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镇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科目:语文 年级:八年级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生姓名: 编写人:马风巧 审核人: 葛敬民 日期: 导学案编号:
导案
情境引入 展示目标自主探究 教师指导合作交流 互帮互助学生展示设计问题 知识应用畅谈收获七、教学后记 学习目标: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重点、难点预设:1、感受雨果的伟大情操,学会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2、揣摩本文的语言,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知识链接 :
1.走近作者: 雨果(1802——1885) 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
2.了解背景: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它是清朝五代皇帝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人冠以 “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这里有碧波荡漾的福海,有秀美的夕阳晚照有如梦似幻的仙山亭,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然而,现在的圆明园已经残破不堪,那曾经宏伟壮丽的大理石柱廊孤独的站立在高远的天空下,似乎还在回味着往日的辉煌…… 学习过程:一、历史背景导入: 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遗址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有关历史背景作简短的影评,由此引出雨果的书信。二、学生独学: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赃( )物 箱箧( ) 制裁( ) 给( )予 恍( )惚 眼花缭( )乱 惊骇( ) 晨曦( ) 瞥 ( )见 劫( )掠 解释下列词语。
赃物: 箱箧: 制裁: 荡然无存:不可名状:整体感知: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学生独学、群学 1.请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与句画出来,说说你喜欢好的句子及原因。 2.请把信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画出来,大声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艺术效果。
3.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征?四、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 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得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的理想艺术中得地位。(这里为什么要谈到“巴特农神庙”)
濮城镇中学六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八年级 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生姓名: 编写人:盛新云 审核人: 日期: 导学案编号:
导案 学案:
情境引入 展示目标自主探究 教师指导合作交流 互帮互助学生展示设计问题 知识应用畅谈收获七、教学后记 3、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 4如何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5、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如何理解这句话?)五、学生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可以组内小展示,然后再班内大展示)六、拓展延伸: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课堂检测:1.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下列一项是( )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2.雨果,________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希腊有________,埃及有________,罗马有________,巴黎有________,而东方有___________。书信的开头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最好有敬祝语。请摘录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细细体味所含的思想感情。对后文写对圆明园的破坏起什么作用?教后反思: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