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6课《算法初步》教案 浙江摄影版2020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6课《算法初步》教案 浙江摄影版202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04-16 14: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主题 第6课《算法初步》 课型 新授课
适用班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材与学情简析 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会用自然语言或者图表初步描述程序算法,但是学生对于算法的概念是陌生的。一个好的算法是程序的关键所在,要想编写出能正确执行且高效稳定的好程序,对算法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课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正式提出"算法"这一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因此教材从生活中的算法入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形象的情境中感受算法,再逐渐过渡到描述程序设计的算法。本课首先用"折纸" "排队""规划出行路线""小猫走迷宫"四幅图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使用算法的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其初步建构"算法"这一新认知,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与计算机编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合理的算法去解决。教材以五年级上册中的作品"小猫走迷宫"程序为例,使用自然语言与流程图两种方式描述程序算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方式,由此迁移到流程图,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可让学生对两种描述方式的特点进行对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描述算法。算法独立于任一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同一个算法可以使用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材中出示了多种程序设计语言供学生了解、对比,意图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意识。本课安排的练习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针对熟悉的程序作品进行分析,归纳、描述算法,将抽象的算法具象化、图形化,为本单元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算法,了解算法常见的描述方式,能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2.理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初步认识算法,了解算法常见的描述方式,能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2.通过探索时间,理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程序设计并探究程序背后的算法;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学习需求编写出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初步形成用计算思维以及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学生可以突破 Scratch的限制,将知识迁移至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中进行创作,体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实践创新。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意识。
重点 初步认识算法,了解算法常见的描述方式。
难点 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简单算法。
所需资源和环境 1.生活中常见的能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场景(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2. "小猫走迷宫"范例作品。3.安装好儿童常用的编程软件,提供相关介绍资料。
数字化资源 教学素材、教案、ppt
常规资源 教学素材、教案、ppt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中的每一步都能被人或者机器装置执行。2、揭示课题二、新知学习(一)、生活中的算法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二)、描述算法算法的常见描述方式有自然语言、流程图等。如"小猫走迷宫"游戏中判断是否到达终点的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游戏一开始,通过键盘触发小猫移动,同时计算机不断侦测小猫是否碰到终点(红色),如果没有碰到就继续移动,否则提示到达终点,结束游戏。(开 始)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三)、用计算机执行算法算法确定后,如果选择计算机来执行,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同一算法可以用不同的编程软件实现,不同的编程软件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三、巩固练习选择一个自己编写的程序,说一说、画一画它关键步骤的算法。四、拓展延伸1、算法的特征一个算法必须具有有穷性、确切性、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可行性五个特征。(1)有穷性; 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2)确切性∶ 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3)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输入是算法在执行时从外界获得数据,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零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4)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输出是算法执行的结果,即对数据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5)可行性∶ 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骤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即每个计算步骤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六、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询问交互》。 思考明确学习任务观看学习操作练习拓展知识面学习,实践思考学习观察实践操作练习操作练习实践,交流分享交流预习下一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锻炼思维培养动手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操作练习。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学习反馈学会倾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