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黎明
破晓·
生而为“人”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八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破晓时分
——文艺复兴
背景 原因
探究:当时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佛罗伦萨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背景 原因
文化原因
经济原因
阶级力量
地理位置
思考:根据上面的史料,请同学们归纳出文艺复兴出现的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积淀
对外贸易中汲取了传统东方文化的力量
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扶持,具有新思想的文人聚集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的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明《世界中古史》
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 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背景 原因
14世纪中叶起,黑死病肆虐欧洲,死亡人数约2500万人 (1347-1351年)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这场死亡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存在的价值。
——摘编自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黑死病的出现,让人们怀疑起了基督教的传统权威
探究二:人们是如何寻找人的价值的?
黑死病
成就
但丁对地狱中的教皇尼古拉三世说: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上帝的物品去倒换金银…教皇尼古拉三世是如此的贪婪成性,死后双脚将被火烧,从脚跟慢慢烧到脚尖。
——《神曲·地狱篇》
但丁《神曲·地狱篇》插图
地狱
炼狱
天堂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成就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歌集》
彼得拉克《歌集》封面
·经过费力才得到的东西要比不费力就得到的东西较能令人喜爱。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费力就可以懂,懂了也只感到暂时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遗忘了。
·他们以前被财富遮住的眼睛,现在被贫穷打开了。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十日谈》封面
对凡人自由的追求
文艺复兴的原因
文学三杰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坚毅
充满力量
生动
成就
米开朗基罗《大卫》
中世纪《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突破中世纪呆板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艺术三杰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拓展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成就
但丁《神曲》
彼得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宗教神学 文艺复兴
以神为中心
禁欲苦行
来世观念
蒙昧主义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尊严
反对教会禁欲,抨击教会的腐败和守旧思想
发挥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的幸福
崇尚理性、科学,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
首先,从经济上来讲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加速了西欧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逐渐成为封建制度的破坏因素,从而为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生、发展做足了准备……
——摘编自陈晓律、任东来等《世界历史研究引导》
其次,从政治的角度看,市民们在向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中广泛地参加到政治中来。这就为新型的国家政治体制开辟了道路,但却为近代资本主义式的市民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摘编自陈晓律、任东来等《世界历史研究引导》
再次,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发展还在精神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城市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专门的世俗文化的特性”,文化知识也不再为教士所垄断。世俗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使民主、平等、自由、公共权力等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
——摘编自陈晓律、任东来等《世界历史研究引导》
影响
经济
政治
思想
人文主义的思想传播,解放思想,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
冲击封建秩序,建立新的国家政治体制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性的遮蔽中解放出来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影响
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中心地位——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然而,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局限性
仅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引发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探究:文艺复兴是否有他的局限性呢?
破晓时分·文艺复兴

天光将现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天光将现·宗教改革
探究三:人性真的被解放了吗?
“钱币落入箱底响叮当,灵魂脱离炼狱天堂”。
——教士约翰·特策尔
1517年教皇出售大量“赎罪券”
背景 主张
兜售“赎罪券”
愚人船
教堂内部装饰
教会纵情享乐
教堂华丽奢侈
天光将现·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二十一条所以那些宣讲赎罪票者,说教皇的赎罪票能使人免除各种惩罚,而且得救,乃是犯了错误。第三十六条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因行称义教徒神职人员上帝间接对话得救因信称义教徒上帝直接对话得救背景 主张教会纵情享乐教堂华丽奢侈天光将现·宗教改革
影响
·但它也并非仅仅意味着内心忏悔,若无各种外部的苦行,亦无效能。
·赎罪罚应与自恨、即真正的内心忏悔同步进行,直到进入天国。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他只能赦免凭自己的权力或教会法加于人们的惩罚。
·教皇除宣告或证明罪孽已由神赦免外,他本人不能赦免任何罪过。至多仅仅有权在为自己保留裁决的案件中为人赦罪。即使如此,如果他的权力遭到否认,这种罪仍然未得赦免。
·“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教堂呢?”
小组讨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行为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九十五条论纲》
小组讨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行为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主张 影响
天光将现·宗教改革
影响
人的灵魂依靠自己的信仰而获救,不依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洁教会
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教随国定,王权高于教权
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激发民族意识,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
《九十五条论纲》
基督教
原天主教
东正教
天主教
新教(宗教改革)
德国 马丁路德 路德教
瑞士 加尔文 加尔文教
英国 亨利八世 英国国教
天光将现·宗教改革
发展
《牛顿哲学原理》封面
天光将现·科学革命
内容 影响
光明
镜子-反射
牛顿研究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哥白尼与日心说
思考2:科学革命带给了人们思想上什么改变?
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天光将现·科学革命
内容 影响
天文学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认教会“地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
伽利略:利用天文观测证实“日心说”
历史的钟摆就由原先基于神学的根据
缓缓地向基于科学理性的那一边摆去

黎明既至
——启蒙运动
探究四:人真的自我解放了吗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历史背景
天国的上帝和人间的皇帝是栓在人类脖子上的两道绳索,不解开其中的一道,就解不开另一道。
——狄德罗
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历史背景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
天国的上帝和人间的皇帝是栓在人类脖子上的两道绳索,不解开其中的一道,就解不开另一道。
——狄德罗
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奠定了思想基础
《牛顿哲学原理》封面
《百科全书》扉页
精神内核
思考3:请据材料归纳“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及其含义。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狄德罗亲笔撰写“理性” 的条目
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科学和教育的作用
平等和人权基本的政治思想
真理 理性哲学
生物 历史 化学等
民众
代表及主张
洛克1632—1704
伏尔泰
1694—1778
孟德斯鸠
1689—1755
卢梭
1712—1778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18世纪
中心在法国
代表及主张
洛克1632—1704
伏尔泰
1694—1778
孟德斯鸠
1689—1755
卢梭
1712—1778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论法的精神》
立法 司法 行政
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
直接民主
抨击教会
开明君主
代表及主张
洛克1632—1704
伏尔泰
1694—1778
孟德斯鸠
1689—1755
卢梭
1712—1778
康德1724—1804
德国
亚当·斯密1723-1790
英国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18世纪后期
扩展到欧洲、美洲
代表及主张
洛克1632—1704
伏尔泰
1694—1778
孟德斯鸠
1689—1755
卢梭
1712—1778
康德1724—1804
德国
亚当·斯密1723-1790
英国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独立思考
理性批判
《国富论》
财富来源
思考4:请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找出其思想的内在联系?
材料一: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以社会契约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最高权力是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反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和直接民主制
公民取代臣民
法治取代人治
代表及主张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进一步解放思想
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理论基础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影响
(1787年)
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
民主制度的尝试
黎明既至·启蒙运动
影响
100多年后,中国的严复翻译介绍启蒙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立思想”、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号。
争取民族独立的
精神武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
因信称义
理性主义
科学理性
小结
西欧封建社会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为了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的禁锢,14-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声势浩大、历时久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的光辉至此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人性逐渐觉醒,沉寂了数百年的世界由此焕发活力,乃至今日,我们仍然在这一条道路上探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