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版(2020)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主题 第14课《旅游计划书》 课型 新授课
适用班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材与学情简析 旅游,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它能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开阔的视野,还能帮助学生陶冶性情,增长知识。而旅游前,借助网络制订一份有个性又实用的旅游计划书,既是一次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次锻炼和提高技能的机会,更可以提升旅游的品质。撰写旅游计划书一般需经过前期详细的调查,然后分析、比较,再合理安排计划。出行工具的选择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网络查询列车时刻表、飞机航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也是学生数字化生活的必备技能之一。由于火车出行在现实生活中更广泛,而机场的分布比较少,因此本课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列车时刻表的查询过程,并通过卡通人物提示实际购票时的注意事项,而将航班查询放在"试一试"中,只让学生作初步了解。旅游计划书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而言,行程、费用、景点等信息是旅游前需要详细了解的。本课呈现的旅游计划书范例中,包含了这些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旅游计划书的组成部分,学会撰写简单的旅游计划书。2.通过上网查询天气、列车时刻表和景点介绍,进一步熟练掌握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技能。3.通过撰写旅游计划书,体会网络的方便快捷,并形成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旅游计划书的组成部分,学会撰写简单的旅游计划书。2.通过上网查询天气、列车时刻表和景点介绍,进一步熟练掌握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技能。3.通过撰写旅游计划书,体会网络的方便快捷,并形成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发展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素养。体会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发展数字化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及时关注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意识到引用网络资源时需要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意识。
重点 设计、撰写一份旅游计划书。
难点 对查询到的数据进行归纳与整理。
所需资源和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收集一些旅游公司的"旅游行程安排表"。
数字化资源 教学素材、教案、ppt
常规资源 教学素材、教案、ppt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1、情景展示乐乐:今年暑假,妈妈要带我去旅游,但要我先制作一份旅游计划书。2、揭示课题外出旅游,需要考虑交通工具、景点安排、食宿及行程计划等事项。事先设计好旅游计划,对合理安排行程是很有帮助的。二、新知学习(一)、列车时刻查询要了解列车的相关信息,除了打电话咨询、到火车站查询,还可以上网查询。如打开"中国铁路12306"官方网站输入出发地、到达地和出发日期,单击"查询"按钮,网站就会自动列出所有相关的车次。情景展示:再查查回程车次吧,别忘了买好回程票哦!实名注册后,可以直接在网上订票!试一试:查找从本地出发到北京的飞机航班。(二)、景点资料查询在网上充分了解各个景点的资料和相关的旅游攻略,可以将行程安排得更合理除了要考虑交通、住宿、就餐外,我还想带点特产送给家人和好朋友。(三)、撰写计划书了解了交通、景点、食宿等基本情况,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就可以撰写一份旅游计划书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先安排好每一天的行程,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能学到更多知识。三、巩固练习设计一份家庭旅游计划书(4天时间、预算5000元)。四、拓展延伸1.携程旅行网。 2.去哪儿网。 3.淘宝旅行网。我的家庭旅游计划书(评价表)学号∶ 姓名∶ 班级∶一、现在就让全家人一起来做一份旅游计划书吧!(30分)1.我们全家人决定的地点是∶那个地方吸引我们的原因是∶爸爸认为∶妈妈认为∶我认为∶2.我们决定出发的日期是: 年 月 日时 分 3.我们决定的交通工具是:4.我们预订的车次(或航班号)是:5.我们决定采取的活动方式是:6.这次活动要准备的东西有∶爸爸带∶妈妈带∶我带∶二、安排每日的行程。(50分)三、提前了解景点,搜集当地的照片、美食、特产等信息。(20分)五、课堂小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六、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编制毕业留念册》。 思考明确学习任务观看学习操作练习学习,实践观察实践操作练习操作练习实践,交流拓展延伸分享交流预习下一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表达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师生直观演示更具说服力,加深印象。锻炼思维培养动手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操作练习。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延伸学习反馈学会倾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