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第一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淄博第一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 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课件(16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5-27 10:50:3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物理·人教版·必修二 万有引力的成就1.知道地球表面随转物体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会计算地球质量。
2.知道绕行天体环绕中心天体运动的特点;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学习目标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预习检测】1、地球表面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受力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向心力
C、万有引力、支持力 D、万有引力、支持力、向心力2、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是:
A、开普勒 B、牛顿 C、伽利略 D、卡文迪许3、根据哪个天体的运动情况(数据)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绕地球转动 D、天宫一号绕月球转动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
1、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只受引力和支持力
2、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垂直于地轴、指向地轴,提供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
3、物体静置于水平地面时,与支持力平衡的力是重力 一、随转物体的引力,重力的关系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例题1:已知地球质量M=5.98×1024kg,地球半径为6375km,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地球表面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9.78N/kg,赤道上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跟随地球一块自转。
求(1)物体所受的重力
(2)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
(3)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求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一、随转物体的引力,重力的关系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F引 FN 在赤道上随转的物体,向心力远小于重力。
忽略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F引等于重力结果分析:重力=mg=9.78NM:地球质量
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地球半径(物体到地心的距离)
黄金代换一、随转物体的引力,重力的关系对随转物体分析: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
第一次在实验室里对两个铅球间的引力大小F做了精确测量
和计算,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放大思想卡文迪许“称”地球质量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阅读教材“计算天体的质量”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
1、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太阳的质量基本思路是什么?
2.求解太阳质量的方程依据是什么?
1、考虑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应该以谁为研究对象?
2、行星实际做什么运动?而我们通常可以认为做什么运动?
3、根据绕行行星的运动情况应用动力学方程
——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求出的太阳质量有几种表达式?二、计算天体的质量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二、计算天体的质量阅读教材“计算天体的质量”部分的内容,同时考虑下列问题。
1、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太阳的质量基本思路是什么?
2.求解太阳质量的方程依据是什么?
例题2:若已知一质量为m的行星环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两星球之间的距离为r,求:太阳的质量解:假设太阳的质量为M,
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对行星分析得:解得:思考:该题中能否求行星的质量?为什么?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求中心天体的质量:环绕行天体的
运动情况T、V、W二、计算天体的质量两条基本思路2、环绕天体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1、星球表面随转物体忽略自转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小结: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例题3、已知一质量为m的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它们之间的距离为r,地球本身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解:对卫星分析得:地球质量地球体积地球密度知识拓展:求中心天体的密度卫星紧贴着地球表面飞行时,我们称之
为近地卫星,周期为T。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三、发现未知天体课后探究:
1、查阅发现未知天体的有关资料,
了解万有引力在天文学的应用。
2、了解中国人的航天梦
(导学本中已经提供的部分视频和课件)阅读课文“发现未知天体”部分的内容,考虑以下问题:
1.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除可计算天体的质量外,在天文学上还
有何应用?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那颗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下的

行星”是哪颗星?
1.知道地球表面随转物体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会计算地球质量。
2.知道绕行天体环绕中心天体运动的特点;
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回扣目标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主讲人:刘 超 2015年4月当堂巩固4、 某行星的卫星在靠近行星的轨道上飞行,若要计算行星的密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
A、行星的半径 B、卫星的半径
C、卫星运行的线速度 D、卫星运行的周期 1、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地面3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 )
A、1:16 B、16:1 C、1:9 D、9:1 3、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半径为r,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出:
A、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行星的密度 D、太阳的密度2、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地心3R(R是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为( )
A、1:16 B、16:1 C、1:9 D、9:1 讲解视频在平台“作业辅导”中谢 谢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主题分析
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圆周运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之后还要学习宇宙航行、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卫星变轨等知识,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
1、学会建立模型(随着转、绕着转),学会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密度等物理量。
2、通过卡文迪许实验“称”出地球的质量,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以及感受自然界中万物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敢于探索,大胆猜想,一旦发现一个规律,我们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通过发现未知天体部分,让学生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对人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4、通过学生观看导学本中提供的视频资料了解中国人的航天梦,激发爱国情怀。
?
二、学生分析
课前检查根据学生导学案反馈信息:大部分同学预习比较认真,有一部分同学存在难度,主要问题有:
1、 地球表面物体随着地球自转,受力分析模糊、向心力的来源不清楚(通过一个例题用数据说话)
2、 求解太阳的质量思路不清晰,研究对象如何选择分不清。用哪些物理量、谁的物理量不清楚。
3、 推导中心天体密度时,字母使用较乱,R、r,M、m分不清楚,解题步骤不规范。
?
三、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表面随转物体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会计算地球质量。
2.知道绕行天体环绕中心天体运动的特点;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掌握根据事件之间的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天体的质量、预测未知天体的学习活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教学重点:????????????
?
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
教学难点:
理模型的建立与区别、公式的灵活应用
?
四、教学环境
??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易教平台的使用
(一)、导学本的使用:
1、为了更好的适用于我们的教学、建立我们的资源库,我们根据实际教学增减导学本中的目录,这样学生在寻找资源时就会更加快捷方便。
2、为了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我们将每一节课所用的教学资源归类放在每一节目录下。教学资源有学案、课件、教学视频(演示实验、flash动画、微课),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观看资料,可以得到知识拓展也可对于课上没有听懂的地方也可再次学习。
3、展示优秀作业、优秀答卷,给学生树立榜样,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4、建立资源库,将各年级教学资源得到传承和优化。
? (二)、网络作业的使用
1、利用平台布置作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我们将 平时的部分课堂作业、假期作业上传到网络作业。给学生规定时间完成,把平时的作业当成考试,锻炼学生应试心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我们将部分疑难习题录成 微课讲解关联到相关习题,学生根据自己做错的习题,不会哪道题就看哪道题的视频讲解。更有选择性的观看,效率更高。都会了的同学可以完成知识拓展部分。教 师课上根据学生习题答对率和求讲解人数讲解疑问比较多的问题,更好的了解学情,讲的更有针对性。
2、利用平台监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将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及时通报,并通知其限期完成。
3、在班级教育管理方面的应用提高班主任的效率。班主任利用网络作业完成对于班干部评选、期末表彰评选,既提高效率又公平公正。
二、智慧课堂的使用
1、利用《屏幕广播》缩短师生间距离,解决后排学生看不清黑板的问题。
2、利用《教师提问》增强了师生间互动,老师可以检查每一位同学提交的答案,更好的了解学情,老师讲得习题会更典型。并通过《学生示范》更好的展示学生的思维。
3、通过《课堂练习》老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老师的讲解问题更有针对性。
4、利用《自主学习》可以将智慧课堂与易教平台完美结合。
?
三、本节课采用的信息技术有:
1、屏幕广播??????????? 2、课堂练习,预习检测
3、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学生拍照、涂鸦上传答案、学生示范
4、课堂练习、当堂检测。统计数据、小组讨论、平台“作业辅导”观看讲解视频。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学科用: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综合实践用以下五环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展示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智慧课堂 ,平板屏幕广播
预习检测
通过练习题检测预习内容
检测本节主要内容基本掌握情况
平板屏幕广播,课堂练习,数据分析
模型一
随着转
随转物体的引力,重力的关系
分析随转物体向心力的来源
平板屏幕广播
?
通过例题1,理解随着转物体万有引力与重力关系
明确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关系
平板屏幕广播、拍照
?
卡文迪许“称”地球质量
?
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
导学本、视频
模型二
绕着转
利用绕行天体计算天体的质量,通过例题2,理解转体的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关系
利用绕行天体作圆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求解
平板屏幕广播、教师提问、小组讨论、拍照上传、学生示范
梳理小结
求解地球质量的方法,升华求中心天体质量。
明确解决中心天体质量两个基本思路
平板屏幕广播
知识拓展
通过例题3,如何求解中心天体密度
训练学生字母运算能力,规范思路、规范答题
平板屏幕广播、涂鸦、学生示范
回扣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明确这节课所学重要内容梳理总结
平板屏幕广播、涂鸦、
当堂检测
通过练习题检测本节内容
巩固掌握知识及方法
?
?
?
?
?
评价反思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课,从整堂课来看老师能够根据学生预习中 暴露问题进行讲解,讲解更有针对性,学生学得积极性很高,求知欲比较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利用易教平台及时展示成果,教师也通过 平台快速得到分析数据,更好的了解学情,习题讲解采用微课方式方便不同层次学生刚好的理解掌握,因此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熟练,课堂练习,学生示范应用很恰 当,能够很好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比较紧凑,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
?
?
?
?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我们每个班里都有这样的同学:有的人通过预习已经基本掌握老师所要 讲的内容,他在课堂上就会感觉没意思;而有的同学上课走神错过老师所讲内容,或者即使认真听有的地方也没听懂,课后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就会学习更加困难。 为了不拖住优等生、拖垮后进生,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通过易教平台应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