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主题 第15课《创编学习工具》 课型 新授课
适用班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材与学情简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Scratch程序设计的最后课。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Scratch程序设计能力。本课意图通过学习工具的创编实例,让学生完整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脚本、运行调试这四个程序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他们进行总结和提升。"分析问题"部分以"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为例,介绍分析问题环节主要需要考虑的内容。"设计算法"部分用流程图的方式呈现"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程序关键步骤的算法,流程图分主程序流程图和子程序流程图。"编写脚本"部分则引导学生根据算法设计编写相应的脚本实现程序功能。"运行调试"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调试并优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了解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2.通过创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巩固对程序流程图的理解,感受完整的作品创编过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讲解,知道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了解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2.通过创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巩固对程序流程图的理解,感受完整的作品创编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程序设计并探究程序背后的算法;发展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能够根据生活、学习需求编写出较为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初步形成用计算思维以及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学生可以突破 Scratch的限制,将知识迁移至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中进行创作,体现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实践创新。
重点 创编"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
难点 设计合理的减法、除法出题方式。
所需资源和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机安装Scratch软件。
数字化资源 教学素材、Scratch软件、教案、ppt
常规资源 教学素材、Scratch软件、教案、ppt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乐乐:这一年,我们学习了很多编程知识,能编一个学习工具帮助同学们学习呢 博士:好主意! 我们给低年级同学编一个"倒计时口不能创算练习"的工具吧。2、揭示课题完成一个完整的Scratch作品,一般需要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脚本、运行调试等环节。二、新知学习(一)、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研究需求,明确创作的作品要达到的目标。。"倒计时口算练习"-工具一般包含自动出题、用户回答、计时计分等必要功能。程序运行后,先出示运算方式,让用户选择"加""减""乘"或"除",然后给出两个算术运算数,即让计算机生成两个随机数。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倒计时和统计得分,表示用户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对越多,成绩越好。(二)、设计算法在编写脚本之前,需要整理思路,设想好运算步骤或处理步骤,并用框图画出来。可以根据需要,将相对独立的部分设计成过程。教你-一招:在出减法题时,可能会出现"不够减"的现象,如何确保被减数大于或等于减数呢 实现方法有多种∶(1)比较两个随机数的大小,如果减数大于被减数,交换两个数。例如∶ 要交换变量A和B的内容,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实现∶( 2)将两个随机数的和作为被减数,其中一个随机数作为减数。在出除法题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整除"的现象,要如何解决呢 (三)、编写脚本在Scratch中,编写脚本就是根据算法写出计算机程序的过程,脚本要尽可能简洁优美、便于阅读。"倒计时口算练习"的主要脚本参考。用户单击"加""减""乘""除"角色时,需要给变量"运算"赋值; 当用户确定运算后,广播"开始计时",隐藏运算符号。角色"减"的脚本参考。教你一招:X指令可以使当前角色中的其他脚本都停止,因此在倒计时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该指令让当前角色的其他所有脚本停止执行。(四)、运行调试调试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试可以发现和诊断脚本中的错误或问题,不断修正、优化脚本。调试时需要全面测试程序的每个部分,如"加""减""乘""除"运算是否都能正常运行、计分是否准确等。另外,还可以同步考虑程序的完善和优化,如∶·题目的字号大小是否合适 ·错题列表显示区域是否足够 · 能不能让用户调整题目的难度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完善"倒计时口算练习"程序,让它成为低年级同学日常学习的好工具。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五、作业布置 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与技能。 思考明确学习任务观看学习操作练习学习,实践思考学习观察实践操作练习操作练习实践,交流分享交流复习备考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锻炼思维培养动手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操作练习。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学习反馈学会倾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