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阶段性检测
B.《乡下人家》描绘了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而充满
诗意的乡村生活。
2025.3
C.《天窗》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乡村儿童
一、
看拼音写词语
从天窗中获得想象的乐趣。
qing ting
mei can
he xie
zheng zha
fu
D.《三月桃花水》描写阳春三月的关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
弥
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wei
jie
tui ce
mòq1
cai liao
wu yan
高楼()()
()水()龙
()()辉煌
()()袅袅
依山()()
鸡犬()()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再写两个描写乡村生活的四字词语:
即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长
A.
琥珀(po)
松脂(zhi)
澎湃(bai)
栖息(xi)
看,马路上
,路两边
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不仅(j1ng)
繁衍(yan)
渗出(shen)
崭新(zn)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工
C.乒乓(pang)癌症(6i)
敏捷(Gjie)
几率(10)
1.许多古老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渗出厚厚的松脂。(缩写句子)
D.揽月(1ǎn)
先驱(qa)
实践(diàn)
不懈(xi论)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2.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叮咚作响。(改为比喻句)
Q
A.奇幻的云彩
向晚的微风
B.暖和的晴天
独特的风光
C.迷人的风景
鲜嫩的绿荫
D.明洁的丝绸
绮丽的朝霞
3.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乡村生活的一项是()
年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五、日积月累
Q
C.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
1.
她在丛中笑。
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卜算子·咏梅》)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初春农村景色,表现出儿童们的顽皮和淘气。
2.桃花一簇开无主,
(《江畔独步寻花》)
第1页,共6页
第2页共6页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
子们为什么没有想到也许是“可爱的小鸡”“漂亮的蝴蟆”“勤劳的蜜蜂”呢?
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4.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
5.这些事一一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二)香山公园
0
香山公园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它以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无数
6.《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
的游客。
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景图,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
香山的自然风光神奇。一年四季,随着季节的变化,面貌各不相同。这里
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成树荫,春意盎然。
山势高,林木密,因此春天要比别的地方来得迟,去得晚,是人们春游的理
学
六、阅读完成,完成练习
想处所。夏季,这里山多树多,异常清凉,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香山的秋
枫是最具有特色的,也是最迷人的。每当秋霜降落时,漫山遍野的黄栌树舒
篇
(一)
枝展叶,美如锦,红似火,色如霞,凭高远望,山峦重叠,红装素裹,分外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妖娆。这时,特来观景的人们,久立山顶,极目四望,流连忘返!
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别
整个香山公园,最出名的景点要数“鬼见愁”了。“鬼见愁”即香炉峰,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
是香山的主峰。它山势险峻,攀登不易,连鬼神都望而生畏呢!四方游客到
甜
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丛那小玻璃上而掠过的一条黑影想
此,都想登一登,爬一爬。当人们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地登上顶峰,放眼四
哦
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邀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土足的猫头鹰…总之,
望,永定河、卢沟桥、石景山、硕和园、玉泉山,尽收眼底。每当这时,人
腐
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叹道:“无限风光在险峰!”
1.这段主要写
的时候,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写在括号里。
2.文段中,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有(
(1)留恋得忘记回去。(
)
孩子们想象到的有(
(2)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
A.一粒星B.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C.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
2。第2自然段描写香山的自然风光,作者按
顺序写了
幻的云彩D.一条黑影
E.灰色的蝙蝠
F.会唱歌的夜莺
三季的景色。
G.霸气十足的猫头鹰H一朵云
3.“每当秋箱降落时,漫山遍野的黄栌树舒枝展叶,美如锦,
3.画“”的句子中,蝙蝠、夜鸴、猫头鹰的共同特点是」
孩
。”这句话运用了
和
两种修辞手法。
第3页,共6页
第4页,共6项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