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025年生物中考复习
模块二 专题强化训练
题型五 跨学科实践
1. 【2024·泰安】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无土栽培的实践探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D
A.用充气泵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植株根的呼吸作用
B.在泡沫板上按合理的间距固定植株,有利于植株充分接受光照
C.幼苗移栽定植初期,给植株适当遮阴可抑制其蒸腾作用防止萎蔫
D.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定期更换的培养液成分及比例不变
2.【2024·广东】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的朋友。小华参加学校观鸟跨学科实践活动,用望远镜观察黄嘴白鹭等鸟类,调查红树林等地鸟类分布情况并做记录,查阅资料,制作仿生作品。下图是小华制作的仿生飞行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
B.仿生骨骼特点,材料坚硬厚重
C.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
D.仿生翅膀特点,机翼轻盈可折叠
B
3. 传统文化【2024·江西】古人称酸奶为“酪”,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制酪的记载,某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请据题回答。
【查阅资料】《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提到的先成酪,含有的发酵菌种主要是 ,取先成酪混合相当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 步骤。
乳酸菌
接种
【走访调查】为满足市场需求,酸奶厂会研发不同口味的酸奶。研发人员探究果汁添加比例、发酵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并对酸奶的色泽、滋味、气味等进行感官评价,其中一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2)根据该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 。
桑葚汁的浓度
(3)分析上图可发现,酸奶感官评分随着桑葚汁添加比例的增
加,呈 的趋势;当桑葚汁添加比例为 %时,感官评分最高。
【动手实践】制作酸奶每一步都需严谨细致,操作不当会导致制作失败。
(4)若发酵瓶中液体腐败变质,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①灭菌不彻底
②发酵时间过短
③密封不严实
上升
10
①和③
4.【2024·湖北】番茄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营养价值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劳动实践园地开展了栽培番茄的实践活动,活动任务如下。
任务一:育苗
(1)播种前先松土,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番茄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任务二:移栽
(2)番茄苗移栽时应合理密植,保持行距50至80厘米,株距30至60厘米,这样做能保证番茄有效地进行 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学们选择在阴天傍晚进行移栽,目的是降低番茄的 作用,提高移栽成活率。
氧气(空气)
胚根
光合
蒸腾
任务三:田间管理
(3)随着番茄幼苗的生长,小组同学发现植株叶片发黄,经查阅资料后推测可能是由缺氮引起。同学们决定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中对番茄植株进行无土栽培,其中一组采用缺氮的营养液,另一组采用等量 营养液进行培养,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是否变黄。
任务四:采摘后管理
(4)夏季番茄收获后,为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延长保鲜时间,同学们在储存番茄时应适当 (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任务五:研后拓展
(5)温室大棚可以满足反季节番茄的栽培。从有利于番茄生长的角度考虑,在设计并建造温室大棚时,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2条即可)
含氮
降低
采光好、保温等
5.【2024·福建】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朵朵参加“美丽中国蚕”综合实践活动,展示并交流了活动成果。
(1)孵化蚕卵:探究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变量是
。
(2)选取食物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 的结果。
温度(湿度、光照等)
自然选择
(3)幼虫生长测量幼虫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体长,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体长变化曲线。
(4)吐丝时家蚕处于发育过程的 阶段,延长这一阶段,可以提高蚕丝产量。
(5)羽化成蛾蚕蛾身体分节,有1对触角、2对翅和3对足,触角和足分节,具有 动物的特征。家蚕的发育方式为 。
(6)知识链接
①西南大学蚕学院科研团队成功研发蚕饲料,攻克全天候养殖瓶颈。
②技术工匠们研制的自动给桑养蚕机,降低人力成本。
③我国蚕学家利用 技术将某基因导入蚕卵,得到的蚕茧更大,实现提质增量。
幼虫
节肢
完全变态
转基因
【解析】探究环境因素对蚕卵孵化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变量是温度、湿度、光照等非生物因素。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家蚕的祖先可能尝试过多种食物,但由于桑叶提供了家蚕生长和繁殖所需的最佳营养,因此只有那些能够找到并食用桑叶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选择性的生存和繁殖导致了家蚕对桑叶的偏好。选取多种植物的叶进行家蚕食性的研究,发现家蚕喜食桑叶,这种习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幼虫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体长也会逐渐增加。通过测量不同时期的体长并绘制变化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幼虫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规律。家蚕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吐丝结茧是幼虫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延长幼虫阶段可以提高蚕丝的产量,因为幼虫期是家蚕吐丝的关键时期。蚕蛾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具有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节、有触角和足等。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转基因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它允许科学家从一种生物体中取出特定的基因,并将其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从而改变该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我国蚕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导入蚕卵中,使得得到的蚕茧更大,从而实现了提质增量的目标。
6. 社会热点【2024·江西】某班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进行多项实验”这一报道,对其中的太空养鱼充满好奇。随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带瓶塞的无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鱼、金鱼藻等材料,开展生态瓶养鱼实践活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 。
(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 。
(3)实践过程中,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所示。根据下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 ,理由是 。
生态系统
分解者
B
缺少生产者
(4)上图作品经过完善后,根据上表“光照条件”一栏判断,该生态瓶最好放置在 的环境中。
(5)同学们发现完善后的生态瓶仍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光线良好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
7.【2024·河南】Ⅰ.月季原产于中国,具有花期长、花色丰富等优点,可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繁殖,是一种观赏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园艺师以无刺蔷薇为砧木,以大花品种月季为接穗,培育出树状月季,将其与大叶女贞等搭配,可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回答
下列问题。
(1)嫁接时,要使接穗与砧木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嫁接后,要适时进行施肥和松土。肥料为树状月季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松土可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 ,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接穗成活后,新开的花能够保持 (填“大花品种月季”或“无刺蔷薇”)的性状。
(3)对树状月季进行后期管理时,园艺师要剪除过密和过弱的枝条,使得更多的 通过筛管运输到花朵,从而增大花径,延长花期,提高观赏效果。
形成层(分生组织)
无机盐
氧气
大花品种月季
有机物
(4)春末夏初是树状月季蚜虫害的高发时期,可通过投放瓢虫进行防治。瓢虫和蚜虫之间存在关系 。
Ⅱ.生物学兴趣小组以月季的枝条为扦插材料,探究不同品种和不同给光条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实践过程如下。
①在温室大棚内,砌3个南北走向的插床,配置扦插基质。选取三个品种的月季,剪取长度为10cm、带有3~4个芽的健壮枝条,修剪叶片,分别进行扦插,扦插深度为5~7cm,行距和株距均为20cm,如图甲所示。
捕食
②设置不同的给光条件,每个插床一半进行全光照(不遮阴),一半进行半遮阴(用遮阴网遮阴,适时接受阳光照射)。
③每天观察温度、湿度情况,适时通风或补水,记录扦插枝条的生长情况,最终以扦插成活率为准。两种给光条件下不同品种月季的成活率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5)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遮挡,
可以使 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
(6)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 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
可以 。
(7)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 的成活率最高;两种给光条件
中, 条件下成活率较高,其原因是该给光条件把光的直射变成散射(散射:光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既满足了叶片 作用的需求,又能减少水分流失,防止嫩叶被晒焦。
光照
蒸腾
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半遮阴
光合
B
【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有机物,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因此肥料为树状月季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无机盐;松土可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以无刺蔷薇为砧木,以大花品种月季为接穗,接穗成活后,新开的花能够保持大花品种月季的性状。筛管运输有机物,所以对树状月季进行后期管理时,园艺师要剪除过密和过弱的枝条,使得更多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花朵,从而增大花径,延长花期,提高观赏效果。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瓢虫以蚜虫为食,因此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应该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射到作物上,尽量少照射到空地上,并且要尽量避免作物互相遮光,这就是说种植作物既不能过稀,又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使作物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插床方向选择南北走向,且枝条保持一定的行距和株距,减少相互遮挡,可以使光照均匀,通风良好,利于扦插枝条成活。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扦插前,对枝条的叶片进行修剪,可以降低枝条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扦插时,三个品种的扦插深度等条件保持一致,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据图乙分析:三个品种中,品种B无论是在全光照还是半遮阴的条件下,成活率都比品种A和品种C高,所以三个品种中,品种B的成活率最高。
知 识 梳 理
巩 固 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