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09:37:51

文档简介

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正确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2.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增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一、电解质的电离
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离
(1)实验探究:NaCl的导电性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 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固态氯化钠 电灯泡_________ 氯化钠固体_________
熔融状态 的氯化钠 电灯泡_________ 熔融状态的氯化钠_____
氯化钠溶液 电灯泡_________ 氯化钠溶液_________
思考1 固态氯化钠、熔融状态的氯化钠和NaCl溶液,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原因是什么 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2)电离
①概念
像氯化钠这样,      或     时解离成能够        的过程称为电离。
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写出NaCl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熔融状态:NaCl===  。
在水溶液中:NaCl===  。
2.电解质
思考2 SO2的水溶液导电能说明SO2是电解质吗 为什么
知识拓展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1)理解酸、碱概念时注意“全部”两个字
如NaHSO4、Cu2(OH)2CO3虽分别能电离产生H+、OH-,但都属于盐。
(2)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3)电离方程式书写时注意:
①质量与电荷要守恒;
②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HC、S、OH-等,但HS在水溶液中拆开,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
③正确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及其数目。
1.判断正误
(1)铜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2)液态H2SO4、固态KCl均不导电,所以H2SO4、KCl均不是电解质(  )
(3)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2.(2023·菏泽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H4)2SO4===(N)2+S
B.K2CO3===2K++C4++3O2-
C.H2SO4===+S
D.KAl(SO4)2===K++Al3++2S
3.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胆矾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物质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属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是  。
(5)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
理解电解质注意掌握三个关系
(1)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酸、碱、盐、水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①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电解质本身也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固体、HCl气体等。
②有些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如HCl、H2SO4等;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如BaSO4、CaCO3等。
③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身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NH3等。
(3)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酒精等)。
二、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的应用
1.电解质的分类(从电离程度)
电解质
思考 某同学在做“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时发现,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的导电性强,醋酸的导电性弱。他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这个结论对吗 为什么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测定
电解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溶液会表现出一定性质,故可用一些方法测得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
(1)某些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会呈现出一定的颜色且溶液的颜色随着所含离子浓度的加大而加深,可以用      测定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
(2)可用      测定溶液中H+或OH-的浓度。
1.(2023·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NaOH NaCl CaCO3 HCl
弱电解质 NH3·H2O BaSO4 CH3COOH H2O
非电解质 SO2 C2H5OH 金刚石 NH3
导电物质 石墨 稀H2SO4 铜 固体KCl
2.无土培植中,需配制含0.50 mol·L-1 N、0.64 mol·L-1 K+、0.66 mol·L-1 Cl-、0.24 mol·L-1 S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NH4)2SO4三种固体配制1 L营养液,需此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 B C D
KCl 0.64 mol 0.40 mol 0.64 mol 0.64 mol
NH4Cl 0.05 mol 0.05 mol 0.02 mol 0.03 mol
(NH4)2SO4 0.24 mol 0.12 mol 0.24 mol 0.24 mol
答案精析
一、
1.(1)不发光 不导电 发光 导电 发光 导电
思考1 固体不导电原因:晶体中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熔融或溶液导电原因:晶体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会产生自由移动的Na+、Cl-。
(2)①溶于水 受热熔化 自由移动的离子
②Na++Cl- Na++Cl-
2.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下 化合物 酸 碱 盐
思考2 不能,因为SO2溶于水生成了H2SO3,H2SO3电离使水溶液导电而非SO2自身电离。
3.HNO3H++N H2SO42H++S 全部是H+ KOHK++OH- Ca(OH)2Ca2++2OH- 全部是OH- NH4NO3N+N
Al2(SO4)32Al3++3S 金属阳离子(或铵离子) 酸根离子
应用体验
1.(1)× (2)× (3)× (4)×
2.D [A项,电离方程式应该为(NH4)2SO4===2N+S;B项,电离方程式应该为K2CO3===2K++C;C项,电离方程式应该为H2SO4===2H++S。]
3.(1)②④⑥⑨ (2)①③⑦⑨⑩ (3)⑤⑧ (4)⑨
(5)①③⑦⑩
二、
1.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思考 不对,因为导电性和离子浓度有关,有些强电解质,如CaCO3溶解度小,在溶液中虽完全电离,但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而有些弱电解质,如CH3COOH易溶于水,离子浓度大,导电性也可以很强。
2.(1)比色计 (2)pH计
应用体验
1.A [BaSO4属于盐,是强电解质,B错误;金刚石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固体KCl不导电,D错误。]
2.C [需配制含0.50 mol·L-1 N、0.64 mol·L-1 K+、0.66 mol·L-1 Cl-、0.24 mol·L-1 S的营养液1 L,则需0.50 mol N、0.64 mol K+、0.66 mol Cl-、0.24 mol S,故需要KCl的物质的量为0.64 mol,需要NH4Cl的物质的量为0.66 mol-0.64 mol=0.02 mol,需要(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0.24 mol。](共60张PPT)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正确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提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某些酸、碱、盐的电离,增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
内容索引
一、电解质的电离
二、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的应用
课时对点练
电解质的电离
>
<

1.物质的导电性与电离
(1)实验探究:NaCl的导电性
一 电解质的电离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固态氯化钠 电灯泡_______ 氯化钠固体_______
不发光
不导电
装置及操作 烧杯或瓷坩埚中的物质 现象 结论
熔融状态的氯化钠 电灯泡_____ 熔融状态的氯化钠_____
氯化钠溶液 电灯泡_____ 氯化钠溶液_____
发光
导电
发光
导电
固态氯化钠、熔融状态的氯化钠和NaCl溶液,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原因是什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思考1
提示 固体不导电原因:晶体中的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熔融或溶液导电原因:晶体受热熔化或溶于水时,会产生自由移动的Na+、Cl-。
(2)电离
①概念
像氯化钠这样, 或 时解离成能够 的过程称为电离。
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写出NaCl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熔融状态:NaCl=== 。
在水溶液中:NaCl=== 。
溶于水
受热熔化
自由移动的离子
Na++Cl-
Na++Cl-
2.电解质

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下
化合物


SO2的水溶液导电能说明SO2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思考2
提示 不能,因为SO2溶于水生成了H2SO3,H2SO3电离使水溶液导电而非SO2自身电离。
知识拓展
3.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全部是H+
KOH===K++OH-
Ca(OH)2===Ca2++2OH-
全部是OH-
金属阳离子(或铵
离子)
酸根离子
易错警示
(1)理解酸、碱概念时注意“全部”两个字
如NaHSO4、Cu2(OH)2CO3虽分别能电离产生H+、OH-,但都属于盐。
(2)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
(3)电离方程式书写时注意:
①质量与电荷要守恒;
②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HC、S、OH-等,但HS在水溶液中拆开,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
③正确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及其数目。
1.判断正误
(1)铜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2)液态H2SO4、固态KCl均不导电,所以H2SO4、KCl均不是电解质
(3)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所以BaSO4不是电解质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应用体验
×
×
×
×
2.(2023·菏泽高一期末)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4)2SO4===(N)2+S
B.K2CO3===2K++C4++3O2-
C.H2SO4===+S
D.KAl(SO4)2===K++Al3++2S
应用体验

应用体验
A项,电离方程式应该为(NH4)2SO4===2N+S;
B项,电离方程式应该为K2CO3===2K++C;
C项,电离方程式应该为H2SO4===2H++S。
3.现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胆矾晶体
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物质在相应状态下可导电的是     。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应用体验
②④⑥⑨
①③⑦⑨⑩
①氢氧化钠固体 ②铜丝 ③氯化氢气体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氨水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胆矾晶体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属于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是   。
(5)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
应用体验
⑤⑧

①③⑦⑩
归纳总结
理解电解质注意掌握三个关系
(1)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酸、碱、盐、水和活泼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导电性的关系
①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电解质本身也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固体、HCl气体等。
归纳总结
②有些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如HCl、H2SO4等;有些电解质只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如BaSO4、CaCO3等。
③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身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NH3等。
(3)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酒精等)。
返回
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的应用
>
<

二 电解质的分类及电离的应用
1.电解质的分类(从电离程度)
电解质
强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 的电解质
类别
强酸:H2SO4、HNO3、HCl等
强碱:NaOH、KOH、Ba(OH)2等
大部分盐:NaCl、CaCO3等
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 的电解质
类别
弱酸:H2CO3、CH3COOH、HClO等
弱碱:NH3·H2O等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思考
某同学在做“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时发现,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盐酸的导电性强,醋酸的导电性弱。他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弱”这个结论对吗?为什么?
提示 不对,因为导电性和离子浓度有关,有些强电解质,如CaCO3溶解度小,在溶液中虽完全电离,但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而有些弱电解质,如CH3COOH易溶于水,离子浓度大,导电性也可以很强。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测定
电解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溶液会表现出一定性质,故可用一些方法测得溶液中某些离子浓度:
(1)某些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会呈现出一定的颜色且溶液的颜色随着所含离子浓度的加大而加深,可以用 测定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
(2)可用 测定溶液中H+或OH-的浓度。
比色计
pH计
1.(2023·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中正确的是
应用体验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NaOH NaCl CaCO3 HCl
弱电解质 NH3·H2O BaSO4 CH3COOH H2O
非电解质 SO2 C2H5OH 金刚石 NH3
导电物质 石墨 稀H2SO4 铜 固体KCl

应用体验
BaSO4属于盐,是强电解质,B错误;
金刚石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固体KCl不导电,D错误。
2.无土培植中,需配制含0.50 mol·L-1 N、0.64 mol·L-1 K+、0.66 mol·
L-1 Cl-、0.24 mol·L-1 S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NH4)2SO4三种固体配制1 L营养液,需此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应用体验
A B C D
KCl 0.64 mol 0.40 mol 0.64 mol 0.64 mol
NH4Cl 0.05 mol 0.05 mol 0.02 mol 0.03 mol
(NH4)2SO4 0.24 mol 0.12 mol 0.24 mol 0.24 mol

应用体验
需配制含0.50 mol·L-1 N、0.64 mol·L-1 K+、0.66 mol·L-1 Cl-、0.24 mol·
L-1 S的营养液1 L,则需0.50 mol N、0.64 mol K+、0.66 mol Cl-、0.24 mol S,故需要KCl的物质的量为0.64 mol,需要NH4Cl的物质的量为0.66 mol-0.64 mol=0.02 mol,需要(NH4)2SO4的物质的量为
0.24 mol。
返回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电解质的判断
1.(2023·珠海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CO3难溶于水,所以BaCO3是非电解质
B.液态HCl、固态MgCl2均不导电,所以HCl、MgCl2均是非电解质
C.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D.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潍坊高一检测)现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中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一定是电解质 B.X可能是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福建莆田仙游一中月考)下表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能导电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A 液态氯化氢 乙酸 蔗糖 氧化钙
B 海水 铜 氨气 氯化银
C 铁 盐酸 乙醇 氢氧化钠
D 熔融氯化钠 氧化钙 二氧化碳 胆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A项错误;
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
盐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
题组二 电解质的电离
4.(2023·安徽宿州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OH
B.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一定不是电解质
C.硫酸铝熔化时发生了电离,可表示为Al2(SO4)3===2Al3++3S
D.虽然CO2水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弱,但CO2仍是电解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北京八中检测)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SO4===Fe2++S6++4O2-
B.MgCl2===Mg2++Cl2-
C.HNO3===H++3NO-
D.KOH===K++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硫酸亚铁的电离方程式为FeSO4===Fe2++S,故A错误;
氯化镁的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B错误;
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3===H++N,故C错误。
6.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
A.Na+、OH-、S B.H+、Cl-、S
C.Na+、K+、OH- D.Na+、K+、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依据酸的概念——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B符合题意。
题组三 电解质电离与导电性
7.(2023·长沙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
B.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是弱电解质
C.等浓度的硫酸溶液比硝酸溶液的导电性强,说明硝酸是弱电解质
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溶于水的硫酸钡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其是强电解质,B项错误;
硝酸是强电解质,C项错误;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其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无法比较,D项错误。
8.(2023·德州高一期末)氯化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图a、b、c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 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
的离子
B.图b表示NaCl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发生电离
C.电解质均能在图b所示状态下导电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a中固体Na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
子,A错误;
电离不需要外加电场,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下,均可以电离,B错误;
NaCl在熔融状态能电离,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不电离,也不能导电,C错误;
图c中,水分子使氯化钠发生了电离,故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
9.(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有如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熔融MgCl2;③Fe2(SO4)3固体;④KOH固体;⑤金属铝;⑥蔗糖。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⑤⑥
B.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C.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④
D.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②③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下列四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完全相同的是
①(NH4)2SO4、KNO3、NH4NO3、AlCl3
②KCl、Ba(NO3)2、NaOH、KOH
③NH4Cl、K2SO4、Al(NO3)3
④Na2SO4、KCl、Fe(NO3)3、NaNO3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N、Cl-、K+、N、Al3+、S;
②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Ba2+、Cl-、K+、N、Na+、OH-;
③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N、Cl-、K+、N、Al3+、S;
④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Na+、K+、Fe3+、Cl-、S、N。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完全相同的是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3·泰安高一检测)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
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
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流表示数明显增大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表的示数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
是电解质,A正确;
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HCl与
Na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变化,B错误;
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浓度基本没变,则电流表示数基本不变化,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取0.1 mol·L-1硫酸替换HCl溶液,离子浓度增大,电流表指针发生变化,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2023·郑州高一期末)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实质。向20 mL 0.01 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其中匀速逐滴加入2 mL 0.2 mol·L-1H2SO4溶液。测定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
B.Ba(OH)2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证据是A点电
导率较大
C.A~B段电导率下降说明生成的H2O和BaSO4都是弱电解质
D.B~C段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H2O、H+、S

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
子数目有关,A点的电导率大说明氢氧化钡
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B正确;
BaSO4难溶于水,所以在水中的导电性弱,
但BaSO4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故BaSO4是强电解质,C错误;
B~C段的溶质为H2SO4,所以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为H2O、H+、S,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
Ca(OH)2===Ca2++2OH-;
Fe2(SO4)3===2Fe3++3S;
Cu(NO3)2===Cu2++2N。
属于酸的物质为    (写化学式,下同);属于碱的物质为     ;属于盐的物质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ClO4
Ca(OH)2
Fe2(SO4)3、Cu(NO3)2
(2)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依据是______
__________。
③写出烧碱的电离方程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纯碱
盐酸
盐酸
是混合物
NaOH===Na++OH-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4.下列物质中: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钾固体,⑨碳酸钙固体,⑩氯气。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填“是”或“否”)都属于强电解质。
(3)能导电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②⑤
③⑧⑨

①②⑦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也不一定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有铜、稀硫酸、金属汞。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H4NO3:     ;
②KHSO4:      ;
③NaHCO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K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CO3电离出的HC不能拆开。
NH4NO3===N+N 
KHSO4===K++H++S 
NaHCO3===Na++HC
15.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_________
(填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⑤⑥⑦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若灯泡亮,则广口瓶内的物质A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干燥的氯化钠晶体、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虽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两者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者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晶体和酒精均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稀盐酸、硫酸铜溶液中均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综上所述,物质A可以是⑤⑥⑦⑧。
(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至过量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向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溶液能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
子;溶液导电性强弱则由离子浓度大小及所带电荷
数多少等因素决定。向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不发生反应,混合后仍为强电解质溶液,溶液中存
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灯泡不会熄灭,故A不符合;
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仍为强电解质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灯泡不会熄灭,故B不符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生成了可溶性
的CaCl2,灯泡不会熄灭,故C不符合;
向稀H2SO4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
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中离子
浓度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继续滴加Ba(OH)2溶液,Ba(OH)2过量,溶液中Ba2+、OH-数目增多,灯泡逐渐变亮,故D符合。
(3)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
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向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Ca(OH)2溶液中通入CO2,下列四个图中,  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若在Ca(OH)2溶液中通入CO2,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
+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导电能力逐渐下降,当开始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至CaCO3完全转化成Ca(HCO3)2时,导电能力几乎不再改变,故D符合。
返回作业13 电解质的电离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题组一 电解质的判断
1.(2023·珠海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aCO3难溶于水,所以BaCO3是非电解质
B.液态HCl、固态MgCl2均不导电,所以HCl、MgCl2均是非电解质
C.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D.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2.(2023·潍坊高一检测)现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中能够导电,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X一定是电解质 B.X可能是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 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3.(2023·福建莆田仙游一中月考)下表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能导电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A 液态氯化氢 乙酸 蔗糖 氧化钙
B 海水 铜 氨气 氯化银
C 铁 盐酸 乙醇 氢氧化钠
D 熔融氯化钠 氧化钙 二氧化碳 胆矾
题组二 电解质的电离
4.(2023·安徽宿州高一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C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Ca(OH)2===Ca2++
B.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一定不是电解质
C.硫酸铝熔化时发生了电离,可表示为Al2(SO4)3===2Al3++3S
D.虽然CO2水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弱,但CO2仍是电解质
5.(2023·北京八中检测)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SO4===Fe2++S6++4O2-
B.MgCl2===Mg2++Cl2-
C.HNO3===H++3NO-
D.KOH===K++OH-
6.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  )
A.Na+、OH-、S B.H+、Cl-、S
C.Na+、K+、OH- D.Na+、K+、N
题组三 电解质电离与导电性
7.(2023·长沙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
B.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是弱电解质
C.等浓度的硫酸溶液比硝酸溶液的导电性强,说明硝酸是弱电解质
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性强
8.(2023·德州高一期末)氯化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图a、b、c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b表示NaCl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发生电离
C.电解质均能在图b所示状态下导电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9.(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有如下物质:①NaCl溶液;②熔融MgCl2;③Fe2(SO4)3固体;④KOH固体;⑤金属铝;⑥蔗糖。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⑤⑥
B.不能导电的有③④⑥
C.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④
D.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②③⑥
10.下列四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完全相同的是 (  )
①(NH4)2SO4、KNO3、NH4NO3、AlCl3
②KCl、Ba(NO3)2、NaOH、KOH
③NH4Cl、K2SO4、Al(NO3)3
④Na2SO4、KCl、Fe(NO3)3、NaNO3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023·泰安高一检测)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流表示数明显增大
D.选取相同浓度的硫酸替换0.1 mol·L-1的HCl溶液,电流表的示数相同
12.(2023·郑州高一期末)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实质。向20 mL 0.01 mol·L-1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其中匀速逐滴加入2 mL 0.2 mol·L-1H2SO4溶液。测定电导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
B.Ba(OH)2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证据是A点电导率较大
C.A~B段电导率下降说明生成的H2O和BaSO4都是弱电解质
D.B~C段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H2O、H+、S
13.(14分)根据题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如下:
HClO4===H++Cl;
Ca(OH)2===Ca2++2OH-;
Fe2(SO4)3===2Fe3++3S;
Cu(NO3)2===Cu2++2N。
属于酸的物质为    (写化学式,下同);属于碱的物质为    ;属于盐的物质为    。
(2)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烧碱和纯碱)”。
①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    。
②上述物质中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依据是    。
③写出烧碱的电离方程式:        。
14.(14分)下列物质中: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⑧氯化钾固体,⑨碳酸钙固体,⑩氯气。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        ;     (填“是”或“否”)都属于强电解质。
(3)能导电的是        。
(4)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H4NO3:    ;
②KHSO4:    ;
③NaHCO3:    。
15.(12分,每空4分)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至过量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向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3)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若向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Ca(OH)2溶液中通入CO2,下列四个图中,   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答案精析
1.C 2.A
3.D [液态氯化氢不导电,A项错误;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盐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
4.C
5.D [硫酸亚铁的电离方程式为FeSO4===Fe2++S,故A错误;氯化镁的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B错误;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3===H++N,故C错误。]
6.B [依据酸的概念——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B符合题意。]
7.A [溶于水的硫酸钡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其是强电解质,B项错误;硝酸是强电解质,C项错误;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其中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无法比较,D项错误。]
8.D [图a中固体NaCl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A错误;电离不需要外加电场,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下,均可以电离,B错误;NaCl在熔融状态能电离,氯化氢在熔融状态下不电离,也不能导电,C错误;图c中,水分子使氯化钠发生了电离,故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
9.B
10.B [①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N、Cl-、K+、N、Al3+、S;②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Ba2+、Cl-、K+、N、Na+、OH-;③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N、Cl-、K+、N、Al3+、S;④组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有Na+、K+、Fe3+、Cl-、S、N。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完全相同的是①③。]
11.A [当开关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HCl是电解质,A正确;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虽然HCl与NaCl不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变化,B错误;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浓度基本没变,则电流表示数基本不变化,C错误;选取0.1 mol·L-1硫酸替换HCl溶液,离子浓度增大,电流表指针发生变化,D错误。]
12.C [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离子数目有关,A点的电导率大说明氢氧化钡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B正确;BaSO4难溶于水,所以在水中的导电性弱,但BaSO4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故BaSO4是强电解质,C错误;B~C段的溶质为H2SO4,所以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微粒为H2O、H+、S,D正确。]
13.(1)HClO4 Ca(OH)2 Fe2(SO4)3、Cu(NO3)2
(2)①纯碱 ②盐酸 盐酸是混合物
③NaOH===Na++OH-
解析 (2)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4.(1)②⑤ (2)③⑧⑨ 是 (3)①②⑦
(4)①NH4NO3===N+N ②KHSO4===K++H++S ③NaHCO3===Na++HC
解析 (3)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也不一定能导电,故能导电的有铜、稀硫酸、金属汞。(4)KH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CO3电离出的HC不能拆开。
15.(1)⑤⑥⑦⑧ (2)D (3)D
解析 (1)若灯泡亮,则广口瓶内的物质A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干燥的氯化钠晶体、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虽由离子构成,但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两者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二者的水溶液能导电;蔗糖晶体和酒精均为非电解质,不能导电;稀盐酸、硫酸铜溶液中均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综上所述,物质A可以是⑤⑥⑦⑧。
(2)溶液能否导电,取决于溶液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导电性强弱则由离子浓度大小及所带电荷数多少等因素决定。向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不发生反应,混合后仍为强电解质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灯泡不会熄灭,故A不符合;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仍为强电解质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导电,灯泡不会熄灭,故B不符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CaCl2,灯泡不会熄灭,故C不符合;向稀H2SO4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继续滴加Ba(OH)2溶液,Ba(OH)2过量,溶液中Ba2+、OH-数目增多,灯泡逐渐变亮,故D符合。
(3)若在Ca(OH)2溶液中通入CO2,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导电能力逐渐下降,当开始发生反应:CaCO3+CO2+H2O===Ca(HCO3)2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大,至CaCO3完全转化成Ca(HCO3)2时,导电能力几乎不再改变,故D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