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质量调研卷
一、选择题
1.(2025·长沙模拟)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曾(zēng)惊惶(huáng)彻底 悬灯结彩(结束)
B.处境(chǔ)石蕊(ruǐ)严峻 焉知非福(哪里)
C.兴旺(xīng) 徘徊(huí)资格 技高一筹(技艺)
D.汤匙(chí)僻静(pì)恐布 死得其所(处所,地方)
【答案】B
【知识点】字义;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 何曾(zēng)改为何曾(céng);悬灯结彩(结束)改为悬灯结彩(打结);错误;
C. 徘徊(huí)改为徘徊(huái);错误;
D. 恐布改为恐怖;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2025·长沙模拟)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玩战斗游戏时,小亮自言自语地说:“____那个山洞位置____,适合____自己,____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太危险,不能去。”
A.尽管 隐藏 隐蔽 还是
B.即使 隐蔽 隐藏 也
C.虽然 隐蔽 隐藏 但是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关联词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____那个山洞位置____,适合____自己,____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太危险,不能去”第一处和最后一处应该用“虽然......但是......”进行表述,表示转折的关系;“位置”后面应该用“隐蔽”,指不容易发现;“适合____自己”应该用“隐藏”,指躲起来,不被人发现;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选择作答。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3.(2025·长沙模拟)下列对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设问)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比喻)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排比)
【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 A、有误,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2025·长沙模拟)明明平时跑步从来不及格,这次运动会,他居然( )地跑了全班第一。
A.打头阵 B.碰钉子 C.敲边鼓 D.破天荒
【答案】D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打头阵”意指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通常用于描述在团队或集体活动中率先行动或起到引领作用的人。但在此句中,明明平时跑步不及格,这次却突然跑了全班第一,并非是在团队中带头干,而是个人表现的突破,因此“打头阵”不符合语境。
B:“碰钉子”意指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通常用于描述遭遇挫折或困难的情况。此句描述的是明明取得了好成绩,与“碰钉子”的含义相反,因此不适用。
C:“敲边鼓”意指从旁鼓动、助威,通常用于描述在旁辅助或煽动他人做事的情况。此句描述的是明明个人的表现,没有涉及他人在旁辅助或煽动,因此“敲边鼓”不符合语境。
D:“破天荒”意指事物第一次出现,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在某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或成绩。此句描述的是明明平时跑步不及格,但这次却跑了全班第一,这确实是他前所未有的突破,因此“破天荒”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2025·长沙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春趣》选自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
B.《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操借箭成功,使周瑜心服口服。
C.《清贫》写刘伯承被士兵抓住,他们想从“我”这搜到钱,但清贫的“我”让他们惊异。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出了戍边战士誓死杀敌的气概,朗读时应该读得铿锵有力。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清贫》写方志敏被士兵抓住,他们想从“我”这搜到钱,但清贫的“我”让他们惊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诗文词句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二、基础知识运用
6.(2025·长沙模拟)拼一拼,写一写。
春天,小鸟在chàng gē ,风儿在柳叶间sàn bù ,柳zhī 随风yáo 动。我们坐着小chuán guān 赏西湖两àn 美lì 的风光。
【答案】唱歌;散步;枝;摇;穿;观;岸;丽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7.(2025·长沙模拟)四字词语。
(1)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草 生 成家立 震天 相 为命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形容灾情严重。
②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3)读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钱塘江大潮来临时,滔天巨浪犹如万马奔腾,如雷的潮声 ,令人惊叹不已。
②经过三代人的治理,这片 的戈壁滩变成了绿洲,充满了生机。
【答案】(1)寸;不;业;动地;依
(2)寸草不生;成家立业
(3)震天动地;寸草不生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寸草不生: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成家立业:建立了独立的家庭,创立了事业。通俗来说,就是男女双方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有职业。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相依为命: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2)①依据意思选:寸草不。②依据意思选:成家立业。
(3)①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震天动地。②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寸草不生。
故答案为:(1)寸、不、业、动地、依(2)①寸草不生②成家立业(3)①震天动地②寸草不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四字词语的补充、词语选择填空、对课文内容的判断等。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8.(2025·长沙模拟)【点滴画面】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日记里的所学、所想,你能补全吗?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少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关于做人,《论语》中的“ ”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为人的不同;《朱子语类》中的“ ”告诫人们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
(2)中华古典中蕴含着很多的道理和智慧,《自相矛盾》中“夫不可陷之盾 ,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要自相矛盾;《杨氏之子》中杨氏子针对孔君平的一句“ ”,他回答“ ”,充满了智慧。
(3)中华诗词中更是蕴含着不同时代诗人的家国情怀,唐朝王昌龄在《从军行》中赞将士们只要边患还在就绝不还乡,他们立下了“ ”的誓言;宋代陆游的“ ”表达了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的心情。唐代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 ”,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喜悦以及希望回到故乡的迫切感情。
【答案】(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2)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2)结合课文《自相矛盾》,“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结合课文《杨氏之子》,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杨氏子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回答,充满了智慧。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是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故答案为:(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2)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9.(2025·长沙模拟)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语病。
(1)淘淘今天闹肚子的原因是他喝了大量冷饮引起的。
(2)《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3)人民永远记得鲁迅,是由于鲁迅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结果。
【答案】(1)淘淘今天闹肚子的原因是他喝了大量冷饮。
(2)《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人民永远记得鲁迅,是由于鲁迅甘愿给人民当牛马。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1)这句中的“原因”与“引起的”意思重复,应该把“引起的”去掉;
(2)这句中“作者”指的是写文学作品的人,应该把句末的“写的”去掉;
(3)这句中“是由于”表示事情的原因,应该把“的结果”去掉;
故答案为:(1)淘淘今天闹肚子的原因是他喝了大量冷饮。(2)《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3)人民永远记得鲁迅,是由于鲁迅甘愿给人民当牛马。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2025·长沙模拟)词句段运用。
10.写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①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
②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酱薇木香。
1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 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 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④ 在爱的怀抱中, 能幸福地成长。
①第2句有语病,应该这样修改:没有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
②给第3句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 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 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③在第4句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2.读例句,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例: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3.用逐条陈述理由的方式可以使表达条理清晰,请用这种方法补充下面的句子。
读书所带来的好处,至少有三个:
【答案】10.列数字;打比方
11.①没有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②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③只有,才
12.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承担后果的准备。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哪条路更好走,而在于我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13.一、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历史、科学、文学还是哲学,书籍都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书籍是情感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到作者所描绘的各种情感,从而增强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三、读书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特别是那些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文本,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知识点】修改病句;仿写;列数字说明方法;打比方说明方法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修改病句、关联词、标点符号运用以及情景写话等,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分析作答。
10.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①由“百分之九十六”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由“图画美”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列数字 打比方
11.①把“阻塞”改为“阻挡”。
②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用分号连接。
③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因此用关联词语“只有……才……”
故答案为:①没有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②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③只有,才
12.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通顺合理即可。比如: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承担后果的准备。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哪条路更好走,而在于我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故答案为: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承担后果的准备。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哪条路更好走,而在于我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13.只要能条理清晰地写出三条读书的好处即可。
故答案为:一、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历史、科学、文学还是哲学,书籍都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书籍是情感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到作者所描绘的各种情感,从而增强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三、读书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特别是那些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文本,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
(2025·长沙模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漫步六尺巷,欣赏风格独特的景观
①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柄城市,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问。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店铺,但每年依然有超过50万的游客来此参观。
②在六尺巷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太湖石,上面刻有张英的“让墙诗”,字体苍劲有力,成为小巷的标志性景观。
③六尺巷很短,长约一百米,路面由鹅卵石辅就。六尺巷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巷子两侧是徽派特色的民居,青砖黛瓦,高墙小窗,古朴的房屋错落有致。
④六尺巷很窄,两面墙体之间的距离仅有六尺,约为两米左右。个子高、手臂长的成年人仲展双臂,指尖几乎可以触摸到两侧的墙体。
【材料二】漫步六尺巷,聆听富有启迪的故事
①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家人写信给他,说邻居吴家修建新宅,事先没有询问,就私自占用了自家的一块空地做界墙。张英家人多次与吴家交涉,都不管用,无奈之下,只好向张英报告此事。当时的张英是朝中重臣,家人原想借他宰相的威权,要回属于自家的空地。不想,张英的回信中却这样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②收到张英的回信后,张家主动退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宰相的宽宏大度所感动,倍感惭愧,也将地基后退三尺。张吴两家从此冰释前嫌,住宅之间,也就有了这条六尺巷。
③从此,六尺巷的故事便流传开来,成为一段美谈。“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
(有删改)
14.根据材料,将“宰相府”和“吴氏宅”的位置分别填写在图中A、B两处的括号内。
15.【材料一】中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6.下图是《松江报》一篇文章的标题,结合两则材料可知,标题中的“窄”指的是 ,“宽”指的是 。
17.今年寒假,如果让你推荐家人去六尺巷旅游,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出三条推荐理由。
理由1: 。
理由2: 。
理由3: 。
18.六尺巷的故事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例?请试举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A(吴氏宅)B(宰相府)
15.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六尺巷的巷子很窄的特点。
16.窄”指的是六尺巷巷子很窄;“宽”指的是宽宏大度的心胸。
17.理由1:六尺巷有独特的景观。;理由2:六尺巷有富有启迪的故事。;理由3: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
18.例:小明和小刚是前后桌,由于教室空间有限,他俩因为挤占座位空间发生矛盾。我觉得他们应该彼此谦让,体现出中华民族礼让和谐的传统美德。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结合“六尺巷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的表述,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A(吴氏宅)B(宰相府)
15.“六尺巷很窄,两面墙体之间的距离仅有六尺,约为两米左右。”这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六尺巷很窄的特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六尺巷的巷子很窄的特点。
16.结合短文以及材料内容,“窄”指六尺巷的宽度很窄;“宽”指张吴两家人的胸怀很宽广;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窄”指的是六尺巷巷子很窄;“宽”指的是宽宏大度的心胸。
17.结合短文内容,六尺巷不仅建筑景观独特,而且历史悠久,还有流传很广的故事,故事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理由1:六尺巷有独特的景观。
理由2:六尺巷有富有启迪的故事。
理由3: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
18.结合文中六尺巷张吴两家人互相宽容的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宽容,这样才能彼此和谐相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小明和小刚是前后桌,由于教室空间有限,他俩因为挤占座位空间发生矛盾。我觉得他们应该彼此谦让,体现出中华民族礼让和谐的传统美德。
(2025·长沙模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毛主席看戏
有一次,一个剧团在延安演戏。快开幕的时候,毛主席来了。
毛主席看见前面坐满了人,就在后面找个位子坐下了。坐在前面的人看见毛主席来了,都站起来,想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毛主席看见大家给他让座位,就站起来说:“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吧,一动,秩序就乱了。”
大家一定要让毛主席坐到前面来。毛主席见大家不肯坐下,就走到前面,坐在一个小朋友的座位上。毛主席把那个小朋友抱起来,让他坐在腿上。
开幕了,毛主席抱着那个小朋友一块儿看戏。
19.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0.用横线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21.想一想:毛主席看戏时为什么要抱着小朋友?
【答案】19.4;3
20.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吧,一动,秩序就乱了。
21.因为毛主席不想大家再给他让座了。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四、书面表达
22.(2025·长沙模拟)书面表达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读书可以让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足不出户而览名胜于笔下,历山川于书中,泛江湖于案头;读书可以让你“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闲坐家中而了解天下事,静观世界风云,触摸尖端科技。
请以“读书”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游吧。
【答案】我爱读书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叶小舟,自由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天天和书打交道,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记得小时候的一次,我从爸爸的书柜上找了一本《红楼梦》,那书很厚很厚,封面上那两个美丽的主角便吸引了我。那书不仅厚,而且还很重,我使出吃奶的劲才把她翻开。但是,那书里的字我一个也不懂,看来是白费力气了。上次表姐看了以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我很不甘心,表姐能看懂,我为什么看不懂 我问了爸爸和其他人,都是同一个回答:“你还小,不太识字。"我苦苦哀求爸爸,爸爸才愿意买本“彩图注音版《红楼梦》”....….时光流逝,我现在都已把《红楼梦》看了好几遍了,回想起来,还有点可笑。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在很小时,母亲便教我念诗歌。让我通过诗人的眼睛看世间万象,通过诗人的耳朵听人间万筑。“上学多好啊,有书读,可以知道好多东西。”从那时起,“我要读书”的种子便深深埋在我幼小的心里。
现在,一间卧室,一张书桌,一本好书,对我而言,读书,就像吃东西一样,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所以,读书的滋味在我心中永远是甜的。而不仅仅是我,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在星期二、四早上,我们都有一个“快乐阅读二十分”的读书时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置身于书中,不禁为唐朝昌盛叫好,为清朝腐败而伤心.......读书,让我领略今日中国的风采,科技发达,国力强盛.....作业遇到困难时,《新华字典》总会教我知识,感到不开心时,《老夫子》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冰心曾说过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冰心曾说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吧。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一写喜欢读书的原因,读书的收获和好处。作为一名学生,人们每天与书为伴,想想你和书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通过读书你有哪些收获?哪本书让你印象深刻,感触很深,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可写与书之间的发生的故事,也可写一写读书的感受,写出对读书的喜爱。开头可通过关于读书的名言引出所要写的内容。中间为重点,可写一写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及对读书的热爱。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篇习作能够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突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之情!语言生动有趣,同时能引用关于书的名言警句,是篇不错的作文。
1 / 1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质量调研卷
一、选择题
1.(2025·长沙模拟)下列词语中,读音、字形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曾(zēng)惊惶(huáng)彻底 悬灯结彩(结束)
B.处境(chǔ)石蕊(ruǐ)严峻 焉知非福(哪里)
C.兴旺(xīng) 徘徊(huí)资格 技高一筹(技艺)
D.汤匙(chí)僻静(pì)恐布 死得其所(处所,地方)
2.(2025·长沙模拟)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玩战斗游戏时,小亮自言自语地说:“____那个山洞位置____,适合____自己,____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太危险,不能去。”
A.尽管 隐藏 隐蔽 还是
B.即使 隐蔽 隐藏 也
C.虽然 隐蔽 隐藏 但是
3.(2025·长沙模拟)下列对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设问)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比喻)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排比)
4.(2025·长沙模拟)明明平时跑步从来不及格,这次运动会,他居然( )地跑了全班第一。
A.打头阵 B.碰钉子 C.敲边鼓 D.破天荒
5.(2025·长沙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春趣》选自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作者是清朝的曹雪芹。
B.《草船借箭》讲述了诸葛亮将计就计,向曹操借箭成功,使周瑜心服口服。
C.《清贫》写刘伯承被士兵抓住,他们想从“我”这搜到钱,但清贫的“我”让他们惊异。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出了戍边战士誓死杀敌的气概,朗读时应该读得铿锵有力。
二、基础知识运用
6.(2025·长沙模拟)拼一拼,写一写。
春天,小鸟在chàng gē ,风儿在柳叶间sàn bù ,柳zhī 随风yáo 动。我们坐着小chuán guān 赏西湖两àn 美lì 的风光。
7.(2025·长沙模拟)四字词语。
(1)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草 生 成家立 震天 相 为命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①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形容灾情严重。
②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
(3)读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钱塘江大潮来临时,滔天巨浪犹如万马奔腾,如雷的潮声 ,令人惊叹不已。
②经过三代人的治理,这片 的戈壁滩变成了绿洲,充满了生机。
8.(2025·长沙模拟)【点滴画面】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日记里的所学、所想,你能补全吗?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少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关于做人,《论语》中的“ ”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为人的不同;《朱子语类》中的“ ”告诫人们要有羞耻之心,不该做的事情不能做。
(2)中华古典中蕴含着很多的道理和智慧,《自相矛盾》中“夫不可陷之盾 ,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要自相矛盾;《杨氏之子》中杨氏子针对孔君平的一句“ ”,他回答“ ”,充满了智慧。
(3)中华诗词中更是蕴含着不同时代诗人的家国情怀,唐朝王昌龄在《从军行》中赞将士们只要边患还在就绝不还乡,他们立下了“ ”的誓言;宋代陆游的“ ”表达了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的心情。唐代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道“ ”,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喜悦以及希望回到故乡的迫切感情。
9.(2025·长沙模拟)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语病。
(1)淘淘今天闹肚子的原因是他喝了大量冷饮引起的。
(2)《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3)人民永远记得鲁迅,是由于鲁迅甘愿给人民当牛马的结果。
(2025·长沙模拟)词句段运用。
10.写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①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
②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酱薇木香。
1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 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 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④ 在爱的怀抱中, 能幸福地成长。
①第2句有语病,应该这样修改:没有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
②给第3句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 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 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 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③在第4句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2.读例句,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例: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3.用逐条陈述理由的方式可以使表达条理清晰,请用这种方法补充下面的句子。
读书所带来的好处,至少有三个:
三、现代文阅读
(2025·长沙模拟)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漫步六尺巷,欣赏风格独特的景观
①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柄城市,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问。这里没有鳞次栉比的店铺,但每年依然有超过50万的游客来此参观。
②在六尺巷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太湖石,上面刻有张英的“让墙诗”,字体苍劲有力,成为小巷的标志性景观。
③六尺巷很短,长约一百米,路面由鹅卵石辅就。六尺巷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巷子两侧是徽派特色的民居,青砖黛瓦,高墙小窗,古朴的房屋错落有致。
④六尺巷很窄,两面墙体之间的距离仅有六尺,约为两米左右。个子高、手臂长的成年人仲展双臂,指尖几乎可以触摸到两侧的墙体。
【材料二】漫步六尺巷,聆听富有启迪的故事
①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英的家人写信给他,说邻居吴家修建新宅,事先没有询问,就私自占用了自家的一块空地做界墙。张英家人多次与吴家交涉,都不管用,无奈之下,只好向张英报告此事。当时的张英是朝中重臣,家人原想借他宰相的威权,要回属于自家的空地。不想,张英的回信中却这样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②收到张英的回信后,张家主动退让了三尺地基。吴家被宰相的宽宏大度所感动,倍感惭愧,也将地基后退三尺。张吴两家从此冰释前嫌,住宅之间,也就有了这条六尺巷。
③从此,六尺巷的故事便流传开来,成为一段美谈。“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
(有删改)
14.根据材料,将“宰相府”和“吴氏宅”的位置分别填写在图中A、B两处的括号内。
15.【材料一】中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6.下图是《松江报》一篇文章的标题,结合两则材料可知,标题中的“窄”指的是 ,“宽”指的是 。
17.今年寒假,如果让你推荐家人去六尺巷旅游,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出三条推荐理由。
理由1: 。
理由2: 。
理由3: 。
18.六尺巷的故事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例?请试举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
(2025·长沙模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毛主席看戏
有一次,一个剧团在延安演戏。快开幕的时候,毛主席来了。
毛主席看见前面坐满了人,就在后面找个位子坐下了。坐在前面的人看见毛主席来了,都站起来,想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毛主席看见大家给他让座位,就站起来说:“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吧,一动,秩序就乱了。”
大家一定要让毛主席坐到前面来。毛主席见大家不肯坐下,就走到前面,坐在一个小朋友的座位上。毛主席把那个小朋友抱起来,让他坐在腿上。
开幕了,毛主席抱着那个小朋友一块儿看戏。
19.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
20.用横线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21.想一想:毛主席看戏时为什么要抱着小朋友?
四、书面表达
22.(2025·长沙模拟)书面表达
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读书可以让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足不出户而览名胜于笔下,历山川于书中,泛江湖于案头;读书可以让你“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闲坐家中而了解天下事,静观世界风云,触摸尖端科技。
请以“读书”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诗歌除外)游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字义;字音;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 何曾(zēng)改为何曾(céng);悬灯结彩(结束)改为悬灯结彩(打结);错误;
C. 徘徊(huí)改为徘徊(huái);错误;
D. 恐布改为恐怖;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字音、字形、字义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关联词
【解析】【分析】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____那个山洞位置____,适合____自己,____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太危险,不能去”第一处和最后一处应该用“虽然......但是......”进行表述,表示转折的关系;“位置”后面应该用“隐蔽”,指不容易发现;“适合____自己”应该用“隐藏”,指躲起来,不被人发现;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选择作答。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揣摩所填词语应表达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做出正确选择。
3.【答案】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 A、有误,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答案】D
【知识点】惯用语、俗语
【解析】【分析】A:“打头阵”意指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通常用于描述在团队或集体活动中率先行动或起到引领作用的人。但在此句中,明明平时跑步不及格,这次却突然跑了全班第一,并非是在团队中带头干,而是个人表现的突破,因此“打头阵”不符合语境。
B:“碰钉子”意指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通常用于描述遭遇挫折或困难的情况。此句描述的是明明取得了好成绩,与“碰钉子”的含义相反,因此不适用。
C:“敲边鼓”意指从旁鼓动、助威,通常用于描述在旁辅助或煽动他人做事的情况。此句描述的是明明个人的表现,没有涉及他人在旁辅助或煽动,因此“敲边鼓”不符合语境。
D:“破天荒”意指事物第一次出现,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物在某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或成绩。此句描述的是明明平时跑步不及格,但这次却跑了全班第一,这确实是他前所未有的突破,因此“破天荒”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清贫》写方志敏被士兵抓住,他们想从“我”这搜到钱,但清贫的“我”让他们惊异。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诗文词句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6.【答案】唱歌;散步;枝;摇;穿;观;岸;丽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7.【答案】(1)寸;不;业;动地;依
(2)寸草不生;成家立业
(3)震天动地;寸草不生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1)寸草不生: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成家立业:建立了独立的家庭,创立了事业。通俗来说,就是男女双方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有职业。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相依为命: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2)①依据意思选:寸草不。②依据意思选:成家立业。
(3)①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震天动地。②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寸草不生。
故答案为:(1)寸、不、业、动地、依(2)①寸草不生②成家立业(3)①震天动地②寸草不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四字词语的补充、词语选择填空、对课文内容的判断等。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8.【答案】(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2)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知识点】格言、名言;谚语;惯用语、俗语;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2)结合课文《自相矛盾》,“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结合课文《杨氏之子》,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杨氏子用“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回答,充满了智慧。
(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意思是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故答案为:(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2)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和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背诵和默写能力,也涉及格言和课文理解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诗句和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准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9.【答案】(1)淘淘今天闹肚子的原因是他喝了大量冷饮。
(2)《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人民永远记得鲁迅,是由于鲁迅甘愿给人民当牛马。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1)这句中的“原因”与“引起的”意思重复,应该把“引起的”去掉;
(2)这句中“作者”指的是写文学作品的人,应该把句末的“写的”去掉;
(3)这句中“是由于”表示事情的原因,应该把“的结果”去掉;
故答案为:(1)淘淘今天闹肚子的原因是他喝了大量冷饮。(2)《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3)人民永远记得鲁迅,是由于鲁迅甘愿给人民当牛马。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答案】10.列数字;打比方
11.①没有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②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③只有,才
12.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承担后果的准备。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哪条路更好走,而在于我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13.一、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历史、科学、文学还是哲学,书籍都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书籍是情感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到作者所描绘的各种情感,从而增强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三、读书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特别是那些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文本,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知识点】修改病句;仿写;列数字说明方法;打比方说明方法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修改病句、关联词、标点符号运用以及情景写话等,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来分析作答。
10.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①由“百分之九十六”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由“图画美”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列数字 打比方
11.①把“阻塞”改为“阻挡”。
②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用分号连接。
③两句之间是条件关系,因此用关联词语“只有……才……”
故答案为:①没有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②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③只有,才
12.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通顺合理即可。比如: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承担后果的准备。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哪条路更好走,而在于我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故答案为: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我知道,无论选择哪条路,都需要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承担后果的准备。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哪条路更好走,而在于我是否愿意面对自己的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接受。
13.只要能条理清晰地写出三条读书的好处即可。
故答案为:一、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历史、科学、文学还是哲学,书籍都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思想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书籍是情感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到作者所描绘的各种情感,从而增强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
三、读书对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特别是那些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文本,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答案】14.A(吴氏宅)B(宰相府)
15.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六尺巷的巷子很窄的特点。
16.窄”指的是六尺巷巷子很窄;“宽”指的是宽宏大度的心胸。
17.理由1:六尺巷有独特的景观。;理由2:六尺巷有富有启迪的故事。;理由3: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
18.例:小明和小刚是前后桌,由于教室空间有限,他俩因为挤占座位空间发生矛盾。我觉得他们应该彼此谦让,体现出中华民族礼让和谐的传统美德。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4.结合“六尺巷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的表述,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A(吴氏宅)B(宰相府)
15.“六尺巷很窄,两面墙体之间的距离仅有六尺,约为两米左右。”这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六尺巷很窄的特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列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六尺巷的巷子很窄的特点。
16.结合短文以及材料内容,“窄”指六尺巷的宽度很窄;“宽”指张吴两家人的胸怀很宽广;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窄”指的是六尺巷巷子很窄;“宽”指的是宽宏大度的心胸。
17.结合短文内容,六尺巷不仅建筑景观独特,而且历史悠久,还有流传很广的故事,故事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理由1:六尺巷有独特的景观。
理由2:六尺巷有富有启迪的故事。
理由3:六尺巷彰显了中华民族礼让与和谐的传统美德。
18.结合文中六尺巷张吴两家人互相宽容的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宽容,这样才能彼此和谐相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小明和小刚是前后桌,由于教室空间有限,他俩因为挤占座位空间发生矛盾。我觉得他们应该彼此谦让,体现出中华民族礼让和谐的传统美德。
【答案】19.4;3
20.大家还是坐原来的座位吧,一动,秩序就乱了。
21.因为毛主席不想大家再给他让座了。
【知识点】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22.【答案】我爱读书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叶小舟,自由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天天和书打交道,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记得小时候的一次,我从爸爸的书柜上找了一本《红楼梦》,那书很厚很厚,封面上那两个美丽的主角便吸引了我。那书不仅厚,而且还很重,我使出吃奶的劲才把她翻开。但是,那书里的字我一个也不懂,看来是白费力气了。上次表姐看了以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我很不甘心,表姐能看懂,我为什么看不懂 我问了爸爸和其他人,都是同一个回答:“你还小,不太识字。"我苦苦哀求爸爸,爸爸才愿意买本“彩图注音版《红楼梦》”....….时光流逝,我现在都已把《红楼梦》看了好几遍了,回想起来,还有点可笑。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在很小时,母亲便教我念诗歌。让我通过诗人的眼睛看世间万象,通过诗人的耳朵听人间万筑。“上学多好啊,有书读,可以知道好多东西。”从那时起,“我要读书”的种子便深深埋在我幼小的心里。
现在,一间卧室,一张书桌,一本好书,对我而言,读书,就像吃东西一样,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所以,读书的滋味在我心中永远是甜的。而不仅仅是我,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在星期二、四早上,我们都有一个“快乐阅读二十分”的读书时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置身于书中,不禁为唐朝昌盛叫好,为清朝腐败而伤心.......读书,让我领略今日中国的风采,科技发达,国力强盛.....作业遇到困难时,《新华字典》总会教我知识,感到不开心时,《老夫子》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冰心曾说过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冰心曾说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吧。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话题作文,要求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一写喜欢读书的原因,读书的收获和好处。作为一名学生,人们每天与书为伴,想想你和书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通过读书你有哪些收获?哪本书让你印象深刻,感触很深,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可写与书之间的发生的故事,也可写一写读书的感受,写出对读书的喜爱。开头可通过关于读书的名言引出所要写的内容。中间为重点,可写一写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感受最深的与书有关的事情写出对书的认识及对读书的热爱。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篇习作能够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突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之情!语言生动有趣,同时能引用关于书的名言警句,是篇不错的作文。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