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素养测评B卷
素养提升与思维创新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特别策划了“奇趣博物之旅”活动。现在,志愿者小组诚邀你们一同参与活动的筹备工作,共同设计一段难忘的旅程!
任务一:设计创意宣传单
一、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探索热情,志愿者小组精心准备了一份活动宣传单。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练习。(10 分)
活动目的:开拓视野,提升科学、文化sù yǎng(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亮点:学校设计了bié chū xīn cái( )的“奇趣博物之旅”。你将有机会实地参观多个博物馆,聆听精彩讲座,参与各种手工活动,péi yǎng( )动手能力。此次活动寓教于乐,让你远离枯【zào】与pí juàn( ),感到xīn mǎn yì zú( )。
1. 看拼音,将词语写在活动宣传单的括号里。(7 分)
2. 通过查字典,同学们找到了下面三个“zào”,宣传单上的“zào”字应该写作“______”。(1 分)
3. 下列词语与活动宣传单中的画线词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2 分)
A. 别有用心 B. 别有风味 C. 别无二致 D. 别具一格
任务二:精心规划游玩路线
●路线一:艺术探索之旅
二、聪聪特意设计了隐藏关卡,请你完成下面的练习,解锁艺术主题的完整路线。(12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关卡 卡车 游标卡尺 B. 攒钱 积攒 人头攒动
C. 哄骗 哄传 一哄而散 D. 沮丧 颓丧 丧权辱国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
B.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C. 太和门失火后,宫中请来市面上扎彩棚的能工巧匠,按原建筑面貌复制了太和门。
D.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又井然有序。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句中“斗士”加引号表示强调。
C. “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的特有画种,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这里的省略号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D.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这句话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 博物馆旁的文创店里有一幅风景画,画中五颜六色的花一齐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若要在画中的空白处题上符合意境的诗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B. 《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C. 《竹节人》一文介绍了制作竹节人的方法以及这种玩具的玩法,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D. 如果想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应重点阅读《故宫博物院》一文中的材料一和材料二。
6.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大量的全景镜头,尽可能地展现文物修复的场景,让观众______。除此之外,该片还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展现文物修复师们用匠心努力修复文物时的画面。
A. 欣赏故宫的景色 B. 了解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
C. 知道故宫的历史 D. 切身感受文物“重生”的现场氛围
●路线二:科技前沿探索
三、在科技主题路线中,我们将领略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9 分)
1. 了解空间站的基本信息及建设历程。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6 分)
①否则上了中国空间站尽管会看不懂操作界面与作业手册,还不见得能跟中国航天员沟通。
②文章指出,全世界所有的天文与太空科学爱好者,对于各种太空科学影片中的受访者使用英文与俄文受访已相当习惯。
③这些有关全球航天员学习中文的现象,让无数中华儿女感到禁不住自豪与骄傲。
④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天宫启动新兴太空语言,外国航天员加紧学中文》。
⑤不过自从中国启用了空间站之后,有关太空科学的国际媒体与网络论坛七嘴八舌,许多国家的航天员除使用原先的英文与俄文之外,已经开始加紧学习中文。
(1)将上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句①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3)句③的语序有问题,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⑤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恰当,应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 感受物流自动化行业中的科技含量。与传统人力叉车和自动叉车相比,“无人叉车机器人”具有无盲区、更灵活、更安全的特性。请描述同学们观看“无人叉车机器人”演示视频时入迷的状态。(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深度资料补充
四、为了丰富活动的内容,聪聪还提供了相关的资料。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读一读,完成练习。(39分)
(一)核舟记(节选)(9 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①寸之木,为②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③因④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⑤余核舟一,盖⑥大苏⑦泛⑧赤壁云。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⑨,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⑩,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 桃核修狭 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释】①径:直径。②为:做。这里指雕刻。③罔(wǎng)不:无不,全都。④因:顺着,就着。⑤贻(yí):赠。⑥盖:句首语气词。⑦大苏:苏轼。⑧泛: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览。⑨箬(ruò)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⑩篆文:用篆体刻成的文字。 简:挑选。 修狭:长而窄。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尝贻余核舟一 ________________
(2)曾不盈寸 ________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关于“核舟”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这是用桃核雕刻成的舟。
B. 它很小,但上面所刻的东西却很多。
C. 它描绘了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景。
D. 上面刻有三十四个字,但不知它的长短。
4. 如果你看到了“核舟”,你最想说什么?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百年京张(12 分)
材料一:
①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条铁路,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这就是北京到张家口约200千米长的京张线。它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②老京张线,建成于1909年,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的。这是中国人自主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修筑工程非常艰巨,要穿越峻岭幽谷,开凿多条隧道。当时,外国人断言中国绝不可能成功修建京张铁路。在冷嘲热讽中,詹天佑等爱国志士不畏困难,接下修筑京张铁路的重担。
③通观京张铁路全线路途,它以一架铁桥信步于高山深涧之中,在塞外关隘张家口安然驻步。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之后,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人”字形线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④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勤劳、才智和卓越成就建成京张铁路,揭开了中国铁路建筑史上崭新的一页。
材料二:
①京张高铁的车站设计彰显着中国智慧。
②张家口站,采用了历史古迹长城名关——“大境门”的拱门造型,还巧妙地融入了老京张铁路的“人”字形元素。
③太子城站紧挨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鸟瞰像一块美玉镶嵌在山中。
④延庆的八达岭长城站作为一个建造在长城景区内的车站,其地面部分的建筑表面种满了绿色植被,与山体自然地融为一体。
⑤北京北站增加了智能刷脸设备。旅客可以直接刷脸进站,也可根据需要,打印纸质车票。
材料三:
①新京张线,也就是京张高铁,于2019 年通车。它从北京北站出发,穿过居庸关、八达岭的崇山峻岭,跨过燕赵大地的河流湖泊,到达河北张家口,使两地间列车运行时间由三个多小时缩短到一个小时左右。
②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在列车自动驾驶、北斗卫星导航、生物特征识别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京张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时速350 千米的智能化高速铁路,应用自动驾驶系统,全程实现有人值守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此前在地铁上有应用案例,但与地铁相比,高铁的速度更快、线路更网络化、运行环境更复杂。
③京张高铁的智能运营为旅客通行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服务:智能机器人可以贴身导航并搬运行李;通过电子客票、刷脸进站等可简化乘车流程;站内导航与站外导航融合,乘客出发时输入车次,即可导航至检票口或候车厅。
1. 阅读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3 分)
(1)京张高铁中的“京”和“张”分别指北京和张家口。 ( )
(2)京张高铁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须工作人员值守。 ( )
(3)要了解新京张线的智能化和车站设计,应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 )
2. 根据对老京张线“人”字形线路的介绍,火车行驶路线图示排序正确的是( )(2 分)
① ② ③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3. 如果你要前往崇礼的冰雪小镇,应在__________站下车;若你下午四点左右乘坐高铁从西直门前往张家口站,预计会在下午________(时间)左右到达。(2 分)
4. 阅读材料,相信你对京张线了解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结合所给材料,照样子填一填。(3 分)
5. 请补全宣传京张线的广播稿。(2 分)
百年京张,变的是修筑工艺,不变的是必胜的决心。
百年京张,变的是服务水平,不变的是“乘客至上”
的理念。
百年京张,变的是_____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诱人的蓝色能源(18 分)
任务一:了解什么是“蓝色能源”。
任务二:了解常见的“蓝色能源”的类型。
任务三:了解“蓝色能源”的发电原理。
任务四:学习作者是如何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蓝色能源”的优势的。
①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
②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采集器,它吸收的太阳能达到37万亿千瓦,而太阳辐射热能进入海面,绝大部分被表层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深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而立即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 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涨潮时人们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蕴藏量约为1. 1 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24 亿千瓦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据测量,近岸浪对海岸的压力可达到每平方米30吨~5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亿~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几万亿千瓦时。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⑥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宽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1. 为了完成任务一,应重点阅读第______段,从中可以知道“蓝色能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 为了完成任务二,应重点阅读第______段,从中可以知道常见的“蓝色能源”的类型有温差能、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 为了完成任务三,应抓住第___________段。阅读相关段落,完成下表。(5 分)
4. 为了完成任务四,应通读全文,品味语言。用“___”在文中画出一个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写出你的理解。(4 分)
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4 分)
材料:南海是中国南部的边缘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表层水温较高,年平均水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只有5℃。
我认为可以在南海开发________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分享活动心得
五、参加完此次活动,同学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相信你也有很多感受想要分享。请结合个人经历,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你学习的快乐与收获。请以“______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作文。注意先补全题目再习作。(30 分)
参考答案
一、1.素养 别出心裁 培养 疲倦 心满意足 2.燥 3.D
二、1.D 2.A 3.D 4.B 5.D 6.D
三、1.(1)④②⑤①③
(2)尽管 不仅
(3)这些有关全球航天员学习中文的现象,让无数中华儿女禁不住感到自豪与骄傲。
(4)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2.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当机器人灵活地完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时,他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场科技盛宴之中。
(一)1.(1)曾经
(2)满
2.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3.D
4.这个雕刻作品很小,上面却有对联、题名和篆文,共计三十四个字,王叔远的雕刻技艺真精湛!
(二)1.(1)√(2)×(3)√
2.B
3.太子城 五点
4.京张高铁的车站设计彰显着中国智慧
在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我们的文化自信也得以彰显
相信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祖国会取得更多辉煌的成就
5.国家实力 拼搏奋进”的中国力量
(三)1.① 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
2.② 潮汐能 波浪能
3.③④⑤ ①潮汐能 ②波浪能 ③利用涨潮与落潮潮位之间的落差,将势能转化为电能 ④将海浪中蕴含的力量转化为电能
4.列数字 海浪中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可以为人类所利用
大浪能把 13 吨重的岩石抛至 20 米高处,能量惊人。
5.温差 南海平均水较深,年平均表层水温在25℃以上,深层水和浅层水的温差在 20℃以上,具备利用温差能发电的条件。
五、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