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田野在召唤 课型:歌曲 课时 1课时
教材 分析 《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歌曲旋律前紧后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半拍休止的运用,以及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第二声部配以恒拍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边走边唱的欢乐神情,与第一乐段的平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首利于培养学生合唱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合唱基本素养的优秀作品。
教学 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田野在召唤》富有动感、生机勃勃的音乐情绪,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进一步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3.在体验合唱活动的特质与美感中感受春天的田园风光,热爱与歌颂大自然。
重 点 通过不同特点形式的音乐体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难 点 在对作品的再创造余实践这方面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l教 学 流 程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我们的田野》 三、表演《田野在召唤》 四、小结:师弹琴 1.谈话导入:描绘祖…《我们的田野》
2.朗诵歌词,
(2)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初听《我们的田野》。
(1)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 4.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1)设问:歌曲的旋律(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 5.再次聆听, 1.谈话导入。
春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播放范唱
设问:
(1)你… (2)歌曲…
3. 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
(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 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 “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唱师生问好歌 自己出声朗读 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 聆听 回答问题 (2)师生讨论。 复听 回答问题
(3)完成教材中的作业: 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 聆听歌曲范唱 回答问题 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讨论后回答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6)在教师指挥下,后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设境 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 激趣 设境 画出[2]、[3]曲调的线条图形谱。
少儿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
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 (3)评价与表扬。
教 学 反 思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节奏鲜明,旋律动听,给人以春的遐想,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低声部的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歌曲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合唱教学部分,也是这一课时的难点部分。二声部的旋律单一,变化较少,但节奏特点分明,每一拍的后半拍都是八分休止,唱起来短促、有弹性,如同为一声部主旋律伴奏。基于以上特点,我让学生分声部学习,以律动的形式先学习二声部,学生既准确地掌握了歌曲开始的弱起小节和二声部的伴奏旋律,又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一声部旋律,为两个声部的配合做了有效的铺垫。 歌曲第二部分也是由两个声部构成的。考虑到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无法扎实的掌握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因此,我在本课时只教了第一个声部。这部分旋律动听,加上意大利语的学习运用,让学生后半节课仍然能够兴致盎然地演唱,重难点部分,如五度音程、附点节奏、顿音记号,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也基本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