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教案: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下册教案: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7 11: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形成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或听取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努力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对课中题和课后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伟大工程,《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古代杰出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3.通过分析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2.体会北京城及其故宫在建筑和布局上的特点。
3.理解《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地位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为什么自清朝前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陷入停滞,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教学方法:
在阅读的基础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讨论为主要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启发激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古代中国曾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你知道我国古代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最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什么吗?)
(一)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1.明长城——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1)回顾长城:
秦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有一万多里,号称“万里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300千米,大部分至今仍保持完好。
让学生回顾《长城》,说说长城的特点(高大坚固,气魄雄伟),凝结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勤劳和智慧。
(2)研讨:
a为什么说明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气魄雄伟)
b古长城有什么作用?(长城曾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维护中原地区的稳定,起过重要作用。)
c长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凝聚祖先的血汗和智慧,象征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指导学生记忆:明长城,长又宽,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明长城,长又长,全长一万三千里。
(你知道我国保存最完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什么吗?)
2.北京城(故宫) ——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内容,归纳北京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
组成:北京城由宫城(紫禁城)、皇城和京城组成。
特点:布局严谨、笔直宽广;金碧辉煌、雄伟壮丽;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意义:北京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都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2)教师总结: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明朝皇帝朱棣,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三、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长城,特别是北京八达岭长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故宫也是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结合课文我们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内容。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国家保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你知道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哪部书吗?作者又是谁呢?)
(二)《本草纲目》——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
1、作者: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药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他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小随父上山采药,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潜心研究医药。经过27年的努力,多方搜集药物标本和民间验方,亲手试种药材,阅读大量医药书籍,终于写成《本草纲目》。
2、地位和作用:《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全书190多万字,收 入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0多种,收入药方11096个,并附有插图1100多幅,记述了各种药物的复杂形态和功效。
3.讨论:《本草纲目》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呢?(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信权威,敢于改正;严谨求实,潜心钻研,躬行实践,甚至亲手试种药材;厚积薄发,实事求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献身科学。)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哪一部书?由谁编写的呢?)
(三)《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作者: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
2、地位和作用:《天工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详尽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还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分上中下3卷,共18章,约5.3万字,附图123幅,迄今已有多种外文译本,译文为《中华帝国古今工艺》。
3、讨论:宋应星说:“丐大业文人,弃掷 ( http: / / www.21cnjy.com )案头!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不受当时读书人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文人求取功名主要靠科举制,而当时是八股取士,考试的内容是脱离实际的四书五经,介绍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因而得不到重视。)
四、课堂小结: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象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北京故宫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明《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五、课堂练习:
(一)“温故知新”
.清朝前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推动。)
(二)“畅想天地”(提示:北京的古建筑很多,如天安门、故宫即紫禁城、颐和园、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题目很开放,随学生选择谈谈都行)。
(三)拓展:“自己动手”(安排学生课外完成)
附:板书设计: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明长城 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北京城(故宫) 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本草纲目》 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
《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