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重点掌握
1.明朝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
2. 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3. 明朝对思想的控制.
4. 为什么朱元璋的两幅肖像画差别如此大?(拓展)
教学流程
课堂开始,听一首歌曲,再用“南明皇宫”,“明长城”,“南明十八先生墓”引出内容。
一个材料“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个材料来让大家了解朱元璋,然后说故事,给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传奇皇帝。 接下来,进入本节重点: 21教育网
1.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民们无法再生存下去,爆发了红巾军起义。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观察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图,其北到大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北逾外兴安岭,抵库页岛,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南到海并包括南海诸岛。 2-1-c-n-j-y
讲完重点,问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起义?
1. 元朝后期实施人民分化政策,不断加深了阶级矛盾,引发人民的不满。
2. 天灾不断,人民的封建思想认为是元政府的报应而牵连到自身,影响了社会的生产生活,也是红巾军起义的原因。 www-2-1-cnjy-com
再引出下一节内容:废丞相,设三司
1. 明朝建立后,在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撤中书省,费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费行省,分权于三司(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三司各不统属,分别由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2. “胡惟庸案大捕杀”的故事(辛灿讲),以了解明朝皇权集中而带来的代价,和封建社会的残酷。
3. (拓展)明朝还设立设五军都府: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调兵权授予兵部,使军权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21cnjy.com
接着下个课题:厂卫制度
明太祖为了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锦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后来,明朝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还有内行厂。厂卫都由皇帝直接控制。厂卫特务制度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表现。
还要知道厂卫的残酷无情,他们可以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抓人杀人,给人民心中的创伤很大,这个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编成了一张恐怖的统治网,弄得社会动荡。它还是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大弊端,但却是皇权加强的表现。 21·cn·jy·com
课中题:
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你能找出他们的区别吗?
1. 内容上:明朝的科举制度只限于四书五经,而唐朝则是以儒家经典,诗赋和政论,内容全面,创新多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观点:明朝八股制度是考生不能发挥个人见解,而唐朝则相反。
3. 文化形式:明朝答卷的文体仅仅只限与八股文,僵硬呆板,唐朝则不限。
4. 影响: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而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迚的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迚取的心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 www.21-cn-jy.com
了解八股取士: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沿用前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来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 理解图《明科举贡院》,《观榜图》
明朝对人民的思想控制还有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狱(古代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词句,罗织成罪。)和八股取士一样控制了人民的思想,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中题:
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 2·1·c·n·j·y
同意此观点;1.明朝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但限制文体和内容,这样的考试束缚了应考者的思想,使读书人埋头攻读,不讲究实际的学问,最后也只是皇帝忠实的奴仆。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以及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的控制,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八股取士是统治者为加强专制主义统治,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这样乃失去了科举制原本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最后再进行总结和做几个题目课文结束,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课,同学们要了解明朝的统治措施,以及其意义和作用等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是发展的钳制,处于21世纪的我们,中国的希望之光,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祖国走向全面现代化而奋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