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学校 姓名 班级 分数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卷面分5分
读拼音,写词语。(8分)
在míng mèi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了jùn mǎ奔腾的草原。远处,羊群像bái yún般飘浮在绿色的大地上,牧民们穿着cǎi hóng般绚丽的服饰,在草原上huī huáng的蒙古包旁忙碌着,那景象宛如一幅色彩xuàn lì的画卷,让人tàn wéi guān zhǐ。
沿着qī qū的山路前行,路边的pú gōng yīng 在微风中轻轻摇曳,cōng lǜ的树木枝叶fán mào,shí zhōng rǔ 般的怪石点缀其间,我们一边jǐn shèn地行走,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8分)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蜿蜒(wān) 臀部(diàn) 浙江(zhé) 一簇(cù)
重荷(hè) 刹那(shà) 扩大(kuò) 镶嵌(qiàn)
额头(é) 蜿蜒(yán) 不仅(jǐn) 石笋(sǔn)
范围(fàn) 努力(nǔ) 漆黑(xī) 上源(yuán)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关于老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老舍是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因为他写了《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所以可知他是山东济南人。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一条沉睡的巨龙。
②周末,我和家人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山间。
③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路边的野花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④我们走进山林,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鸟儿欢快的歌声。
②④③① B. ④②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6分)
( )( )夺目 ( )( )森郁 ( )( )不断 ( )( )各异
溶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形状( ),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 )。
山间的小溪( ),潺潺流淌,溪边树木( ),充满了生机。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通过“ ”“ ”“ ”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 和 。
仿写句子: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关于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昆明湖→长廊→万寿山→十七孔桥
长廊→昆明湖→万寿山→十七孔桥
万寿山→长廊→昆明湖→十七孔桥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写游览类文章时,要把看到的景物全部详细地描写出来,才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写游览类文章可以运用过渡句或过渡段,使景物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
观察景物时,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写作时可以体现这种视角变化。
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文章,能让文章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海上日出》中,作者通过对晴天和有云时日出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日出的伟大奇观。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作者是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来写的。
《七月的天山》一文,作者主要描写了天山的水、树、花等景物,表达了对天山的赞美之情。
写游记时,只能按照实际游览的顺序来写,不能有任何想象和联想的内容。
阅读天地。(34分)
课内阅读。(16分)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选文中表示“看”的词语有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______、______。(4分)
内洞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几个词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3分)
根据选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内洞非常黑,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一小部分地方。
内洞的双龙指的是蜿蜒在洞顶的一条黄龙和一条青龙。
石钟乳和石笋因为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所以很值得观赏。
内洞和外洞差不多大,泉水的上源在洞口附近。
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6分)
洞内景物 特点
双龙 蜿蜒在洞顶,像黄龙、青龙
石钟乳和石笋
泉水
课外阅读。(18分)
美丽的九寨沟
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沟内分布着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进九寨沟,就像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山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像是给山峦披上了一件绿色的绒毯。天空湛蓝如宝石,飘浮着几朵洁白如雪的云朵,它们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纯净。
沿着栈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澈见底的湖水。湖水呈现出各种迷人的色彩:有深蓝、浅蓝、翠绿、墨绿等,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璀璨的宝石在闪烁。湖水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缠绕在山谷之间。湖边的树木姿态各异,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有的像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继续往里走,便来到了瀑布群。最著名的诺日朗瀑布,宽达数百米,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气势磅礴。那飞溅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宛如仙境一般。其他的瀑布也各具特色,有的如细流涓涓,温柔婉约;有的如白练腾空,气势雄浑。
九寨沟的美,( )在于它的自然风光,( )在于它独特的藏族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藏族同胞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热情好客。他们的房屋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民族特色。
九寨沟,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在文中括号里补充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句子中的“绒毯”指的是______;“宝石”指的是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
试着画出文中的过渡句。(2分)
短文是按( )顺序描述九寨沟的。(2分)
时间 B. 游览 C. 从前往后
短文主要描写了九寨沟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点,表达了作者______。(6分)
请你为九寨沟写一句宣传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2分)
习作乐园。(30分)
你游览过令人陶醉的山水风光吗?你去过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吗?请选择你曾经游览过或感兴趣的一处中国名胜古迹写一篇习作,注意按照游览的顺序,将内容介绍清楚。
注意:语言通顺,条理清晰,不少于400字。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读拼音,写词语
明媚;骏马;白云;彩虹;辉煌;绚丽;叹为观止
崎岖;蒲公英;葱绿;繁茂;石钟乳;谨慎
选择正确的答案
C。A项中“臀部”的“臀”应读“tún”,“浙江”的“浙”应读“zhè”;B项中“刹那”的“刹”应读“chà”;D项中“漆黑”的“漆”应读“qī”。
B。“分辨”使用不当,此处用“辨别”更合适。“分辨”侧重于区分、辨别不同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辨别”更强调对事物的性质、特点进行识别、判断 ,“辨别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更符合语境。
D。老舍写《济南的冬天》不能证明他是济南人,他是北京人。
A。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到达山间,再走进山林,接着沿着山路攀登,最后站在观景台远眺。
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光彩夺目;突兀森郁;源源不断;形态各异
形态各异;光彩夺目
源源不断;突兀森郁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这是伟大的奇观。
(1)拟人;负着重荷;一步一步;努力上升;动态;过程
示例: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好像害羞似的一点一点,慢慢地涨红了脸,到了最后,终于变得红彤彤的,模样可爱极了。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A。根据《颐和园》课文内容,作者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A。写游览类文章不需要把看到的景物全部详细描写,要有详有略。
D。写游记时可以有想象和联想的内容,能使文章更生动。
阅读天地
课内阅读
看;指点;眺望;凝视
漆黑;宽广;景物奇特(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也算正确)
D。内洞比外洞大得多,泉水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不在洞口附近。
4.
洞内景物 特点
双龙 蜿蜒在洞顶,像黄龙、青龙
石钟乳和石笋 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名目有四十多,依据形状想象成各种事物
泉水 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课外阅读
“不仅……还……”
“绒毯”指的是山上郁郁葱葱的森林;“宝石”指的是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九寨沟山峦和湖水的美丽。
九寨沟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风光,还在于它独特的藏族文化。
B。从“走进九寨沟”“沿着栈道前行”“继续往里走”等词句可知是按游览顺序描述的。
山峦森林、湖水、瀑布群;对九寨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示例:神奇九寨沟,梦幻童话乡,快来邂逅人间仙境!
习作乐园(略)
写作思路:先确定一处名胜古迹,如故宫、长城等。开头简单介绍该名胜古迹的地点、总体印象等。中间按照游览顺序,如从大门进入到各个主要建筑、景点,详细描写看到的景色、建筑特点等,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联想。结尾总结此次游览的感受,表达对该名胜古迹的喜爱或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