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6 21: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有效的朗读出发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文章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在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走进藤萝,借藤萝之口哀鸣、控诉、呼号。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毁灭美的“愚氓”,含泪带哭的抒发之中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其悲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文章感染力极强。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二、学情预估
1、文中的一些词语,尤其是一些文言语汇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学生理解不一定到位,更何况是在具体语境中。例如:漠然、潋滟、诛伐、疾趋、焉知、愚氓、奈何、司空见惯、等闲视之、曲径通幽、鲁殿灵光、闲情逸致等等,需要课前做些预习。
2、文中提到的“十年浩劫”、“修正主义”,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需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悲剧的深层含义。
3、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走进这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如何让学生接受作者要传达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就是教师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文章中悲剧指什么,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
2、学习课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从有效诵读出发,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领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树立善待生命、关注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现代意识。
学习重点 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
学习难点 领会文章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
四、教学构想
在这篇课文中,对什么是悲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学生是陌生的;对作者要传达的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着重解决“悲”从何而来,怎样使文章悲情四溢,让读者灵魂震憾,使学生进一领悟作者所传达的细腻情感。这样的处理需要立足文本,从诵读出发,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情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从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使诵读更有效,我设计了读出美感、读透悲情、读清主旨、读得感受四个主要诵读环节。当然我始终做着自己本分的事——引领和点拨,藤萝美景的赏析、悲情的感悟、主旨的探究都由学生自己努力思索、探究、获取。
五、预习设计
1、请画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清意思。
2、请找读文中描写藤萝的语句,概括藤萝的前后变化,体会藤萝的悲惨命运,并分别概括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进课堂
1、(投影课题作者)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起来学习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你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答?
(设计理念:向学生渗透利用课题整体感知全文的学习方法,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季羡林何许人也?大家对作者了解多少?
3、季羡林,季老先生这位学界泰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代宗师哪有闲情逸致来关怀一棵藤萝的生死呢?他要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思想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季先生的伟大心灵。今天的课堂活动就两个字:“诵读”。(投影:诵读)
(设计理念: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投影出来使学生活动更明确,指向更集中,便于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读出美感
1、对于“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悲剧就是将最有价值的、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本文中,“美”显然是指那一棵古藤萝,它美在何处?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它的美?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读出相应的语句。(学情预估:古藤萝美在形状、幽香、颜色,课文第8段作了集中描写)
2、这美丽的藤萝给你怎样的感觉?(学情预估: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上青云的气概、生机盎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这藤萝不仅秀美,而且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请大家自由朗读第8段,感觉一下藤萝生命的美。
3、美不仅要讲究外在美,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讲究内在美,也就是姜得要有内涵,通常指拥有好品质。这棵藤萝品质如何,性情如何,请到第14段找找看。(学情预估:它“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4、这株藤萝具有内外兼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美,是真正意义上的美。作者对这美丽的藤萝是什么感情呢?(学情预估:喜爱、“留恋难忘”、“顾而乐之”、依恋、“惟一的一点安慰“、让作者感到“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给作者带来了“情味”)
5、燕园幽径的这株藤萝已经见证了二三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的文明,是一株劫后余生充满灵性的藤萝,是一株从无害人之意的为人间增色添彩的藤萝,它是美的化身,它是作者惟一的安慰。请大家齐读第10段,注意读出喜悦,读出依恋。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学习我力主引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进入文本,在字里行间深思感悟。对于藤萝的“美”,我不仅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文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从什么角度写的,而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感觉、作者的感受,去思索,去联想,让学生明白“藤萝”身上充满了一种精神,一种品质。花美美在精神,这种感性化之后的理性认识不是由我教给他们,而是让学生结合语言信息、文本内容,用心去感受、去体悟。)
(三)读透悲情
1、但是有一天,这棵为人间增添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藤萝,这棵给作者惟一安慰的藤萝,无端被人毁了,被人杀害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消逝了。文中哪一段写被毁后的藤萝?请大家读读,说说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学情预估:第11段,如吊死鬼、悬、摇曳、微笑等等)
2、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词语?请说说你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学情预估:“吊死鬼”上吊而死,是非常正常死亡,似乎有冤屈,是被迫而死,这“鬼”冤魂不散,悬在空中,随风摇曳,悲情四溢;“微笑”更能表现藤萝被毁的惨状。藤萝本是充满希望地绽放自己的笑容,但突如其来地,无缘无故地,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被砍断,这还没来得及知道的天真无邪的微笑更让人觉得藤萝的无辜、不幸,让人悲怜、给人震憾。)
3、请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一下藤萝的悲剧。其它同学听听读得怎样。
4、孩子们,假如你心爱的东西被破坏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如你最亲近的人突然永远离你而去了,你会是怎样的感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陈述)带着这种体验,我们尝试着把这一段文字再读一遍。
(设计理念:课标一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才能真正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提高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领悟程度。因此,我积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与作者形成共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体悟情感。)
5、作者浓郁的悲情不仅表现在对藤萝的描写上,在其他语段的字里行间也表露得淋漓尽致。请找出来读一读。
(学情预估:如果学生找第12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句子,则追问:在你看来,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把自己与所谓的“伟人”相比,反复强调自己是“没出息的人”、“渺小的人”,流露出作者一种怎样的情绪?
如果学生找第13、14段的句子,则请学生进行朗读设计,重点突出停顿、重音、语调的处理。
如果学生找第15段的句子,则提醒学生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三个“决不会有任何人”与四个“偏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学生答不出,可先诵读,暂时放一放,等待契机。)
(设计理念:课标中有一句很时尚的话:教师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为课堂对话的首席。师生从人格上是平等的,所谓“首席”其实是表达教师在课堂对话中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所谓“调控”就本节课而言,就是加强诵读指导的点化、深入、等待,使诵读更有效,使课堂对话的效度切实提高。)
6、团团的绿叶没有了,满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朵没有了,淡淡的幽香没有了,嗡嗡的蜂声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只有万斛悲情,只有无言的痛楚,只有悲哀至极,只有投诉无门的悲愤。让我们一起朗读第13、14段,感受作者的悲痛、悲切、悲悯、悲愤。
(四)读清主旨
1、此时此刻,我们大家的心情定和作者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悲哀至极,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制造了这出悲剧?(学情预估:愚氓、不知美的人、没有爱心的人、对生命缺乏情感的人等等)
2、作者表面是说古藤萝的悲剧,其实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人的悲剧。所谓幽径悲剧,也是燕园悲剧,更是人的悲剧。文章说:“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学情预估:芸芸众生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爱心,缺少对生命的珍爱,缺少对自然的敬畏,自私、冷漠、无情)
3、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文章第9段早就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十年浩劫中藤萝们就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劫后余生的这惟一一棵藤萝它却毁于何时?(学情预估:今年春天、1992年、改革开放的今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的今天)
4、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藤萝悲剧的深层用意,作者仅仅是批评愚氓之人吗?他是否对世人有所提醒有所警示?(学情预估:提醒我们关爱生命,珍重生命;警示人们不要重蹈覆辙,十年浩劫应该成为我们永久的记忆;幽径悲剧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悲剧,清除愚昧,培养全民的现代意识,提高大众的人文素养,善待生命,关注自然,优化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最明智的抉择。)
5、生活中像作者这样的人多吗?作者是孤军作战,力量太弱小。作者想过放弃吗?你能看出作者怎样的决心?
(五)读得感悟
1、创设情境:读完这篇课文,季羡林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生那悲天悯人,爱满天下的情怀让我们动容,让我们震撼。虽然我们不能与先生面对面交流,但我们却能让贺卡捎去我们的敬仰,我们的祝福。卡片的封面我已经绘制好了——一树灿烂而不见尽头的紫藤萝“瀑布”,现在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内页的感言送给季老先生,让先生听听你如藤萝花开的声音。
2、学生活动展示,教师总结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最后设计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必将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觉,最独特的个人体验,同时也是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领悟,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设计,关键是让学生呈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不必盲目追求完美的境界。)
(六)课堂小结
1、这是藤萝的悲剧,可作者为什么还要花较多的笔墨去写别的内容呢?请浏览课文1~7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什么内容?
2、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这一部分内容是否可能删去?(学情预估:第7、8、10段前几句话都突出了藤萝在、燕园里不寻常的地位。)
3、这株藤萝无论是在燕园还是“我”的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占据着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是最美的。作者反复突出藤萝的不寻常地位,又是为了什么?(学情预估:为下文表现藤萝悲剧作铺垫,使悲剧性更浓,悲剧效果更强烈。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越强,写幽径和藤萝的美都是为后面悲剧蓄势。)
4、“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兄。”大自然美在和谐,和谐是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营造的。让我们学会用心感悟文本,用心感悟生活。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播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善待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构建和谐的共同家园。
5、布置作业:①抄写文中20个你认为应该应该记住的雅词;②选择你最喜欢的课文语段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