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09: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来源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 标 分 析 课 标 摘 录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课 标 分 解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教 材 分 析 必修课程学习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 情 分 析 由于本教学设计生成于教学实际之前,暂时无法提供学前检测,此处现根据高一学生日常学习情况进行如下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高中语文知识,基础薄弱,所以通过古诗诵读作为过渡段,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语文课程。
学习 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学会朗读五言诗,学会通过诵读感受诗歌情感。 3.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重难点 1.积累文学常识。 2.学会朗读五言诗,学会通过诵读感受诗歌情感。
评估 任务 品析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表达艺术,反复朗读,感知作者情感。 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一、 导语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钟嵘的《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道。是指《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来感受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题目板书) 二、 文体常识介绍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因此,我们来首先学习了解《古诗十九首》的相关知识…… 三、朗诵 (通过多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培养朗诵五言诗的基本能力,扫除读音障碍) 1.播放示范诵读,讲朗读方法,注意断句和朗读的语气。 2.听学生集体朗诵,正音。字音:遗读wèi 赠与,送给。 3.自由朗诵,找同学读,教师点评。 四、 品析鉴赏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情感。 1.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①,兰泽多芳草②。 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起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选择“芙蓉”“兰泽”“芳草” “江”等意象,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的美丽优雅迷人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 补充说明莲花的意象:(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③?所思在远道④。 这两句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大家重点分析“远道”这个词语。 明确:设问。“远道”为主人公情绪变化作了铺垫…… 3.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⑥。 主人公怎么“望”的?“望”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环顾”,回头望的。可长路漫漫,什么也没望到……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4.第七、八句:同心而离居⑦,忧伤以终老⑧。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具体字眼表现出来的?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比较,两种别情有何异同? 5.赏析每句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找出本文行文思路,并分析抒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明确:采——遗——望——忧 五、思考讨论一:主人公为什么要采摘“芙蓉”这一类花草来送给思念的人? 结合陆凯的《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谈谈…… 采花送亲朋是古人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表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也可表达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六 、思考讨论二:大家回忆一下初中小学学习过的思乡思亲的诗歌,并想想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这种羁旅之思呢?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明月”意象衬托思乡之情;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连缀九种意象,却不显生涩,了无痕迹。最后一句直接抒情,诗人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小结:希望同学们都珍惜现在与亲人、故乡、母校相伴的时光,将来的某一天,你们终将也会成为漂泊四方的游子,也会尝遍这恼人的思乡情愁,或许那时候你再来吟这首诗,就会有更深的体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