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中考物理复习微专题2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和判断课件(38页ppt) | ![]() | |
格式 | ppt | ||
文件大小 | 2.9MB | ||
资源类型 | 试卷 | ||
版本资源 | 通用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5-04-18 16:32:19 |
类型四 三个容器相同液体分析
4.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丙内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质量关系:ma=mb=mc
B.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Fa>Fb>F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F甲
√
D [a在水中漂浮,说明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在水中悬浮,说明b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c在水中沉底,说明c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三个球的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小球的质量关系为ma
5.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如图甲所示,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 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M。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 N/kg)( )
①M的密度是1.25×103 kg/m3
②注入液体的密度是1×103 kg/m3
③当h=10 cm时,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2 N
④当h>10 cm时,M漂浮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
考点2: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
类型一 连体类型
1.(2022·枣庄二模)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线相连浸没水中,此时两物体恰好处于悬浮状态。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已知正方体A的边长为10 cm,物体B的体积为100 cm3,物体B的质量为0.5 kg。(g取10 N/kg)求:
(1)物体B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
(3)物体A受到的重力。
解析:(1)B浸没在水中,则物体B受到的浮力
F浮B=ρ水gV排B=ρ水gVB=1.0×103 kg/m3×10 N/kg×100×10-6m3=1 N。
(2)B物体的重力GB=mBg=0.5 kg×10 N/kg=5 N
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F拉B=GB-F浮B=5 N-1 N=4 N。
(3)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和B对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即F拉A=F拉B=4 N
A的体积VA=(10 cm)3=1×10-3 m3
A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A=VA=1×10-3 m3
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A=ρ水gV排A=1.0×103 kg/m3×10 N/kg
×1×10-3m3=10 N
对物体A受力分析知GA+F拉A=F浮A
故物体A受到的重力GA=F浮A-F拉A=10 N-4 N=6 N。
答案:(1)1 N (2)4 N (3)6 N
类型二 密度计类型
2.小明帮妈妈做饭时想到一个问题:食用酱油的密度有多大呢?于是他收集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密度秤。密度秤由容积为2×10-4m3的盛液筒和高度为25 cm、底面积为4×10-3m2的圆柱体浮筒组成。如图所示,盛液筒内没有液体时,将密度秤放入水中,密度秤静止时浮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2 cm。将盛液筒倒满酱油,待密度秤静止时,浮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8 cm。已知ρ水=1.0×103 kg/m3,g=10 N/kg。求:
(1)当盛液筒内没有液体时,浮筒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该密度秤的重力;
(3)酱油的密度。
解析:(1)当盛液筒内没有液体时,浮筒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2 m=1 200 Pa。
(2)不放液体时,浮力秤处于漂浮状态,该密度秤的重力为
G=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 kg/m3×10 N/kg×4×10-3m2×
0.12 m=4.8 N。
答案:(1)1 200 Pa (2)4.8 N (3)1.2×103 kg/m3
类型三 传感器类型
3.如图甲所示,装有适量某种液体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其底面积为S1=200 cm2,A是底面积为S2=100 cm2的圆柱形木块,C是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用轻杆B向下压C,逐渐改变h的大小,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体积忽略不计),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块A的体积为1 250 cm3
B.该液体的密度为1.2 g/cm3
C.木块A从接触液面到浸没,木块A的重力对它做功0.375 J
D.木块A从接触液面到浸没,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了700 Pa
√
D [由题图可知,木块A从刚接触液面(h=0 cm)到完全浸没(h=12.5 cm),下沉的高度(即木块A的高度)为h=12.5 cm,则木块A的体积为VA=S2h=0.01 m2×0.125 m=0.001 25 m3=1 250 cm3,故A正确;由题图可知,当h=0 cm 时,即物体完全处于空气中时,压力传感器示数为-6 N,说明此时压力传感器对A有向上的拉力,该拉力大小即为A的重力,所以GA=6 N;当h=12.5 cm以后,压力传感器示数为F=9 N保持不变,说明A已经浸没在液体中,此时A受到的浮力为F浮A=F+GA=9 N+6 N=15 N,根据F浮=ρ液gV排得,该液体
类型四 弹簧类型
4.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弹簧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圆柱形容器底部和正方体物块上。已知物块的边长为10 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2 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加水,直到物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此时水深26 cm,g=10 N/kg。求:
(1)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
(2)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3)该物块的密度。
解析:(1)此时水深h=26 cm=0.26 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26 m=
2 600 Pa。
(2)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即
V排=V物=(0.1 m)3=1×10-3m3
物块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10-3m3=10 N。
答案:(1)2 600 Pa (2)10 N (3)0.6×103 kg/m3
类型五 图象类型
5.(2024·枣庄二模)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底面积为300 c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放有质量为1 kg、底面积为200 cm2的圆柱形木块。现缓慢向圆柱形容器中注水,水对容器底压强p水与所注水质量
m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木块始终竖直,当注入水的质量等于m0时,木块恰好漂浮。已知ρ水=1.0×103 kg/m3,g=10 N/kg。求:
(1)木块恰好漂浮时,注入水的深度;
(2)木块恰好漂浮时,所注水的质量m0;
(3)当注水深度为4 cm时,木块对圆柱形容器的压强。
答案:(1)5 cm (2)500 g (3)100 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