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枣核》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枣核》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6 21: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枣核》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描写友人在异国他乡居住地精心设计修造“北海”的情景。所有的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真切,那么精巧,无一句华丽的辞藻,却把这位友人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感人肺腑。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裁剪精当,表现了深邃感人的主题:“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编者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同时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剪裁精当,结构精巧。
二、学情预估
由于八年级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所谓的“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同窗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
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
学习重点: 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
学习难点: 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四、教学设想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我想语文课必须在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把握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境和独特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感受、体验与评价,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设计了放声朗读、定向感知、思考解读、创意表达四个学习环节。
五、教学过程
预习设计:1、自读课文,围绕“枣核”将课文分成四部分,并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思考“枣核”在文中的作用。
2、在文中画出能表现同窗依恋故乡的语句,选择其中的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前者是为分析课文结构服务的;后者是为理解人物情感服务的)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张明敏的《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心》,渲染气氛。这首歌学生初一就已学过,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关于“枣核”的故事(投影课题、作者)。想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读一读,你一定会明白凝聚在枣核上的深情。
(设计意图:用音乐勾起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导入三言两语,留下悬念,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二)放声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法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 蹊跷 掐 风烛残年 殷切 玛瑙 故弄玄虚 嫣红 匀称 感慨良深 不约而同 追忆 泛舟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句段的方式练习体会。
投影下列语句,学生表情朗读: 第1、3段,第7段最后4句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最后一段里抒发的深层感悟,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之妙。
(学生要学会朗读,教师应致力指导,我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彩,再由学生分析语句的节奏、停顿、重音、语调,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这几句的选读,意在让学生体会枣核在友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分量,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暗示枣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下面学生分析课文精巧的结构作铺垫。这也是学习重点,课堂教学要从不同角度寻求突破。)
(三)定向感知
1、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认识它。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它。这叫做认识课文,感知课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认识。每位同学都要力争与别人的说法不一样。你可以从文章体裁、故事内容、情节顺序、文章结构、人物特点、文章技法、给人启迪等等多个角度选取一个,来表达你的见解。
2、教师可视具体学情示例:这是一篇由枣核引发的故事。这是一篇展现海外游子依恋故土深情的文章等等。
3、同学们默读课文,写理解课文的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括性文字,然后教师组织课堂交流。重点突出课文精巧的结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和刚才选读的精彩句段,思考“枣核”在本文中有何作用?可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再作答。
(学情预估:枣核开启了故事之门,联系了“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旧时同窗;枣核设置悬念:用途蹊跷、同窗故弄玄虚,利用枣核神秘的用途紧紧吸引读者;枣核在美籍华人朋友心中简直等同于故土,试种枣核是为了慰藉思乡之情;枣核是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
(设计理念:教师的引言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明确的学法指导,把同学们引向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把握课文,达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的双重目的。教师的示范只是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整体把握全文。)
(“枣核”在本文中有何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这是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投石击破水底天”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感知到探究,循序渐进理解课文,凸现课文的亮点,从而达成课标中所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
(四)思考解读
1、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内容鲜活实在,读后情景历历在目,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投影出“课中话题”:根据文章的叙述,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2、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展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中肯的恰切的评价,对学生讨论中不容易理清的问题要进行精要的讲析。人物的行动,诸如栽垂柳、植睡莲、垒假山、建北海,学生易找易解读,但人物语言中饱含的感人至深的力量,学生存在理解性障碍:“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理解游子的心境了。”教师必须先激发学生的生活积累,例如刚开始住校想家的感受,或突然离家的感觉,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然后再进行情感迁移,分析“游子的心境”,推敲游子“心上总缺点什么”。
(设计理念:课标一再强调要“珍视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才能真正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提高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领悟程度,与人物形成共鸣,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身在异国,心系故土,“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这样解读人物,复活她活生生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超越时空,做一次精神的远行,与游子同行,与游子对话。这样的解读才符合现代中学生心理,才符合接受美学的原理。)
3、人物的言行真实、生动、细腻,它们起伏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文中,生动地表现了同窗思乡爱国之情的真切。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同窗京腔京味的倾诉,注重段末的四个“想”,要读出痴情,读出情味。
(五)创意表达
1、教师创设情境:读完这篇课文,久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故园的海外赤子的桑梓恋,让我们动容,让我们震撼。虽然我们不能与美籍华人朋友面对面交流,但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利用电子贺卡捎去我们的祝福。电子贺卡的封面我已经绘制好了——一株枝繁叶茂的枣树。现在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内页的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朋友,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
2、教师示例:你是这棵树上的一叶碧绿/由浓浓的乡情染成
    这一树思乡的情愫啊/是永远不会老去的乡愁
3、同学活动,教师评说,全课收束
(设计理念:这是一个开放的设计,关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不必盲目追求所谓的完美境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最后的语言实践活动,必将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觉,最独特的体验,伴随其中的是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附板书设计:
枣核 萧乾
索枣核 见枣核 种枣核
设置悬念 慰藉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