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综合质量评价试卷(A3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综合质量评价试卷(A3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5 21: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质量评价试卷
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考察范围:1-2单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共10分)
1.由多条 组成的生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 。
2.“小虫→青蛙→蛇→老鹰”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主要原因是缺少 。
3.20世纪50年代,学成归国的 决心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蝗灾。
4.丹顶鹤是有 的鸟类,需要洁净而且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 。
5.现代轮船有 、 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 。
6.核潜艇的动力来自 ,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航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蔬菜种子播种后连下了几场大雨,很多种子都泡在水里,结果种子的发芽率很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种子缺少空气 B.种子缺少光照
C.种子缺少水分 D.土壤肥力不足
2.两盆长势差不多的绿豆苗,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个星期后绿豆苗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阳光下的茎细长,黑暗处的茎粗壮
B.阳光下的茎白嫩,黑暗处的茎呈暗红色
C.阳光下的叶呈翠绿色,黑暗处的叶呈黄绿色
D.阳光下和黑暗处的绿豆苗都近似白色
3.火龙果植株有肉质茎,叶片已退化为刺,与仙人掌相似,由此推测火龙果植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 ( )
A.炎热干旱 B.炎热多雨
C.寒冷干旱 D.寒冷多雨
4.秋冬季节并不是所有鸟类都会南飞,一些鸟类会留在当地过冬,如麻雀,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无法远距离飞行 B.能够适应寒冷
C.可以冬眠 D.在冬天繁殖后代
5.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由此可知(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
6.有些动物会进行“夏眠”,当旱季来临时,非洲肺鱼便会钻人泥中,不吃不喝一直到雨季的到来。根据以上资料,推测引起非洲肺鱼“夏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水 D.泥土
7.钠钠对蚯蚓喜欢潮湿还是干燥的环境开展实验研究,第一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待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
3条 2条 5条
A.为了实验公平,实验开始前要把所有蚯蚓放在盒子中间
B.实验结束后可以将蚯蚓随意丢弃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频繁打开盒盖看一看
D.根据目前的记录,可以结束实验,得出结论
8.钠钠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他的制作步骤最合适的是( )
A.准备瓶子→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
B.准备瓶子→放鱼虾→铺沙装水→种水草
C.准备瓶子→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D.准备瓶子→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9.冬天,大棚里的蔬菜也能生长得很好,主要原因是( )
A.蔬菜适应寒冷的环境 B.冬天没有虫子破坏
C、大棚内的温度适宜蔬菜生长 D.大棚能挡住风雨
10.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中的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树
11.研究不同船首对行驶阻力的影响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船的载重量 B.造船的材料
C.船首的形状 D.船的底面积
12.钠钠将一大块塑料泡沫从水面按入水中,这一过程中他的感受是( )
A.手很难压下去 B.手被塑料泡沫往下拉
C.手被塑料泡沫往前拉 D.手没什么感觉
13.同样大小的两张方形铝箔做成甲、乙两艘方形小船,甲船最多装10个垫片,乙船最多装13个垫片。下列说法中,最有可能的是( )
A.乙船的体积比甲船大 B,乙船的船弦比甲船高
C.甲船的底面积比乙船大 D.甲船的质量比乙船大
14.《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船上的石块质量就是大象的质量,这样说的理由是( )
A.两次实验都在同一水面完成 B.两次实验都在同一艘船上完成
C.石块体积与大象相同 D.两次实验中船受到的浮力相同
15.钠钠发现小船船头朝前,行驶时总是往左偏离,若想让小船沿直线行驶,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船舵向左转 B.船舵向右转
C.船头向左调整 D.船头向右调整
三、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X”)(每题1分,共10分)
( )1.种子发芽的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 )2.我们小组在做种子发芽实验时,结果与预测不一致,说明我们的实验失败了。
( )3.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4.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 )5.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 )6.生态瓶中的植物并不是放得越多越好。
( )7.我国已经建造出自己的航空母舰。
( )8.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这使得它在行驶中比较平稳。
( )9.我们可以用装载金属垫圈个数的多少来比较船的载重量。
( )10.我们在制作小船时,必须严格按照船的设计图制作,不能做任何修改。
四、科学综合题。(共13分)
1.(5分)将下列船的设计与目的用线连起来。
2.(8分)用箭头将下面动物的生物连成两条不同的食物链。
科学探究题。(37分)
1.(21分)学校建立了“生物研究所”,里面有种植区、生态养殖区、其他生物区。
(1)为了了解绿豆种子发芽的情况,钠钠来到种植区观察,发现有绿豆种子发芽的记录表:
①(2分)乙、丙两组进行对比实验,钠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需要_____。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空气 D.土壤
②(2分)在实验中,每一组放10粒种子的原因是

③(2分)对比丙、丁两组实验数据,对于种子发芽数出现的差异,你的解释是 。
④(2分)钠钠给绿豆苗生长区的一个遮光盒右侧挖了一个小孔(如图),绿豆苗放在遮光盒中间。一个星期后,钠钠能观察到的现象最有可能是绿豆苗 .
A.向左生长 B.向右生长
C.向两侧分散生长 D.直立生长
(2)为了探究生态瓶中生物与非生物数量对生态瓶持续时间的影响,钠钠和同学们在生态养殖区对生态瓶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2分)他们选择用透明瓶子制作生态瓶,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_____.
a.看上去干净美观 b.价格便宜,成本低
c.让植物受到光照 d.有利于观察
A. ab B.ad C.bc D.cd
②(2分)研究小鱼数量对生态瓶环境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号和_____号生态瓶进行对比。
③ (3分)钠钠认为植物越多越有利于生态瓶的生态环境,你认为钠钠的观点正确吗 _____,理由是

(3)在其他生物区,钠钠见到了更多的生物,有小草、小鸟、蚜虫、瓢虫、毛毛虫。
①(2分)上述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

②(2分)在上一小题写出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开始于 ,结束于 。
③(2分)小草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 (填“群落”或“生态系统”)。
(8分)我们发现大多数船的船首都是“尖”型的,某同学准备了这些材料:若干回形针、棉线、装满水的水槽和两块一样的
木板(形状如右图)。他打算设计一个对比实验用甲、乙
两种方式前进,探究船首形状与阻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1)(2分)该同学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研究。
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2)(2分)我们可以用( )来作为船的动力。
A.回形针产生的重力 B.船自身的重力 C.手的推力
(3)(2分)这艘船动力的产生方式和下面交通工具( )比较像。
A.缆车 B.推车 C.电动车
(4)(2分)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B.绳子要绑在木块中间的位置不然会偏离方向
C.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手拉一拉绳子帮助船不偏离方向
3.(8分)小明用橡皮泥做了一艘小船,并测试小船的载重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测试过程中,以下哪个材料不需要 ( )
A.橡皮泥 B.烧杯 C.垫圈 D.水槽
(2)(1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管把橡皮泥捏成什么形状,都能浮在水面上
B.要把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橡皮泥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重物
C.在测试载重量时,做一次就够了
(3)(1分)橡皮泥做成( )时,浮力最大。
A.球形 B.正方体形 C.碗形
(4)(1分)在测试过程中,随着重物慢慢放入,小船受到的浮力(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5)(4分)在测试过程中,小科发现了橡皮泥小船总是一端先沉入水中,为什么
请帮助小科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 食物链 食物网
2生产者
3马世骏
4 迁徙行为 栖息地
5 骨架 船舱 空间
6 核能
选择题
A 2.C 3.A 4.B 5.C 6.C 7.A 8.D 9.C 10.B 11.C
A 13.A 14.D 15.B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
2.
五、科学探究题。
1.(1)①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乙、丙两组进行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空气,其他条件完全一致,由此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发芽需要空气。
②在实验中,每一组放10颗种子的原因是:减少实验偶然性,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③对比丙、丁两组实验数据,改变的条件是温度,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对于种子发芽数出现差异,原因是: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丙组25℃温度适宜,发芽数量多,而丁组50C温度太高。
④植物生长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因此,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小明给绿豆苗生长区的一个遮光盒右侧挖了一个圆孔,绿豆苗放在纸盒正中间。一个星期后,小兰能观察到的现象最有可能是绿豆苗向右生长,向着圆孔方向倾斜。
(2)①为了探究生态瓶中生物与非生物数量对生态瓶持续时间的影响,小明和同学们在生态养殖区对生态瓶进行实验,他们选择用透明瓶子制作生态瓶,其原因最让植物受到光照,且有利于我们观察。不是因为看上去干净美观,也不是价格便宜,成本低。
②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研究小鱼数量对生态瓶环境的影响的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应该是小鱼数量,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因此,应该选择2号和5号生态瓶进行对比。
③小明认为植物越多越有利于生态瓶的生态环境,这种认识不正确。因为生态瓶的空间是有限的,动植物的数量应该达到一个生态平衡,假设植物过多,动物的生存空间会不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会被打破,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①食物链是指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直接或者间接消费生产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上述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如:小草→蚜虫→瓢虫→小鸟;小草→毛毛虫→小鸟。
②在上一小题写出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开始于小草,结束于小鸟。
③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小草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
故答案为:(1) ①C。
②减少实验偶然性,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③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丙组25℃温度适宜,发芽数量多,而丁组50℃温度太高。
④ B。
(2)① D ② 2;5
③不正确;生态瓶的空间是有限的,动植物的数量应该达到一个生态平衡,假设植物过多,动物的生存空间会不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会被打破,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
(3)①小草→蚜虫→瓢虫→小鸟。②小草;小鸟。③群落。
2.(1)改变的条件:船首的形状
不改变的条件:船的重量、材料、在水中的体积、与水的接触面积
A (3)A (4)C
(5)重物没有均匀放置,船体不稳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