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3《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练习题(含答案)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2.3《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练习题(含答案)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11:4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12.3《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园林工人正在栽树,他发现移栽的树苗根部都有带土坨。他对植物根系带土栽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你认为分析合理的是( )
A.避免伤害根毛 B.减少土壤营养流失
C.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 D.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2.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曲线 AB 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B.曲线 CD 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曲线 DE 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
D.C 点较 B 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 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叶片光合作 用强度减弱
3.如图分别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一)装置加热过程中,大烧杯内的液体是酒精
B.图(二)装置可证明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C.图(三)只有甲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推断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
D.图(三)甲装置的温度计读数高于乙,可推断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4.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提高结实率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5.某植株在前后两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第一天相比,该植物第二天( )
A.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慢 B.水分吸收少,无机盐运输快
C.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慢 D.水分吸收多,无机盐运输快
6.夏季西瓜植株上结出大西瓜期间,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结出大西瓜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溶解根吸收的无机盐
D.蒸腾作用
7.3月12日植树节,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增强蒸腾作用
8.请分析下图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气的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B.傲气的根主要靠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
C.根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叶的蒸腾作用
D.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根
9.2023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在植树节当天,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植树活动。下列关于植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炎热的天气不适合移栽树木 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
C.移栽时根部带土坨可以保护幼根和根毛 D.植树造林可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10.2022年4月,我国科考队发现的一株高达83.2米的冷杉,刷新了中国最高树木纪录。水从该植株根部运输到茎顶端的主要动力是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1.园林工人在移栽树木时,总在树木根部带一大土坨,且移栽后还给大树挂“吊瓶”。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部带土坨,能保护幼根和根毛
B.挂“吊瓶”时,针头应插入树干的木质部中
C.“吊瓶”中的液体主要是葡萄糖
D.带土坨、挂“吊瓶”都是为了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
12.夏季晴朗的一天,在武荣公园测得香樟树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
B.可通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反映光合速率
C.12:00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升高
D.13:00时光合速率较低,与气孔开闭无关
二、填空题
13.桃树在移栽时,要去掉大量的枝叶,采取遮阴处理,这是为了减弱植物的 。为使桃树能生长健壮,张大爷经常浇水施肥,其中施肥是为了给桃树的生长提供 。
14.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从而增加 。
15.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 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 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能降低叶片表面的 ,避免被过高的气温灼伤。
三、连线题
16.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A.葵花朵朵向太阳           a.环境影响生物
B.潮湿的粮食堆里发热         b.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移栽花木时根部带土坨        c.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
E.树木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叶       e.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成活
四、实验探究题
17.植物“吐水现象”又称“滴泌现象”,即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形成水滴的现象。以前所有研究都认为水滴只是作为昆虫的水源。2020年9月,科学家发现高丛蓝莓叶缘的水滴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许多昆虫的食物来源,并且增加了昆虫的群落和适应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 向上运输,主要用于 。
(2)为了验证植物吐的水是昆虫的食物来源,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①提出问题:昆虫采集植物吐出来的水滴只是为了获得水源吗?
②做出假设: 。
③设计实验:采集蓝莓吐的水和昆虫(果蝇,寄生蜂,草蛉),用等体积的蓝莓植物“吐”的水、纯水、糖水、纯蛋白与糖水蛋白混合液去喂养昆虫,其他饲养条件相同,观察并记录昆虫的生活状态及寿命。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④实验结果:喝蓝莓植物“吐”的水的昆虫、喝糖水的昆虫以及喝混合液体的昆虫都能好好地存活下来,只喝纯水的昆虫不能存活。喝蓝莓植物“吐”的水的昆虫寿命甚至比只用糖水喂养的昆虫寿命长。
⑤实验结论: 。
五、判断题
18.植物体不断进行水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茎中的导管是运输水的管道。( )
(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
六、综合题
19.济南市济阳区东北部的仁风镇,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富硒西瓜更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品种。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探究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图一为西瓜植株的叶片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二为大棚中西瓜植株一昼夜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种植户为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选择把西瓜种植大棚规划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这有利于西瓜植株进行图一中 (选填“a”“b”或“c” )所示的生理活动。西瓜植株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是由图一中 (选填“a”“b”或“c” )所示的生理活动提供的。
(2)图一中水蒸气是从叶片中的 结构中散失出来的。西瓜植株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通过叶脉及茎中的 (选填“筛管”或“导管”)运输到西瓜果肉中使西瓜变甜。
(3)图二中 (填字母)点之后,西瓜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一天中,大棚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时刻是 (填数字)时。
(4)为探究西瓜的生理作用。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若将该装置暗处理一昼夜后,打开阀门①、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则发现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浑浊,这说明 ;若将暗处理后的该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 (填字母 A 或 B )叶片变成蓝色。
20.水葫芦,这个原本被称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的植物,如今却被誉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滇池水葫芦泛滥成灾,整个草海都被密密麻麻的水葫芦覆盖,不仅影响了航运,也几乎摧毁了滇池的生态平衡。据图回答问题:
(1)水葫芦具有较长的匍匐枝,与母体分离后可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一株水葫芦一个月就能繁殖出近4000株。
(2)水葫芦的叶柄中下部膨大成囊状,形似葫芦,故得名“水葫芦”。膨大的叶柄内有许多气室(如图甲),既能使植株漂浮在水面上,也能保证进行 作用。
(3)水葫芦从滇池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 作用。
(4)水葫芦快速生长所需的有机物是由[A] 作用合成的,该作用会释放气体[ ] 。
七、资料分析题
2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全民抗击“莫兰蒂”台风,各项灾后重建措施科学有序,例如大量断枝和落叶被运往岛外沤制绿化肥料,园林工人将倒伏的树木扶正回植,修剪枝叶,在开裂处裹上保湿绒布,还为一些树木“打吊针”输营养液(如图)。
(1)倒伏的树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受损严重;对回植的树木修剪枝叶、裹保湿绒布,主要目的是 。
(2)断枝落叶含有大量有机物,是植物通过 积累的;沤制绿化肥料,就是将断枝落叶中的有机物通过 的呼吸作用分解为水和无机盐等,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3)观察如图,给树木“打吊针”,针头应插入树木基部的 组织,因为植物体主要通过 产生的拉力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D D D D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13. 蒸腾作用 无机盐
14. 蒸腾作用 降水
15. 水 水 温度
16.A——c
B——d
C——e
D——a
E——b
17.(1) 导管 蒸腾作用
(2) 昆虫采集植物吐出来的水滴作为食物来源 控制单一变量 昆虫采集植物吐出来的水滴不仅仅只是获得水源,还作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18.(1)正确
(2)错误
19.(1) b c
(2) 气孔 筛管
(3) B 18
(4)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A
20.(1)无性
(2)呼吸
(3)蒸腾
(4) 光合 b氧气
21.(1) 根毛区/成熟区 减少蒸腾作用失水/减少水分散失
(2) 光合作用 细菌、真菌/微生物/分解者
(3) 输导 蒸腾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