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5 22:0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宁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2025.4
茶将
新器所果
语文试题
深司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1.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滚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李小题逃出答案后,用B婚花北答近卡上叶应原日的答案
红诚,5抗
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老来R色墨水签字花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
注意事项:出平乎
2考试结来后,将答题卡交回。。
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4u单之必多,分甲到下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自古以来,民间文学的创作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各种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高50
式活动紧密结合的,并非一个单纯的审美过程。它有着充分的实用意义,是民众进行生产和娱乐
材料一:1
一提及民间文学,人们就会列举许多文本,请如《白蛇传》《鲁班的传说》《狼外婆的故事》
的基本方式,可称之为“民间文学生活”】
等,并用书名号将文本的名称标识出来。在呈现样式上,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没有区别。而且,
一旦采风记录下来,这一文本便成为经典,被学者反复引用,那些口耳相传的处于生活形态的民
间文学反而陷入被遗弃的境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民间文学就是研究民间文学文本,显
然,这是沿囊了作家文学的文学观和学术套路。其实,民间文学文本植报于生活情境,两者本为
文学或审美的属性无法涵盖民间文学的所有特征,甚至也非其突出特征。就民间文学文本“讲
一体,脱离了生活情境,,文本就可能会被误读。
故事”而言,“故事”只是在场者交流的内容或者话题,这种交流形式与共他交流的根本区别在
于它是“故事性”的。所谓的故事文本并不重要,它们仅仅是这一交流活动的附属品,或者说是
让交流活动持续下去的话语。给在场者带来身心愉悦的并非“故事”,而是“故事性”的交流活
动。“讲故事”是面对面和多人参与的共同叙述,是一种交流方式,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生
活经历。可见,以文学定性“讲故事”显然不合适。
而另一方面,民间文学具有突出的生活属性,民众在从事民间文学活动时,并不把它当作艺
术创作来对待,民间文学创作常常是伴随着生产或其他活动一道进行的。从生活的角度定位民间
文学,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民间文学。同时,对民间文学现实意义的把握,也只能在现实生
活的宽广维度中进行。以往对民间文学现实意义或价值的认识局限于文学范畴。事实上,只有将
民间文学置于其生存环境中加以审视,才能突显其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万建中《民间文学:日常生活的审美形态》,)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