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Na 23、Fe 56、C 12、Ca 40、O 16、H 1、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枣庄二模)“五月榴花红似火”,枣庄石榴驰名海内外。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摘石榴 [B]剥开石榴
[C]用榨汁机将石榴制成果汁 [D]石榴酿酒
2.(2024·滕州二模)《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C]水蒸气聚集成云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与氧气反应 [B]组装发生装置
[C]测定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
4.(2024·枣庄三模)一种新CO2捕捉技术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即在太阳光和TiO2催化作用下,将CO2转化为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羧酸——甲酸(HC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示的物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C]反应前后Ti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HCOOH的质量比为 44∶23
5.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铷属于金属元素
[B]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C]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黄铜、赤铁矿
[B]钠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
[C]钾肥: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
[D]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锌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当场就拨打电话报警
[D]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品表面涂覆保护层
8.端午食粽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俗称“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据研究,粽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其中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素由碳、氢、镁、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B]叶绿素为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叶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33∶4
[D]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与碘水作用时,呈现蓝色
9.(2024·枣庄一模)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图中环的相交部分是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明亮的白光,生成黑色的固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产生蓝色沉淀
10.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碘分别加入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守恒观:4 g H2与16 g O2反应生成20 g H2O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
11.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钙、铁、碘 ②在运输水产品过程中用甲醛溶液浸泡防腐 ①区分羊毛和涤纶,可灼烧闻气味 ②煮沸和过滤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
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可以大量使用 ②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②探究工业炼铁实验时,先通入CO以防爆炸
12.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其中“进展4”是:“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与应用”,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与土壤的酸碱性的关系。对该进展可能涉及的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
[C]草木灰(一种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K2CO3)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
[D]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 [B]向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盐酸的烧杯
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等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相同 [D]向一定量的硫酸钠和硫酸的
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混合溶液中加入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4分)
8 7 6 5 4 3 2 1 0 +0.5
14.(8分)(2024·陕西中考A卷)人类文明的进步,得益于化学的不断发展。
(1)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_。
(2)青铜时代:青铜的硬度远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因而能够取代石器和陶器,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动力之源是煤炭,煤、________、天然气是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
(4)信息时代:芯片制造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SiO2来制取,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15.(8分)(2024·兰州中考)镁被誉为“21世纪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绿色的战略性原材料”。用海水晒盐得到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从苦卤中提取镁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苦卤”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中和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获取金属镁的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_______种。
(4)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5)镁应用于火箭、飞机等领域,体现了镁的哪些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6 5 4 3 2 1 0 +0.5
16.(6分)(2024·枣庄二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其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分布如图所示。
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石墨烯有良好导电性,而金刚石却没有导电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墨烯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__。
(3)根据题中信息“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补全其用途。
A.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
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全碳气凝胶”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1 9 8 7 6 5 4 3 2 1 0 +0.5
17.(12分)(2024·台儿庄区一模)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白糖 B.花生油 C.面粉
(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①t1 ℃时,将40 g硝酸钾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P点表示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将t2℃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试剂瓶、烧杯、____________、量筒、胶头滴管。
(4)下列有关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
D.t2℃时,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8 7 6 5 4 3 2 1 0 +0.5
18.(8分)(2024·龙东中考)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_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从上图选择所需实验装置,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 9 8 7 6 5 4 3 2 1 0 +0.5
19.(11分)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某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东认为:含有NaCl、Na2CO3、
小南认为:含有NaCl、NaOH、Na2CO3
小西认为:含有NaCl、NaOH、Ca(OH)2
小北认为:含有NaCl、NaOH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小东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探究】
(2)通过实验①可知小西猜想错误。仅通过实验②无法判断小南或小北的猜想是否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知________的猜想成立。
【拓展应用】
(5)松花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除去,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说明食醋可以除去松花蛋涩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8 7 6 5 4 3 2 1 0 +0.5
20.(8分)(2024·齐齐哈尔中考)现有氯化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共63张PPT)
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一)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Na 23、Fe 56、C 12、Ca 40、O 16、H 1、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39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枣庄二模)“五月榴花红似火”,枣庄石榴驰名海内外。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摘石榴 [B]剥开石榴
[C]用榨汁机将石榴制成果汁 [D]石榴酿酒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采摘石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A属于物理变化;剥开石榴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B属于物理变化;用榨汁机将石榴制成果汁,石榴的细胞被破坏,细胞液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C属于物理变化;石榴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D属于化学变化。]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024·滕州二模)《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和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阳光、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雨水落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C]水蒸气聚集成云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水蒸发为水蒸气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水分子的大小不变,A错误;水分子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不会静止不动,B错误;水蒸气聚集成云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聚集成云,云再变为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与氧气反应 [B]组装发生装置
[C]测定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A错误;发生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方要在液面以下,而导管口应该刚露出橡皮塞,B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C错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2024·枣庄三模)一种新CO2捕捉技术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即在太阳光和TiO2催化作用下,将CO2转化为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羧酸——甲酸(HCO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所示的物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C]反应前后Ti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HCOOH的质量比为 44∶23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铷属于金属元素
[B]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C]铷的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铷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铷原子有五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B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47, 不是铷的原子质量,C错误;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2+8+18+8+n=37,n=1,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铷元素通常显+1价,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分类法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黄铜、赤铁矿
[B]钠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
[C]钾肥: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
[D]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钙、铁、锌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生铁是铁的合金、黄铜是铜的合金,均属于合金;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是合金,A错误;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都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钠盐,B正确;碳酸钾、硫酸钾中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错误;铁、锌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而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氧气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当场就拨打电话报警
[D]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品表面涂覆保护层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氧气具有助燃性,则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氧气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将可燃物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效果,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发现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电话报警,拿电话拨打时可能会造成火花放电引起爆炸,C错误;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品表面涂覆保护层隔绝空气和水,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端午食粽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俗称“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据研究,粽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其中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素由碳、氢、镁、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B]叶绿素为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叶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33∶4
[D]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与碘水作用时,呈现蓝色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由碳、氢、镁、氮、氧五种元素组成,A正确;叶绿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叶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5)∶(16×5)=33∶4,C正确;糯米富含淀粉,与碘水作用时,呈现蓝色,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2024·枣庄一模)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图中环的相交部分是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明亮的白光,生成黑色的固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产生蓝色沉淀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正确;铁与蓝色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正确;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微粒观: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B]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碘分别加入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C]守恒观:4 g H2与16 g O2反应生成20 g H2O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下列各组对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钙、铁、碘
②在运输水产品过程中用甲醛溶液浸泡防腐 ①区分羊毛和涤纶,可灼烧闻气味
②煮沸和过滤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
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可以大量使用
②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②探究工业炼铁实验时,先通入CO以防爆炸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碘,钙属于常量元素,此说法错误;②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人不能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此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①区分羊毛和涤纶,可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味的是羊毛,无烧焦羽毛味的是涤纶,此说法正确;②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过滤只是除去了水中难溶解的杂质,通过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此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可以大量使用,此说法错误;②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都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此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避免因缺氧而窒息,此说法正确;②探究工业炼铁实验时,先通入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此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其中“进展4”是:“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与应用”,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与土壤的酸碱性的关系。对该进展可能涉及的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
[C]草木灰(一种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K2CO3)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可提高肥效
[D]碳酸钠属于盐,其水溶液呈中性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错误;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发生的反应为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B正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能与铵态氮肥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不能混合施用,C错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 [B]向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盐酸的烧杯
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石灰水的溶质为Ca(OH)2,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放热,会导致饱和石灰水因Ca(OH)2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同时,水因参与反应而减少也会导致饱和石灰水析出溶质,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反应结束后,温度恢复初始温度,能重新溶解部分Ca(OH)2,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水减少,最终所能溶解的Ca(OH)2质量小于初始值,A错误;稀盐酸显酸性,pH<7,加入NaOH溶液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恰好完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反应时,溶液为中性,pH=7,继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过量,溶液碱性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B正确;向等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粉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每24份质量的镁粉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每56份质量的铁粉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则等量的镁粉和铁粉,镁粉产生的氢气更多,C错误;一定量的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钠离子、氢离子,加入 Ba(OH)2, Ba(OH)2中的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硫酸,所以反应一开始就有硫酸钡沉淀产生,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4分)
14.(8分)(2024·陕西中考A卷)人类文明的进步,得益于化学的不断发展。
(1)石器时代: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古人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的________。
(2)青铜时代:青铜的硬度远比纯铜________(填“大”或“小”),因而能够取代石器和陶器,在当时社会生产、生活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火点
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动力之源是煤炭,煤、________、天然气是广泛使用的化石能源。
(4)信息时代:芯片制造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用SiO2来制取,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石油
+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1)钻木的过程使温度升高,变量为温度,说明燃烧时需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2)纯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4)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4)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二氧化硅中氧元素为-2价,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0-(-2×2)=+4。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8分)(2024·兰州中考)镁被誉为“21世纪最具开发应用潜力、绿色的战略性原材料”。用海水晒盐得到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从苦卤中提取镁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答下列问题:
(1)“苦卤”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中和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上述获取金属镁的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________种。
混合物
2HCl+Mg(OH)2===MgCl2
+2H2O
3或三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该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5)镁应用于火箭、飞机等领域,体现了镁的哪些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氯气或Cl2
轻质或延展性或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合理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1)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中和池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Mg(OH)2===MgCl2+2H2O;(3)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池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氯气和氢气点燃生成氯化氢,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上述获取金属镁的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三种;(4)根据流程,氯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使用;(5)镁广泛应用于火箭、飞机等领域,主要体现了镁的轻质、延展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镁的物理性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6分)(2024·枣庄二模)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有人称为石墨烯),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材料,其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在电子、复合材料、医疗健康
等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不同领域的应用
分布如图所示。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石墨烯有良好导电性,而金刚石却没有导电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石墨烯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石墨烯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_________。
(3)根据题中信息“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补全其用途。
A.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
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全碳气凝胶”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电子领域
处理海上石油泄漏(合理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2)由图可知,目前石墨烯在电子领域占比最高,为27%。
(3)“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则说明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12分)(2024·台儿庄区一模)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白糖 B.花生油 C.面粉
(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A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①t1 ℃时,将40 g硝酸钾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P点表示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将t2℃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试剂瓶、烧杯、____________、量筒、胶头滴管。
饱和
等于
减小
玻璃棒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下列有关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将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
D.t2℃时,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中溶剂质量更大
C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1)A、白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B、花生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C、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40 g,则t1℃时,将40 g硝酸钾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②P点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③将t2 ℃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试剂瓶),则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试剂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A、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说法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说法正确;C、将t2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析出晶体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未指明溶液质量,无法比较,说法不正确;
D、t2 ℃时,溶解度:硝酸钾>氯化钠,则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浓度更小,所含溶剂质量更大,说法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9分)
18.(8分)(2024·龙东中考)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_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收集。
集气瓶
K2MnO4+MnO2+O2↑
C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从上图选择所需实验装置,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O2+Ca(OH)2===CaCO3↓+H2O
B、G、F、E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实验室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可将固体置于有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水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不需要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B,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G和装置F,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再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G、F、E。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小东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探究】
Ca(OH)2+Na2CO3===CaCO3↓+2NaOH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通过实验①可知小西猜想错误。仅通过实验②无法判断小南或小北的猜想是否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知________的猜想成立。
加入的少量稀盐酸被氢氧化钠完全消
耗,碳酸钠没有参与反应
检验且将碳酸钠除尽
小南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拓展应用】
(5)松花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除去,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请说明食醋可以除去松花蛋涩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醋能中和皮蛋上的碱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1)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故小东的猜想不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加入少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少量的稀盐酸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碳酸钠没有参与反应,故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小南或小北的猜想是否成立;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且将碳酸钠除尽;
(4)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说明含碳酸钠,且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能将碳酸钠除尽,静止后取上层清液,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则小南的猜想成立;
(5)松花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是因为含碱性物质,蘸上食醋,食醋能中和松花蛋上的碱,故可除去松花蛋涩味。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0.(8分)(2024·齐齐哈尔中考)现有氯化钙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请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___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0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 g;(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钙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质量,由氯化钙的质量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溶液的质量,进而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即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025年中考仿真模拟卷(一)
1.D [采摘石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A属于物理变化;剥开石榴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B属于物理变化;用榨汁机将石榴制成果汁,石榴的细胞被破坏,细胞液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C属于物理变化;石榴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D属于化学变化。]
2.D [水蒸发为水蒸气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水分子的大小不变,A错误;水分子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不会静止不动,B错误;水蒸气聚集成云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聚集成云,云再变为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3.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A错误;发生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方要在液面以下,而导管口应该刚露出橡皮塞,B错误;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C错误;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D正确。]
4.D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在太阳光和TiO2催化作用下,生成HCOOH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2HCOOH+O2。
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为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则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B正确;Ti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反应前后Ti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C正确;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和生成HCOOH的质量比为(2×44)∶(2×46)=22∶23,D不正确。]
5.C [铷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铷原子有五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B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47, 不是铷的原子质量,C错误;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2+8+18+8+n=37,n=1,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铷元素通常显+1价,氯元素通常显-1价,故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D正确。]
6.B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生铁是铁的合金、黄铜是铜的合金,均属于合金;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是合金,A错误;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都是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均属于钠盐,B正确;碳酸钾、硫酸钾中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错误;铁、锌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而钙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D错误。]
7.D [氧气具有助燃性,则能用于钢铁冶炼和金属焊接,氧气不具有可燃性,A错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将可燃物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效果,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发现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电话报警,拿电话拨打时可能会造成火花放电引起爆炸,C错误;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可以在铁制品表面涂覆保护层隔绝空气和水,D正确。]
8.B [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由碳、氢、镁、氮、氧五种元素组成,A正确;叶绿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叶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5)∶(16×5)=33∶4,C正确;糯米富含淀粉,与碘水作用时,呈现蓝色,D正确。]
9.A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正确;铁与蓝色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可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C正确;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D正确。]
10.C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A正确;将碘分别加入水和汽油中,溶剂不同,溶质相同,是为了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正确;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4∶32=1∶8,4 g H2与16 g O2反应时,氧气反应完全,氢气过量,生成H2O的质量小于20 g,C不正确;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防止腐蚀管道和污染水源,应倒入指定容器内,D正确。]
11.D [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碘,钙属于常量元素,此说法错误;②甲醛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人不能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此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①区分羊毛和涤纶,可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味的是羊毛,无烧焦羽毛味的是涤纶,此说法正确;②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过滤只是除去了水中难溶解的杂质,通过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此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可以大量使用,此说法错误;②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都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此说法错误,C不符合题意;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避免因缺氧而窒息,此说法正确;②探究工业炼铁实验时,先通入CO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防加热时发生爆炸,此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
12.B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错误;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是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的,发生的反应为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B正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能与铵态氮肥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不能混合施用,C错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D错误。]
13.B [石灰水的溶质为Ca(OH)2,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与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放热,会导致饱和石灰水因Ca(OH)2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同时,水因参与反应而减少也会导致饱和石灰水析出溶质,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反应结束后,温度恢复初始温度,能重新溶解部分Ca(OH)2,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了水,水减少,最终所能溶解的Ca(OH)2质量小于初始值,A错误;稀盐酸显酸性,pH<7,加入NaOH溶液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中性,pH=7,继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过量,溶液碱性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B正确;向等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粉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每24份质量的镁粉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每56份质量的铁粉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则等量的镁粉和铁粉,镁粉产生的氢气更多,C错误;一定量的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钠离子、氢离子,加入 Ba(OH)2, Ba(OH)2中的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硫酸,所以反应一开始就有硫酸钡沉淀产生,D错误。]
14.解析:(1)钻木的过程使温度升高,变量为温度,说明燃烧时需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2)纯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4)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4)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二氧化硅中氧元素为-2价,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0-(-2×2)=+4。
答案:(1)着火点 (2)大 (3)石油 (4)+4
15.解析:(1)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中和池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Mg(OH)2===MgCl2+2H2O;(3)苦卤含MgCl2、NaCl等物质,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池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氯气和氢气点燃生成氯化氢,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上述获取金属镁的整个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共有三种;(4)根据流程,氯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使用;(5)镁广泛应用于火箭、飞机等领域,主要体现了镁的轻质、延展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镁的物理性质。
答案:(1)混合物
(2)2HCl+Mg(OH)2===MgCl2+2H2O
(3)3或三 (4)氯气或Cl2 (5)轻质或延展性或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合理即可)
16.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2)由图可知,目前石墨烯在电子领域占比最高,为27%。
(3)“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则说明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电子领域
(3)处理海上石油泄漏(合理即可)
17.解析:(1)A、白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B、花生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C、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40 g,则t1℃时,将40 g硝酸钾加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②P点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将t2 ℃时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试剂瓶),则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试剂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A、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说法正确;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说法正确;C、将t2 ℃时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析出晶体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钠,未指明溶液质量,无法比较,说法不正确;
D、t2 ℃时,溶解度:硝酸钾>氯化钠,则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氯化钠溶液浓度更小,所含溶剂质量更大,说法正确。
答案:(1)A (2)①饱和 ②等于 ③减小 (3)玻璃棒 (4)C
18.解析:(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集气瓶;(2)A装置试管口有棉花团,则该装置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进行收集,其中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即装置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3)实验室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B装置可将固体置于有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水灰水变浑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实验室采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不需要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B,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装置G和装置F,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再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G、F、E。
答案:(1)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C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3)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O2+Ca(OH)2===CaCO3↓+H2O B、G、F、E
19.解析:(1)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故小东的猜想不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2)加入少量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少量的稀盐酸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碳酸钠没有参与反应,故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小南或小北的猜想是否成立;(3)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且将碳酸钠除尽;(4)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步骤③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说明含碳酸钠,且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能将碳酸钠除尽,静止后取上层清液,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则小南的猜想成立;(5)松花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是因为含碱性物质,蘸上食醋,食醋能中和松花蛋上的碱,故可除去松花蛋涩味。
答案:(1)Ca(OH)2+Na2CO3===CaCO3↓+2NaOH (2)加入的少量稀盐酸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碳酸钠没有参与反应 (3)检验且将碳酸钠除尽 (4)小南 (5)食醋能中和皮蛋上的碱
20.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 g;(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钙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质量,由氯化钙的质量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溶液的质量,进而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即可。
答案:(1)10
(2)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y。
Na2CO3+CaCl2===2NaCl+CaCO3↓
111 117 100
y x 10 g
= y=11.1 g
= x=11.7g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