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6 09: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依存程度也越来越深,人类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各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必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前提下,“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摒弃零和思维,实现合作共赢。可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重要一环。而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义利观是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正义性判断,找到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潮流的整体总结与宏观预测。 本课主要呈现并列式的教学结构,分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等子目。这三个子目之间彼此相对独立,子目内部的教学内容自成体系。然而,本课若想呈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找出这三个子目之间的深层联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线,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整体历史逻辑,培育其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而言,世界多极化作为当今世界格局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发生的诸多重大变化的总原因。世界多极化,其实质是世界力量中心的分化与重构,而力量中心的形成则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诸多因素构成的综合国力共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意义上,世界多极化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本课的内在历史逻辑。 经济全球化则是支撑起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基础。值得说明的是:全球化固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其资本全球化的实质,造成了世界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为避免这一情况继续出现,有必要推动全球化的深层治理。因而,我着意于强调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引导学生们建立更为全面、客观的历史分析方法。 微观而言,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则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带给每一个最为直观的感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而这一子目的理解难度不高。但是,社会信息化的负面效果,文化霸权对文化多样性的挑战,仍然是当今世界不可忽略的社会现象,有必要使学生产生相应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内在逻辑联系掌握的不够全面,需要老师通过讲解来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可以用学生熟知的国际大事引发对世界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并且,本课所引用的示例为芜湖本土企业三只松鼠,芜湖本地的学生对其较为熟悉,这是教学时一个很重要的促进条件,教师上课时可充分利用此条件。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能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能够自主搜集相关史料,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证明(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能够描绘从古至今人类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世界发展。(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背景及表现 教学难点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对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松鼠兴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松鼠生存:世界多级发展趋势 松鼠进击: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三张图片趣味引入新课 利用学生所在的城市进行导入,不仅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要学的核心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顺利开展新课提供帮助。体现了校本课程的设计。
一、松鼠兴起: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一)感受共同命运——经济全球化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用材料《小明的一天》说明我们的生活已经和世界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二)探寻共同命运——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 以时间轴的方式展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三)维系共同命运——经济全球化让世界紧密相连 用史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四)反思共同命运——经济全球化中不和谐之声 用三则史料说明经济全球化的不和谐之声。 思考:我们的生活是否已经和世界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根据时间轴提取信息。 根据材料归纳答案。 以芜湖本地企业三只松鼠为线索,引用实例贯穿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更容易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二、松鼠生存: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五)反思共同命运——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5. 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两极格局垮塌后何方受益最大,美国在此时的战略企图及其表现,构建与下一教学内容之间的问题链。 6. 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介绍欧洲联盟、俄罗斯联邦、日本等多极化的表现。 (六)重塑共同命运——世界多极化发展时代的中国贡献。 7. 通过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的成就,引出习近平主席的话“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思考:两极格局崩溃后,如果美国一家独大,三只松鼠公司有机会发展吗?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基于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通过梳理以上国家在世界发展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价值。
三、松鼠进击: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加强共同命运——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通过设问:三只松鼠如何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引出下文电商平台,进一步引出社会信息化的内容。 通过图片史料、文字史料介绍文化多样性,并介绍当今文化多样性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各国的做法。 思考:社会信息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思考: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课堂小结 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37页的“拓展与探究部分”,学生理解并完成“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你知道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吗?谈谈中国政府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课知识,并自主拓展。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较为宏观,但本身理解难度并不很高,同时具有较高的课程思政价值,这就要求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于概念的清晰讲解,又要拉近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要使学生明白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更好激发其家国情怀与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