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甜甜的泥土》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甜甜的泥土》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6 21:3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甜甜的泥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表达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爱亲情的强烈愿望,是这篇小说的目的之一。这篇小说更可贵的是其结尾,作者别出心裁,奶糖融入泥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这一新奇的构想,提升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形象地告诉我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编者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从多个人物身上、多个角度和侧面,去领略那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提升学生爱的情怀。本课紧承《背影》一文,蕴含着不言而喻的母爱亲情,我个人认为,编者深层的意图是,通过作品中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态度的对比,通过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的爱心,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特别是关爱身边缺少呵护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二、学情预估
1、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能自己走进作品,获得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例如对小亮的同情,对小亮后妈的讨厌,对小亮妈妈的理解,困难往往不大,但要让学生摄取小说中富含哲理性的东西,亦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就有一定困难了,教师需在关键处予以点拨。
2、事先调查班级是否有单亲家庭的孩子,防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及孩子隐私,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更要创设特定情境,教育所有孩子关爱身边的人,营造友爱谊、和谐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故事情节,在对比中体验人物情感。
2、理解小说惊奇的结尾和新奇的立意。
过程与方法
个人研读,同学间合作交流,通过品味课文中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培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对比分析前后两个妈妈的形象,体会小亮的情感变化。
学习难点 结尾的新奇和深刻内涵。
四、教学构想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要上出语文味儿”我以为基本方法就是品读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从而让学生真正回归文本,一言以蔽之,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学语文。具体到这篇小小说,教者要将小说情节、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作为学生审视、关照的对象,而不能仅仅浮在情节分析的层面,要聚焦语言、真正做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不仅仅使学生走进人物,更要使人物走进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课堂的调控,注意对学生阅读的点化、引领,使课堂的阅读对话更有效。
五、教学过程
预习设计:
1、自读课文,围绕一包奶糖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
2、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手法表达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请把这些语句画出来,细细读一读。
(前者是为整体感知全文服务,后面是为体验人物情感服务。)
(一)导入
古今中外,多情的诗人吟诵给伟大母亲的诗作异彩纷呈,你记得哪些呢?(学情预估:孟郊的《游子吟》和冰心的《致母亲》)
老师也朗诵一首——泰戈尔的《仿佛》
(多媒体展示 仿 佛
泰戈尔 冰心(译)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在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
(设计意图:以朗读古今中外歌颂母爱的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进入课堂,给课堂定下感情基调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引领学生从小亮的角度走进母亲,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1、这是一篇小小说。经过预习,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知道,小说的主要任务就是刻画人物,写人的遭遇和命运,写人的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主要写了他的哪些活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概括王小亮的主要活动。
(学情预估:学生围绕线索“一包奶糖 ( http: / / www.21cnjy.com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挖奶糖,融奶糖;学生也可以按照故事情节——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划分层次,把握故事情节)
2、小说不仅写人物的活动,而且写人物的心理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请大家用放声朗读的方法体会王小亮的内心波澜,请同学们朗读第19、20段,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设计理念:结合预习,以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线索或情节为抓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时落实课标中“随文学习必要的文体知识”这一要求。其中放声朗读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本,为下一环节学生体验人物情感张本,学生由于理解不透,朗读极有可能不到位,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朗读造成的感知会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局部探究,体验人物情感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生活是“甜甜”的。王小亮生活得幸福吗?请从文章当中寻找依据,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情预估:不幸、可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依据如§20中妈妈、爸爸的行为;§22中小亮的劳动;§21中小亮的梦;§19中“张了嘴的破鞋”的细节;§20中“他使劲拍拍口袋,不行,咋瞧都是鼓囊囊的”的细节;§22中“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的细节)
2、教师友情提醒:小亮不能经常得到亲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母爱,还得受虐待,实在是太可怜了。不过,我们也应该是看到小亮幸福的一面。也请联系具体文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情预估:小亮生活的周围不只有他的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妈和爸爸,还有很多人很关心小亮,例如亲妈、老师、传达室的老大爷、要好的伙伴,其中妈妈的疼爱可以从开篇环境的勾画和特写镜头入手分析,“西北风呼啸”“一动不动”“一座雪雕”;从她“黯淡的眼神”和“热切的目光”对比中分析;从她动作神态中分析,动作如“扑、摇、垂”,神态如“呆滞、惶然”;从细节描写中分析,“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
(设计说明:课标中有一句很时尚的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师要成为课堂对话的首席。师生从人格上是平等的,所谓“首席”其实是说教师在课堂对话中有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所谓“调控”就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点化课堂对话,使之更深入更有效。例如分析§20中妈妈、爸爸的行为,就可以用“换字法”:如果把后妈的“嘀咕”换成“说”如何?把爸爸的“抓”换成“拿”则又如何?再如分析§22中小亮的劳动可以用“减字法”:如果便盆前“全家的”三字去掉如何?把“照例”一词去掉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分析老大爷这一形象,分析细节描写,可引导学生用“体会言外之意”法,推敲相关词句。例如§19中的“终于”一词,再如§18中“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句,§22中“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的“溜”字(至少向我们传递出如下信息:冷馍就是小亮午饭;,小亮怕吵醒父母,处于惊恐当中;,小亮对这个家根本没有感情;小亮急着去找他心爱的奶糖)
教师还要注意运用“提醒法”:有人认为小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亲妈对他并不好,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因为她连儿子哪个年级哪个班都不知道,你们怎么看?你能联系上下文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吗?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阅读反思,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当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勇敢表达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另拟题目,领悟文章主旨
1、老大爷与小亮素不相识,尚且对小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一颗爱心,而他的后妈居然那么冷酷。这篇小说中的对比真是太鲜明了。现在,请根据以上的分析,给文章另拟一个标题,并联系课文内容介绍文题的立意。
(学生活动,教师示例:《爱,不能没有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指小亮的后妈。传达室的老大爷与小素素不相识,尚且能关心小亮,而你这个后妈——虽是后妈,但也是妈妈呀——却对小亮那么冷酷。因此,这个题目是希望小亮的后妈能够幡然悔悟。)
2、这么多好标题,可作者为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用现在这个标题呢?大家不妨从“泥土”这两个字联想一下,看看有什么妙处,或者从“泥土”的象征意义出发考虑问题。
(学情预估:甜甜的泥土中有作者美好愿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亮能够苦去甜来,还有作者真挚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培育一块甜甜的土地,去营造一片充满爱的乐土)
(五)真情告白,提升情感体验
1、希望是美妙的,我们更需要切实的行动,如果小亮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你作为他朝夕相处的同学,你该如何帮助他?
2、学生设计、交流、展示
3、教师小结:爱是love,爱是人类共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但这份爱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编织,用心奉献,铸就一个爱的人间。(在《爱的奉献》乐曲声中结束全课)
(设计理念:重拟课题和真情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这两个环节都是开放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倡导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思维方式,因而不必盲目追求完美的境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以上两个语言实践活动,必将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觉,最独特的个人体验,让学生超越时空,做一次精神远行,与小亮同行,与小亮对话,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附板书设计:
糖(送、尝、埋、挖、融)
甜甜的泥土
黄飞
爱(如土地般宽广,无所不在,无处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