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6 09: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学案 班级: 姓名:
【课标导航】
课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梳理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相关史实;通过材料分析,多角度认识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的原因及影响,感悟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的不易;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材料分析,认识这些挑战的历史渊源,探寻应对挑战的措施。
预 学 案
回顾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与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导 学 案
探究一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原因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认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并妨碍了增进世界的和平与合作。
二、所有的人民都有自决权;依据这个权利,他们自由地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自由地发展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三、不得以政治、经济、社会或教育方面的准备不足作为拖延独立的借口。
……
——1960年联合国《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
材料三
由于互相怀有敌意的超级大国美苏的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国际格局形成了,美苏在各自的阵营中处于核心位置。在二战之前,国际竞争是殖民强国之间的竞争,现在,两个主要的挑战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对殖民体系的延续怀有敌意。
美国对殖民主义没有好感,西欧对美国的依赖使他们的殖民政策难以为继。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敦促英国让殖民地尽快独立,以增加对付苏联的筹码。
——摘编自钱承旦主编《英帝国史(第八卷)》
材料四
二战后……为了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阅读课本,完成表格的填充;结合表格及地图,分析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特点。
历程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1994年,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新南非诞生
结果
特点:
探究二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感悟印度人民独立的艰难与复杂,并对《蒙巴顿方案》进行评价
探究三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以非洲为例)
材料一 由于政治体制不能适应非洲国家国情,使多数非洲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最为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出现政治不稳定(政治动乱和军事政变)。仅军事政变一项,1958年至1985年期间,就发生了60多起成功政变、70起流产政变和125起政变阴谋。
——舒运国《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 1972年非洲用38吨剑麻或7吨棉花可换回一辆卡车,1980年用138吨剑麻或28吨棉花才可换回一辆卡车。独立后这种单一的外向型经济不仅没又改善还被不断强化,与此同时让非洲进一步贫困化。
——据马汉智等《非洲社会主义运动与当代非洲的道路选择》
材料三
科特迪瓦来自法语“C te d'Ivoire”,即“象牙海岸”。法国统治时期(1893-1960)主要出产物为咖啡、可可、棕榈等经济作物。
直到今天,科特迪瓦依然缺乏工业基础,主要出口产品依然以可可、石油等初级产品为主。
材料四 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问题:
根源:
认识:
结合本课所学,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挑战?
【课后作业】
构建二战、冷战与亚非拉独立之间的思维导图。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 2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