应填语句的作者、篇名、描写对象、叙写内容、思想情感、修辞手法、语句的字数及格律特点等,然后要求考生填出对应的名句。
近两年更多的是设置一种默写情境,就是先说社会上的某种现象或某件事情,这种现象或这件事情说明的某个道理或引发的某种思考,通常能与古诗文中的某句或某几句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然后要求填出与之相吻合的名句。
在积累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写错别字。
理解型默写的备考策略
1.圈定考查范围,全面落实熟背。篇目、作者、文本、内容理解一一对应。
2.动手默写,做到准确无误,不丢字落句,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错字,不漏字。
3.多角度理解句子,把握句子在古诗文中的地位,特别是写景名句、借景抒情句、点明主旨句、化用典故句等特点明显、意蕴深刻、引人深思、警策励志类的句子,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理解型默写的应考技巧
1.认真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
2.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定位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应填写的诗句。
3.准确确定诗句,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诗句是否照应。
4.确保书写准确无误。
1.(2024·东营中考)诗文名句填空。
(1)《论语·子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志”对一个人——哪怕是普通人的重要性:“志”不可被强行改变。
(2)《木兰诗》刻画了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形象,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写出了她奔赴战场、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自己面临的重重障碍,但他不畏艰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未来的坚定信心。
(4)杜甫《望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引起后世无数有志之士的强烈共鸣。
(5)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亲友相互祝福、传递美好情感的千古名句。
[答案] (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易错字:帅) (2)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易错字:戎)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易错字:沧) (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易错字:凌) (5)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易错字:婵)
2.(2024·滨州中考)默写。
(1)老师经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崇尚理想信念,弘扬家国情怀,是古代经典诗文始终秉持的价值观念。这里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也有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责任与担当。
[答案]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易错字:庇) 受任于败军之际
3.(2024·四川乐山中考)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小嘉整理了关于“成长的力量”的古诗文辑录,请你帮他补充完善。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古诗文,可以获得成长的力量和智慧。我们从“是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中知晓学习的重要性;从“以中有足乐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领会到内心充实就会忘却生活的艰苦;从“(3)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懂得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从“会当凌绝顶,(4)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中学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从“(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明白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终会豁然开朗;从“沉舟侧畔千帆过,(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感受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从“九万里风鹏正举。(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激励自己要像大鹏一样振翅高飞、追逐梦想。
[答案] (1)学然后知不足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非淡泊无以明志 (4)一览众山小 (5)山重水复疑无路(易错字:复、疑) (6)柳暗花明又一村(易错字:暗) (7)病树前头万木春 (8)风休住
考点三 开放型
古诗词名句开放型默写分类
一、家国情怀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二、思乡情结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8.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1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三、惜别情深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四、运用典故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6.九万里风鹏正举。(李清照《渔家傲》)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五、积极进取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六、节日民俗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典题 (2024·山东省统考节选)小鲁和小元被选为主持人,请你帮他们将开场词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小鲁:如遇坎坷,我们不妨高歌易安居士的“(1)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昂首前行,我们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呈现积极进取的人生姿态。
小元:在诗文的陶冶下,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奋发向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开放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分类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答案] (1)九万里风鹏正举 (2)(示例)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易错字:霄)/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易错字:畔)/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易错字:沧)
方法指导
开放型默写题突破技巧
1.强化平时积累:平时积累到位,解答这种试题才会游刃有余。积累时要按照不同的主题归纳比较,结合近几年中考,主要有以下主题:爱国、思乡、送别、哲理、奉献、季节、传统节日、饮食、山水、用典、月亮、花、鸟、愁思、酒等。
2.把握题型特点:一种是写出含有某关键词的名句,如“山”“水”“日”“月”等。一种是写出与某个题材相关的名句,如“哲理”“思乡”“爱国”“节日”等。这类试题往往不限定题目,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3.答题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提示句去回忆。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对包括提示句在内的全句做“全程回放”,这样,词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2024·四川宜宾中考)在空白处按要求填写。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诗文中也有很多借水抒发情怀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总能引发我们穿越时空的共情。
[答案]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2.(2023·日照中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诗词中,常有诗人通过写自己向往或亲自征战沙场来抒发报国情怀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3.(2023·海南中考)默写古诗文原句,作为《青春风采录》各篇章的页面提示语。
当代青少年应当怀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之心,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托,不负韶华,不负新时代。
[答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4.(2023·聊城中考部分)古诗词中有许多含“云”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5.(2023·徐州中考)古诗文默写。
参观革命纪念馆时,你被革命先辈们的事迹深深打动,准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连续的古诗词来表现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答案]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胆肝两昆仑
中考新考法(情境式默写)
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命题材料的选取要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和多样性,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特点。命题材料要能够体现问题或任务的对象、目的与要求,能够启发学生调动既有知识和资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能够为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供背景材料或知识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考名句情境式默写成为近年考查的大方向,这种题型就是根据题干设置的情境和给予的提示进行诗文填空。一般有直接翻译式、概括理解式、前后文衔接式、点明意象典故式以及关键词设障式等形式。直接翻译式的题干情境就是所填句子的翻译,难度较低。概括理解式是提取默写名句的关键词进行概括,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前后文衔接式情境就是题干给出的情境是所填句的前文或后文的内容,作答时需要先找出题干对应句。点明意象典故式默写指要默写的诗句特有的意象或典故已在题干中点明,能抓住意象和典故,就能填出诗句。
1.(2024·河北中考)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学校举办主题活动。请补全本次活动开场白。
饮食与诗文,自古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肴野蔌,①__________________,太守宴也”,山野风味散发着与民同乐的欢愉;“莫笑农家腊酒浑,②__________________”,洋溢着待客的热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粗茶淡饭彰显了安贫乐道的情操;“虽有嘉肴,弗食,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味菜肴隐喻了一心向学的智慧;“⑤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内心丰盈源自精神食粮的营养。味蕾的享受,文化的传承,让美食与诗文交相辉映!
[答案] ①杂然而前陈者 ②丰年留客足鸡豚(易错字:豚) ③一箪食 一瓢饮(易错字:箪、瓢) ④不知其旨也 ⑤以中有足乐者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用课文原句填空。
古诗文是文化的火种,点亮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芳草鲜美,(1)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明艳,“忽如一夜春风来,(2)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奇丽,“苔痕上阶绿,(3)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的清幽,让我们领略到人间美景;而“(4)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让我们体会到友情的真挚;“(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让我们懂得感时伤别的家国情怀;“(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启发我们不畏险阻,坚定信念。
[答案] (1)落英缤纷(易错字:缤)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草色入帘青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易错字: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