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启正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课堂练习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华为MateXT是一款折叠屏手机,化学物质吡唑啉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其化学式为C3H6N2,下列有关吡唑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吡唑啉由3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
C.吡唑啉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吡唑啉分子中含有一个N2分子
【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吡唑啉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吡唑啉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A、吡唑啉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B错误;
C、吡唑啉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2×3):6:(14×2)=18:3:1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
D、吡唑啉由吡唑啉分子构成,吡唑啉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一个吡唑啉分子中不含有一个N2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草莓可以用主植株上延伸出来的部分匍匐茎来产生新的草莓苗。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分根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草莓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是用营养器官茎进行的繁殖,因此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
故答案为:B。
3.(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拿起物理课本大约用力50N
B.一张答题卡平放在桌面上的压强约为10Pa
C.家用电风扇的功率约为500W
D.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6cm
【答案】D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A、课本的质量约m=200g=0.2kg,受到的重力约G=mg=0.2kg×10N/kg=2N,故A错误;
B、一张答题卡平放在桌面上的压强约为1Pa,故B错误;
C、家用电风扇功率一般在40 100W左右,500W功率过大,C 错误。故C错误;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如图是某一定值电阻的I-U图像。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ΔU,其电功率增大ΔP。则下图中的阴影面积大小能正确表示ΔP大小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 根据ΔP=I22R-I12R=U2I2-U1I1,表示出变化的电功率,进而判断出符合题意的图像。
【解答】 变化的电功率为:
ΔP=I22R-I12R=U2I2-U1I1,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B.从微观结构看: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CH4+2O2
D.从物质质量关系看: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11:9
【答案】A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氧化物
【解析】【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CO2、H2O在催化剂、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CH4、O2,
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 。
【解答】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涉及的氧化物有CO2、H2O,共2种,故A选项错误;
B、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是CO2、H2O、CH4、O2,均由分子构成,故B选项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故C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44:(2×18)=11:9,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6.(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杭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0米跑步----学生在直线跑道这段跑步时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跳绳----中学生跳绳时的功率比该同学正常走楼梯时的功率大
【答案】C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3)如果受力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解答】A 、学生在直线跑道跑步时,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向后的摩擦力(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跑步时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趋势,地面给脚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前进 ),A 错误。
B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脚用力向后蹬地,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人获得向前的力,而不是增大惯性,B 错误。
C 、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单杠对人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是一对平衡力,C 正确。
D、跳绳时每次跳起高度较小,走楼梯时上升高度大,且时间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跳绳功率比正常走楼梯功率大,D 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科学家曾用变形虫(一种单细胞生物)做分割实验,结果有核部分不仅会活下来还会复原失去的部分,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细胞膜能保护细胞
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细胞质是新陈代谢的场所
D.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由题中的实验操作,将变形虫分成了有核和无核的几部分,可认为控制的变量是有核无核。根据实验的结果可得到结论。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实验控制了变形虫分割的几部分,有核与无核,结果有核的活了下来并复原了失去的部分,无核的部分死亡,这个事例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鲟鱼是一种体形大、寿命长的淡水鱼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
B.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C.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D.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胎生动物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形成胚泡后,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2、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解答】A、鲟鱼是卵生动物,其生殖过程中,雌鱼将卵释放到体外,雄鱼随后释放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可见,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A正确;
B、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仍然是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雌雄性细胞的结合,B错误;
C、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之后卵在水中发育,C错误;
D、鲟鱼不是胎生动物,而是卵生动物,其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D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试剂
C.制备氧气 D.收集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添加粉末状试剂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试剂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氧气的性质以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试剂,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试剂送到试管底部,故B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C、加热固体试剂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C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排净瓶内的空气,故D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0.(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
【答案】D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水火箭模型
【解析】【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
(2)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当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AB、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时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错误;
CD、按下发射气阀,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筒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如图所示,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是6N和14N,B的底面积为80cm2(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是14N B.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为12N
C.物体B受到的合力是8N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100Pa
【答案】B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先对AB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B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
(2)定滑轮是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3)静止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4)先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力,再根据公式求得压强。
【解答】 A、物体A受重力GA和绳子对A的拉力FA,因为物体A静止,所以FA=GA=6N,故A错误;
B、定滑轮不省力,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是6N,则绳子对定滑轮的拉力也为6N,定滑轮受到两段绳子向下的拉力(大小都为6N),所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F=6N+6N=12N,B 正确。;
C、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是零,故C错误;
D、物体B受向下的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则有GB=F支+FB,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FA=6N,
F压=GB-FB=14N-6N=8N;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两白炽灯L1上标着“220V 80W”,L2上标着“220V 40W”现把它们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2的功率小于L1的功率
B.L1、L2的总功率大于40W小于80W
C.L1、L2功率之比是1:2
D.串联后灯L1会变得更亮
【答案】C
【知识点】电器的电功率;电功率
【解析】【分析】 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求出两灯泡的电阻,当两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I2R求出两灯泡的实际功率,然后比较两灯泡的功率关系和两灯泡的总功率,进一步求出两灯泡的功率之比。
【解答】 由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
两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
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
P1'=I2R1=(0.12A)2×605Ω=8.712w
P2'=I2R2=(0.12A)2×1210Ω=17.424w
所以,L2的功率大于L1的功率,故A错误;
两灯泡的总功率:
P=P1'+P2'=8.712w+17.424w=26.136W,故B错误;
两灯泡的功率之比:P1':P2'=8.712w:17.424w=1:2,故C正确。
串联后灯L1功率变小,不会变得更亮,D错误。
故答案为:C。
13.(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下列各选项中四个科学术语分别表示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C.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D.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心脏和血管;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甲包含乙、丙、丁,甲和乙、丙、丁是从属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解答】A、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且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者是并列关系,A正确。
B、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酸、碱、盐,B正确。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
D、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种属于并列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C。
14.(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生产、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
B.工业上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依据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C.细胞的呼吸作用、食物的腐败、醋的酿造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D.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这里的铁、钙是指单质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解析】【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解答;
B、根据氧气工业制取的方法解答;
C、根据缓慢氧化的知识解答;
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解答。
【解答】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A错误;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B错误;
C、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醋的酿造这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不容易被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C正确;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这里的铁、钙是指元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如果一小车每秒钟通过的距离相同,则小车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一个物体速度为零时,则该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
C.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说明焦耳定律不适用于导线
D.一杯汽油倒去一半,剩余汽油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而热值、比热容不变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平衡力的辨别;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运动。判断匀速直线运动不能仅依据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距离相同,还需考虑运动轨迹是否为直线和方向是否恒定 ,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准确理解。
(2)平衡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速度为零不一定就受平衡力。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综合力与运动状态关系判断,涉及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相关知识。
(3)焦耳定律Q=I2Rt,用于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4)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质的多少有关,会随物质减少而减小。
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或体积 )之比,只取决于燃料种类。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 、每秒钟通过的距离相同,但运动方向不一定保持不变,只有在直线上且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才是匀速直线运动,有可能是曲线运动,所以该小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
B 、物体速度为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此时只受重力,不是受到平衡力作用 ,B 错误。
C 、电炉丝和导线串联,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不怎么热,是因为电炉丝电阻比导线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I、t相同时,电阻R越大,产生热量Q越多,焦耳定律适用于导线,C 错误。
D 、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汽油倒去一半,所含汽油减少,质量减小为原来一半;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们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等因素无关,所以剩余汽油热值、比热容不变,D 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其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
(2)为了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____(填序号)。
A.将锌粉分别加入FeCl2溶液、CuSO4溶液中
B.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最后加入锌粉
C.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锌粉
(3)向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此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A;B
(2)B;C
(3)2AgNO3+Zn=2Ag+Zn(NO3)2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新型金属材料
【解析】【分析】(1)A、根据铁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分析;
B、根据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3)根据金属镁、锌、银铜的主要化学性质及活动性顺序大小关系分析。
【解答】(1)A、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等,而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故A错误;
B、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薄膜能阻止铝进一步被锈蚀,所以虽然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B错误;
C、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组成成分的纯金属硬度,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故C正确;
故答案为:AB。
(2)A、将锌粉分别与FeCl2溶液、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铁和铜,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但是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故错误;
B、在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铜粉,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锌不仅与盐酸反应,锌也能够从氯化亚铁中置换出铁,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从而可以得出Zn>Fe>Cu,故正确;
C、在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铜不与FeCl2反应,再加入锌粉,锌能置换出铁,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性小于铁,从而可以得出Zn>Fe>Cu结论,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3)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H>Cu>Ag,向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锌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化学方程式为2AgNO3+Zn=2Ag+Zn(NO3)2;
17.(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肥胖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内的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体重增加,易导致肥胖。
(2)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如图为人体肾单位模型图,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重吸收过程需要能量,请写出某生理过程释放能量的文字表达式 。
(3)当生活中出现某些烦恼问题时,心情不佳,容易暴饮暴食,不利于健康,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____(填字母)。
A.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我自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答案】(1)大于
(2)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3)A;B;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图中①肾小球、②血管、③肾小管。
【解答】(1)同化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长期吃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能量过多,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多,即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从而导致体重增加、易肥胖。
(2)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需要能量,该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文字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3)A 、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能将注意力从烦恼事情上转移开,有助于调节情绪 。
B 、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把内心的不愉快倾诉出来,能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 。
C 、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能从心理上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会使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调节,不利于情绪调节和身心健康 。
故答案为:ABC。
18.(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如图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1)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母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溶液100g,要将其稀释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选种,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1)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饱和
(3)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26.5%=(100g+x)×16%,x≈65.6g。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说明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可得:100g×26.5%=(100g+x)×16%,
x≈65.6g。
19.(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质量为m的物块静置于斜面上B点,此时物块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p。放手后,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滑行至A点停下,如图所示:
(1)物块从B点运动到A点整个过程中始终对物块做的力是 。
(2)物块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块到达A点时的温度升高了 。(比热用C表示)。
(3)若将物体从A点刚推回至B点,需要做的功至少 。
【答案】(1)摩擦力
(2)Epη/cm
(3)2Ep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出所做的功。
【解答】(1)从B到A的过程中,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的方向相反,且整个过程中始终在摩擦力f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摩擦力始终对物块做功;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故从B点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物块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对物块做功,从斜面底端至 A点的过程中,物块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没有始终对物块做功;支持力的方向始终和物块运动方向垂直,故支持力始终不做功;
(2)在物体滑动过程中能量守恒,运动过程中转化成的内能为:ηEp,根据比热容的变形公式可知,升高的温度Δt=Epη/cm;
(3)物块静置于斜面上A点时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为Ep,当到达水平面的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为0;也就说明其间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并且重力做正功,而摩擦力做负功,两者做功之和为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要将物体由B点推到 A点,仍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分别做Ep的功,故人要对它做的功为Ep+Ep=2Ep。
20.(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合适的选材有利于实验的成功。
(1)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时,选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2)为观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选择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首先要在视野里找到 (填血管名称)
【答案】(1)保持细胞形态
(2)毛细血管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生理盐水的作用原理:生理盐水浓度(0.9% 的氯化钠溶液 )与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相近。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等动物细胞时,滴加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防止细胞因渗透作用导致形态改变,保证细胞结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利于显微镜下准确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2)血管类型及特点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1)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的支撑和保护。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内液浓度相近,约为 0.9% 。滴加生理盐水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细胞既不会因吸水而涨破,也不会因失水而皱缩,从而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便于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2)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管径十分微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找到毛细血管是关键。因为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观察血液流动的情况,如红细胞的移动方向等,而且通过观察毛细血管的血流情况,能间接了解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方向(血液从动脉流入毛细血管,再从毛细血管流入静脉 )。
2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在学完运动和力相关知识后,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小李和小明分别为1.5m/s和2m/s的速度一前一后在行走,以小李为参照物,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李的前脚跟刚着地时(如图),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选填“向前”或“向后”)。
(2)小王将弹簧秤(弹簧秤重力不计)连接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之间,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
【答案】(1)运动;向后
(2)5N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与运动的关系;弹力
【解析】【分析】1、参照物与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是被选定作为标准,用来判断其他物体运动情况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摩擦力方向判断: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在人走路的情境中,脚蹬地时,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向前,正是这个摩擦力为人的行走提供了动力 。
3、二力平衡条件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小李速度1.5m/s ,小明速度2m/s ,小明相对小李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以小李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根据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脚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
(2)两个完全相同木块,整体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把两木块及弹簧秤看成整体,整体受向左10N拉力,那么地面给整体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10N 。由于两木块相同,所受摩擦力相同,对木块B进行受力分析,弹簧秤拉力和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平衡,木块B
受到的摩擦力为10N÷2=5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
2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在家用电器调查活动中,小明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2min,测得家中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转盘转了70r,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为 ;若不计能量损失,这段时间内热水器中50L的水可升温 ℃。由于热水器的功率远大于冰箱,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热水器的电源线比冰箱的要 (选填“粗”或“细”)。[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答案】2100w;1.2℃;粗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器的电功率
【解析】【分析】 (1)1000r/(kW 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 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000r,据此求出转盘转70r热水器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求热水器的电功率;
(2)不计能量损失,则Q吸=W,利用Q吸=cmΔ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3)利用P=UI、Q=I2Rt以及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即可。
【解答】 (1)1000r/(kW 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 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000r,
电能表的转盘转70r,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
,
工作时间,
该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
(2)水的体积V水=50L=0.05m3,
由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0.05m3=50kg;
因为不计能量损失,所以水吸收的热量:Q吸=W=2.52×105J,
由Q吸=cmΔt得水升高的温度:
;
(3)由于电热水器的功率远大于冰箱,则根据P=UI可知,电热水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远大于通过冰箱电流,由Q=I2Rt可知,在电源线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热水器的电源线上产生的热量较多;
为保证线路安全,电热水器选择较粗的电源线,可以减小电源线的电阻,根据Q=I2Rt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源线上产生的热量减少,可防止电源线过热而引发安全事故。
23.(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有同学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木本植物,多数体表颜色较深,如叶为墨绿色,茎或枝条为黑褐色;而生活在炎热地带的木本植物,往往体表颜色较浅,如叶为浅绿色,茎或枝条为浅绿色。有些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1)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学者们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帮助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或器材的选择预处理:
A.两种生长状况类似且体表颜色 的灌木。
B.所有植物根植于相同条件的土壤中。
②选定合理便捷的监测指标:植物体表的温度。
③实验处理和过程:仿照寒冷地带的自然光照条件,将两组材料置于低温条件下,每次光照5小时。记录处理前后指标的量值。实验重复3次。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 ,则学者们的说法成立,否则无法成立。
(2)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ⅰ ,ⅱ监测便捷。
(3)基于本实验,为了让引种的耐寒性较弱的树木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答出1点即可) 。
【答案】(1)深浅有明显差异;深色组植物体表温度值高于浅色组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体表的温度变化可以反映植物能否维持较高活性的酶
(3)覆盖颜色较深的薄膜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①题干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主要是探究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因此实验自变量是两种生长状态类似且体表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的灌木,实验的检测指标是温度的变化,可通过测定培养两种植物的水的温度变化来判断。④实验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水温的改变就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因此若深色组水体的温度值高于浅色组,则说明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2)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植物体内酶的活性,体表的温度变化可以反映植物能否维持较高的酶活性以及监测便捷。⑤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植物吸收的太阳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⑥植物吸收的太阳能又能用于维持植物体的温度,保证酶的活性。
(3)基于本实验,为了让耐寒性较弱的行道树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覆盖较深颜色的薄膜,可以提高植物对太阳能的吸收。
24.(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质量重达千吨的上海慧眼阻尼器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里最亮眼的设置之一(如甲)。阻尼器是一种提供运动阻力消耗运动能量的装备,其主要作用是减振和耗能,帮助超高层建筑保持楼体稳定和安全。小明想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阻尼器抗震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木板上用乐高搭建高楼模型,并在上端放置挂钩,如图乙中a;
②在左侧用一定大小和频率的力来回抽拉模型下的木板(制造晃动效果),将刻度尺横放于模型顶部后方,读出最大摆动距离L0;
③将一个钩码(用钩码模拟阻尼器)挂在挂钩上(如图乙中b),用相同大小和频率的力抽拉木板,将刻度尺横放于模型顶部后方,读出最大摆动距离L1;
④逐个增加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最大摆动距离L2,L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阻尼器抗震效果与 的关系;
(2)小明设计a实验的目的是 ;
(3)小明将实验数据制作成表格如下,请根据表格数据帮助小明总结他的研究结果: ;
(4)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加可靠,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阻尼器重力(质量)
(2)作对照组
(3)对于同一建筑,阻尼器质量越大,抗震效果越好;但质量过大会压垮建筑物
(4)多次实验,总结结论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1)根据改变的量结合题意分析;
(2)根据没有挂钩码作为对比的量;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1)本实验改变的钩码的个数,即改变了阻尼摆的质量,探究阻尼器的抗震效果与阻尼器的质量是否有关?
(2)小明设计a实验的目的是显示没有阻尼摆时的晃动程度,作为对比的量(或对照作用)。
(3)根据表格数据,对于同个建筑物,阻尼器质量越大,抗震效果越好。但质量过大会压垮建筑物。
(4)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加可靠,可以采取多次实验验证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25.(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 (选填“a”或“b”)通入。
(2)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进行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的优点是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其可能原因是 。
【答案】(1)C;b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为固固加热型反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解答;
(2)根据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根据分液漏斗可用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来分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来分析解答;
【解答】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选用固固加热装置,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b通入;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用控制反应的速率,因为分液漏斗可用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可能原因是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会出现浑浊;
26.(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欧)。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
(2)小明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表指针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如果故障发生在灯泡上,则可能为 (填“断路”或“短路”);
(3)某次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8V,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写出他接下来应进行的具体操作 ;
(4)当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答案】(1)
(2)断路
(3)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0.6w
【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知道小灯泡额定电压和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确定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
(2)若电流表示数为0,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
(4)根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 (1)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则灯的额定电流约为,
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如下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则导致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图乙中电压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2.5V;
(4)根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4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4A=0.6W;
27.(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氢能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制氢技术一直是开发氢能的研究热点。
甲烷化学链制氢:以Fe2O3为载氧体,CH4、水蒸气、空气为原料,主要工艺如图1所示。
(1)“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4Fe2O3 8Fe+3CO2+6H2O,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2)“蒸气反应器”中,高温条件下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2是采用不同载氧体制氢时H2产量和纯度对比图,对比Fe2O3,能同时提高H2产量和纯度的载氧体是 (填字母)。
A.Fe2O3﹣Ni B.Fe2O3﹣Ce C.Fe2O3﹣Zn D.Fe2O3﹣Cu
(3)“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Fe2O3
(2)3Fe+4H2O 4H2+Fe3O4;D
(3)化合反应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流程信息、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1)在化学反应中,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在反应3CH4+4Fe2O38Fe+3CO2+6H2O中,Fe2O3中的氧被夺去,生成了Fe,所以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Fe2O3。反应前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Fe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降低。
(2)根据图1可知,“蒸气反应器”中反应物是Fe和H2O,反应条件是高温,产物是H2和Fe3O4,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 4H2+Fe3O4;对比图2中不同载氧体制氢时H2产量和纯度对比图,能同时提高H2产量和纯度的载氧体是Fe2O3-Cu,即选D。
(3)“空气反应器”中的反应是2Fe+O22FeO,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8.(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稻鸭共作生态体系”形成了“稻护鸭、鸭吃生物、鸭粪肥田”的稻田生态关系,对稻田有害生物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如图表示“稻鸭共作生态体系”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和害虫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2)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的非生物成分是 。
(3)有同学说害虫和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没有意义的。
该同学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请说明理由 。
【答案】(1)捕食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不合理,杂草和害虫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害虫可以是一些动物的食物来源,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能为其它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而且,它们的存在也能让该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和稳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害虫以水稻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
(2)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如水稻、杂草 )、消费者(如鸭、害虫等 )和分解者(图中未体现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图中展示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缺少的非生物成分就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该同学的说法不合理,杂草和害虫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害虫可以是一些动物的食物来源,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能为其它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而且,它们的存在也能让该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和稳定。
29.(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现代造纸使用NaOH蒸煮捣碎后的造纸原料,腐蚀软化原料中的纤维素制成纸浆,纸浆经过加工烘干后即成纸张。腐蚀软化时,原料中的木质素溶于碱液中,过滤后得到废液。图1是废液产生及处理的流程图,现对废液Ⅱ开展相关探究(假设废液中其他成分不参与相关反应)。
(1)废液Ⅰ经处理后含有Na2CO3,据此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 (填化学式)。
(2)利用图2装置及药品测定废液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本次实验所取废液Ⅱ样品为100g,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丙质量增加4.4g,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3)在图1所示流程中,若要更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液Ⅱ中的主要溶质,可采取的最佳处理方案是 。
【答案】(1)CO2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4.4g。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来自于碳酸钠,因此碳酸钠质量是。
废液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3)往废液Ⅱ中加入熟石灰,过滤出生成的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循环利用; 灼烧滤出的沉淀生成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也可循环利用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1)废液Ⅱ中含有Na2CO3,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据此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CO2。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4.4g。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来自于碳酸钠,因此碳酸钠质量是。
废液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3)往废液Ⅱ中加入熟石灰,过滤出生成的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循环利用; 灼烧滤出的沉淀生成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也可循环利用。
30.(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冬天有些老师会在办公桌上放置电热桌垫(如图)。小明同学想知道它的电热原理,他查看说明书后发现:该电热桌垫由12V电源供电,R1、R2的阻值分别为6Ω、4Ω,该桌垫可通过调温开关控制不同的电功率(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热桌垫处于 档(选填“关”、“低温”、“高温”)。
(2)求低温档时电路的总功率;
(3)求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档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答案】(1)高温
(2)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低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
(3)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据此得出电热桌垫处于的挡位;
(2)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据此得出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根据可知低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
(3)根据得出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时1分钟内消耗多少电能。
【解答】 (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
(2)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低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
(3)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3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齿肋赤藓能在极端干旱、贫瘠、强风沙的自然条件下,以垫状、丛集或毯状的形式聚集地生长在一起呈休眠状态,似一层灰黑色的“壳”覆盖在沙漠表面。今年7月中国科学家首次系统证明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实现“干而不死”、耐受-196℃超低温速冻实现“冻而不死”、耐受超过5000gy伽马辐射实现“照而不死”,且能够快速实现复苏、变绿并恢复生长,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请回答:
(1)齿肋赤藓不会产生种子,但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2)通过研究,团队也找到了这种苔藓的独特之处:其叶片重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叶顶端白色的芒尖还能反射强烈的阳光,芒尖实现了“自上而下”吸水模式,这是一种极其高效的从大气中集水-输水的智慧装置;因此它可以适应 环境。
(3)判断齿肋赤藓处于休眠状态而没有死亡,可以通过检验齿肋赤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4)网友讨论这类植物有望在火星上种植生长,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
(火星大气成分为约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氯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由于大气层很薄,有多种辐射,无法保留很多热,使火星表面日夜温差很大,其温度在-140℃到20℃之间。在通常数情况下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又很低,即使在其赤道一带也才-50℃,火星某些区域温度极少会在0℃以上,数据来源——郭守敬纪念馆。)
【答案】(1)孢子
(2)干旱
(3)CO2+Ca(OH)2=CaCO3↓+H2O
(4)合理,齿肋赤藓耐旱、耐寒、耐伽马辐射,且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知识点】孢子植物;植物的无性生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解答】(1)齿肋赤藓属于苔藓植物,不会产生种子,但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2)齿肋赤藓具有极其高效的从大气中集水-输水的智慧装置,因此它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3)由题干可知,齿肋赤藓有望在火星上种植生长,原因是:齿肋赤藓耐旱、耐寒、耐伽马辐射,且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3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1)粽子是将糯米用粽叶包裹煮制而成的,其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小启同学了解到,“铜牌”是铜锌合金制成的,为测定某“铜牌”样品中铜的含量:小启称取50.00g样品放入如图装置中,将100.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记录每次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反应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g 69.98 89.96 109.94 129.92 149.92
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3)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AB为2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求此时力F的大小?
【答案】(1)糖类
(2)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08g
x=2.6g
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此时可以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OB,
代入数据可得20kg×10N/kg×0.6m=F×0.4m,解得F=300N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食物中富含营养素种类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的总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此时力F的大小。
【解答】(1)灰汤棕中含有糯米,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08g
x=2.6g
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此时可以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OB,
代入数据可得20kg×10N/kg×0.6m=F×0.4m,解得F=300N。
1 / 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启正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课堂练习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华为MateXT是一款折叠屏手机,化学物质吡唑啉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其化学式为C3H6N2,下列有关吡唑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吡唑啉由3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
C.吡唑啉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吡唑啉分子中含有一个N2分子
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草莓可以用主植株上延伸出来的部分匍匐茎来产生新的草莓苗。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分根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3.(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拿起物理课本大约用力50N
B.一张答题卡平放在桌面上的压强约为10Pa
C.家用电风扇的功率约为500W
D.初中科学课本的长度约26cm
4.(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如图是某一定值电阻的I-U图像。当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ΔU,其电功率增大ΔP。则下图中的阴影面积大小能正确表示ΔP大小的是()
A. B.
C. D.
5.(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宏观﹣微观﹣符号”三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B.从微观结构看: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CH4+2O2
D.从物质质量关系看: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11:9
6.(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杭州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涉及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0米跑步----学生在直线跑道这段跑步时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
B.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
C.引体向上----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受到的重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跳绳----中学生跳绳时的功率比该同学正常走楼梯时的功率大
7.(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科学家曾用变形虫(一种单细胞生物)做分割实验,结果有核部分不仅会活下来还会复原失去的部分,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细胞膜能保护细胞
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细胞质是新陈代谢的场所
D.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8.(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鲟鱼是一种体形大、寿命长的淡水鱼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
B.鲟鱼的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C.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D.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胎生动物
9.(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装试剂
C.制备氧气 D.收集氧气
10.(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管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内能减小
1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如图所示,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是6N和14N,B的底面积为80cm2(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是14N B.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为12N
C.物体B受到的合力是8N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100Pa
1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两白炽灯L1上标着“220V 80W”,L2上标着“220V 40W”现把它们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2的功率小于L1的功率
B.L1、L2的总功率大于40W小于80W
C.L1、L2功率之比是1:2
D.串联后灯L1会变得更亮
13.(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下列各选项中四个科学术语分别表示图中的甲、乙、丙、丁,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
C.有机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D.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14.(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生产、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后,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
B.工业上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依据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C.细胞的呼吸作用、食物的腐败、醋的酿造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D.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这里的铁、钙是指单质
15.(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如果一小车每秒钟通过的距离相同,则小车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一个物体速度为零时,则该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
C.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说明焦耳定律不适用于导线
D.一杯汽油倒去一半,剩余汽油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而热值、比热容不变
16.(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其应用推动了社会发展。
(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
(2)为了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____(填序号)。
A.将锌粉分别加入FeCl2溶液、CuSO4溶液中
B.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最后加入锌粉
C.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锌粉
(3)向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此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肥胖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内的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体重增加,易导致肥胖。
(2)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如图为人体肾单位模型图,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重吸收过程需要能量,请写出某生理过程释放能量的文字表达式 。
(3)当生活中出现某些烦恼问题时,心情不佳,容易暴饮暴食,不利于健康,你认为下列哪种方法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____(填字母)。
A.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我自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18.(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如图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1)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母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溶液100g,要将其稀释成16%的氯化钠溶液用于农业上选种,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结果精确到0.1g)。
19.(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质量为m的物块静置于斜面上B点,此时物块具有的重力势能为Ep。放手后,物块沿斜面滑下,并在水平面上滑行至A点停下,如图所示:
(1)物块从B点运动到A点整个过程中始终对物块做的力是 。
(2)物块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物体内能的效率为η,则物块到达A点时的温度升高了 。(比热用C表示)。
(3)若将物体从A点刚推回至B点,需要做的功至少 。
20.(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合适的选材有利于实验的成功。
(1)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时,选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2)为观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选择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首先要在视野里找到 (填血管名称)
2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在学完运动和力相关知识后,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小李和小明分别为1.5m/s和2m/s的速度一前一后在行走,以小李为参照物,小明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小李的前脚跟刚着地时(如图),它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选填“向前”或“向后”)。
(2)小王将弹簧秤(弹簧秤重力不计)连接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之间,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
2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在家用电器调查活动中,小明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2min,测得家中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转盘转了70r,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为 ;若不计能量损失,这段时间内热水器中50L的水可升温 ℃。由于热水器的功率远大于冰箱,从安全用电的角度考虑,热水器的电源线比冰箱的要 (选填“粗”或“细”)。[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23.(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有同学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木本植物,多数体表颜色较深,如叶为墨绿色,茎或枝条为黑褐色;而生活在炎热地带的木本植物,往往体表颜色较浅,如叶为浅绿色,茎或枝条为浅绿色。有些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1)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学者们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帮助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或器材的选择预处理:
A.两种生长状况类似且体表颜色 的灌木。
B.所有植物根植于相同条件的土壤中。
②选定合理便捷的监测指标:植物体表的温度。
③实验处理和过程:仿照寒冷地带的自然光照条件,将两组材料置于低温条件下,每次光照5小时。记录处理前后指标的量值。实验重复3次。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 ,则学者们的说法成立,否则无法成立。
(2)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ⅰ ,ⅱ监测便捷。
(3)基于本实验,为了让引种的耐寒性较弱的树木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答出1点即可) 。
24.(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质量重达千吨的上海慧眼阻尼器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里最亮眼的设置之一(如甲)。阻尼器是一种提供运动阻力消耗运动能量的装备,其主要作用是减振和耗能,帮助超高层建筑保持楼体稳定和安全。小明想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阻尼器抗震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木板上用乐高搭建高楼模型,并在上端放置挂钩,如图乙中a;
②在左侧用一定大小和频率的力来回抽拉模型下的木板(制造晃动效果),将刻度尺横放于模型顶部后方,读出最大摆动距离L0;
③将一个钩码(用钩码模拟阻尼器)挂在挂钩上(如图乙中b),用相同大小和频率的力抽拉木板,将刻度尺横放于模型顶部后方,读出最大摆动距离L1;
④逐个增加钩码个数,重复上述实验,得到最大摆动距离L2,L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阻尼器抗震效果与 的关系;
(2)小明设计a实验的目的是 ;
(3)小明将实验数据制作成表格如下,请根据表格数据帮助小明总结他的研究结果: ;
(4)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加可靠,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25.(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 (选填“a”或“b”)通入。
(2)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进行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的优点是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其可能原因是 。
26.(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欧)。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
(2)小明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表指针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如果故障发生在灯泡上,则可能为 (填“断路”或“短路”);
(3)某次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8V,要使灯泡L正常发光,写出他接下来应进行的具体操作 ;
(4)当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27.(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氢能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制氢技术一直是开发氢能的研究热点。
甲烷化学链制氢:以Fe2O3为载氧体,CH4、水蒸气、空气为原料,主要工艺如图1所示。
(1)“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4Fe2O3 8Fe+3CO2+6H2O,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2)“蒸气反应器”中,高温条件下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图2是采用不同载氧体制氢时H2产量和纯度对比图,对比Fe2O3,能同时提高H2产量和纯度的载氧体是 (填字母)。
A.Fe2O3﹣Ni B.Fe2O3﹣Ce C.Fe2O3﹣Zn D.Fe2O3﹣Cu
(3)“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8.(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稻鸭共作生态体系”形成了“稻护鸭、鸭吃生物、鸭粪肥田”的稻田生态关系,对稻田有害生物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如图表示“稻鸭共作生态体系”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和害虫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2)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的非生物成分是 。
(3)有同学说害虫和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没有意义的。
该同学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请说明理由 。
29.(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现代造纸使用NaOH蒸煮捣碎后的造纸原料,腐蚀软化原料中的纤维素制成纸浆,纸浆经过加工烘干后即成纸张。腐蚀软化时,原料中的木质素溶于碱液中,过滤后得到废液。图1是废液产生及处理的流程图,现对废液Ⅱ开展相关探究(假设废液中其他成分不参与相关反应)。
(1)废液Ⅰ经处理后含有Na2CO3,据此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 (填化学式)。
(2)利用图2装置及药品测定废液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本次实验所取废液Ⅱ样品为100g,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丙质量增加4.4g,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3)在图1所示流程中,若要更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液Ⅱ中的主要溶质,可采取的最佳处理方案是 。
30.(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冬天有些老师会在办公桌上放置电热桌垫(如图)。小明同学想知道它的电热原理,他查看说明书后发现:该电热桌垫由12V电源供电,R1、R2的阻值分别为6Ω、4Ω,该桌垫可通过调温开关控制不同的电功率(不考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
(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热桌垫处于 档(选填“关”、“低温”、“高温”)。
(2)求低温档时电路的总功率;
(3)求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档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31.(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齿肋赤藓能在极端干旱、贫瘠、强风沙的自然条件下,以垫状、丛集或毯状的形式聚集地生长在一起呈休眠状态,似一层灰黑色的“壳”覆盖在沙漠表面。今年7月中国科学家首次系统证明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细胞脱水实现“干而不死”、耐受-196℃超低温速冻实现“冻而不死”、耐受超过5000gy伽马辐射实现“照而不死”,且能够快速实现复苏、变绿并恢复生长,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请回答:
(1)齿肋赤藓不会产生种子,但通过产生 来繁殖后代。
(2)通过研究,团队也找到了这种苔藓的独特之处:其叶片重叠,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叶顶端白色的芒尖还能反射强烈的阳光,芒尖实现了“自上而下”吸水模式,这是一种极其高效的从大气中集水-输水的智慧装置;因此它可以适应 环境。
(3)判断齿肋赤藓处于休眠状态而没有死亡,可以通过检验齿肋赤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4)网友讨论这类植物有望在火星上种植生长,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
(火星大气成分为约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气,1.6%氯气,很少的氧气、水汽等,由于大气层很薄,有多种辐射,无法保留很多热,使火星表面日夜温差很大,其温度在-140℃到20℃之间。在通常数情况下火星表面平均温度又很低,即使在其赤道一带也才-50℃,火星某些区域温度极少会在0℃以上,数据来源——郭守敬纪念馆。)
32.(2024九下·拱墅开学考)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1)粽子是将糯米用粽叶包裹煮制而成的,其中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是 。
(2)小启同学了解到,“铜牌”是铜锌合金制成的,为测定某“铜牌”样品中铜的含量:小启称取50.00g样品放入如图装置中,将100.00g稀硫酸分5次加入,记录每次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反应后装置内物质总质量/g 69.98 89.96 109.94 129.92 149.92
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3)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AB为2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求此时力F的大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A、根据吡唑啉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吡唑啉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进行分析。
【解答】A、吡唑啉由C、H、N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故B错误;
C、吡唑啉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2×3):6:(14×2)=18:3:1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错误;
D、吡唑啉由吡唑啉分子构成,吡唑啉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一个吡唑啉分子中不含有一个N2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解答】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草莓茎上长出的芽来培育幼苗,是用营养器官茎进行的繁殖,因此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A、课本的质量约m=200g=0.2kg,受到的重力约G=mg=0.2kg×10N/kg=2N,故A错误;
B、一张答题卡平放在桌面上的压强约为1Pa,故B错误;
C、家用电风扇功率一般在40 100W左右,500W功率过大,C 错误。故C错误;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 根据ΔP=I22R-I12R=U2I2-U1I1,表示出变化的电功率,进而判断出符合题意的图像。
【解答】 变化的电功率为:
ΔP=I22R-I12R=U2I2-U1I1,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A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氧化物
【解析】【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CO2、H2O在催化剂、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CH4、O2,
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 。
【解答】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涉及的氧化物有CO2、H2O,共2种,故A选项错误;
B、该反应涉及的四种物质是CO2、H2O、CH4、O2,均由分子构成,故B选项正确;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故C选项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是44:(2×18)=11:9,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3)如果受力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解答】A 、学生在直线跑道跑步时,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向后的摩擦力(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跑步时脚相对地面有向后运动趋势,地面给脚向前的摩擦力,使人前进 ),A 错误。
B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脚用力向后蹬地,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人获得向前的力,而不是增大惯性,B 错误。
C 、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单杠对人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是一对平衡力,C 正确。
D、跳绳时每次跳起高度较小,走楼梯时上升高度大,且时间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跳绳功率比正常走楼梯功率大,D 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由题中的实验操作,将变形虫分成了有核和无核的几部分,可认为控制的变量是有核无核。根据实验的结果可得到结论。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实验控制了变形虫分割的几部分,有核与无核,结果有核的活了下来并复原了失去的部分,无核的部分死亡,这个事例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形成胚泡后,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
2、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植物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解答】A、鲟鱼是卵生动物,其生殖过程中,雌鱼将卵释放到体外,雄鱼随后释放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可见,鲟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卵生动物,A正确;
B、人工取卵和孵化技术仍然是有性生殖的过程,因为它涉及到雌雄性细胞的结合,B错误;
C、鲟鱼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之后卵在水中发育,C错误;
D、鲟鱼不是胎生动物,而是卵生动物,其生殖方式为体外受精,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添加粉末状试剂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加热试管中的固体试剂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氧气的性质以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试剂,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试剂送到试管底部,故B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C、加热固体试剂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C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排净瓶内的空气,故D图中所示操作不正确;
故答案为:A。
10.【答案】D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水火箭模型
【解析】【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
(2)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当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时,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AB、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时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错误;
CD、按下发射气阀,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筒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1)先对AB进行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B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
(2)定滑轮是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3)静止的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4)先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力,再根据公式求得压强。
【解答】 A、物体A受重力GA和绳子对A的拉力FA,因为物体A静止,所以FA=GA=6N,故A错误;
B、定滑轮不省力,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是6N,则绳子对定滑轮的拉力也为6N,定滑轮受到两段绳子向下的拉力(大小都为6N),所以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F=6N+6N=12N,B 正确。;
C、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是零,故C错误;
D、物体B受向下的重力、绳子向上的拉力、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则有GB=F支+FB,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FB=FA=6N,
F压=GB-FB=14N-6N=8N;
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电器的电功率;电功率
【解析】【分析】 知道两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求出两灯泡的电阻,当两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I2R求出两灯泡的实际功率,然后比较两灯泡的功率关系和两灯泡的总功率,进一步求出两灯泡的功率之比。
【解答】 由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
两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
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
P1'=I2R1=(0.12A)2×605Ω=8.712w
P2'=I2R2=(0.12A)2×1210Ω=17.424w
所以,L2的功率大于L1的功率,故A错误;
两灯泡的总功率:
P=P1'+P2'=8.712w+17.424w=26.136W,故B错误;
两灯泡的功率之比:P1':P2'=8.712w:17.424w=1:2,故C正确。
串联后灯L1功率变小,不会变得更亮,D错误。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孢子植物;心脏和血管;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甲包含乙、丙、丁,甲和乙、丙、丁是从属关系;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解答】A、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且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者是并列关系,A正确。
B、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酸、碱、盐,B正确。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
D、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这三种属于并列关系,D正确。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解析】【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解答;
B、根据氧气工业制取的方法解答;
C、根据缓慢氧化的知识解答;
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解答。
【解答】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A错误;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故B错误;
C、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醋的酿造这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不容易被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C正确;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这里的铁、钙是指元素,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平衡力的辨别;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的运动。判断匀速直线运动不能仅依据相同时间间隔内通过距离相同,还需考虑运动轨迹是否为直线和方向是否恒定 ,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准确理解。
(2)平衡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关系: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速度为零不一定就受平衡力。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需综合力与运动状态关系判断,涉及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相关知识。
(3)焦耳定律Q=I2Rt,用于计算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4)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质的多少有关,会随物质减少而减小。
热值: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或体积 )之比,只取决于燃料种类。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 、每秒钟通过的距离相同,但运动方向不一定保持不变,只有在直线上且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才是匀速直线运动,有可能是曲线运动,所以该小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
B 、物体速度为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此时只受重力,不是受到平衡力作用 ,B 错误。
C 、电炉丝和导线串联,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不怎么热,是因为电炉丝电阻比导线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在I、t相同时,电阻R越大,产生热量Q越多,焦耳定律适用于导线,C 错误。
D 、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汽油倒去一半,所含汽油减少,质量减小为原来一半;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们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等因素无关,所以剩余汽油热值、比热容不变,D 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1)A;B
(2)B;C
(3)2AgNO3+Zn=2Ag+Zn(NO3)2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新型金属材料
【解析】【分析】(1)A、根据铁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分析;
B、根据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3)根据金属镁、锌、银铜的主要化学性质及活动性顺序大小关系分析。
【解答】(1)A、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等,而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故A错误;
B、常温下,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薄膜能阻止铝进一步被锈蚀,所以虽然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是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B错误;
C、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组成成分的纯金属硬度,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片的硬度,故C正确;
故答案为:AB。
(2)A、将锌粉分别与FeCl2溶液、CuSO4溶液中,置换出铁和铜,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但是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故错误;
B、在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铜粉,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锌不仅与盐酸反应,锌也能够从氯化亚铁中置换出铁,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从而可以得出Zn>Fe>Cu,故正确;
C、在Fe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铜不与FeCl2反应,再加入锌粉,锌能置换出铁,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性小于铁,从而可以得出Zn>Fe>Cu结论,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3)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Mg>Zn>H>Cu>Ag,向Mg(NO3)2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与硝酸镁反应,锌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化学方程式为2AgNO3+Zn=2Ag+Zn(NO3)2;
17.【答案】(1)大于
(2)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3)A;B;C
【知识点】泌尿系统
【解析】【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图中①肾小球、②血管、③肾小管。
【解答】(1)同化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长期吃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能量过多,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多,即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从而导致体重增加、易肥胖。
(2)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需要能量,该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细胞呼吸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酶的催化下,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有氧呼吸文字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3)A 、去打球、下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能将注意力从烦恼事情上转移开,有助于调节情绪 。
B 、将烦恼向好朋友说说,把内心的不愉快倾诉出来,能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 。
C 、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能从心理上缓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会使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调节,不利于情绪调节和身心健康 。
故答案为:ABC。
18.【答案】(1)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饱和
(3)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26.5%=(100g+x)×16%,x≈65.6g。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室提纯粗盐时,蒸发过程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说明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可得:100g×26.5%=(100g+x)×16%,
x≈65.6g。
19.【答案】(1)摩擦力
(2)Epη/cm
(3)2Ep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
【解析】【分析】(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出所做的功。
【解答】(1)从B到A的过程中,物块受到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的方向相反,且整个过程中始终在摩擦力f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故摩擦力始终对物块做功;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故从B点至斜面底端的过程中,物块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对物块做功,从斜面底端至 A点的过程中,物块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没有始终对物块做功;支持力的方向始终和物块运动方向垂直,故支持力始终不做功;
(2)在物体滑动过程中能量守恒,运动过程中转化成的内能为:ηEp,根据比热容的变形公式可知,升高的温度Δt=Epη/cm;
(3)物块静置于斜面上A点时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为Ep,当到达水平面的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为0;也就说明其间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并且重力做正功,而摩擦力做负功,两者做功之和为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要将物体由B点推到 A点,仍要克服重力和摩擦分别做Ep的功,故人要对它做的功为Ep+Ep=2Ep。
20.【答案】(1)保持细胞形态
(2)毛细血管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生理盐水的作用原理:生理盐水浓度(0.9% 的氯化钠溶液 )与人体细胞内液渗透压相近。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等动物细胞时,滴加生理盐水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防止细胞因渗透作用导致形态改变,保证细胞结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利于显微镜下准确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2)血管类型及特点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管壁非常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1)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的支撑和保护。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内液浓度相近,约为 0.9% 。滴加生理盐水后,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细胞既不会因吸水而涨破,也不会因失水而皱缩,从而能够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便于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2)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管径十分微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找到毛细血管是关键。因为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观察血液流动的情况,如红细胞的移动方向等,而且通过观察毛细血管的血流情况,能间接了解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方向(血液从动脉流入毛细血管,再从毛细血管流入静脉 )。
21.【答案】(1)运动;向后
(2)5N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与运动的关系;弹力
【解析】【分析】1、参照物与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是被选定作为标准,用来判断其他物体运动情况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摩擦力方向判断: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在人走路的情境中,脚蹬地时,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向前,正是这个摩擦力为人的行走提供了动力 。
3、二力平衡条件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小李速度1.5m/s ,小明速度2m/s ,小明相对小李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以小李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
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根据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脚的摩擦力方向向前 。
(2)两个完全相同木块,整体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把两木块及弹簧秤看成整体,整体受向左10N拉力,那么地面给整体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10N 。由于两木块相同,所受摩擦力相同,对木块B进行受力分析,弹簧秤拉力和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平衡,木块B
受到的摩擦力为10N÷2=5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
22.【答案】2100w;1.2℃;粗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器的电功率
【解析】【分析】 (1)1000r/(kW 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 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000r,据此求出转盘转70r热水器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求热水器的电功率;
(2)不计能量损失,则Q吸=W,利用Q吸=cmΔ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3)利用P=UI、Q=I2Rt以及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即可。
【解答】 (1)1000r/(kW 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 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000r,
电能表的转盘转70r,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
,
工作时间,
该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
;
(2)水的体积V水=50L=0.05m3,
由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0.05m3=50kg;
因为不计能量损失,所以水吸收的热量:Q吸=W=2.52×105J,
由Q吸=cmΔt得水升高的温度:
;
(3)由于电热水器的功率远大于冰箱,则根据P=UI可知,电热水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远大于通过冰箱电流,由Q=I2Rt可知,在电源线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热水器的电源线上产生的热量较多;
为保证线路安全,电热水器选择较粗的电源线,可以减小电源线的电阻,根据Q=I2Rt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源线上产生的热量减少,可防止电源线过热而引发安全事故。
23.【答案】(1)深浅有明显差异;深色组植物体表温度值高于浅色组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体表的温度变化可以反映植物能否维持较高活性的酶
(3)覆盖颜色较深的薄膜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①题干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主要是探究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因此实验自变量是两种生长状态类似且体表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的灌木,实验的检测指标是温度的变化,可通过测定培养两种植物的水的温度变化来判断。④实验自变量是植物的种类,水温的改变就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因此若深色组水体的温度值高于浅色组,则说明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2)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温度变化直接影响植物体内酶的活性,体表的温度变化可以反映植物能否维持较高的酶活性以及监测便捷。⑤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植物吸收的太阳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⑥植物吸收的太阳能又能用于维持植物体的温度,保证酶的活性。
(3)基于本实验,为了让耐寒性较弱的行道树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覆盖较深颜色的薄膜,可以提高植物对太阳能的吸收。
24.【答案】(1)阻尼器重力(质量)
(2)作对照组
(3)对于同一建筑,阻尼器质量越大,抗震效果越好;但质量过大会压垮建筑物
(4)多次实验,总结结论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认识技术与工程
【解析】【分析】(1)根据改变的量结合题意分析;
(2)根据没有挂钩码作为对比的量;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1)本实验改变的钩码的个数,即改变了阻尼摆的质量,探究阻尼器的抗震效果与阻尼器的质量是否有关?
(2)小明设计a实验的目的是显示没有阻尼摆时的晃动程度,作为对比的量(或对照作用)。
(3)根据表格数据,对于同个建筑物,阻尼器质量越大,抗震效果越好。但质量过大会压垮建筑物。
(4)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加可靠,可以采取多次实验验证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25.【答案】(1)C;b
(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为固固加热型反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解答;
(2)根据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解答;根据分液漏斗可用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来分析解答;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来分析解答;
【解答】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选用固固加热装置,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b通入;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可用控制反应的速率,因为分液漏斗可用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速率,进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可能原因是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会出现浑浊;
26.【答案】(1)
(2)断路
(3)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0.6w
【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知道小灯泡额定电压和电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确定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
(2)若电流表示数为0,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了;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比较电压表示数与额定电压的大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
(4)根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答】 (1)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则灯的额定电流约为,
故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灯串联,如下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测电源电压,则导致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图乙中电压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减小变阻器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额定电压2.5V;
(4)根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24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4A=0.6W;
27.【答案】(1)Fe2O3
(2)3Fe+4H2O 4H2+Fe3O4;D
(3)化合反应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流程信息、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1)在化学反应中,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在反应3CH4+4Fe2O38Fe+3CO2+6H2O中,Fe2O3中的氧被夺去,生成了Fe,所以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Fe2O3。反应前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Fe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降低。
(2)根据图1可知,“蒸气反应器”中反应物是Fe和H2O,反应条件是高温,产物是H2和Fe3O4,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 4H2+Fe3O4;对比图2中不同载氧体制氢时H2产量和纯度对比图,能同时提高H2产量和纯度的载氧体是Fe2O3-Cu,即选D。
(3)“空气反应器”中的反应是2Fe+O22FeO,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8.【答案】(1)捕食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不合理,杂草和害虫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害虫可以是一些动物的食物来源,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能为其它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而且,它们的存在也能让该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和稳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害虫以水稻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
(2)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如水稻、杂草 )、消费者(如鸭、害虫等 )和分解者(图中未体现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图中展示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缺少的非生物成分就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该同学的说法不合理,杂草和害虫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害虫可以是一些动物的食物来源,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能为其它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而且,它们的存在也能让该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和稳定。
29.【答案】(1)CO2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4.4g。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来自于碳酸钠,因此碳酸钠质量是。
废液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3)往废液Ⅱ中加入熟石灰,过滤出生成的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循环利用; 灼烧滤出的沉淀生成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也可循环利用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1)废液Ⅱ中含有Na2CO3,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据此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CO2。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4.4g。
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完全来自于碳酸钠,因此碳酸钠质量是。
废液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3)往废液Ⅱ中加入熟石灰,过滤出生成的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循环利用; 灼烧滤出的沉淀生成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也可循环利用。
30.【答案】(1)高温
(2)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低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
(3)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
【解析】【分析】(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据此得出电热桌垫处于的挡位;
(2)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据此得出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根据可知低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
(3)根据得出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时1分钟内消耗多少电能。
【解答】 (1)电路中当S1、S2都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总电阻较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
(2)电路中当S1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较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总功率较大,电热桌垫处于低温挡。低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
(3)此电热桌垫处于高温挡时1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31.【答案】(1)孢子
(2)干旱
(3)CO2+Ca(OH)2=CaCO3↓+H2O
(4)合理,齿肋赤藓耐旱、耐寒、耐伽马辐射,且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知识点】孢子植物;植物的无性生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解答】(1)齿肋赤藓属于苔藓植物,不会产生种子,但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2)齿肋赤藓具有极其高效的从大气中集水-输水的智慧装置,因此它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3)由题干可知,齿肋赤藓有望在火星上种植生长,原因是:齿肋赤藓耐旱、耐寒、耐伽马辐射,且具有非凡的复原力。
32.【答案】(1)糖类
(2)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08g
x=2.6g
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此时可以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OB,
代入数据可得20kg×10N/kg×0.6m=F×0.4m,解得F=300N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食物中富含营养素种类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的总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此时力F的大小。
【解答】(1)灰汤棕中含有糯米,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 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08g
x=2.6g
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3)此时可以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OA=F×OB,
代入数据可得20kg×10N/kg×0.6m=F×0.4m,解得F=300N。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