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卷(202504)
一、酿要透那题(本大题共30小褪,每小题2分,计60分)】
1他管以外藏身份总揽军改大权:他在位期间,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自东汉末
年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多政权分立局面:他在位期间,王朝物质基础雄厚、制度
文化先进、醒域辽翩。他是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
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材料表明“穿江南河”的目
的是
A统一全国
B.贯通南北
C.转运粮食
D.巩固统治
3.九品中正制在名义上保留了考核选官的制度,但选拔、考察官吏的职能实际全
部落到世家大族手中。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
权力。由此可见,科举制度有利于
A优化选宫程序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官傺文化素养
4.(隋杨帝时)浩大而频繁的徭役征发,已超出了百姓的负担极限。而对高丽发
动战争,将隋朝统治推向了崩溃的边缘。这反映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藩镇割据
B.外戚专权
C.外族入侵
D.不恤民力
5.文献阅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一。为了解唐太宗治国安民观点和施政成功
经验,建议阅读的文献是
A.《史记》
B.《隋书》
C.《贞观政要》
D.《大唐西域记》
6.某班学生在比较唐太宗与武则天的统治措施时,绘制了如下表格,对表格解读
最恰当的是
唐太宗
武则天
经济
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
继续推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措施
用人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A,统治者都注重鼓励商贸
B.科举制度全面发展
C.统治措施的继承与发展
D.开元盛世得以持续
7杜甫《春水》中写道:“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接缕垂芳
饵,连简灌小园。…”诗中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筒车
C.水排
D.秧马
8.《唐大诏令集》记载:农桑之时,不得妨夺,州县官长,随时劝课。农者归默
亩,蚕者勤纺绩。这表明唐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新式农具的推广
B.新品种的种植
C,政府政策的鼓励
D.自然条件优越
9.唐朝时,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妙冠绝全国:越窑生产的青瓷如冰如玉,邢
窑生产的白瓷类雪似银。这表明唐朝
第1页共6页
A.手工业的水平很高
B.丝绸瓷器广受海外欢迎
C.商品种类日益丰离
D.对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10.古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徽徽入朝火,一条星宿四五
门”描绘的城市是
A.长安
B.扬州
C.杭州
D.益州
11.《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东至郑、沛,达于徐方,北自罩、怀,经于
相土,人烟断绝,干里萧条。”这一景象出现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苛捐杂税
C.安史之乱
D.农民起义
12、下图为黄巢起义示意图,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起义军的作战方式为
真号或意义
慰文景瑞数转活母地运
点品文累桂
A流动作战,转战南北
B.兵分多路,迂回作战
C.先南后北,稳扎稳打
D.重点突破,巩固后方
13.右图为现存于西藏拉萨大昭寺的唐代琵琶,其装饰呈现出典型
的唐朝风格,把它带入西藏的人最有可能的是
A.松赞干布
B.文成公主
C.尺带朱丹
D.渤海郡王
14.唐诗中“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
来竞纷泊。”等诗句反映出的社会风貌是
A.繁荣开放
B.民族交融
C.舞乐发展
D.女性独立
15.从右边玄奘西行路线图可知,他此行有
助于
A.了解沿途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
B.加强唐朝和印度地区的官方交往
C.促进佛教在日本等国传播和发展
D.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西亚的传播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