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元素与物质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元素组成(宏观)和构成微粒(微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意识和能力。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学会分析研究物质性质与相互转化的方法,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
①单质:仅由 元素组成的 。
②化合物:由 的元素组成的 。
思考1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2)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此时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
2.物质分类
思考2 下列每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角度分析与其他物质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理由。
(1)Fe、S、C、P: 。
(2)硫、金刚石、石墨、C60: 。
(3)Fe2O3、Na2CO3、CuO、H2O: 。
(4)HCl、H2SO4、H2CO3、NaOH: 。
思考3 物质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写出图示中物质分类的标准。
① ;
② ;
③ ;
④ 。
3.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 的物质中,有些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的 。
(2)钠及其化合物常见的有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下面的“价—类”二维图中。
1.如图为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用化学式补充完整。
2.(2023·湖南湘潭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全部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
A.碳酸钙、石墨、二氧化碳
B.金刚石、石墨、富勒烯(C60)
C.一氧化碳、金刚石、炭黑
D.碳酸氢钠、甲烷、金刚砂(SiC)
3.(2023·长春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酸 碱 盐 纯净物
A 硫酸 氢氧化钾 氯化铁 乙醇
B 盐酸 烧碱 碳酸钙 胆矾
C 次氯酸 氢氧化铜 熟石灰 氯水
D 硝酸 纯碱 生石灰 碱式碳酸铜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物质的分类
同一类别的物质具有一定的 性,分门别类地研究物质的 、 、用途,可以找到有关 ,发现同类物质之间的 。
(1)氧化物的分类
①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将氧化物分为 和
。
②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Mn2O7等。多数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 。
碱性氧化物:能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部分碱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 。
此外还有两性氧化物如Al2O3和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
思考1 观察不同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分析酸(或碱)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
(3)其他分类方法
①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____________和 。
②根据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____和 。
③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 、_______和 。
2.物质的性质
(1)以盐酸为例探究酸的通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性质预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紫色石蕊溶液(类别:指示剂) 溶液变________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铁(类别: ) 固体溶解,产生________ ,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uO(类别: ) 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 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类别: ) 无明显现象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aCO3(类别: ) 固体溶解,产生 ,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碱的性质(以氢氧化钙为例)
①写出氢氧化钙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部分反应的反应类型。
CO2: ;
HNO3: , ;
Na2CO3: , 。
②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总结碱的通性。
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遇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遇无色酚酞变 色;
碱+酸 ;
碱+酸性氧化物 ;
碱+盐 (原理:强碱制弱碱、生成难溶碱)。
思考2 以二氧化碳为例探究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碳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碱性氧化物+
特别提醒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如SiO2不能与水反应;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如Fe2O3不能与水反应。
(3)同类物质性质的应用
①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
思考3 同类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质,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SO2的实验室制法与CO2的实验室制法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H2SO4和Na2SO3反应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现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
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部分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
部分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
1.判断正误
(1)在化合物中,只要含有氧元素就属于氧化物( )
(2)SO3既是非金属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 )
(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碱( )
(4)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色( )
(5)酸的通性之一是酸可以和盐反应,因此CaCl2+H2O+CO2===CaCO3↓+2HCl可以发生( )
2.(2023·福建宁德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盐
A 漂白粉 CO2 K2O Cu2(OH)2CO3
B 碱石灰 SO3 Na2O2 NH4NO3
C CuSO4·5H2O SO2 MgO NaHCO3
D 氯水 CO Na2O FeCl3
3.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与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铜绿ACu(OH)2BCu
(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 (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写出B的化学式: 。
(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答案精析
一、
1.(1)元素 ①一种 纯净物 ②两种或两种以上 纯净物
思考1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只由氧元素组成,但不是纯净物。
(2)①单质 0 ②化合物 0
2.思考2 (1) Fe;Fe为金属单质,其余为非金属单质
(2)硫;硫不是碳元素的单质,其余都是
(3)Na2CO3;Na2CO3为盐,其余为氧化物
(4) NaOH;NaOH为碱,其余为酸
思考3 ①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 ②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 ④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3.(1)类别 化合价 (2)Na2O2、Na2O NaOH Na2CO3、NaHCO3、NaCl Na
应用体验
1.CO2 H2CO3 CO CH4
2.B
3.A [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烧碱为氢氧化钠,为碱,碳酸钙为盐,胆矾为纯净物,B错误;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为碱,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C错误;硝酸为酸,纯碱为碳酸钠,为盐,生石灰为氧化钙,为氧化物,碱式碳酸铜为纯净物,D错误。]
二、
1.相似 组成 性质 规律 内在联系 (1)①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②碱 酸 酸 碱
思考1 ①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H2O等。
(3)①电解质 非电解质 ②氧化剂 还原剂 ③溶液 浊液 胶体
2.(1)红色 金属单质 无色气泡 Fe+2HCl===FeCl2+H2↑ 氧化物 CuO+2HCl===CuCl2+H2O 碱 NaOH+HCl===NaCl+H2O 盐 无色气泡 CaCO3+2HCl===CaCl2+CO2↑+H2O (2)①Ca(OH)2+CO2===CaCO3↓+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复分解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②蓝 红 盐+水 盐+水 新碱+新盐
思考2 Ca(OH)2+CO2===CaCO3↓+H2O,CO2+Na2O===Na2CO3,CO2+H2O===H2CO3。
思考3 (1)SO2+CaO===CaSO3
(2)H2SO4+Na2SO3===Na2SO4+SO2↑+H2O
②a.2Ca+O22CaO 化合反应 b.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CaO+CO2CaCO3 化合反应 d.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e.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f.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应用体验
1.(1)× (2)√ (3)× (4)× (5)×
2.A [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uSO4·5H2O属于盐,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3.(1)C (2)CuO (3)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4)①
解析 (2)Cu(OH)2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为CuO,CuO与H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因此B的化学式为CuO。(4)铜绿属于难溶性盐,无法直接与碱反应生成Cu(OH)2,因此需要先将铜绿转化为可溶性铜盐,再利用可溶性铜盐与碱反应生成Cu(OH)2,因此②为与酸反应,③为与碱反应,即转化流程为铜铜绿铜盐Cu(OH)2CuOCu,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为铜与空气中水蒸气、CO2、O2反应生成铜绿,故答案为①。(共72张PPT)
第2章 第1节
<<<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
第1课时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能从元素组成(宏观)和构成微粒(微观)的角度分析认识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学会分析研究物质性质与相互转化的方法,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内容索引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二、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课时对点练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
<
一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 组成的。
①单质:仅由 元素组成的 。
②化合物:由 的元素组成的 。
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一种
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
纯净物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思考1
提示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只由氧元素组成,但不是纯净物。
(2)元素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化合态:元素以 形式存在,此时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 。
2.物质分类
单质
0
化合物
0
下列每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从某种角度分析与其他物质不同,请找出该物质,并说明理由。
(1)Fe、S、C、P: 。
(2)硫、金刚石、石墨、C60: 。
(3)Fe2O3、Na2CO3、CuO、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HCl、H2SO4、H2CO3、NaOH: 。
思考2
Fe;Fe为金属单质,其余为非金属单质
硫;硫不是碳元素的单质,其余都是
Na2CO3;Na2CO3为盐,其余为氧
化物
NaOH;NaOH为碱,其余为酸
物质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写出图示中物质分类的标准。
① ;
② ;
③ ;
④ 。
思考3
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
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
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3.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同一种元素可以存在于不同 的物质中,有些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能呈现不同的 。
(2)钠及其化合物常见的有钠、
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
钠、氯化钠、碳酸钠和碳酸
氢钠等,将它们的化学式填
入右面的“价—类”二维图中。
类别
化合价
Na2CO3、NaHCO3、
NaCl
Na2O2、
Na2O
NaOH
Na
1.如图为碳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用化学式补充完整。
应用体验
CH4
CO2
H2CO3
CO
2.(2023·湖南湘潭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全部以游离态存在的是
A.碳酸钙、石墨、二氧化碳
B.金刚石、石墨、富勒烯(C60)
C.一氧化碳、金刚石、炭黑
D.碳酸氢钠、甲烷、金刚砂(SiC)
应用体验
√
3.(2023·长春高一检测)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应用体验
选项 酸 碱 盐 纯净物
A 硫酸 氢氧化钾 氯化铁 乙醇
B 盐酸 烧碱 碳酸钙 胆矾
C 次氯酸 氢氧化铜 熟石灰 氯水
D 硝酸 纯碱 生石灰 碱式碳酸铜
√
应用体验
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烧碱为氢氧化钠,为碱,碳酸钙为盐,胆矾为纯净物,B错误;
熟石灰为氢氧化钙,为碱,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C错误;
硝酸为酸,纯碱为碳酸钠,为盐,生石灰为氧化钙,为氧化物,碱式碳酸铜为纯净物,D错误。
返回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
<
二
二 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
1.物质的分类
同一类别的物质具有一定的 性,分门别类地研究物质的 、___
___、用途,可以找到有关 ,发现同类物质之间的 。
(1)氧化物的分类
①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将氧化物分为 和 。
相似
组成
性
质
规律
内在联系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②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能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Mn2O7等。多数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 。
碱性氧化物:能与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等。部分碱性氧化物能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 。
此外还有两性氧化物如Al2O3和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
碱
酸
酸
碱
思考1
观察不同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分析酸(或碱)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提示 ①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H2O等。
(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如Fe等)
非金属单质(如C等)
化合物
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如CO2等)
金属氧化物(如CaO等)
酸
按是否含氧
含氧酸(如HClO4等)
无氧酸(如HCl、H2S等)
物质
按解离出的H+数
一元酸(如HCl等)
二元酸(如H2SO4等)
多元酸(如H3PO4等)
按挥发性
难挥发性酸(如H3PO4、H2SO4等)
挥发性酸(如HNO3等)
按溶解性
可溶性酸(如HNO3、H2SO4等)
难溶性酸(如H2SiO3等)
酸
纯净物
化合物
物质
按溶解性
可溶性碱(如NaOH、NH3·H2O等)
难溶性碱[如Mg(OH)2、Fe(OH)3等]
按解离出的OH-数
一元碱(如NaOH等)
二元碱[如Ba(OH)2等]
多元碱[如Fe(OH)3等]
碱
纯净物
化合物
盐
按组成
正盐(如K2SO4、CaCO3等)
酸式盐(如KHSO4、NaHCO3等)
碱式盐[如Cu2(OH)2CO3等]
物质
纯净物
化合物
盐
按酸根
含氧酸盐(如Na2SO4、AgNO3等
无氧酸盐(如NaCl、MgCl2等)
按溶解性
可溶性盐(如KNO3、NH4Cl等)
微溶性盐(如CaSO4等)
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
混合物
溶液(如NaCl溶液等)
胶体[如Fe(OH)3胶体等](下一课时学习)
浊液
悬浊液(如泥水混合物等)
乳浊液(如油水混合物等)
(3)其他分类方法
①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 和
。
②根据在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将反应物分为_______和 。
③根据被分散物质的颗粒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 、 和 。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氧化剂
还原剂
溶液
浊液
胶体
2.物质的性质
(1)以盐酸为例探究酸的通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性质预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紫色石蕊溶液 (类别:指示剂) 溶液变_____ 酸能使指示剂变色
铁(类别:_____ _____) 固体溶解,产生 _________ ,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红色
金属
单质
无色气泡
Fe+2HCl===FeCl2+H2↑
性质预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CuO (类别: ) 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NaOH(类别: ) 无明显现象 ,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aCO3(类别: ) 固体溶解,产生_________ ,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氧化物
碱
盐
CuO+2HCl===CuCl2+H2O
NaOH+HCl===NaCl+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无色气泡
(2)碱的性质(以氢氧化钙为例)
①写出氢氧化钙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部分反应的反应类型。
CO2: ;
HNO3: , ;
Na2CO3: , 。
Ca(OH)2+CO2===CaCO3↓+H2O
Ca(OH)2+2HNO3===Ca(NO3)2+2H2O
复分解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②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总结碱的通性。
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遇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遇无色酚酞变 色;
碱+酸→ ;
碱+酸性氧化物→ ;
碱+盐→ (原理:强碱制弱碱、生成难溶碱)。
蓝
红
盐+水
盐+水
新碱+新盐
思考2
以二氧化碳为例探究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碳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Ca(OH)2+CO2===CaCO3↓+H2O,CO2+Na2O===Na2CO3,CO2+H2O===H2CO3。
归纳总结
(1)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碱性氧化物+
特别提醒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酸,如SiO2不能与水反应;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如Fe2O3不能与水反应。
(3)同类物质性质的应用
①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
思考3
同类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质,SO2和CO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SO2的实验室制法与CO2的实验室制法具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H2SO4和Na2SO3反应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O2+CaO===CaSO3
H2SO4+Na2SO3===Na2SO4
+SO2↑+H2O
②实现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
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a. , ;
b. , ;
c. , ;
d. , ;
e. , ;
f. , 。
2Ca+O2===2CaO
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aO+CO2===CaCO3
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Ca(OH)2+2HCl===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归纳总结
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部分金属单质 碱性氧化物 碱 盐。
部分非金属单质 酸性氧化物 酸 盐。
应用体验
1.判断正误
(1)在化合物中,只要含有氧元素就属于氧化物
(2)SO3既是非金属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碱
(4)向稀H2SO4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溶液变红色
(5)酸的通性之一是酸可以和盐反应,因此CaCl2+H2O+CO2===
CaCO3↓+2HCl可以发生
×
×
√
×
×
2.(2023·福建宁德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应用体验
选项 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盐
A 漂白粉 CO2 K2O Cu2(OH)2CO3
B 碱石灰 SO3 Na2O2 NH4NO3
C CuSO4·5H2O SO2 MgO NaHCO3
D 氯水 CO Na2O FeCl3
√
应用体验
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uSO4·5H2O属于盐,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
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3.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是我国最早冶炼的青铜器,由于时间久远,其表面有一层“绿锈”,“绿锈”俗称“铜绿”,是铜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的,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与酸反应生成铜盐、CO2和H2O。某同学利用以下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应用体验
铜 铜绿 A Cu(OH)2 B Cu
(1)从物质分类标准看,“铜绿”属于 (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写出B的化学式: 。
应用体验
铜 铜绿 A Cu(OH)2 B Cu
C
CuO
应用体验
Cu(OH)2具有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为CuO,CuO与H2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因此B的化学式为CuO。
(3)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应用体验
铜 铜绿 A Cu(OH)2 B Cu
Cu2(OH)2CO3+4HCl===
①
2CuCl2+3H2O+CO2↑
应用体验
铜绿属于难溶性盐,无法直接与碱反应生成Cu(OH)2,因此需要先将铜绿转化为可溶性铜盐,再利用可溶性铜盐与碱反应生成Cu(OH)2,
因此②为与酸反应,③为与碱反应,即转化流程为铜 铜绿
铜盐 Cu(OH)2 CuO Cu,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为铜与空气中水蒸气、CO2、O2反应生成铜绿,故答案为①。
返回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2023·泰州高一检测)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于碳元素的单质为固体,因此不可能存在单质碳,可以存在单质氧气。
2.(2024·洛阳高一检测)如图是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取用金属钠,需要用到小刀、
镊子、滤纸、玻璃片
B.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
Na2O是碱性氧化物
C.A物质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1
D.NaHCO3俗称纯碱或苏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实验室取用钠,需用镊子从煤油中取
出,并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并
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故A正确;
A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摩尔
质量为40 g·mol-1,故C正确;
碳酸氢钠的俗称为小苏打,纯碱、苏打是指碳酸钠,故D错误。
题组二 物质分类
3.(2023·湖北随州高一检测)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HNO3可属于下列中的哪类:①氧化物,②含氧酸,③一元酸,④混合物,⑤化合物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3·济南外国语高一期末)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
A CO2 SiO2 H2SO4 Na2CO3 NaHCO3
B CO Na2O HCl NaOH NaCl
C SO2 H2O2 CH3COOH KOH CaF2
D SO3 CaO HNO3 Ca(OH)2 CaCO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碳酸钠属于盐类,故A错误;
一氧化碳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过氧化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5.(2023·太原高一期中)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对如图所示分类方法中甲、乙、丙、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钠盐
B.乙——K2CO3
C.丙——BaO
D.丁——酸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氯化钠为含有钠离子的盐,乙与氯化钠、碳酸钡同类,为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则甲为钠盐,A正确,B错误;
丙属于钡盐、氯化物,为氯化钡,C错误;
碳酸钡不是酸,故丁不是酸,D错误。
题组三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6.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项,碱性氧化物+H2O→碱,不符合题意;
A项,盐+盐→新盐+新盐,符合题意;
C项,酸+碱→盐+水,符合题意;
D项,酸性氧化物+碱→盐+水,符合题意。
7.(2023·开封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SO4溶液 Cu CuO
B.H2O2 H2 H2O
C.CaCl2溶液 CaCO3 CO2
D.Fe2O3 Fe FeCl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均可实现转化,故A正确;
H2O2分解生成H2O和O2,则H2O2 H2不能实现,故B错误;
CaCl2和CO2不反应,则CaCl2溶液 CaCO3不能实现,故C错误;
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Fe FeCl3不能实现,故D错误。
8.(2023·湖南邵阳第二中学高一检测)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CO2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氢气能与氧气反应,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氧气不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不符合图
示,A项错误;
镁能与盐酸反应,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图示,B项错误;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符合图示,C项正确;
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氯化钡不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图示,D项错误。
9.(2024·焦作高一检测)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图中的所有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物质X是C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故A
项正确;
反应②可以是Ca(OH)2与CO2反应,故B项错误;
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为酸、碱、盐、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不可能存在置换反应,故C项错误;
若Ca(OH)2溶液饱和,加入CaO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2SO4 K2SO4 KCl NH4Cl
C NaCl K2SO4 KCl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
√
①中的盐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可排除A、C两项;
④中的盐既属于铵盐又属于盐酸盐,则B项中的NH4Cl正确,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①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⑤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故①正确;
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③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衡水高一检测)“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中的 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化学反应
B.e可能难溶于水
C.c和水反应生成d
D.b和氧气反应生成c
√
a是碳元素的单质,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含
碳元素的盐,从a到e两步即可实现,即碳
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得到碳酸盐,A错误;
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碳元素显+4价,碳酸钙、碳酸钡等难溶于水,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点所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点所示物质
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
正确;
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
件下,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2023·福建三明高一检测)利用如图所示的“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含氯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 ;
丙 ;戊 ;己 。
(2)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KClO3 ;NaClO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Cl
ClO2
HClO
HClO4
·
·
+5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ClO3中钾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则氯元素化合价为+5;NaClO2中钠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则氯元素化合价为+3。
(3)写出乙生成戊的化学方程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乙为氯气单质,戊为次氯酸,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
H2O===HCl+HClO。
Cl2+H2O===HCl+HClO
14.(2023·泰安高一检测)某同学对一组
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分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类别1为 ;类别2中属于盐
的是 (填化学式)。
混合物
CuCl2
“分类标准1”是按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分类的,“类别1”为混合物,“分类标准2”是按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分类的,“类别2”为化合物,其中CuCl2属于盐。
(2)类别2的三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另外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uCl2+2NaOH===
Cu(OH)2↓+2NaCl
NaOH与CO2、CuCl2均能发生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CuCl2+
2NaOH===Cu(OH)2↓+2NaCl。
15.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 、 ;
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Cl
NaOH
作用的原料、灭火(填一种,合理即可)
作为光合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所以A是稀盐酸,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稀盐酸、氢氧化钙都会与E反应,稀盐酸会与C反应,C会转化成E,所以E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
返回作业11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分类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题组一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2023·泰州高一检测)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2.(2024·洛阳高一检测)如图是钠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取用金属钠,需要用到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
B.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所以Na2O是碱性氧化物
C.A物质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1
D.NaHCO3俗称纯碱或苏打
题组二 物质分类
3.(2023·湖北随州高一检测)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HNO3可属于下列中的哪类:①氧化物,②含氧酸,③一元酸,④混合物,⑤化合物 ( )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23·济南外国语高一期末)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
选项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碱 盐
A CO2 SiO2 H2SO4 Na2CO3 NaHCO3
B CO Na2O HCl NaOH NaCl
C SO2 H2O2 CH3COOH KOH CaF2
D SO3 CaO HNO3 Ca(OH)2 CaCO3
5.(2023·太原高一期中)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对如图所示分类方法中甲、乙、丙、丁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钠盐 B.乙——K2CO3
C.丙——BaO D.丁——酸
题组三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6.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7.(2023·开封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CuSO4溶液CuCuO
B.H2O2H2H2O
C.CaCl2溶液CaCO3CO2
D.Fe2O3FeFeCl3
8.(2023·湖南邵阳第二中学高一检测)图中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要求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CO2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9.(2024·焦作高一检测)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图中的所有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0.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2SO4 K2SO4 KCl NH4Cl
C NaCl K2SO4 KCl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
11.下列关于氧化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组合为( )
①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④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⑤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2023·衡水高一检测)“价—类”二维图可以表示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图中的 a、b、c、d、e代表常见的含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a得到e至少要经过三步化学反应
B.e可能难溶于水
C.c和水反应生成d
D.b和氧气反应生成c
13.(12分)(2023·福建三明高一检测)利用如图所示的“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含氯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甲 ;丙 ;戊 ;己 。
(2)(2分)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KClO3 ;NaClO2 。
(3)写出乙生成戊的化学方程式: 。
14.(6分)(2023·泰安高一检测)某同学对一组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分类:
(1)类别1为 ;类别2中属于盐的是 (填化学式)。
(2)类别2的三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另外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写化学方程式)。
15.(10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稀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之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 、 ;D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精析
1.D [由于碳元素的单质为固体,因此不可能存在单质碳,可以存在单质氧气。]
2.D [实验室取用钠,需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并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并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故A正确;A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1,故C正确;碳酸氢钠的俗称为小苏打,纯碱、苏打是指碳酸钠,故D错误。]
3.A
4.D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碳酸钠属于盐类,故A错误;一氧化碳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过氧化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
5.A [氯化钠为含有钠离子的盐,乙与氯化钠、碳酸钡同类,为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则甲为钠盐,A正确,B错误;丙属于钡盐、氯化物,为氯化钡,C错误;碳酸钡不是酸,故丁不是酸,D错误。]
6.B [B项,碱性氧化物+H2O碱,不符合题意;A项,盐+盐新盐+新盐,符合题意;C项,酸+碱盐+水,符合题意;D项,酸性氧化物+碱盐+水,符合题意。]
7.A [Fe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Cu与氧气反应生成CuO,均可实现转化,故A正确;H2O2分解生成H2O和O2,则H2O2H2不能实现,故B错误;CaCl2和CO2不反应,则CaCl2溶液CaCO3不能实现,故C错误;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FeFeCl3不能实现,故D错误。]
8.C [氢气能与氧气反应,氢气能与氧化铜反应,氧气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不符合图示,A项错误;镁能与盐酸反应,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图示,B项错误;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符合图示,C项正确;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氯化钡不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图示,D项错误。]
9.A [物质X是C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故A项正确;反应②可以是Ca(OH)2与CO2反应,故B项错误;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为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不可能存在置换反应,故C项错误;若Ca(OH)2溶液饱和,加入CaO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项错误。]
10.B [①中的盐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可排除A、C两项;④中的盐既属于铵盐又属于盐酸盐,则B项中的NH4Cl正确,排除D项。]
11.C [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故①正确;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③正确。]
12.A [a是碳元素的单质,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盐,从a到e两步即可实现,即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碱反应得到碳酸盐,A错误;e点所示物质是一种盐,其中碳元素显+4价,碳酸钙、碳酸钡等难溶于水,B正确;c点所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d点所示物质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正确;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
13.(1)HCl ClO2 HClO HClO4 (2)+5 +3
(3)Cl2+H2O===HCl+HClO
解析 (2)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ClO3中钾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则氯元素化合价为+5;NaClO2中钠元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则氯元素化合价为+3。(3)乙为氯气单质,戊为次氯酸,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HCl+HClO。
14.(1)混合物 CuCl2 (2)CuCl2+2NaOH===Cu(OH)2↓+2NaCl
解析 (1)“分类标准1”是按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分类的,“类别1”为混合物,“分类标准2”是按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分类的,“类别 2”为化合物,其中CuCl2属于盐。(2)NaOH与CO2、CuCl2均能发生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CuCl2+2NaOH===Cu(OH)2↓+2NaCl。
15.(1)HCl NaOH 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灭火(填一种,合理即可)
(2)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所以A是稀盐酸,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稀盐酸、氢氧化钙都会与E反应,稀盐酸会与C反应,C会转化成E,所以E是碳酸钠,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