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评价卷(一) 机械运动
(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57分)
1.天上蟠桃,人间肥桃。一成年人将肥桃托起,如图所示,其中一个肥桃的的尺寸l大小约为( )
[A]1 cm [B]10 cm
[C]50 cm [D]100 cm
2.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53 cm、2.35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4.“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静止的
②“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③“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④“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运动的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③④
5.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运载火箭加速上升时,如果认为地面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航天员 [B]地面观众
[C]发射塔架 [D]塔架旁边的水池
6.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莫及。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①兔子睡觉前,我们说兔子跑得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②乌龟到达终点时,我们说乌龟跑得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
③我们物理上采用了②的方法定义了速度的大小
④求兔子的平均速度,路程要用全程的路程,时间要用全程的时间减去兔子睡觉的时间
⑤如果乌龟的全程平均速度是1.1 m/s,那么在某个时刻它每秒钟通过的路程可能会大于1.1米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⑤
7.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匀速向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运动。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 )
[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甲、丙车 [D]甲、乙车
8.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①甲车运动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②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③甲、乙两车都以2 m/s匀速运动
④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9.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
[A]在0~10 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 m处相遇
[C]在10~20 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 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 m/s
10.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________的,航天员B是________的。
11.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2.(2023·枣庄二模)如图所示,小林使用这种方法测量的小车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13.(2022·枣庄一模)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交警严查开车打电话、车窗抛物等行为。如果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若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2 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相当于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了________m,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这段时间内,放在汽车后备厢中的行李箱相对于地面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甲、乙两辆玩具小车从同一起点一起向东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8 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0.8 m处 ②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③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东运动 ④乙车速度是0.1 km/h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③④
15.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1∶2 [B]2∶1
[C]8∶9 [D]9∶8
16.一辆汽车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过程中,若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30 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20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50 m/s [B]25 m/s
[C]24 m/s [D]10 m/s
17.小茗和爸爸驾车去沂源游玩,到达沂源松仙岭隧道口时,发现图中所示的交通标志牌,“80”的含义是 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驶过该隧道最快用________秒。
18.一列长为360 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1 800 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72 s。则该火车运行的速度是________ m/s,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19.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m/s。
20.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全长658 km。如表是部分列车时刻表,D1907次列车从西安北到成都东的运行时间为 ________h,D1907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km/h。
车次 区间 发时 到时
D1907 西安北——成都东 13:42 17:36
D1963 西安北——成都东 15:02 18:50
21.(8分)如图甲所示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的示意图,在内径为1 cm、长约50 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此实验中,我们研究________(选填“玻璃管”“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没有立即计时,这是因为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通过实验发现气泡上升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请写出一个因素);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 cm处、20 cm处、30 cm处、40 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0.0 s、20.0 s、30.0 s、40.1 s;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乙所示的坐标轴上画出s-t图象。
(5)根据(4)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________运动。
22.(2021·枣庄T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23.(2024·泰安)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 dm
[B]成年人歩行的速度约为5 m/s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 V
24.(2024·新疆)如图所示为钓鱼时鱼漂静浮于水面的示意图。某次鱼咬钩后,鱼漂从露出水面的长度为6 cm竖直向下运动到露出水面的长度为2 cm的过程,所用时间为0.4 s,则该运动过程中鱼漂的平均速度为( )
[A]5 cm/s [B]10 cm/s
[C]15 cm/s [D]20 cm/s
25.(2024·四川自贡)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26.(2024·四川自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 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 )
[A]甲车速度为2 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 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学科能力进阶参考答案与精析
课时分层评价卷(一)
1.B 2.B 3.C 4.B 5.A 6.D 7.B 8.D 9.D
10.解析: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相对空间站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以空间站为参照物,正在出舱的航天员B相对空间站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答案:静止 运动
11.解析:题图甲中分度值为1 mm;木块左端与4.00 cm对齐,右端与6.75 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5 cm-4.00 cm=2.75 cm;由题图乙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 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 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 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 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 s,指针在50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 s,即停表的读数为1 min 50 s=110 s。
答案:2.75 110
12.解析:图甲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1 mm
小车左端与1.0 cm刻度线对齐,读作1.00 cm,刻度尺测量小车的长度是L=10.00 cm-1.00 cm=9.00 cm。
答案:9.00
13.解析:汽车的速度为v=36 km/h=10 m/s
汽车行驶的路程s=vt=10 m/s×2 s=20 m
放在汽车后备厢中的行李箱随汽车一起运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行李箱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答案:20 运动
14.A [两车同起点,同时向东运动,由题图可知,8 s时,甲车的路程为1.6 m,乙车的路程为0.8 m,两车的距离s=1.6 m-0.8 m=0.8 m,甲在乙前面0.8 m处,故①正确;两车的s-t图象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的大,所以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②正确;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后退,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③错误;8 s时,乙车的路程为 0.8 m,乙的速度v===0.1 m/s=0.36 km/h,故④错误。故选A。]
15.D [由v=得t=,则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t甲∶t乙=∶=×=×==9∶8,D正确。]
16.C [设半程的路程长为s,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24 m/s,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解析:“80”的含义是车限速80 km/h;从图中可知,隧道的长度s=465 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驶过该隧道所用的最少时间t==≈21 s。
答案:车限速80 km/h 21
18.解析: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是:s1=s+s车=1 800 m+360 m=2 160 m,火车行驶的速度:v1===30 m/s;火车全部在隧道内的路程:s2=s-s车=1 800 m-360 m=1 440 m,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时间:t2===48 s。
答案:30 48
19.解析:根据题图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3.80 cm-2.00 cm=1.80 cm;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时,频闪3次,故木块所用的时间为t=0.02 s×3=0.06 s;根据题图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 cm-2.60 cm=5.40 cm=0.054 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 m/s。
答案:1.80 0.9
20.解析:D1907次列车从西安北到成都东的运行时间t=17:36-13:42=3 h 54 min=3.9 h。
D1907次列车全程的路程s=658 km,D1907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69 km/h。
答案:3.9 169
21.解析:(1)该实验要测量的数据有气泡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时间,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所以研究对象是气泡。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气泡刚开始的运动不是匀速的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气泡运动一段时间后,受力平衡,气泡就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一开始不能立即计时。
(2)A方案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记录时间和路程,用刻度尺记录路程比用停表记录时间复杂、缓慢得多;B方案中,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路程是固定的不需实时记录,只需记录时间;C方案中,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此时需要同时记录时间和路程;综合来看,研究气泡上升过程中的运动规律,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出气泡的运动规律,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物体运动速度越慢,运动时间越长,时间越容易测量,因此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浮力、重力作用,猜想气泡的大小不同,受到的浮力、重力也会不同,此时气泡上升速度也会不同,所以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气泡的大小有关。
(4)将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坐标轴中描点,再用平滑的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因为气泡的运动的路线是直的,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气泡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1)停表 气泡 气泡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B (3)慢 气泡的大小 (4)见解析图 (5)匀速直线
22.C [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正确;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而误差是在正确的测量下也会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测量中的错误可以避免,故D错误。故选C。]
23.C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5 cm,故A错误;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 m/s,故B错误;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50 kg,即受到的重力约500 N,故C正确;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故D错误。故选C。]
24.B [该运动过程中鱼漂的平均速度为v===10 cm/s,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5.A [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都在改变,都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都在改变,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和长征八号的相对位置都在改变,都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
26.D [由题图(a)可知,甲车到达Q点用时4 s,则甲车速度为v甲===3 m/s,由题图(b)可知,乙车到达Q点用时6 s,甲车先到达Q点,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B、C错误;甲车到达Q点用时4 s,由题图(b)可知,此时乙车行驶了8 m,则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之间距离为12 m-8 m=4 m,故D正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