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21: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为: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的第二课时内容。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努力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首先,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
说课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尤其要求有感情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课标对本篇课文的要求为:
能熟练地运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
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和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
3、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说教材
《济南的冬天》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之景”。语文要素是想象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序的安排,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浑然天成地运用了丰富的写法和技巧,实为同类作品的典范。所以本文成为本单元的教读课,是学生积累语言,练习有感情朗读、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资源。
三、说学情
经过课文《春》的学习,学生对写景散文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了解,掌握了一些写景的手法,但对于多角度的赏析以及散文的表现手法,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教学模块由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内容与过程三个部分。
四、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作品中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单元提示、文本特点和具体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领略济南的冬之美,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品味精美语言,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3.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第一个学习目标定为学习重点,第二个学习目标定为学习难点。重点的处理方法: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难点的处理方法:朗读课文,勾画出优美性语句,如直接写景的句子和抒情语句。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1.情境创设法:用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美景,用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任务驱动法:每个教学环节都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思考感悟。3.适时评价法:每个环节中我都会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评价。
(二)学法:1.朗读法:在教师的任务驱动下,用不同方式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学习写法。2.自主学习法: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完成。3.合作探究法:难点部分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六、说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环节:1.复习导入 2.精读课文领略景物之美,学习写法。3.品读课文赏析语言之美 ,体会情感。4.感情朗读,表达情感5.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五个教学环节中,我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学习的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整合,融合为一个整体。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墨,初步领略了济南冬天的独特之美。你们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济南的冬天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能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尽快让学生走进文本,为后面赏析课文做好准备。
出示三个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
出示目标:
环节一:精读课文,欣赏景物之美,学习抓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济南的冬天给作者的总印象是什么?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写出济南冬天这一特点的 此问题让学生找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温晴”,学习用对比写出这一特点的写法。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为了说明济南冬天“温晴”特点,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让学生找出通过写“山”和“水”呈现“温晴”这一特点。接着教师PPT出示描绘济南冬天山水的四幅图,让学生找出与这四幅图相应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概括出景物特点,领略景物之美,并给自己喜欢的图片拟标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派代表上讲台看着PPT图片介绍景物特点。这是学习评价的环节。
3.PPT 出示描绘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的四幅图。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这四幅图相应的段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把相应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思考:景物有什么特点?根据景物特点给自己喜欢的这幅图拟个标题,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学习成果,派代表上讲台看着PPT图片介绍景物特点。这是学习评价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展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归纳出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并相机板书。
环节二: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或喜欢的优美语句读一读,赏一赏,感受作者美文的语言美、画面美,小组推举代表汇报。2、写作技法和语言运用探究。提示学生可以从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体会作者融入的情感,在书上进行批注。因为小学时,学生没有进行过赏析的训练,所以此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学生展学时教师加以引导点拨。
环节三:有感情朗读,表达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学习第一课《春》时,学生初步学习了怎样把握重音和停连。本环节为了评价学生对作品及其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检测学生能否把握重音和停连,全班进行比赛有感情朗地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给配乐创设情境。
环节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的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此环节为了检测学生能否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环节五: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冬天更美。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嘎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写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所以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环节六:作业: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用你的笔描绘一幅“校园冬景图”。
七、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山(温暖、秀气、淡雅)
温晴(对比) 赞美、喜爱之情
水(暖、绿、清、亮)
语言美 ——- 比喻、拟人 写景艺术——-抓住景物特点
八、评价设计:
1、重过程评价:学习态度、积极性、学习习惯、纪律等过程性指标评价。
2、重结果评价: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评价项目:整体学习行为评价(小组),个性学习行为评价(个人)。
4、评价方式:语言激励(真情与导向),分值激励(统一标准,减少随意性)。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