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10:17:56

文档简介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
1.铁的多样性(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Fe
2.硫的转化(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S
3.氮的循环(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N
N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和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典型元素Fe、S、N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问题,掌握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知道铁、硫、氮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从物质分类、化合价变化的视角理解有关物质的转化路径。
例1 根据二氧化硫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CO3溶液 产生气泡 酸性:H2SO3>H2CO3
例2 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Ⅰ、Ⅱ、Ⅲ中含氮元素的反应物都被氧化
C.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D.反应Ⅵ利用丁物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例3 下列关系图中,A是(NH4)2S,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1)当X是强碱时,请写出B与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得到气态氢化物B,写出B的化学式      ,B与D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D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当X是强酸时,B可与D反应生成C
B.当X是强碱时,F的浓溶液与稀溶液都能和Cu反应
C.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例4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如图所示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足量B通入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体现了B的     性。足量B通入溴水中的现象是     ;体现了B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
(2)从物质的性质分析,B不可用    进行干燥(填字母,下同)。
A.浓硫酸 B.碱石灰  C.P2O5固体
(3)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从类别的角度分析,其属于     。
A.盐 B.碱
C.酸 D.氧化物
(4)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5)D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A的溶液与B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用双线桥表示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
例5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X生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实验①说明             ;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知识体系构建
1.2Fe+3Cl22FeCl3 3Fe+2O2Fe3O4 Fe+SFeS Fe+2H+===Fe2++H2↑ Fe+4H++N===Fe3++NO↑+2H2O 3Fe+8H++2N===3Fe2++2NO↑+4H2O Fe+Cu2+===Fe2++Cu Fe+2Fe3+===3Fe2+ 3Fe+4H2O(g)Fe3O4+4H2
4Fe(OH)2+O2+2H2O===4Fe(OH)3 Fe(OH)2+2H+===Fe2++2H2O 2Fe(OH)3Fe2O3+3H2O Fe(OH)3+3H+===Fe3++3H2O 2Fe3++Cu===Cu2++2Fe2+ 2Fe3++2I-===2Fe2++I2 2Fe2++Cl2===2Fe3++2Cl- Fe2++Mg===Mg2++Fe
2.Fe+SFeS 2Cu+SCu2S S+O2SO2 2SO2+O22SO3 Cl2+SO2+2H2O===4H++2Cl-+S 5SO2+2Mn+2H2O===5S+2Mn2++4H+ 2H2S+SO2===3S↓+2H2O SO2+2OH-===S+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2SO2+O22SO3 SO3+H2O===H2SO4 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3.N2+3H22NH3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2N+NO NH3+H2ONH3·H2O NH3+HCl===NH4Cl 4NH3+5O24NO+6H2O 2NH3+3CuO3Cu+N2+3H2O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NH4ClNH3↑+HCl↑ N+OH-NH3↑+H2O 4HNO34NO2↑+O2↑+2H2O Cu+4H++2N===Cu2++2NO2↑+2H2O 3Cu+8H++2N===3Cu2++2NO↑+4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典例剖析
例1 C [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与KMn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例2 B [A项,甲、乙、丙分别为N2、NO、NO2,正确;B项,反应Ⅰ为N2与H2反应,N2为氧化剂,被还原,错误;D项,利用了Na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正确。]
例3 (1)4NH3+5O24NO+6H2O
(2)H2S 5SO2+2Mn+2H2O===5S+2Mn2++4H+ (3)D
解析 (1)当X是强碱时,B为NH3,NH3与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当X是强酸时,B为H2S,D为SO2,H2S与SO2都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2H2O===5S+2Mn2++4H+。(3)当X是强酸时,B为H2S,D为SO2,C为S,SO2通入H2S水溶液中反应生成S和H2O,A正确;当X是强碱时,F为HNO3,浓硝酸、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均能和Cu反应,B正确;由分析可知B为H2S或NH3,H2S和Cl2反应生成S和HCl,NH3和Cl2反应生成N2和NH4Cl,两个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即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当X是强酸时,C为S,S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D错误。
例4 (1)溶液褪色 漂白 溴水褪色 还原
(2)B (3)A (4)B
(5)Cu+2H2SO4(浓)CuSO4+2H2O+SO2↑
(6)
解析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分类可知:A是H2S,B是SO2,C是Na2SO3,D是H2SO4,据此分析解答。(1)B是SO2,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将足量SO2通入品红溶液能看到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2)B是SO2,SO2为酸性氧化物,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碱石灰为碱性干燥剂,则不能用来干燥SO2气体,SO2不与浓硫酸和P2O5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和P2O5固体干燥。(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由钠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4)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两种反应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必须分别高于+2价和低于+2价。Na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单质中S的化合价为0价,均小于+2价,故A不合理;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单质中S的化合价为0价,符合要求,故B合理;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a2SO4中S的化合价为+6价,均大于+2价,故C不合理;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a2SO4中S的化合价为+6价,均大于+2价,故D不合理。(5)D是H2SO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2H2O+SO2↑。(6)A是H2S,B是SO2,将H2S与SO2混合,生成淡黄色固体为硫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在反应中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为S单质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S做还原剂;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为S单质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SO2做氧化剂;用双线桥表示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例5 (1)aghdebcf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3)①Fe3++3SCN-===Fe(SCN)3 ②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使Fe(SCN)3增多 (4)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了反应 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 H2O2将SCN-氧化成S
解析 (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做氯气干燥剂;碱石灰具有碱性,能吸收氯气;饱和食盐水能吸收氯化氢且能抑制氯气溶解。装置排列顺序:气体的制取→洗气→干燥→氯气和铁的反应→尾气处理,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ghdebcf。(4)根据①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了反应,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S;根据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说明O2不能氧化SCN-,所以氧化SCN-的为H2O2。(共50张PPT)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
第3章
<<<
内容索引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
1.铁的多样性(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Fe


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能被磁铁吸引,导电、导热性好
化学
性质
与非金属反应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
与酸
反应
稀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浓硝酸:常温下钝化
Fe+2H+===Fe2++H2↑
(Fe少量)
(Fe过量)
Fe


化学
性质
与盐反应
Cu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2+===Fe2++Cu
Fe+2Fe3+===3Fe2+
化合物
氧化物:氧化亚铁(FeO黑色粉末)、氧化铁(Fe2O3红棕色粉末)、
磁性氧化铁(Fe3O4黑色固体)
Fe
化合物
氢氧
化物
Fe(OH)2
白色固体
不稳定:和氧气、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H)3
红褐色固体
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H2O===4Fe(OH)3
4Fe(OH)2+O2+
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
3H2O
Fe
化合物

铁盐(Fe3+)
氧化性
和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KI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
加KSCN溶液:生成红色溶液
加碱:生成红褐色沉淀
2Fe3++Cu===Cu2++2Fe2+
2Fe3++2I-===2Fe2++I2
Fe
化合物

亚铁盐(Fe2+)
还原性——和Cl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和Mg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
氧化——KSCN法:加KSCN溶液,无现象,
再加氯水,溶液呈红色
加碱——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
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Fe3+ Fe2+
2Fe2++Cl2===2Fe3++2Cl-
Fe2++Mg===Mg2++Fe
2.硫的转化(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S
硫的
转化



同素异形体:正交硫、单斜硫
物理性质: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
酒精,易溶于CS2
化学
性质
氧化性——和Fe、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和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和热NaOH溶液反应:3S+
6NaOH 2Na2S+Na2SO3+3H2O
2Cu
S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




还原性
SO2
和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氯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和H2S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
酸性氧化物:SO2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SO2+2H2O===4H+
2H2S+SO2===3S↓+2H2O
SO2+2OH-===
S
浓硫酸
吸水性:常做干燥剂
脱水性:使某些有机物(如蔗糖)脱水炭化
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钝化
强氧化性
和Cu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C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雨及其防治
酸雨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雨的防治:燃料脱硫,回收SO2,改变能源结构
2SO2+O2 2SO3
SO3+H2O===H2SO4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3.氮的循环(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N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单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
性质
氧化性——和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和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固氮)
(自然固氮)
N2+3H2
2NH3
N2+O2
2NO
含氮化
合物



NO
NO2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和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和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O2===2NO2
3NO2+H2O===2H++
N
含氮化
合物
NH3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化学
性质
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浓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
NH3+H2O NH3·H2O
NH3+HCl===NH4Cl
(有白烟)
和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Cu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N2+3H2O
实验室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含氮化
合物
铵盐
物理性质:大多数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化学
性质
受热分解:如NH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 的检验
N





HNO3
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不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
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钝化
C和浓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主要污染有光化学烟雾、雾霾、酸雨、水体富
营养化
2NO2↑+2H2O
+4H2O
返回
核心素养提升
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和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典型元素Fe、S、N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分析实验室、生产、生活及环境中的某些问题,掌握妥善保存、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常见方法。知道铁、硫、氮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能从物质分类、化合价变化的视角理解有关物质的转化路径。
核心素养提升
例1 根据二氧化硫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典例剖析
选项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CO3溶液 产生气泡 酸性:H2SO3>H2CO3

典例剖析
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与KMn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例2 合成氨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
含有氮元素
B.反应Ⅰ、Ⅱ、Ⅲ中含氮元
素的反应物都被氧化
C.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D.反应Ⅵ利用丁物质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典例剖析

典例剖析
A项,甲、乙、丙分别为N2、NO、NO2,正确;
B项,反应Ⅰ为N2与H2反应,N2为氧化剂,被还原,错误;
D项,利用了NaHCO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正确。
例3 下列关系图中,A是(NH4)2S,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
典例剖析
(1)当X是强碱时,请写出B与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4NH3+5O2 4NO+6H2O
当X是强碱时,B为NH3,NH3与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典例剖析
典例剖析
(2)当X是强酸时,得到气态氢化物B,写出B的化学式   ,B与D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D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                   。
H2S
5SO2+2Mn+2H2O===5S+2Mn2++4H+
当X是强酸时,B为H2S,D为SO2,H2S与SO2都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2H2O===5S+2Mn2++4H+。
典例剖析
典例剖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当X是强酸时,B可与D反应生成C
B.当X是强碱时,F的浓溶液与稀溶液都能和Cu反应
C.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D
当X是强酸时,B为H2S,D为SO2,C为S,SO2通入H2S水溶液中反应生成S和H2O,A正确;
当X是强碱时,F为HNO3,浓硝酸、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均能和Cu反应,B正确;
典例剖析
由分析可知B为H2S或NH3,H2S和Cl2反应生成S和HCl,NH3和Cl2反应生成N2和NH4Cl,两个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即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当X是强酸时,C为S,S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D错误。
典例剖析
例4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如图所示是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典例剖析
(1)足量B通入品红溶液的现象是     ;体现了B的   性。足量B通入溴水中的现象是     ;体现了B的   性。
典例剖析
溶液褪色
漂白
溴水褪色
还原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分类可知:A是H2S,B是SO2,C是Na2SO3,D是H2SO4,据此分析解答。B是SO2,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将足量SO2通入品红溶液能看到溶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
典例剖析
(2)从物质的性质分析,B不可用   进行干燥(填字母,下同)。
A.浓硫酸  B.碱石灰   C.P2O5固体
典例剖析
B
B是SO2,SO2为酸性氧化物,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碱石灰为碱性干燥剂,则不能用来干燥SO2气体,SO2不与浓硫酸和P2O5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和P2O5固体干燥。
典例剖析
(3)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海波。从类别的角度分析,其属于   。
A.盐 B.碱 C.酸 D.氧化物
典例剖析
A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由钠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典例剖析
(4)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典例剖析
B
Na2S2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从
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两种反应物中硫
元素的化合价必须分别高于+2价和低
于+2价。Na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单质中S的化合价为0价,均小于+2价,故A不合理;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S单质中S的化合价为0价,符合要求,故B合理;
典例剖析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Na2SO4中S的化合价为+6价,均
大于+2价,故C不合理;
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a2SO4中S的化合价为+6价,均大于+2价,故D不合理。
典例剖析
(5)D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典例剖析
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D是H2SO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典例剖析
(6)将A的溶液与B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用双线桥表示该过程中转移
的电子数:           。
典例剖析
A是H2S,B是SO2,将H2S与SO2混合,生成淡黄色固体为硫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在反应中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为S单质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S做还原剂;
典例剖析
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变为S单质的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SO2做氧化剂;用双线桥表示该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典例剖析
例5 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 ℃,沸点为315 ℃,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氯气与铁的反应及产物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典例剖析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典例剖析
aghdebcf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做氯气干燥剂;碱石灰具有碱性,能吸收氯气;饱和食盐水能吸收氯化氢且能抑制氯气溶解。装置排列顺序:气体的制取→洗气→干燥→氯气和铁的反应→尾气处理,所以装置连接顺序为aghdebcf。
典例剖析
(3)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少许植物油(反应过程中不振荡),充分反应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X生
成淡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典例剖析
(2)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Fe3++3SCN-===Fe(SCN)3
②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H2O2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剖析
双氧水将Fe2+
氧化成Fe3+,使Fe(SCN)3增多
(4)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试剂X,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实验①说明                 ;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
                ;得出结论:          。
典例剖析
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了反应
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
H2O2将SCN-氧化成S
排除
根据①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了反应,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S;根据②另取同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试剂X,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说明O2不能氧化SCN-,所以氧化SCN-的为H2O2。
典例剖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