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7 10: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双峰县双峰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liáokuò) 峥嵘(zēngróng) 彳 亍(chìchù) 青荇(xìng)
B、粗糙(cào) 枯槁(gǎo) 长蒿(gāo) 爪牙(zhǎo)
C、 踟躇(chíchú) 笙萧(shēngxiāo) 佝偻(jūlóu) 慰藉(jì)
D、 徘徊(páihuái) 束(shù)缚 强(qiǎng)谏 瞋(chēn)目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嗔怪 斑斓 互联网 殒身不恤 B.气概 竣工 名信片 殚精竭虑
C.苍桑 颓圮 挖墙脚 绿草如荫 D.斐然 吉详 万户侯 蜚声中外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时能给人以启迪,有时会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有时会给人面对生活坎坷的勇气。
B 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C 今天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荫 ,然而,半个世纪前这里却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法西斯杀人工厂。
D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政府管理者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①我们决不______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_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人们______的问题。
A.允许 引荐 思考 B.容许 引见 思索
C.允许 引见 思索 D.容许 引荐 思考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太子丹恐惧 D.约为婚姻
8下列加点的字,与“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9.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10.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3分)
A.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B.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C.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D.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11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填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组是( )。
黄包车在冷落的街道上走,靠右不远处是一道小河,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 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
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 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
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裳的乌鸦,停下来觅食,
⑧有些玄裳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
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二文言文阅读(第12到17题,每题4分,翻译15分,共39分)
阅读下面两篇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2-18题。
(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 ( http: / / www.21cnjy.com )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二)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曰:“乳母无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闻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倘言之,则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则昆弟无类矣。”乳母曰:“吁!吾不知公子之处。”故臣曰:“我闻公子与乳母俱逃。”母曰:“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国已破,亡族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予逃于深泽之中。故臣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夫慈故能爱,乳狗搏虎,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注]之。”此之谓也。(节选自《列女传》)
  【注】墐:jì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
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蒙受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B.①而乃以手共搏之 ②请以剑舞。
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4.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匿之者,罪至夷       夷:灭族
  B.则昆弟无类矣        类:幸存
  C.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  祠:供奉
  D.废正义而行逆节哉      逆节:违背节义
1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   乃使从者衣褐
B.遂抱公子逃于深泽之中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乃以卿礼葬之         斧斤以时人山林
D.尚谁为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乳母坚守忠义的一组是
  ①吾不知公子之处②知而不言,则昆弟无类矣③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
  ④今持逆乱而以求利⑤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⑥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5分)
  (2)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5分)
 
  (3)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5分)
三 诗歌鉴赏
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13分)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沈郎,指沈约。沈约晚年身体病弱,消瘦。
(1)开头的“争”字运用极妙,请鉴赏分析。(6分)
(2)下阕运用了哪些意象?请具体说明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7分)
四 古诗文默写(15分)
1、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
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3、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 ,齐彭殇为妄作。
5、寄蜉蝣与天地, 。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呜呜然, , , ,不绝如。 ,泣孤舟之嫠妇.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狗吠深巷中, 。
8.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参考答案及教师解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3分)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寥廓(liáokuò) 峥嵘(zēngróng) 彳 亍(chìchù) 青荇(xìng)
B、粗糙(cào) 枯槁(gǎo) 长蒿(gāo) 爪牙(zhǎo)
C、 踟躇(chíchú) 笙萧(shēngxiāo) 佝偻(jūlóu) 慰藉(jì)
D、 徘徊(páihuái) 束(shù)缚 强(qiǎng)谏 瞋(chēn)目
D答案:A 、峥嵘(zhēngróng)B、粗糙(cāo)C、佝偻(gōulóu)wèij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嗔怪 斑斓 互联网 殒身不恤
B.气概 竣工 名信片 殚精竭虑
C.苍桑 颓圮 挖墙脚 绿草如荫
D.斐然 吉详 万户侯 蜚声中外
A(B明;c沧,茵;D祥)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有时能给人以启迪,有时会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有时会给人面对生活坎坷的勇气。
B 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C 今天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荫 ,然而,半个世纪前这里却有一个耸人听闻的法西斯杀人工厂。
D 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政府管理者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A“责无旁贷的责任”语意重复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
①我们决不______台湾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
②他们两位素未谋面,还要请你_______一下。
③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人们______的问题。
A.允许 引荐 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B.容许 引见 思索
C.允许 引见 思索 D.容许 引荐 思考
B(“容许”指容忍存在某种现象或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气较允许重一些。“引见”是引导、介绍;“引荐”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荐;“思考”指思量考虑;“思索”还有寻求,探索之意)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了我校,从事教学工作。
B.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受到广泛的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C.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
D.山区那些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D(A、“十三个师范院校的学生”有歧义,B“我认为是对的”有歧义C、“反映”缺少宾语)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竖子不足与之谋
D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太子丹恐惧 D.约为婚姻
C
8下列加点的字,与“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B
9.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解析:本题是对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考查,关涉语言得体中的谦敬词的运用。题干中提供了交际的语言环境,特别是说话人的身份——校友,因此解答本题必须考虑这个语言环境。
A项中“拨冗出席”是指在事务繁忙中抽出时间,是敬辞,不用于自己;“特此通知”语气生硬,不合“校友”身份。
B项中“光临”仍为敬辞,表示欢迎对方,不能用于自己。
C项“身体欠安”一般指别人身体不适,“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不合“校庆”的场合,改为“参加”即可。
10.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3分)
A.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B.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C.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D.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D
11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填人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黄包车在冷落的街道上走,靠右不远处是一道小河,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 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
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 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
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裳的乌鸦,停下来觅食,
⑧有些玄裳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
A.①③⑤⑧ B.①④⑥⑦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B
①“隔岸”衔接上文“小河”④下文陈述对象实际是“荒场”⑦陈述主语仍是“荒场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9分,每小题3分)
城 中 水 景
城市景观中不可无水。即使不傍河海,亦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湖泊,或虽有河湖,但某些大的建筑物与公众共享空间却离那些自然水域颇远,那么,以人工力量来营造小规模的水景便成为必要的了。
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极少有喷 ( http: / / www.21cnjy.com )泉的设置,是由中国与西洋不同的文化心理所决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是诗,也是理。中国的地势总体而言是朝东倾斜,因此在经济、文化一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一是“泻”,一是“平”。而中国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故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存在着大量咏赞瀑布与平湖的文句,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等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为大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小景。总之绝少歌咏赞叹水的上喷蹿跳。
以北京为例,紫禁城那么堂皇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丽的庞大建筑群,景点繁多,花样迭出,可是却无一处喷泉。而在西洋,哪怕是规模要小得多的皇宫里,也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此非不能也,而是不爱也。我们都知道乾隆在位时,宫中的西洋供奉曾为他在圆明园中设计过有“大水法”的西洋楼景点,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时还搭出了大堂的布景,展示那一喷泉齐溅的景观。其实我们并不能找到自乾隆到慈禧特别喜欢那喷泉的文献资料,圆明园的“大水法”只不过是中国统治者偶尔容忍一点西洋“淫巧奇技”的小例子罢了,喷泉始终未能进入中国园景文化的主流。
没有喷泉的中国园林,顺应“水往低处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然属性,却也创造出了种种至美的佳境。《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概括出了中国人对水的审美心态。
随着审美情趣的丰富,城市人造景观中对人工喷泉的营造成了越来越热门的事情。以北京而论,虽未必有昔日圆明园那么集中、复杂的喷泉组出现,但节日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喷泉,北京游乐园的“水幕电影”,一些公众共享空间的音乐喷泉,以及各大饭店宾馆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喷泉,已然构成了一派新的“城中水景”。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而且,这种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激发出人们一种昂扬的创新精神。
然而,目前一些建筑物内外的喷泉,有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赶时髦甚至是盲目“西化”的倾向,或者是“为喷泉而喷泉”,又全然道不出之所以那样“嬉水”的美学动机。其实,如果建筑物整体是民族风格的,那么,在以水布景时,无妨仍取中国古典式的“泻”与“平”的造境法。即使是西洋人以洋美学追求为主体的设计,有时也很会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汲取精华,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果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中对水的运用,主要不是使其上扬,而是用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就会很有点“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节选自刘心武《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1.下列关于“城中水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城中水景”包括在离自然水域颇远的某些大型建筑物和公众共享空间内外以人工力量营造的小规模水景。
B.“城中水景”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形态各异、“上喷蹿跳”的喷泉,也可以是具有“水往低处流”自然属性的瀑布。
C.“城中水景”能润泽城市空气、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景观,对城市来说,它是一种很必要的景观。
D.在营造“城中水景”时,中国古典式“泻”与“平”的造境法也会被西洋人在主体设计中出奇地运用。
12.C (“能润泽城市空气……美妙景观”说的是“喷泉”的作用,不是“城中水景”的作用。)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的文化心理,使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是“泻”和“平”,所以,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大多没有喷泉的设置。
B.《红楼梦》大观园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人顺从和适应水的自然属性的传统审美心态。
C.人工喷泉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能激发人们昂扬的创新精神已成共识,这种共识导致城市人造景观中对喷泉的营造越来越热。
D.“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能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通过让水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来表现。
2.C (原因分析有误。“已成共识”的说法与原文末段第1句内容相矛盾。)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人们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有关水的文句,很多都是咏赞瀑布和平湖的。
B.“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现了水“泻”的常态,“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表现了水“平”的常态。
C.紫禁城庞大的建筑群无一处喷泉,而规模要小得多的西洋皇宫里,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这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
D.道不出喷泉“嬉水”的美学动机,为赶时髦而盲目设置喷泉,倒不如采用中国古典式的造境法,或许还能营造出“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3.C (“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有误,应为“表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当时还是有文化交流的。)
三 文言文阅读(共33分)
阅读下面两篇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5-21题。
(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 ( http: / / www.21cnjy.com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二)魏节乳母者,魏公子之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秦攻魏,破之,杀魏王瑕,诛诸公子,而一公子不得,令魏国曰:“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节乳母与公子俱逃,魏之故臣见乳母而识之曰:“乳母无恙乎?”乳母曰:“嗟乎!吾奈公子何?”故臣曰:“今公子安在?吾闻秦令曰:‘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匿之者,罪至夷。’乳母倘言之,则可以得千金。知而不言,则昆弟无类矣。”乳母曰:“吁!吾不知公子之处。”故臣曰:“我闻公子与乳母俱逃。”母曰:“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故臣曰:“今魏国已破,亡族已灭。子匿之,尚谁为乎?”母吁而言曰:“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者,乱也。今持逆乱而以求利,吾不为也。且夫凡为人养子者务生之,非为杀之也。岂可利赏畏诛之故,废正义而行逆节哉!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遂抱公予逃于深泽之中。故臣以告秦军,秦军追,见争射之,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秦王闻之,贵其守忠死义,乃以卿礼葬之,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赐金百镒。君子谓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夫慈故能爱,乳狗搏虎,伏鸡搏狸,恩出于中心也。诗云:“行有死人,尚或墐[注]之。”此之谓也。(节选自《列女传》)
  【注】墐:jì埋。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
B.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比:齐等,同样
C.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蒙受
A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B.①而乃以手共搏之 ②请以剑舞。
C.①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
17.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A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匿之者,罪至夷       夷:灭族
  B.则昆弟无类矣        类:幸存
  C.祠以太牢,宠其兄为五大夫  祠:供奉
  D.废正义而行逆节哉      逆节:违背节义
  .B(类:同类)
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能得公子者,赐金千镒   乃使从者衣褐
B.遂抱公子逃于深泽之中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乃以卿礼葬之         斧斤以时人山林
D.尚谁为乎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B介词,到/介词,比;A代词,……的人;C介词,按照;D介词,为了。)
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乳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坚守忠义的一组是
  ①吾不知公子之处②知而不言,则昆弟无类矣③吾虽知之,亦终不可以言
  ④今持逆乱而以求利⑤妾不能生而令公子禽也⑥节乳母慈惠敦厚,重义轻财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C(②④与乳母行为无关;⑥是后人对乳母的评价)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5分)
  (2)夫见利而反上者,逆也。畏死而弃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乱也。(5分)
  译文:那些见到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是叛逆;怕死因而放弃正义的人,是作乱。(“反上”“逆”“弃义”“乱”各1分,共4分)
  (3)乳母以身为公子蔽,矢着身者数十,与公子俱死。(5分)
  译文:乳母用自己的身体替公子遮蔽,箭射到她身上的有好几十根,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以”“为公子蔽”“矢着身者”“俱”各1分,共4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魏节乳母,是魏公子的乳母。秦国攻打魏国破城。杀了魏王瑕,诛杀各位公子,但有一个公子没被抓到,对魏国下令说:“抓住公子的人,赏赐金子千镒,藏匿他的人罪行是灭族。”魏节乳母与公子一起逃跑。魏国的旧臣见到乳母并且认识她,说:“乳母没有疾病吗?”乳母说:“悲痛呢!我能拿公子怎么办呢!”旧臣说:“现在公子在哪里?我听秦国命令说:‘有能抓住公子的人赏赐金子千镒,藏匿他的人罪行是灭族。’乳母如果说出来,则可以凭着(它)得千金,知道如果不说出来,那么兄弟就没有幸存的了。”乳母说:“哎!我不知道公子的处所。”魏国的旧臣说:“我听说公子与乳母你一起逃走的。”乳母说:“我虽然知道,也最终不可以把这件事说出来。”旧臣说:“现在魏国已经破城亡国,族人都已经灭绝了,你藏着他还为了谁呢?”乳母叹息说:“那些见到利益而背叛国君的人,是叛逆;怕死因而放弃正义的人,是作乱。现在做叛逆作乱并且以此谋取利益,我不做。而且帮人养育儿子,是为了使他活着,而不是为了杀他,怎么可以因为赏赐获取利益并且害怕诛杀的缘故,废弃正义违背节义呢!我不能活着而使得公子被抓。”于是抱着公子逃到深深的大湖里面。旧臣把这件事告诉秦军。秦军追上看见他们,争相用箭射杀他们。乳母用自己的身体替公子遮蔽,箭射到她身上有好几十根,最后乳母和公子一起死了。秦王听说这件事,认为她为了维护忠心和义气而死很可贵,于是按照大臣的礼仪安葬她,用太牢来供奉。宠信她的哥哥封为五大夫,赏赐金子一百镒。君子认为魏节乳母仁慈、恩惠、忠厚,看重正义,轻视钱财。仁慈所以能大爱,哺乳的狗与老虎搏斗,孵蛋的鸡与狐狸搏斗,这种恩爱是出于内心的。《诗经》说:“走在路上看见有死人,尚且有人把他埋葬。”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四 诗歌鉴赏
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10分)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
注:沈郎,指沈约。沈约晚年身体病弱,消瘦。
(1)开头的“争”字运用极妙,请鉴赏分析。(4分)
(1)“争”字写出了雨后初晴,燕子争啄春泥的热闹景象(1分),增强了画面的动感(1分)描绘出了春天雨后初晴生机勃勃的景象(1分)。
(2)下阕运用了哪些意象?请具体说明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分)
(2)“鸿雁”“鹧鸪”“落花”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意象。“鸿雁”是书信的代称,表达诗人思乡而书信不得的苦闷;“鹧鸪”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落花”:说明自己的思乡之情只有悲情的落花才知道,强调无人理解的凄凉和孤寂。
五 古诗文默写(15分)
1、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
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3、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 ,齐彭殇为妄作。
5、寄蜉蝣与天地, 。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 , , ,不绝如。 ,泣孤舟之嫠妇.
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狗吠深巷中, 。
8.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