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14:4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秋高气爽,从山顶俯瞰,砚(yàn)池如同一块碧绿的璞玉。
B.他的山水画笔墨苍劲(jìng),浑厚中不乏灵动。
C.山上的塔静静地矗(zhù)立在那里,不知道会不会孤单?
D.我还顺着人们远眺(tiào)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流淌   蒸发   暄哗   亭台楼阁
B.轻盈   喉咙   杜鹃   晶萤夺目
C.映照   谰珊   哗然   目眩神迷
D.徘徊   犹豫   眺望   苍劲有力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是一片雪,____(A.轻捷 B.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2)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____(A.依稀 B.隐约)的兰花上。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B.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C.丽江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束河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
D.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揭晓,阿来凭借中篇小说——《三只虫草》与散文——《士与绅的最后遭逢》获得小说奖和散文奖。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学习规律的正确方法。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要靠记忆力。 。哪一个妄人如果想抛弃这个过程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A.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他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
B.而一个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无论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
C.而无论一个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多强,没有一个过程,他难以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
D.而一个人没有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不是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弱,而是没有一个过程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构思巧妙,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手法,以“一滴水”的经历,重点介绍了丽江漫长的历史以及古城的变迁。
B.第7段既与前后文紧密相扣,又表现了丽江古城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C.第10-15段集中描写了丽江深厚的文化传统、丽江人的日常生活、古城的夜景、城外的夜景。
D.文章在叙述和描写中,借“一滴水”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赞美之情。
8.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作用。
(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9.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后,有同学在网上发现,许多游客在游览丽江古城时,肆意“点染”由无数滴清澈的水组成的丽江。为此,班级决定召开“保护丽江”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你班的小明在丽江古城旅游时,随手把垃圾扔到丽江中,此举不仅不文明,还污染了丽江的水。请你对小明的举动做劝导。
(3)肆意“点染”美丽的丽江,让我们再次反思自己的文明素养,反思身边的种种不文明行为。请列出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现象并加以评论。要求:点明现象,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字数在70字以内。
阅读理解
(一)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10、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11、第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2、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13、一滴水在古城内有哪些见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紫陶街
李小麦
①说到建水紫陶,就得说说紫陶街。紫陶街坐落在广慈湖畔,是一个集商业、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紫陶商业区。
②如今的广慈湖已经没有昔日的荒芜和滚滚浓烟,漫步湖畔,湖水映衬着湖畔的垂柳和天空,构成一幅别致的景致。广慈湖与紫陶街之间,是一片游乐场,四周商铺林立。
③从游乐场进入紫陶街,入口处建有一个紫陶喷泉,喷泉全部用紫陶罐构成,在整条街口显得特别抢眼。走进紫陶街,街道干净整洁,橱窗透亮,鲜花盛开,紫陶器物在装修别致的商铺里呈现出厚重、典雅、精致的品质。
④这是一条兼具中国古典元素与法式浪漫风情的文化商业街,商铺外墙青砖与红砖混搭,灰瓦盖顶,辅以石材、原木、陶片、玻璃装饰,再加上锦簇花团、绿色藤蔓、多肉植物满墙满街,使得整条紫陶街充满原生态气息和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又颇具时尚文艺范和法式浪漫风情。街区中央,矗立着一支红砖砌成的烟囱和一座窑炉,那是原工艺美术陶厂仅存的遗迹。
⑤紫陶街的对面是碗窑村,碗窑村是建水紫陶的发源地,元代开始便有制陶业,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紫陶就发祥自这个小小的村落。碗窑村的山中蕴藏着制陶用的丰富五彩陶土,还有年代久远的古龙窑和满地的碎陶瓷砾。早些年,走进碗窑村,乡村道路两侧破缸残瓶堆积如山,瓦砾陶片蔓延四野,各家各户都在自己的家庭作坊里制陶,保持着一个小村落的原始手工业形态。紫陶街建成后,和紫陶街仅一街之隔的碗窑村人把碗窑村变成了一个颇具商业气息的村落。他们把临街的住房改造成商铺,摆上琳琅满目的各式陶器,和对面的紫陶街呼应成片。
⑥清晨和上午的紫陶街清冷而安静,只有几家商铺稀稀落落地开门营业,偶尔从街上走过几个行人,也颇为漫不经心。下午三四点之后,人们陆陆续续走进紫陶街,紫陶街上小吃广场的摊主开始撑开大伞铺开摊位,加工各类食材准备营业,紫陶商家也在自家店铺门口架起简易摊位,将各式陶盆、陶碗、陶碟、陶壶、陶杯、陶缸、陶罐、陶瓶等大小物件或整齐划一或随意错落地摆好。到五点以后,紫陶街突然就热闹起来,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街外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街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似乎建水的人流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这里。街道两旁临时架起的简易摊位上,除了各式陶制品,兼有小饰品、服装、鲜花、化妆品、草编制品,几乎无所不卖,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紫陶街上酒吧、会馆、书吧、咖啡厅、特色小吃店一应俱全。小吃广场上更是“人满为患”,建水的各种特色小吃都能在这里品尝到。 如西门烤豆腐、过桥米线、马蹄糕、米豆腐、砂锅饭、拉拉粉、木瓜凉水、酱香饼,以及各种烤肉、卤味、包烧、鲜果汁、奶茶、煎饼、面点、海鲜,就连西餐洋酒也应有尽有。
⑦夜晚的紫陶街最是热闹和生动,此时人流量达到了巅峰,满街的灯火全都亮起来了,红黄白蓝紫的球形彩灯、闪烁迷离的星形及条形霓虹灯、红艳古典的灯笼、商铺和酒吧间透出的各色灯火,以及街中央高高耸立的红砖烟囱上跳动燃烧的熊熊火焰,把整条紫陶街装点得流光溢彩,生动无比。
⑧逛街累了,便去街口的一家酒吧里坐一坐,点一杯咖啡、果汁或是啤酒,再点几样小吃。透过落地的钢化玻璃,只见外面人影晃动,灯火璀璨,而喧嚣与嘈杂,已被关在了门外。
(选自《滇池》2021年第4期,有删改)
请结合文章内容,向要去建水旅游的小姨介绍紫陶街的特色。
15.请结合下面的“知识链接”,从文中举出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
【知识链接】照应,指文中某些意思或内容出现在文章不同位置,构成前后的呼应。
16.紫陶街最热闹的是夜晚,文中为何先写清晨、上午的情形?
17.文章极力渲染紫陶街的繁华热闹,结尾却说“喧嚣和嘈杂,已被关在了门外”。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本真而圣洁之水
张胜伟
高原因环境特异而显得神奇,以致人觉得这里山水草树、风云雨雪及至天地间一切存在都具灵性。走过之后,才理解藏区人民的自然崇拜是发自内心的真实。
高原之水是本真的。青藏之水多从五六千米的雪山冰川始发,从离太阳最近的一片净境而来,然后一点一滴汇成小溪,或清或浊,都带着天地最原本的气息和色泽,都按水的天性不拘一格、不受束缚地流淌,或涓涓而流,或奔涌直下,或过沟壑,或漫莽原,如丝如缕,结网成镜,显露了自然的天性。有的河从高山流下,在旷野里悄然枯竭,最终消失于无声。更多的细流则汇成江河,走过洪荒,展示了强大无比的力量。在莽莽苍苍的古原上,是那些大河小溪奏出了高古的琴音,使高原在铁一般的庄严肃穆里流露出温婉的情愫。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机,水源充沛的地方,往往就是好牧场。逐水草而居的牧民们,随着季节的更替往来迁徙,于是就有了高原牧歌在旷原上飘扬。
高原之湖是圣洁的。湖泊的高密度分布是青藏高原的又一大美。仅西藏境内就有湖泊一千五百多处,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近一半,且大都地处四五千米的高度之上。称为海子的小湖泊则不计其数,仅海子山上就有一千四百余个。
山有多高,湖就有多高。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一块块宝石镶嵌在高原上,让高原显得高贵而典雅。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幻而变幻,在崇山之中静静地发出幽深而神秘的辉光。
我有幸在羊卓雍措、纳木错、然乌湖、巴松措、青海湖长时间驻足,在青海湖边还留宿一晚,在静夜里卧听湖水浅吟。走近亚丁的五色海、牛奶海,巴塘的姊妹海,海子山石头阵中的夏茹措,注目良久,体察它们的秉性。它们因为地处高山而圣洁,少有惊扰而清澈,安然静处而神秘。特别是五色海,它的水晶莹透彻,隐隐现出五彩,一层紫气浮在湖面,非常冷艳。这种美让人不敢想象,柔软的心被这种神奇瞬间击垮,莫名的感动让人热泪盈眶。
羊卓雍措犹如巨大的抛磨得异常光洁的翠玉镶嵌在群山之中,湖面上浮着五彩的辉光,这神奇的辉光对人有着巨大的磁性,让人惊叹,让人入迷。而纳木错的深绿也让人沉醉,让人心中生起无比的崇敬。这些湖泊是高原的镜子,照彻了天地,也照彻了旅人的心境。
我佩服藏区人民的宇宙观和时空意识,他们对圣山圣湖悉心呵护,顶礼膜拜,绝不冒犯。是他们让这些圣山圣湖永远保持着神圣和威仪,让高原保有人间净土的崇高荣誉。我不得不赞叹他们这种自然信仰里所蕴含的大智慧,这种自然崇拜,或许是原始的科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代表着先民拥有的大智慧,而绝不可轻易地视作蒙昧与落后。
(选自《榆林日报》)
18.为什么说高原之水是本真的?
19.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这种美让人不敢想象,柔软的心被这种神奇瞬间击垮,莫名的感动让人热泪盈眶。
20.任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一块块宝石镶嵌在高原上,让高原显得高贵而典雅。
(2)这些湖泊是高原的镜子,照彻了天地,也照彻了旅人的心境。
21、请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答案
1、C 2.D 3.(1)B (2)B 4.A 5.C 6.A 7.A 8.(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丽江古城山上的柏树、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蜿蜒的老街错落有致、古朴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景,让人心生愉悦和喜爱之情。(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游客心地的纯洁与善良,从侧面写出了丽江之美,能陶冶人的情操,能使人也变得美丽。
9.(1)示例一:保护丽江 人人有责 示例二:保持丽江清澈 我们人人有责
(2)示例:小明同学,丽江的清澈,都是我们自觉保护的结果,如果我们不加保护,任意往丽江里扔垃圾,这不仅会污染丽江的水体,还会丢失我们的素养。所以说,保护丽江,应该从我们日常的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
(3)略。(提示:可以对旅游景点中“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满嘴脏话”“排队插队”“乱涂乱画”等现象进行评论,言之成理即可)
10、丽江的秀丽山水,引来了八方游客,充分说明了丽江的美丽。
11、内容上,描写了小水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构上,承上启下。
12、排比。描写在水车转轮上看到的古城景色,增强了感染力,突出了丽江景色的美丽。
13、看到了各具特色的小店,聆听了店主与客人的交谈,观赏了五彩斑斓的古城夜景,听到了人们的欢歌笑语。
14、示例:小姨,听说您要去建水旅游,我建议您一定去紫陶街看看。这紫陶街上商铺林立,出售各种紫陶制品,还有小饰品、鲜花等,商品丰富。 特别是晚上,酒吧开业,人头攒动,当地特色的小吃一应俱全,异常热闹,绝对值得一去。
15、第⑦段“街中央高高耸立的红砖烟囱上跳动燃烧的熊熊火焰”与第④段“街区中央,矗立着一支红砖砌成的烟囱和一座窑炉,那是原工艺美术陶厂仅存的遗迹”照应。这样写使文章结构完整,突出了紫陶街的历史悠久,也表现了紫陶街在文化传承上所做的贡献。
16、文章写紫陶街清晨、上午的冷清安静与紫陶街夜晚的热闹作对比,突出紫陶街夜晚的热闹,为后文写紫陶街夜晚的特点做铺垫,使文章表意更加鲜明。
17、这样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紫陶街的喜爱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欣赏繁华、闹中求静的人生态度
18、高原之水多从五六千米的雪山冰川始发,从离太阳最近的一片净境而来,都带着天地最原本的气息和色泽,都按水的天性不拘一格、不受束缚地流淌,使高原在铁一般的庄严肃穆里流露出温婉的情愫。
19、示例:“击垮”在这里的意思是高原湖泊的美冲击着作者的心灵,令作者震撼。高原湖圣洁、清澈、神秘、晶莹,美得不同寻常,美得让人不敢想象,美得让人感动,美得不容玷污,这些让作者对美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
20、(1)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高原湖泊比作镶嵌在高原上的宝石,形象地写出了湖泊的明亮耀眼、圣洁美丽。
(2)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泊比作“镜子”,照亮了旅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圣洁、明净、纯美的高原湖泊的赞美之情。
21、示例:这一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藏区人民的赞美之情,赞美藏区人民具有一种正确的宇宙观、时空意识、人生观,赞美藏区人民保护自然、敬畏自然,进而让高原圣山圣湖圣洁、神秘、纯净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