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6 16: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通渭三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题(卷)
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必须将班级、姓名、学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置上。
3.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的一律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古代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但是,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妇女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以外,奴隶则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这反映古代雅典( )
A.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民主制度的衰弱
C.权力分配的公平性 D.奴隶制度的瓦解
2.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的部分诗作源于东方传说和赫梯神话,寓言家伊索的作品与两河流域的某些寓言故事如出一辙。这主要反映出( )
A.古希腊人的殖民活动 B.亚历山大对希腊文化的推广
C.早期人文主义的扩散 D.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3.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742-814)认为,“长子继承制”(即只有长子才能继承父亲的全部遗产,而其他子女则被排除在外)是一种符合神意和理性的制度,它可以保证帝国的延续和繁荣。下列有关“长子继承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统治者家庭和睦和国家稳定B.有利于封建王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C.有利于西欧政治的平民化和世俗化D.有利于西欧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4.如图为某一宗教传播路线示意图。该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5.印加帝国有“新世界的罗马帝国”之称。由如图可以得出( )
类项 罗马 印加
建筑 万神殿供奉太阳神、月亮神等 太阳庙供奉太阳神、月亮神
交通 通往都城罗马的交通发达,“条条大路通罗马”。 等从首都库斯科出发,道路四通发达,“条条大路通库斯科”。
医学 形成了人体解剖学理论 能进行人体解剖
天文 制定了儒略历,平年为365天 制定了太阳历,一年为365天
帝国语言 罗马试图将拉丁语推广至东部行省,成为整个帝国的官方语言。 印加帝国规定被征服地区的各部族必须学习克丘亚语。
A.文明交流相得益彰 B.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
C.罗马文化影响深远 D.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6.16世纪晚期,欧洲一幅名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美洲》的绘画非常有名,其以新旧世界对比的隐喻方式描绘了文明欧洲与原始美洲相遇的场景。画中,航海家穿戴整齐、乘坐先进航海工具到达美洲,象征着欧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理性主义;而赤身裸体、从吊床中起身的美洲人,则暗示着美洲的原始、未开化和被征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欧洲人宣扬其殖民侵略的正当性B.欧洲殖民的目的是传播工业文明
C.现实主义美术流派在欧洲的盛行D.此画真实反映了当时美洲的全貌
7.1584年出版的地图集《寰宇大观》中增添了一幅新地图,名为“Chinae”。这是欧洲制图史上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认知单元列入图册。这可以用来佐证( )
A.欧洲人的全球视野拓展 B.人文主义的社会影响彰显
C.殖民者的势力范围划定 D.商业革命的社会冲击凸显
8.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并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这些划时代的大事,“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自由竞争思潮的出现和广泛传播
B.根植于西欧工业资本快速发展的基础
C.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158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组成一支包括130多艘舰船和8000多名水手的“无敌舰队”入侵英国。当时英国能参与海上作战的皇家舰队舰船只有70余艘,但伊丽莎白女王动员了近百只私人船只参战,并由海上作战经验丰富的海盗冒险家指挥,最终打败“无敌舰队”。这一事件( )
A.促进了世界殖民格局的变动 B.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基本形成
C.拉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 D.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优越性
10.16世纪的瑞士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提到:“我们把上帝的永恒判决称之为预定,上帝根据这一判决,决定每一个人应该变成怎样。因为我们不是在同一状况下被创造出来的。有些人注定得到永生,另一些人却要永远罚入地狱。”该思想的影响是( )
A.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引发宗教信仰危机
B.鼓励人们积极追求财富,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宣扬上帝的绝对权威,加剧社会等级的分化
D.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提升民众的教育水平
11.有学者认为,与文艺复兴运动不同,宗教改革的主要成就并不表现在优美典雅的文学艺术中,而是表现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下列有关宗教改革的表述,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
A.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诉求
B.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引发了多次宗教冲突和欧洲局部战争
D.奠定了国家之间法律的基础
12.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或抽烟读报,或谈论商业和贸易,或传播小道消息,或争论国家大事,或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他们可能谈论的话题是( )
A.政局变动与国家发展前景 B.“世界工厂”与自由贸易
C.日不落帝国与拿破仑扩张 D.制度构想与美国政治实践
13.以下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部分内容,其所践行的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B.保护私有财产
C.三权分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4.1562年,英国颁布的《工匠学徒法》对学徒制做出规定,“只有在保护人拥有财产的前提下才允许其孩子当学徒”。1814年,英国废除该法律,随后国内出现了补习性质的机械工人讲习所。1853年英国又成立了科学工艺部,加强对本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上述变化( )
A.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B.表明工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C.基本满足了民众的教育诉求 D.标志着教育开始向世俗化转变
15.下表是英国就业人员变化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时期 农业就业人口比例 工业就业人口比例 其他(服务业等)
1750年 约70%-75% 约15%-20% 约10%-15%
1800年 约50%-60% 约25%-30% 约15%-20%
1850年 约25%-30% 约45%-50% 约20%-25%
A.农业经济衰退B.社会规则失序C.财富分配失衡D.国民经济转型
第11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史料一
埃及是一个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国家······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不同,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不受外界的干涉······而且,尼罗河就像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北上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结,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然地理环境(河流)分别对两地文明有何影响?(8分)
(2)根据史料二,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8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6
材料二
19世纪时,如果你坐在一张红木桌旁饮用加了糖的茶,便几乎与世界上所有大洲产生了关联。你与护卫各大洲之间航线安全的皇家海军产生了联系,也与一个长满触手的资本主义机器产生了联系,而英国正是利用这一机器控制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掠夺了当地的各种商品,包括可为本国普通民众提供的那些。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
(1)指出图6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它对世界物种交流产生的影响。(7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反映出19世纪世界物种交流发生的新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7分)
18.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精神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该时期的代表人物。(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原因及这些思想的精神内核是什么?(6分)
高一历史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B A A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A C A D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
(1)古代两河流域:经常受到外族入侵、帝国更换频繁、充满不安全感。(4分)古埃及:长期统一、政权较为稳固、航行便利、生活较惬意。(4分)
(2)特点: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4分)
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崇拜情结;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4分)
17.【答案】
(1)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1分)
影响:推动了美洲与欧洲、亚洲、非洲等的物种交流;提高了粮食产量,丰富了粮食种类,使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推动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6分,任意1点2分)
(2)新变化:物种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扩大。(1分)
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殖民扩张的加剧。(6分)
18.【答案】
(1)理解: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表达资产阶级思想。(2分)
代表人物: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莎士比亚。(写出任意两个2分)
(2)主要观点:自由、平等、相互制约。(任意两点2分)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影响。(任意三点3分)
内核:理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