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测评】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16 21:3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测试基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______。
空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______、生活废气等。
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土壤污染主要由工业废渣、______、生活垃圾等引起。
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沉淀、______、消毒等。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净化空气。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们要合理使用______,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______气体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______,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只要对污水进行简单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到自然水域中。( )
清新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要尽量减少空气污染。( )
一个地区的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
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
植树造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降低空气污染程度。( )
所有的水域都能自我净化,不需要人类进行保护。(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植物,不允许人类利用。( )
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所以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
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我们应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
下列行为中,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氧气
以下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
A. 大熊猫 B. 袋鼠 C. 企鹅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的是( )。
A. 过度放牧 B. 退耕还林 C. 乱占耕地
污水处理过程中,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 沉淀 B. 消毒 C. 吸附
森林被称为 “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森林能( )。
A.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 提供木材 C. 调节气候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 遗传多样性 B. 数量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清新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 空气污染会影响人类健康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系统,我们应该( )。
A. 随意排放污水 B. 过度捕捞水生生物 C. 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
土壤中的蚯蚓对土壤的作用是( )。
A. 使土壤板结 B. 增加土壤肥力 C. 破坏土壤结构
下列现象中,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冰川融化 C. 酸雨增多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B. 保护珍稀动植物 C. 发展经济
空气质量指数(AQI)数值越小,表明空气质量( )。
A. 越好 B. 越差 C. 与数值无关
以下哪种行为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引进外来物种 C. 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不包括( )。
A. 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B. 围湖造田 C. 保护耕地
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
简述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及每个环节的作用。
空气对生物有哪些重要作用?请列举至少三点。
为什么说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很重要?
土壤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空气,减少空气污染?
五、科学探究(8 分)
同学们想要探究 “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的效果”,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的效果。
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绿萝、吊兰、芦荟若干盆,密封透明玻璃箱若干个,空气质量检测仪。
实验步骤:
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请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广场
有限
解析:地球虽然水资源总量大,但淡水资源占比小,且大部分淡水资源存在于冰川、深层地下水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形式,所以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汽车尾气
解析: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与工业废气、生活废气共同影响空气质量。
遗传
解析:生物多样性涵盖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农药化肥
解析:工业废渣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使残留物质进入土壤,生活垃圾若处理不当也会污染土壤,这些都是土壤污染的常见原因。
过滤
解析:沉淀可使水中较大颗粒杂质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消毒则是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它们是污水处理的常用方法。
光合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 - 氧平衡和净化空气起着关键作用。
自然保护区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农药化肥
解析: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污染土壤等问题,合理使用可减少对土壤的不良影响,保护土地资源。
二氧化碳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过高,会使地球表面热量难以散发,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水生植物
解析: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二、判断大厅
×
解析:污水需经过一系列严格处理,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自然水域中,简单处理可能无法有效去除污染物,会对水域生态造成破坏。

解析:清新的空气含氧量适宜,无过多有害污染物,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呼吸、生长等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减少空气污染能保障生物健康。
×
解析:一个地区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相对脆弱。
×
解析:土地沙漠化虽有自然因素,但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等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

解析: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还能吸附灰尘,从而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植树造林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
解析:虽然水域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但当污染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导致水域生态破坏,仍需要人类合理保护和管理。
×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不允许人类利用,而是要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以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长远利益。
×
解析:即使工业废水经过处理,仍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残留等,直接用来灌溉农田可能会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解析: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避免过量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造成伤害,保护臭氧层对维护生物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
解析: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虽能在短期内增加农作物产量,但会导致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使用。
三、选择乐园
B
解析: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将大量有害物质带入水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其残留会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都造成水污染;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有效去除污染物,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
B
解析: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会与氧气、水等发生反应,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二氧化碳虽然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氧气不会造成酸雨。
A
解析: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企鹅主要生活在南极地区。
B
解析: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乱占耕地会减少耕地面积,影响粮食生产;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
A
解析: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不溶性杂质沉降到水底;消毒主要是杀灭微生物;吸附一般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沉淀能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A
解析: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 - 氧平衡起着关键作用,如同 “肺” 对人体呼吸的重要性,因此被称为 “地球之肺”。提供木材和调节气候也是森林的作用,但不是被称为 “地球之肺” 的主要原因。
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数量多样性。
A
解析:清新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氧气能支持燃烧;空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影响人类健康。
C
解析:随意排放污水会污染水域生态系统,过度捕捞水生生物会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含磷洗衣粉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B
解析: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其粪便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有益,并非使土壤板结或破坏土壤结构。
C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是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酸雨增多主要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有关,与温室效应无关。
A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态系统平衡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珍稀动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发展经济应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进行。
A
解析: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数值,数值越小,表明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越少,空气质量越好。
B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知识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引进外来物种若缺乏有效管理,可能会因竞争、捕食等关系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
B
解析: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和保护耕地都是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围湖造田会破坏湖泊生态系统,降低湖泊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功能,不属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问题城堡
答案:污水处理一般流程包括沉淀、过滤、消毒。沉淀的作用是利用重力使污水中的大颗粒不溶性杂质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污水中的固体和液体。过滤则是进一步去除沉淀后水中残留的细小不溶性杂质,通过过滤介质(如滤纸、滤网等)拦截杂质,使水变得更清澈。消毒是使用消毒剂(如氯气、二氧化氯等)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确保处理后的水达到安全排放标准,可用于工业生产、灌溉或排放到自然水域。
解析:按照污水处理常见流程,依次阐述每个环节及其作用,使学生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答案:空气对生物的重要作用有:为生物呼吸提供氧气,生物通过呼吸作用获取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空气流动形成风,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促进植物繁衍和分布;空气能调节气候,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从生物呼吸、植物光合作用、植物繁衍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列举空气对生物的重要作用,体现空气在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中的多方面影响。
答案: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很重要,因为它使生态系统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不同角色,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当某一物种数量发生变化时,其他物种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进行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生物多样性还为生态系统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如土壤形成、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保障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解析: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服务等角度,阐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展示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
答案:土壤污染会带来多方面危害。首先,影响植物生长,污染物可能阻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其次,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再者,破坏土壤生态系统,使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自净能力。此外,土壤污染还可能导致水体污染,被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
解析:从对植物、人体、土壤生态系统和水体等方面,分析土壤污染带来的危害,全面展示土壤污染的负面影响。
答案: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空气,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如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替代传统的高污染能源;加强工业废气治理,要求工厂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增加城市绿化,多种植树木和花草,它们能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
解析:从能源使用、工业治理、绿化和垃圾处理等方面,提出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涵盖生活、生产和环境建设等多个领域。
五、科学探究
实验步骤:
将密封透明玻璃箱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标记为绿萝组、吊兰组、芦荟组,每组放置相同数量的玻璃箱(如三个)。确保每组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便于对比。
在每个玻璃箱内放置一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并记录初始空气质量数据,包括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颗粒物浓度等指标。获取实验前的基础数据,以便对比植物净化空气后的效果。
在绿萝组的每个玻璃箱内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绿萝,吊兰组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吊兰,芦荟组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芦荟。控制植物的生长状态相同,突出植物种类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影响。
将所有玻璃箱放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光照等保持一致。排除其他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实验变量单一。
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如 1 小时),记录一次每个玻璃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数据,持续记录一段时间(如 6 小时)。定时记录数据,可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变化。
实验结束后,对比三组玻璃箱内空气质量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植物对空气中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得出不同植物
五、科学探究(8 分) 同学们想要探究 “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的效果”,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的效果。 实验材料:长势相同的绿萝、吊兰、芦荟若干盆,密封透明玻璃箱若干个,空气质量检测仪。 实验步骤: 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2.请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答案及解析
五、科学探究
实验步骤
准备阶段:
将若干个密封透明玻璃箱分为三组,分别标记为绿萝组、吊兰组、芦荟组,每组玻璃箱数量相同(例如每组各 5 个)。这样分组便于对比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差异。
在每个玻璃箱内放置一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并记录初始空气质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醛、颗粒物(如 PM2.5、PM10)等污染物的浓度数值。记录初始数据是为了后续能准确分析植物对空气质量的改变情况。
植物放置阶段:
在绿萝组的每个玻璃箱中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绿萝,确保绿萝的大小、叶片数量与健康状况等基本一致。同理,在吊兰组每个玻璃箱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吊兰,芦荟组每个玻璃箱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芦荟。保证每组植物的一致性,能有效控制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实验进行阶段:
将所有放置好植物的玻璃箱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保持在 25℃左右,光照采用自然散射光或相同强度的人工光源照射,避免因环境因素差异对空气净化效果产生干扰。
每隔 1 小时,使用空气质量检测仪记录每个玻璃箱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数据,持续记录 8 小时。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和足够长的记录时间,能全面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时段对空气净化效果的动态变化。
结果分析阶段:
整理三组玻璃箱内空气质量检测仪记录的数据,绘制不同植物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折线图。通过折线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植物对各类污染物净化速度和程度的差异。
对比三组数据,分析哪种植物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甲醛、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更好,例如观察哪种植物能更快降低污染物浓度,以及最终能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何种程度,从而得出不同植物对空气净化效果的结论。
六、拓展长廊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减少污染排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例如合理使用洗涤剂,避免含磷洗涤剂进入下水道,因为磷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同时,不随意向河流、湖泊等水域丢弃垃圾,防止垃圾中的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对于工业活动,应监督企业严格遵守环保规定,确保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例如一些印染厂、化工厂等,必须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重金属、化学药剂等污染物,才能排入自然水域。
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比如随手关闭水龙头,采用节水器具,提高家庭用水的利用率。在农业灌溉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土壤养分流失。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取水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缺水,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在干旱地区,要合理调配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保障水域生态系统的水量需求。
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不进行非法的围湖造田、填海造地等活动,这些行为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积极参与保护湿地的行动,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对净化水质、调节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阻止对湿地的破坏。同时,在河流、湖泊周边植树造林,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进入水域,为水生生物营造稳定的生存环境。
合理捕捞:在进行渔业活动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过度捕捞。了解不同鱼类的繁殖周期和生长特点,严格遵守休渔期的规定,让鱼类有足够的时间繁殖和生长,维持水生生物种群的数量和结构稳定。例如在一些海域,规定特定的休渔期,禁止在该时间段内进行大规模捕捞作业,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此外,采用合适的捕捞工具和方法,避免对幼鱼、小鱼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保护水生生物的种群延续。
解析:从污染排放、水资源利用、生物栖息地保护和合理捕捞四个方面,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场景,阐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地呈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方法。
请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宣传标语:“多样生物绘生态画卷,和谐共生筑美好家园 —— 保护生物多样性,从你我做起!”
设计思路:前半句 “多样生物绘生态画卷” 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将多样的生物比喻成描绘生态画卷的元素,形象地展示出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让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美学价值和重要意义。“和谐共生筑美好家园” 则突出了人类与各种生物和谐共处的关系,表明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实现与生物的和谐共生,才能构建美好的家园,引发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最后 “保护生物多样性,从你我做起” 明确提出行动呼吁,强调每个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责任,使宣传标语具有实际的引导作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整体标语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传播,从理念传达和行动倡导两个层面,达到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