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火鸡是如何跨域山海,从美洲来到欧洲的呢?
原产地:美洲
北美感恩节
欧洲圣诞节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火鸡的旅行
——全球航路的开辟
目录
壹、火鸡的旅行需要什么——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贰、火鸡的旅行如何实现——新航路与其他航路的开辟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火鸡的旅行需要什么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壹
商品经济发展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十四五世纪西欧商人的油画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
——恩格斯
讨论:此时的西欧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
对黄金的追求太狂热了!
根本原因:西欧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东方的诱惑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香料是探索发现的催化剂,扩大一些,用通俗历史学家有些滥用的词语来说,它们重塑了世界。”
——《香料传奇:一部由诱惑衍生的历史》
“那个岛的领主有一个巨大的宫殿,是用纯金盖的顶。宫殿所有的地面和许多大厅的地板都是用黄金铺设的。金板有如石板,厚达两指。窗子也用黄金装成。”
——《马可·波罗游记》
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马可·波罗行记》中“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的描绘,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引发欧洲“寻金热”。
①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运至欧洲。
②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运至欧洲。
③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进入埃及,再转运欧洲。
旧航路不畅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丝
绸
之
路
①
②
③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还肆意抢夺商旅、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奥斯曼
土耳其
旧航路
此路不通!
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商路不畅。
思考一:旧的航路怎么了?
思想根源与宗教需要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欧洲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欧洲基督教的扩张主义来解释。与欧洲其他大宗教完全不同,基督教浸透了普世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从一开始起,基督教就强调四海一家,宣称自己是世界宗教,从使徒时代到现在,积极传教一直是基督教会的主要特点。而且,为了使异端和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会总是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6世纪的西欧是新兴资产阶级遍历世界的游侠时代。九死一生的险途,遏不住炽热的黄金渴望。西欧社会各式各样的亡命之徒,飘洋过海,纷纷涌向新世界。甚至连妇女和儿童也敢冒风涛之险,趋之若鹜……西方航海者们乃是时代的产儿,在时代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渴望机遇,辗转求告,最后与君主签署协定,扬帆远航。
——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
为了传播基督教
思考二:是什么带来了航海家们踏上征途的勇气?
政治支持与技术进步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规定:
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软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
——周一良、吴于座恐主编,部守四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星盘
罗盘
多桅帆船
“地圆说”
①航海技术的提高
②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地理知识的提高
思考三: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鼓励,支持航海活动
内容小结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经济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渴求金银财富以及新市场
2.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引发“寻金热”
3.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传统的商路,旧商路不畅
4.思想根源:人文主义精神倡导冒险进取的精神
5.宗教需要: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6.科技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丰富
7.政治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万事俱备,旅行准备开始!
火鸡的旅行如何实现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的开辟
贰
航海家 时间 支持国家 航行方向 开辟的航路
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
向东
达·伽马
1497
-1498年
葡萄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
→印度
向东
麦哲伦
1519
-1522年
西班牙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环球)
向西
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向西
欧洲→美洲
主要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迪亚士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很棒,但是找我好像方向反了!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主要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达·伽马
绕过非洲好望角驶达印度,这条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以后去东方一定找你!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主要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麦哲伦
麦哲伦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下次记得带我!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主要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492-1493年
1498年
1519-1522年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主要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带着火鸡我完成从美洲到欧洲的旅行!
哥伦布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金牌导游:哥伦布!
主要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水手们因患败血症而虚弱了,只有一点淡水可喝,少量劣质腐烂的饼干可吃。他们渴望能抓着些老鼠,啃牛皮和吞食锯末以暂时平息饥饿的阵阵剧痛。”当这只船队回到西班牙时,5条船只剩下1条,265名水手只有18人生还,连麦哲伦本人也死在异乡。
1500年5月,迪亚士再次经过好望角,大风暴摧毁4艘船,船员全部遇难,包括迪亚士。
我们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须知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不管什么纪律都已不复存在了。
——达 伽马航海日记
我们从航海家身上能学到哪些品质?
克服困难 、不怕牺牲
勇于开拓、创新进取
阅读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加油!
危险!
其他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航海家 时间 国家 其他航线的开辟 探索区域
卡伯特 1497年 英国 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
卡蒂埃 16世纪 法国 巴伦支 16世纪 荷兰 哈德逊 17世纪初 荷兰 俄罗斯人 俄罗斯 德雷克 1578年 德雷克 南半球的新世界
塔斯曼 1642-1643年 塔斯曼 发现纽芬兰岛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北冰洋——亚洲
北太平洋——北冰洋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到达新西兰、塔斯马尼亚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结合课本内容,补充下列表格
其他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与其他航路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
思考四:
①其他航路与新航路之间有什么区别
②其他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
1)支持的国家不同:其他航路主要由英法、荷兰、俄罗斯支持。
2)探索的地区不同:其他航路主要探索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与南半球,且带有探险的地理意味。
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学习探究
课堂小结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进行了经济文化交流,在双方的协议下,进行了彼此互利的贸易。……这样大规模的远航,主要为了宣扬国威和换取珍宝,经济贸易是很有限的,不仅对明朝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多少积极作用,而且耗费不赀……明宪宗时,兵部郎中刘大夏曾批评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摘编自王士立《中国古代史》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讨论:结合材料,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目的
影响
性质: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为什么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全球航路的开辟
动因与条件
动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商路
其他原因:寻金、传教、思想解放和王室支持
条件:航海经验、地理知识、造船技术、火炮技术和指南针
进程
迪亚士:第一次绕过好望角
达·伽马: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到美洲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其他航路的开辟
对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探索:卡伯特、卡蒂埃、巴伦支、哈德逊和俄罗斯人
对南半球的探索:德雷克、塔斯曼
课后思考
课堂小结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VS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
——马世力《世界史纲》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来说是利还是弊?
课后思考题:火鸡旅行的纪念品
感恩节可不可以不吃我?
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