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离子反应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及变化观念。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培养证据意识与模型认知能力。
一、离子反应的含义
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随稀硫酸的滴入,电导率 ,同时溶液中出现 ,溶液颜色
解释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 的水、 结合生成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思考1 交流、研讨完成下列表格:
溶液中反应物 反应前离子种类 反应后离子种类 反应的实质
H2SO4+NaOH 与 反应生成了
CuSO4+NaOH 与 反应生成了
Na2CO3+HCl 与 反应生成了 和
2.离子反应
(1)概念:在溶液中有 参加的化学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种或某些 发生了改变。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思考2 高温下H2还原CuO得到红色金属铜;Fe与CuSO4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铜。这两个反应是离子反应吗 为什么
1.判断正误
(1)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
(2)发生离子反应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一定会减小( )
(3)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离子反应,则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减弱( )
(4)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一定要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
2.(2023·甘肃天水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D.Ca(OH)2和盐酸
3.(2023·河南焦作高一检测)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H+和C B.HC和HS
C.Na+、HC和H+ D.HC和H+
二、离子方程式
思考1 将KCl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分析K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质,如何表示该反应的实质呢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分析法
以稀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为例
(1)“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H2SO4===2H++S、Ba(OH)2===Ba2++2OH-
(2)“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难溶、难电离或具有挥发性的物质。
(3)“写”:综合(1)和(2),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2H++S+2OH-+Ba2+===BaSO4↓+2H2O
例 书写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OH溶液与稀硫酸: 。
(2)KOH溶液与稀盐酸: 。
(3)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 。
(4)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 。
(5)碳酸钙与稀盐酸: 。
思考2 观察例题中你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2)对于“应用体验”中你写出的离子方程式,你能再补充一个与之对应的化学反应吗
2.离子方程式
(1)含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但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 ,而是 ,并且揭示了这类反应的 。
3.离子方程式的另一种书写方法
以CaCO3和盐酸的反应为例
1.(2023·成都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2H+=== CO2↑+H2O表示的是( )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K2CO3+H2SO4===K2SO4+CO2↑+H2O
C.(NH4)2CO3+2HNO3===2NH4NO3+CO2↑+H2O
D.CaCO3+2HCl===CaCl2+CO2↑+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2CO3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
(2)AgN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
(3)稀硫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
(4)Na2O2和水反应: 。
(5)将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
离子方程式中的“拆”与“不拆”
(1)要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电解质写成离子的形式。
①强酸:HCl、H2SO4、HNO3、HBr、HI等;
②强碱:KOH、NaOH、Ba(OH)2等;
③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见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银(熟记AgCl不拆)、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熟记BaSO4不拆);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中只溶钾、钠、钡。
(2)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如水、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O)]等写成化学式。
(3)对微溶物,如Ca(OH)2,如果是反应物且为澄清石灰水,应拆成Ca2+和OH-的形式,如果是生成物或是石灰乳等,则保留化学式Ca(OH)2。
答案精析
一、
1.先变小后变大 白色沉淀 由红色变浅至褪色 H+和OH- 难电离 Ba2+和S 硫酸钡沉淀 降低
思考1 H+、S、Na+、OH- Na+、S H+ OH- H2O Cu2+、S、Na+、OH- Na+、S Cu2+ OH- 沉淀Cu(OH)2 Na+、C、H+、Cl- Na+、Cl- H+ C 气体CO2 H2O
2.(1)离子 (2)离子的浓度 (3)难溶 难电离 挥发性
思考2 高温下H2还原CuO得到红色金属铜不是离子反应,因为没有离子参与。Fe与Cu2+发生了置换反应得到Cu和Fe2+,所以是离子反应。
应用体验
1.(1)√ (2)× (3)× (4)×
2.A
3.D [NaHCO3和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NaHCO3===Na++HC,NaHSO4===Na++H++S,HC和H+反应生成CO2和H2O,故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为H+和HC。]
二、
思考1 Ag+与Cl-反应生成了AgCl沉淀,用Ag++Cl-===AgCl↓表示离子反应的实质,即离子方程式。
例 (1)OH-+H+===H2O
(2)OH-+H+===H2O
(3)Ba2++S===BaSO4↓
(4)Ba2++S===BaSO4↓
(5)CaCO3+2H+===Ca2++CO2↑+H2O
思考2 (1)联系: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区别: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反应,而是一类反应,并且揭示了这类反应的实质;而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某一个化学反应。
(2)例如NaOH+HNO3===NaNO3+H2O、BaCl2+H2SO4===BaSO4↓+2HCl、CaCO3+2HNO3===Ca(NO3)2+H2O+CO2↑。
2.(1)离子 (2)一个反应 一类反应 实质
3.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2Cl-Ca2++2Cl-+CO2↑+H2O CaCO3+2H+Ca2++CO2↑+H2O 电荷 原子
应用体验
1.D [离子方程式C+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解答。A、B、C项的离子方程式为C+2H+===CO2↑+H2O,均不选;碳酸钙是难溶物,应保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D选。]
2.(1)C+2H+===H2O+CO2↑ (2)Ag++Cl-===AgCl↓ (3)2H++S+Ca2++2OH-===CaSO4↓+2H2O
(4)2Na2O2+2H2O===4Na++4OH-+O2↑ (5)Cl2+2OH-===Cl-+ClO-+H2O(共65张PPT)
离子反应
第2课时
第2章 第2节
<<<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及变化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培养证据意识与模型认知能力。
内容索引
一、离子反应的含义
二、离子方程式
课时对点练
离子反应的含义
>
<
一
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一 离子反应的含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随稀硫酸的滴入,电导率 ,同时溶液中出现 ,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 的水、 结合生成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______
H+和OH-
难电离
Ba2+和S
硫酸钡沉淀
降低
先变小后变大
白色沉淀
由红色变浅至褪色
交流、研讨完成下列表格:
思考1
溶液中反应物 反应前离子种类 反应后离子种类 反应的实质
H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与 反应生成了_____
CuSO4+NaOH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与_____
反应生成了____
___________
H+、S、Na+、
OH-
Na+、S
H+
OH-
H2O
Cu2+、S、
Na+、OH-
Na+、S
Cu2+
OH-
淀Cu(OH)2
沉
思考1
溶液中反应物 反应前离子种类 反应后离子种类 反应的实质
Na2CO3+HCl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与 反应生成了________和_____
Na+、C、
H+、Cl-
Na+、Cl-
H+
C
气体CO2
H2O
2.离子反应
(1)概念:在溶液中有 参加的化学反应。
(2)实质:溶液中某种或某些 发生了改变。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
离子的浓度
难溶
难电离
挥发性
高温下H2还原CuO得到红色金属铜;Fe与CuSO4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铜。这两个反应是离子反应吗?为什么?
思考2
提示 高温下H2还原CuO得到红色金属铜不是离子反应,因为没有离子参与。Fe与Cu2+发生了置换反应得到Cu和Fe2+,所以是离子反应。
1.判断正误
(1)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
(2)发生离子反应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一定会减小
(3)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离子反应,则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减弱
(4)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一定要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应用体验
×
×
×
√
2.(2023·甘肃天水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D.Ca(OH)2和盐酸
应用体验
√
3.(2023·河南焦作高一检测)NaHCO3和NaHSO4的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A.H+和C B.HC和HS
C.Na+、HC和H+ D.HC和H+
应用体验
√
应用体验
NaHCO3和NaH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NaHCO3===Na++HC,NaHSO4===Na++H++S,HC和H+反应生成CO2和H2O,故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为H+和HC。
返回
离子方程式
>
<
二
思考1
将KCl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分析K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质,如何表示该反应的实质呢?
提示 Ag+与Cl-反应生成了AgCl沉淀,用Ag++Cl-===AgCl↓表示离子反应的实质,即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分析法
以稀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为例
(1)“写”:写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H2SO4===2H++S、Ba(OH)2===Ba2++2OH-
(2)“断”:判断电离出的微粒中哪些能够生成难溶、难电离或具有挥发性的物质。
(3)“写”:综合(1)和(2),写出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2H++S+2OH-+Ba2+===BaSO4↓+2H2O
例 书写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OH溶液与稀硫酸: 。
(2)KOH溶液与稀盐酸: 。
(3)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 。
(4)Ba(NO3)2溶液与Na2SO4溶液: 。
(5)碳酸钙与稀盐酸: 。
OH-+H+===H2O
OH-+H+===H2O
Ba2++S===BaSO4↓
Ba2++S===BaSO4↓
CaCO3+2H+===Ca2++CO2↑+H2O
思考2
观察例题中你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提示 联系: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区别: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一个反应,而是一类反应,并且揭示了这类反应的实质;而化学方程式仅能表示某一个化学反应。
思考2
(2)对于“应用体验”中你写出的离子方程式,你能再补充一个与之对应的化学反应吗?
提示 例如NaOH+HNO3===NaNO3+H2O、BaCl2+H2SO4===BaSO4↓
+2HCl、CaCO3+2HNO3===Ca(NO3)2+H2O+CO2↑。
2.离子方程式
(1)含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可以用来表示化学反应,但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不仅仅是 ,而是 ,并且揭示了这类反应的 。
离子
一个反应
一类反应
实质
3.离子方程式的另一种书写方法
以CaCO3和盐酸的反应为例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2Cl-===Ca2++2Cl-+CO2↑+H2O
CaCO3+2H+===Ca2++CO2↑+H2O
电荷
原子
1.(2023·成都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2H+
===CO2↑+H2O表示的是
A.Na2CO3+2HCl===2NaCl+CO2↑+H2O
B.K2CO3+H2SO4===K2SO4+CO2↑+H2O
C.(NH4)2CO3+2HNO3===2NH4NO3+CO2↑+H2O
D.CaCO3+2HCl===CaCl2+CO2↑+H2O
应用体验
√
应用体验
离子方程式C+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反应生成可溶性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解答。A、B、C项的离子方程式为C+2H+===CO2↑+H2O,均不选;
碳酸钙是难溶物,应保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CO2↑+H2O,D选。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K2CO3溶液与足量稀硝酸反应: 。
(2)AgN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
(3)稀硫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Na2O2和水反应: 。
(5)将Cl2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
应用体验
C+2H+===H2O+CO2↑
Ag++Cl-===AgCl↓
2H++S+Ca2++2OH-===CaSO4↓+
2H2O
2Na2O2+2H2O===4Na++4OH-+O2↑
Cl2+2OH-===Cl-+ClO-+H2O
归纳总结
离子方程式中的“拆”与“不拆”
(1)要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电解质写成离子的形式。
①强酸:HCl、H2SO4、HNO3、HBr、HI等;
②强碱:KOH、NaOH、Ba(OH)2等;
③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见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银(熟记AgCl不拆)、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熟记BaSO4不拆);碳酸盐只溶钾、钠、铵;碱中只溶钾、钠、钡。
归纳总结
(2)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如水、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O)]等写成化学式。
(3)对微溶物,如Ca(OH)2,如果是反应物且为澄清石灰水,应拆成Ca2+和OH-的形式,如果是生成物或是石灰乳等,则保留化学式Ca(OH)2。
返回
课时对点练
题组一 离子反应的含义
1.(2023·南通高一检测)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科技知识。下列古语涉及离子反应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C.凡石灰(CaCO3),经火焚炼为用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3·厦门高一检测)下列反应能够发生,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AlCl3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
B.Ba(OH)2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C.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
D.KOH溶液与Ba(NO3)2溶液混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3·镇江高一检测)依据现有知识分析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是
A.NaOH+KCl===NaCl+KOH
B.AgNO3+HCl===AgCl↓+HNO3
C.Na2CO3+Ca(OH)2===2NaOH+CaCO3↓
D.BaCO3+2HNO3===Ba(NO3)2+H2O+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题组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B.向NaOH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OH-+HC===H2O+C
C.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D.稀盐酸溶解Mg(OH)2:H++OH-===H2O
√
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
H2↑+2Na+,A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CaCO3↓+2OH-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Ba2++OH-+H++S===BaSO4↓+
H2O
C.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硝酸:H++OH-===H2O
D.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2H+===CO2↑+H2O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澄清石灰水作反应物时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
离子方程式中系数不符合实际,应为Ba2++2OH-+2H++S===BaSO4↓
+2H2O,B错误。
6.(2023·湖南怀化高一检测)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Ⅰ 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 中白色沉淀为BaSO4
C.Ⅲ 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离子反应过程中会发生离子数量或离子种类的变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⑤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Cl是强酸,BaCO3+2H+===Ba2++CO2↑+H2O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①不选;
H2SO4是强酸,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BaSO4+CO2↑+H2O,故②选;
HNO3是强酸,BaCO3+2H+===Ba2++CO2↑+H2O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③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NaHSO4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BaSO4+CO2↑+H2O,故④选;
CH3COOH是弱酸,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BaCO3+2H+===Ba2++ CO2↑+H2O不可以代表碳酸钡和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⑤选。
8.(2023·山东菏泽高一检测)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悬浊液中加入盐酸:OH-+H+===H2O
B.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2H+===H2O+CO2↑
D.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Ba2+===Ba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氢氧化铁不能拆,故A错误;
碳酸钡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H2O+CO2↑+Ba2+,故C错误;
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S+Ba2++2OH-=== BaSO4↓+2NH3·H2O,故D错误。
9.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段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BaSO4↓
B.a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C.H2SO4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中不含H2SO4分子
D.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XY段二者发生反应:Ba2++2OH-+2H++S===
BaSO4↓+2H2O,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
电能力减弱,故A错误;
a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溶解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B错误;
H2SO4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水溶液中不含H2SO4分子,故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YZ段稀硫酸过量,硫酸是强电解质,硫酸电离出离子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不是由于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D错误。
10.下列各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铁与稀盐酸、铁与稀硫酸
B.Na2CO3溶液与足量稀盐酸、CaCO3与足量稀盐酸
C.HNO3与NaOH溶液、CH3COOH与NaOH溶液
D.CuSO4溶液与NaOH溶液、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离子方程式均为Fe+2H+===Fe2++H2↑,A项正确;
Na2CO3为可溶性盐,CaCO3为难溶盐,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2H+ ===CO2↑+H2O和CaCO3+2H+===Ca2++CO2↑+H2O,B项错误;
HNO3为强酸,CH3COOH为弱酸,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OH-===H2O和CH3COOH+OH-===CH3COO-+H2O,C项错误;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S ===Cu(OH)2↓+BaSO4↓,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假设混合溶液体积等于二者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为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恰好
完全反应
B.Ⅱ为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
至过量
C.Ⅲ为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D.Ⅳ为向氨水中滴加浓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醋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
性较弱,向醋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氨水,二
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导电性增强,
故A正确;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稀硫酸,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性减弱,当硫酸过量时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
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入浓硝酸后生成强电解质硝酸铵,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将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 。
CaCO3+2H+===Ca2++CO2↑+H2O
Ca2++2OH-+CO2===CaCO3↓+H2O
Fe2O3+6H+===2Fe3++3H2O
Fe+2H+===Fe2++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HC+H+===
CO2↑+H2O
Al(OH)3+3H+===Al3++3H2O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碳酸钙、Fe2O3、单质铁、CO2、H2、H2O等用化学式表示。Ca(OH)2微溶于水,溶液(澄清石灰水)状态用离子符号表示,浊液(石灰乳)状态用化学式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填字母)。
a.容量瓶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d
(2)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
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OH-===H2O
Mg2++2OH-===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Cl-
===AgCl↓
14.(2023·石家庄高一检测)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向0.2 mol·L-1 Ba(OH)2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其导电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n(Ba2+)没有改变,c(Ba2+)不断减小
B.n(OH-)不断减小,c(OH-)也不断减小
C.发生的离子反应是H++OH-===H2O
D.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点到B点过程中为H++OH-===H2O,所以n(Ba2+)
没有改变,c(Ba2+)不断减小,故A、C正确;
H+和OH-反应,n(OH-)不断减小,c(OH-)也不断
减小,故B正确;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未发生变化,仍为Ba2+、H+、OH-、Cl-,但数目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点时,氢氧化钡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质为 BaCl2。
BaCl2
(3)下列中和反应的实质与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相同的是____
(填字母)。
A.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
B.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
C.Ba(OH)2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
D.Cu(OH)2和HCl溶液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C
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H++OH-===
H2O,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实质为
Ba2++2OH-+2H++S===BaSO4↓+2H2O,故
A错误;
NaOH溶液和HCl 溶液反应的实质为H++OH-===H2O,故B正确;
Ba(OH)2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的实质为H++OH-===H2O,故C正确;
Cu(OH)2是难溶物,其与HCl溶液反应的实质为Cu(OH)2+2H+===Cu2++ 2H2O,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如图所示,向饱和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主要的实验现象:烧杯中 ,灯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
产生白色沉淀
由亮变暗,后来又
逐渐变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Ba2++2OH-+2H++
S===BaSO4↓+2H2O,有白色沉淀产生;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灯泡由亮变暗,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灯泡又逐渐变亮。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
(3)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物质变
化的是 (填字母,下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H++S===BaSO4↓+2H2O
Ba2++2OH-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项,随着稀硫酸的加入,BaSO4的质量逐渐增大,当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BaSO4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稀硫酸,BaSO4的质量不再变化,正确;
b项,开始时溶液中S的浓度为0,在Ba(OH)2没有完全反应之前,加入的S与Ba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沉淀,当BaSO4的量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c(S)近似于0,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的S才逐渐增多,错误。
(4)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_____曲线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向Ba(OH)2溶液中缓缓加入稀硫酸,导电能力先减弱,当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几乎不导电,再加过量稀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又增强,故曲线C正确。
(5)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填“上浮”或“下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沉
由于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使反应后的溶液密度小于Ba(OH)2溶液的密度,故小球下沉。
返回作业14 离子反应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1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题组一 离子反应的含义
1.(2023·南通高一检测)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科技知识。下列古语涉及离子反应的是 (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C.凡石灰(CaCO3),经火焚炼为用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2.(2023·厦门高一检测)下列反应能够发生,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
A.AlCl3溶液和Na2SO4溶液混合
B.Ba(OH)2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C.CO2与C在高温条件下生成CO
D.KOH溶液与Ba(NO3)2溶液混合
3.(2023·镇江高一检测)依据现有知识分析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是 ( )
A.NaOH+KCl===NaCl+KOH
B.AgNO3+HCl===AgCl↓+HNO3
C.Na2CO3+Ca(OH)2===2NaOH+CaCO3↓
D.BaCO3+2HNO3===Ba(NO3)2+H2O+CO2↑
题组二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B.向NaOH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OH-+HC===H2O+C
C.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D.稀盐酸溶解Mg(OH)2:H++OH-===H2O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CaCO3↓+2OH-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Ba2++OH-+H++S===BaSO4↓+H2O
C.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硝酸:H++OH-===H2O
D.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2H+===CO2↑+H2O
6.(2023·湖南怀化高一检测)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Ⅰ 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 中白色沉淀为BaSO4
C.Ⅲ 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离子反应过程中会发生离子数量或离子种类的变化
7.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⑤
8.(2023·山东菏泽高一检测)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悬浊液中加入盐酸:OH-+H+===H2O
B.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C.碳酸钡与盐酸反应:C+2H+===H2O+CO2↑
D.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Ba2+===BaSO4↓
9.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段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BaSO4↓
B.a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C.H2SO4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中不含H2SO4分子
D.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10.下列各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A.铁与稀盐酸、铁与稀硫酸
B.Na2CO3溶液与足量稀盐酸、CaCO3与足量稀盐酸
C.HNO3与NaOH溶液、CH3COOH与NaOH溶液
D.CuSO4溶液与NaOH溶液、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
11.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的体积(V)的变化曲线(假设混合溶液体积等于二者体积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Ⅰ为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恰好完全反应
B.Ⅱ为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C.Ⅲ为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
D.Ⅳ为向氨水中滴加浓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2.(12分)(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将表面附有铁锈(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其离子方程式是 。
(3)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3.(12分)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填字母)。
a.容量瓶 b.烧杯 c.量筒 d.玻璃棒
(2)(3分)O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3分)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4.(9分,每空3分)(2023·石家庄高一检测)某小组在实验室探究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向0.2 mol·L-1 Ba(OH)2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其导电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n(Ba2+)没有改变,c(Ba2+)不断减小
B.n(OH-)不断减小,c(OH-)也不断减小
C.发生的离子反应是H++OH-===H2O
D.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2)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下列中和反应的实质与Ba(OH)2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相同的是 (填字母)。
A.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
B. NaOH溶液和HCl溶液反应
C. Ba(OH)2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
D.Cu(OH)2和HCl溶液反应
15.(12分)如图所示,向饱和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1)主要的实验现象:烧杯中 , 灯泡 。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是 (填字母,下同)。
(4)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I表示)可近似地用图中的 曲线表示。
(5)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 (填“上浮”或“下沉”)。
答案精析
1.B 2.B 3.A
4.B [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Cu2+===Cu(OH)2↓+H2↑+2Na+,A错误。]
5.C [澄清石灰水作反应物时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离子方程式中系数不符合实际,应为Ba2++2OH-+2H++S===BaSO4↓+2H2O,B错误。]
6.A
7.C [HCl是强酸,BaCO3+2H+===Ba2++CO2↑+H2O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①不选;H2SO4是强酸,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BaSO4+CO2↑+H2O,故②选;HNO3是强酸,BaCO3+2H+===Ba2++CO2↑+H2O可以代表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③不选;NaHSO4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BaSO4+CO2↑+H2O,故④选;CH3COOH是弱酸,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BaCO3+2H+===Ba2++CO2↑+H2O不可以代表碳酸钡和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⑤选。]
8.B [氢氧化铁不能拆,故A错误;碳酸钡不能拆,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H2O+CO2↑+Ba2+,故C错误;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S+Ba2++2OH-===BaSO4↓+2NH3·H2O,故D错误。]
9.C [XY段二者发生反应:Ba2++2OH-+2H++S===BaSO4↓+2H2O,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故A错误;a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溶解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B错误;H2SO4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水溶液中不含H2SO4分子,故C正确;YZ段稀硫酸过量,硫酸是强电解质,硫酸电离出离子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性增强,不是由于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D错误。]
10.A [离子方程式均为Fe+2H+===Fe2++H2↑,A项正确;Na2CO3为可溶性盐,CaCO3为难溶盐,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2H+===CO2↑+H2O和CaCO3+2H+===Ca2++CO2↑+H2O,B项错误;HNO3为强酸,CH3COOH为弱酸,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OH-===H2O和CH3COOH+OH-===CH3COO-+H2O,C项错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Ba2++S===Cu(OH)2↓+BaSO4↓,D项错误。]
11.A [醋酸和一水合氨都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性较弱,向醋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氨水,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溶液导电性增强,故A正确;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等浓度的稀硫酸,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性减弱,当硫酸过量时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故B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入浓硝酸后生成强电解质硝酸铵,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强,故D错误。]
12.(1)CaCO3+2H+Ca2++CO2↑+H2O
Ca2++2OH-+CO2CaCO3↓+H2O
(2)Fe2O3+6H+2Fe3++3H2O Fe+2H+Fe2++H2↑
(3)①HC+H+CO2↑+H2O ②Al(OH)3+3H+Al3++3H2O
解析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碳酸钙、Fe2O3、单质铁、CO2、H2、H2O等用化学式表示。Ca(OH)2微溶于水,溶液(澄清石灰水)状态用离子符号表示,浊液(石灰乳)状态用化学式表示。
13.(1)bd (2)H++OH-===H2O
(3)Mg2++2OH-===Mg(OH)2↓
(4)有白色沉淀生成 Ag++Cl-===AgCl↓
14.(1)D (2)BaCl2 (3)BC
解析 (1)A点到B点过程中为H++OH-===H2O,所以n(Ba2+)没有改变,c(Ba2+)不断减小,故A、C正确;H+和OH-反应,n(OH-)不断减小,c(OH-)也不断减小,故B正确;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未发生变化,仍为Ba2+、H+、OH-、Cl-,但数目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2)B点时,氢氧化钡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质为 BaCl2。(3)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H++OH-===H2O,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实质为Ba2++2OH-+2H++S===BaSO4↓+2H2O,故A错误;NaOH溶液和HCl 溶液反应的实质为H++OH-===H2O,故B正确;Ba(OH)2溶液和HNO3溶液反应的实质为H++OH-===H2O,故C正确;Cu(OH)2是难溶物,其与HCl溶液反应的实质为Cu(OH)2+2H+===Cu2++2H2O,故D错误。
15.(1)产生白色沉淀 由亮变暗,后来又逐渐变亮
(2)Ba2++2OH-+2H++S===BaSO4↓+2H2O
(3)a (4)C (5)下沉
解析 (1)烧杯中发生的反应为Ba2++2OH-+2H++S===BaSO4↓+2H2O,有白色沉淀产生;随着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灯泡由亮变暗,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灯泡又逐渐变亮。(3)a项,随着稀硫酸的加入,BaSO4的质量逐渐增大,当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BaSO4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稀硫酸,BaSO4的质量不再变化,正确;b项,开始时溶液中S的浓度为0,在Ba(OH)2没有完全反应之前,加入的S与Ba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沉淀,当BaSO4的量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c(S)近似于0,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的S才逐渐增多,错误。(4)向Ba(OH)2溶液中缓缓加入稀硫酸,导电能力先减弱,当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几乎不导电,再加过量稀硫酸,溶液导电能力又增强,故曲线C正确。(5)由于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H2O,使反应后的溶液密度小于Ba(OH)2溶液的密度,故小球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