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生命体的化学变化》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程基本信息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2.知道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3.知道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科学思维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探究实践在小组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够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 感受化学变化影响着人类生活。
课前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回顾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的过程,想一想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身体数据,发现身体的变化,思考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学习任务二】通过点燃干燥粉条、品尝米饭这两个体验的活动,认识到食物里蕴藏着能量,在人体中会经过复杂且缓慢的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学习任务三】了解情绪的变化也和化学变化有关,感受到生命体中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推荐的学习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教材P71~72)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简析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是《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6课。本课与前5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中“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变化;知道不同能量间的转换”的学段目标。学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认识到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也发现了生活当中处处充满物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课引领学生探索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进一步使他们感受到化学变化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化学变化的兴趣。本课通过学生回顾从小到大身体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引领学生关注自身。通过判断食物在身体各个消化器官中的变化,进一步从物质变化的视角了解人体能量和营养的来源都与化学变化有关。通过关键问题“我们的身体中除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明确呼吸、细胞的产生与死亡、食物中毒、药物治疗、情绪变化等都和化学变化有关。最后,通过思考“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进一步明白化学变化不仅发生在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在植物、动物等各个生命体当中。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下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认识:1.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有能量的概念。3.知道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4.知道检验淀粉可以用滴加碘酒变色的办法。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认识不足:1.学生都吃过米饭,但很少学生有细细咀嚼并品味米饭在嘴巴中变甜的体验。2.学生对于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中究竟是怎样的,认识是模糊的。3.对于情绪的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学生基本没有了解过。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条件提供一些辅助。例如,提前让孩子细细品尝一口米饭,感受米饭的味道的变化;通过回忆呕吐、拉肚子等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变化,等等。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2.知道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3.知道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科学思维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探究实践在小组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够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 感受化学变化影响着人类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食物在各消化器官中的变化。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体会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卷尺、体重计、干燥的粉条、火柴、蜡烛、托盘、护目镜、镊子、米饭。教师准备:学生二年级保存的“时间胶囊”,多巴胺、内啡肽等化学物质的相关视频,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引入:米饭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食物,你们还记得米饭在嘴巴里被咀嚼时是什么味道吗?(预设:没有味道;有一点点甜味。)说没有味道的同学是平时没有在意呢,还是狼吞虎咽呀?那我们请这些同学现在再来尝尝看。2.活动:选三位同学并分发米饭,要求三位同学同时进食,慢慢咀嚼,仔细品尝。3.提问:说说你们刚才在咀嚼过程中的发现。(预设:吃进米饭后,刚开始咀嚼时,米饭是规则的颗粒状,没有味道;咀嚼一段时间后米饭变成糊状,有一点甜味。)你们对这种现象有怎样的猜测?(预设:咀嚼过程中,米饭产生了一些有甜味的物质,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4.揭题:米饭被咀嚼时发生了化学变化,这只是我们人体消化过程的一小步。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自身来探究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板书: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聚焦 【设计意图】通过咀嚼米饭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感性体验,激发学生对生命体变化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为学生后面了解食物的能量和营养做铺垫。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我们身体的变化1.过渡:既然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探究生命体的变化,就需要进行一些数据的测量。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组内成员互相协作,测量出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等。3.活动:(教学提示:出示学生二年级保存的“时间胶囊”。)大家还记得这是什么吗?(预设:我们的“时间胶囊”。)胶囊里保存着大家二年级时的身体信息,现在大家对照着自己的“时间胶囊”,看看从二年级到现在,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身高变高了;体重增加了;头围和四肢都变大了;……)4.提问: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呢?(预设:通过不断地摄入食物,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从而使身体发育成长。)5.过渡:食物真的具有能量吗?我们如何证明呢?让我们继续探究。探索二:来自食物的能量和营养1.提问:我们是如何知道煤具有能量的?(预设:煤可以燃烧,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我们可以怎么证明食物具有能量呢?(预设:观察食物能否燃烧。)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讲解: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够被点燃,说明食物中蕴含着大量的能量,并且能够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例如,当我们
探索与研讨 反复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慢慢感觉到它们在变甜,这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与人体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糖。4.布置任务: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身体内会发生怎样的一系列变化呢?请大家通过阅读资料寻找答案。5.小结: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身体的生长都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探索三:情绪与化学变化1.过渡:我们的身体中除了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呢?(教学提示:出示人出现各种情绪的图片。)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过哪些情绪?(预设:开心、难过、愤怒、失落……)3.讲解: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但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教学提示:播放多巴胺、内啡肽等化学物质的相关视频。)研讨汇报
拓展与小结 1.小结:食物具有能量,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发生了缓慢的化学变化,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人各种各样的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2.拓展: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分析这些化学变化从哪些方面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课前活动让学生细细品尝米饭,感受米饭味道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生命体内的化学变化。在探索一中,出示学生在二年级制作的“时间胶囊”,用照片、数据等材料,帮助学生梳理从小到大身体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变化。在探索二中,通过燃烧干燥的粉条让学生感知食物内蕴含着能量。然后结合咀嚼米饭的感性认识,以阅读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食物在身体各个消化器官中的变化,进一步从物质变化的视角了解人体能量和营养的来源都与化学变化有关。在探索三中,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情绪的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
课后作业 元元在咀嚼米饭的过程中,发现米饭慢慢变甜了。她想探究其原因,并且猜想米饭变甜可能与唾液和咀嚼搅拌有关,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示:淀粉遇碘变为蓝色。)1.为了探究米饭变甜是否与咀嚼搅拌有关,可以选择_______两个实验。为了探究米饭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可以选择_______两个实验。2.牙齿、舌头的咀嚼搅拌使食物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淀粉与唾液混合产生麦芽糖属于_______变化。3.碘酒可用于皮肤消毒,切忌口服!如误服导致中毒,应立即( )并送医救治。A.喝大量米汤 B.喝大量清水参考答案1.甲、丙 乙、丙 2.物理化学 3.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程基本信息
版本 教科版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生命体的化学变化》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1.生命体时刻都发生着_______,这些_______维系着我们的生命。2.食物具有_______。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够被点燃,说明食物蕴含着大量的_______,并且能够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3.我们的身体的_______是一种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________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 )。A.淀粉 B.蛋白质 C.多巴胺2.米饭与口腔里的( )发生化学变化。A.牙齿 B.唾液 C.微生物3.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4.跑完100米后,呼吸会加快,是为了得到更多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能量5.我们身体的变化属于( )A.瞬间变化 B.快速变化 C.缓慢变化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1.课堂上,我们可以打开从二年级保存到现在的“时间胶囊",对比我们的身高、体重、头围是否发生了变化。( )2.粉条在胃、小肠等消化器官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3.米饭一进嘴,我们会立刻尝到甜味。( )4.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5.药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 )四、简答题。1.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 2.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 请说明理由。3.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与化学变化是否有关 参考答案一、1.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2.能量 能量3.生长 营养物质二、1.C[解析]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多巴胺。2.B [解析]米饭 与口腔里的唾液发生反应,产生新物质,它属于化学变化。3.C4.A [解析]人在运动后呼吸会 加快,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氧气。5.C [解析]我们身体的变化是缓慢的。三、1.√ 2.√3.X [解析]米饭咀嚼时间长一些,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与口腔里的唾液发生了化学变化。4.√ 5.√ 四、1.答:食物在消化系统的作用下,变成人体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又促进人体生长;人体的各种活动,消耗着食物提供的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代谢产物”,随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完成生命体的自我更新,等等。2.答: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化学变化;动物吃到的食物,经过消化,转化成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也是化学变化。3.答: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比如食用已经变质的食物,误食毒蔚菇,同时食用多种混合后会产生有害物质的食物等。食物中毒与化学反应有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
(教科版)六年级
下
第四单元 6.生命体的化学变化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食物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2.知道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是缓慢的,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3.知道情绪的产生也与化学变化有关系。
科学思维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探究实践
在小组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够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
感受化学变化影响着人类生活。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进行
光合作用也是化学变化。
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生命。
新课导入
聚 焦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人体内的器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体的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生命现象。
我们的成长过程经历了哪些变化呢?也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新课导入
我们从婴儿长大成现在的样子,成长过程中,身体都经历了哪些变化?
我们身体的变化。
1
探 索
新课讲解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呢?
1.身高长高了
2.体重变重了
3.指甲长长了
4.器官变大了
5.牙齿变多了
6.鼻梁变高了
7.长痘痘了
8.嘴巴变大了
9.手脚变大了
我们身体的变化:
新课讲解
我们每天都需要吃东西,食物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从而使身体发生变化。
所以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有利于我们身体的成长。此外,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我们的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新课讲解
来自食物的能量和营养。
2
干燥的粉条可以被点燃吗?说明什么?
食物具有能量,一些干燥的食物能够被点燃,说明食物蕴含着大量的能量,并且能够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
新课讲解
时间:2分钟
1.咀嚼1至2秒钟时,记住米饭的味道。
2. 继续咀嚼1至2分钟左右,又是什么感觉?
3. 咀嚼后 出现某种味道时,咽下米饭。
倒计时进度条:2分钟
请你吃饭!
新课讲解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第五站
食物在口腔内嚼碎,是什么变化?
大小、形状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新课讲解
碘酒
淀粉
+
产生了一种蓝色的物质
甲:淀粉+碘酒
乙: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碘酒
1、甲乙两支烧杯各装有2毫升淀粉糊
2、在甲烧杯内加入2毫升清水,乙烧杯内加入2毫升唾液,摇均匀
3、在甲乙烧杯中各滴入2滴碘酒摇匀,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甲变蓝,乙不变色
甲 乙
结论:唾液与淀粉会发生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第五站
继续咀嚼会感觉到甜味,这是什么变化?
淀粉
米饭本身无甜味
唾液
有甜味的新物质
麦芽糖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
新课讲解
食物蕴含着大量的能量,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需要经历复杂、平稳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新课讲解
我们的身体的生长是一种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新课讲解
情绪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3
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开心,有时候我们会难过,甚至愤怒。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但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新课讲解
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特别积极地做某件事情时,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种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新课讲解
控制人情绪的系统(大脑)会释放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多巴胺,作为自然奖励系统的一部分,促进大脑的快感与满足感。 天生止痛药-内啡肽
新课讲解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可以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情绪。
内啡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意味这种荷尔蒙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内啡肽是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是天然的镇痛剂。
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
新课讲解
影响情绪的化学物质,除了我们熟知的多巴胺、内啡肽,还有梅拉多宁等。梅拉多宁是人体内的一种激素,在每个人的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泌和积聚,如果它在人体内积聚过多时,就会作用到人的大脑中主管情绪的区域,导致人的情绪发生变化,如烦躁、沮丧等,甚至精神忧郁、乱发脾气。
新课讲解
你还知道我们的身体中发生着哪些化学变化?
1.肌肉酸痛。
人体的肌肉在剧烈运动时,氧供应满足不了需要,肌肉即利用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的无氧分解和糖的无氧酵解生成乳酸,释放出能量,再合成三磷酸腺苷供给肌肉需要。所以有时运动过量会感到肌肉酸痛。
1
研 讨
2.流泪。
眼泪中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等。眼泪中含有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即脑啡肽复合物及催乳素,其仅存在于受情绪影响而流出的眼泪中,在受洋葱等刺激流出的眼泪中则测不出来。因此他们认为眼泪可以把体内积蓄的导致忧郁的化学物质清除掉,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3.出汗。
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控制汗腺的神经是自主神经。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盐、尿素、乳酸、脂肪酸等,主要是汗腺分泌的。人体经过运动容易出汗,它有利于保持人体内的温度,散发热量,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
呼吸
细胞产生、灭亡
除了生长发育、消化吸收,还有思考、运动等多种活动中都会发生着化学变化。
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滥用药物均可引起药物中毒。原则上抗菌药物和任何其他药物都不可随意的混合在一起给药,哪怕同是抗菌药物。因为各种抗菌药物它们的理化特点是不同的,它们加在一起,肉眼看颜色没变,或许也没有沉淀,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已经发生了相互作用,使各自的抗菌效果降低了,甚至会产生新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应用抗菌药物,必须要单独给药,绝不能在一个容器里同时放两种药。
2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
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关吗?
课堂练习
元元在咀嚼米饭的过程中,发现米饭慢慢变甜了。她想探究其原因,并且猜想米饭变甜可能与唾液和咀嚼搅拌有关,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示:淀粉遇碘变为蓝色。)
1.为了探究米饭变甜是否与咀嚼搅拌有关,可以选择_____两个实验。为了探究米饭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可以选择______两个实验。
2.牙齿、舌头的咀嚼搅拌使食物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变化,淀粉与唾液混合产生麦芽糖属于______变化。
3.碘酒可用于皮肤消毒,切忌口服!如误服导致中毒,应立即( )并送医救治。
A.喝大量米汤 B.喝大量清水
甲、丙
乙、丙
物理
化学
A
课堂小结
点击放大图片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实验记录单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第_____小组
比较二年级时和现在(课前测量)的身体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身体数据 二年级 现在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头围(厘米)
手的长度(厘米)
腿的长度(厘米)
其他数据_____________
你的发现
二、请你仔细反复品尝一口米饭,感受并在框内记录(绘画+文字)米饭在身体里发生的变化。
思考:米饭在身体里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吗?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