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6 17: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模拟考试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一)“远方的家” 专题片拍摄之旅
央视 “远方的家” 专题片拍摄组计划进行一次环球拍摄之旅,第一站来到亚洲。结合所学知识,读图根据材料完成 1 - 3 题。
1.拍摄组到达亚洲后,发现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
A. 南半球和东半球 B. 南半球和西半球 C. 北半球和东半球 D. 北半球和西半球
2.在拍摄亚洲的河流时,拍摄组发现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是因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四周高,中部低
3.拍摄组在亚洲不同地区体验到了多样的气候。在阿拉伯半岛,他们感受到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这里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 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
C. 海拔高,气温低 D. 植被稀少,蒸发旺盛
答案及解析:
1.C:赤道穿过亚洲南部,北极圈穿过亚洲北部,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0°W 向东到 160°E 为东半球,亚洲大部分位于该范围内,所以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A 选项南半球范围错误;B 选项南半球和西半球均不符合;D 选项西半球错误。
2.C:亚洲中部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高大地形区,四周多平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使得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A、B 选项地势描述与亚洲实际不符;D 选项地势特点错误。
3.B:阿拉伯半岛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A 选项阿拉伯半岛濒临海洋,并非深居内陆;C 选项阿拉伯半岛海拔较低;D 选项植被稀少是气候干旱的结果,而非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
(二)小明的海外交流之旅
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海外交流活动,他先后去了日本、东南亚和印度。在交流过程中,他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此读图根据材料完成 4 - 6 题。
4. 小明到达日本后,发现日本多火山、地震。下列关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5. 在东南亚,小明品尝到了各种美味的热带水果。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热量、水分充足 B.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C. 山地多,土壤肥沃 D. 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6. 小明来到印度,了解到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②消费市场广阔 ③环境压力不大 ④就业机会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及解析:
4. C: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A 选项中印度洋板块与日本所处板块交界不符;B 选项两个板块均错误;D 选项美洲板块与日本无关。
5. A:东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热量、水分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这是其成为世界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B 选项种植历史和生产技术属于社会经济因素;C 选项东南亚山地多不利于大规模种植热带经济作物;D 选项市场需求是社会经济因素,不是自然原因。
6. A:印度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庞大的人口数量也形成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而人口众多会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就业竞争激烈,就业机会并不多。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答案选 A。
(三)“一带一路” 贸易往来
“一带一路” 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俄罗斯作为 “一带一路” 沿线的重要国家,与我国在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结合相关知识,读图根据材料完成 7 - 9 题。
7. 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B. 全年高温多雨
C.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 全年炎热干燥
8.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其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其中,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是( )
A. 食品工业 B. 纺织工业 C. 核工业和航天航空工业 D. 玩具制造业
9.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管道运输 D. 水路运输
答案及解析:
7. A:俄罗斯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影响,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B 选项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不符合俄罗斯气候;C 选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特点;D 选项全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
8. C: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核工业和航天航空工业等领域技术先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玩具制造业属于轻工业,俄罗斯轻工业相对薄弱。
9. C:管道运输具有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可靠等优点,适合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等流体货物。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且灵活性虽有但成本较高;俄罗斯与我国之间的水路运输受地理条件限制,且运输速度慢,所以管道运输是最适宜的运输方式。
(四)非洲之旅考察见闻
某地理考察团队前往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考察,他们深入当地,了解了非洲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貌。据此读图根据材料完成 10 - 12 题。
10. 考察团队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 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农矿产品
B. 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C. 工业发达,农业落后 D. 自然资源匮乏
11. 在非洲草原上,考察团队看到了大量野生动物。非洲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 躲避天敌 B. 追逐水源和食物
C. 人类活动影响 D. 气候变化
12. 考察团队还发现,非洲当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他们创造了独特而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文化特色的是( )
A. 桑巴舞 B. 狂欢节 C. 击鼓、制作木雕 D. 芭蕾舞
答案及解析:
10. B: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形成了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价格低,利润少,处于不利地位,导致经济发展缓慢。A 选项出口和进口商品描述反了;C 选项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落后;D 选项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11. B:非洲草原气候分为干湿两季,湿季水草丰美,干季降水稀少,草木枯黄。动物为了追逐水源和食物,会在干湿季交替时进行周期性迁徙。躲避天敌、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不是主要原因。
12. C:击鼓、制作木雕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桑巴舞和狂欢节是巴西的特色文化;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
(五)巴西生态与发展之旅
环保志愿者小李前往巴西,参与当地热带雨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活动,同时了解巴西的地理特色。读图根据材料完成 13 - 15 题。
13. 小李到达巴西后,深入亚马逊热带雨林。关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提供木材、药材等资源 B. 调节全球气候
C. 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 D. 维护生物多样性
14. 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农产品是( )
A. 小麦、玉米 B. 咖啡、甘蔗 C. 大豆、棉花 D. 苹果、葡萄
15. 小李在巴西还了解到,巴西的足球文化闻名世界。巴西足球运动开展广泛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适合足球运动 B. 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踢球
C. 人们热爱足球,足球运动普及 D. 政府大力推广足球运动
答案及解析:
13. C: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而不是草原。它能够提供木材、药材等丰富资源;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全球气候;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14. B: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适合咖啡、甘蔗等热带作物生长,其咖啡、甘蔗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苹果、葡萄等作物的主产区并非巴西,且巴西的这些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不占显著地位。
15. C:巴西人民热爱足球,足球运动在民间广泛普及,这是巴西足球运动开展广泛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地形平坦和气候温暖湿润是自然条件;政府大力推广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
二、综合题(共 30 分)
1.阅读图文材料,读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
材料: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2024 年,中国 - 东盟贸易额持续增长,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泛亚铁路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 1 为东南亚示意图,图 2 为泛亚铁路示意图。
(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十字路口”,图中 甲 是__________海峡,它是这个 “十字路口” 的咽喉要道。(1 分)
(2)泛亚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自然困难有__________(至少列举一点)。(1 分)
(3)东南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中国游客前往。请列举一处东南亚的著名旅游景点:__________。(1 分)
(4)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东南亚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3 分)
答案:
(1)马六甲
(2)地形复杂,多山地;高温多雨的气候,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热带雨林地区,蚊虫叮咬、疫病传播等(任答一点即可)
(3)泰国曼谷水上市场、越南下龙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任答一处即可)
(4)气候方面,东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地形方面,东南亚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大规模种植和灌溉 。
2.阅读图文材料,读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材料: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这里自然景观迷人,人文风情独特,经济高度发达。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图 3 为欧洲西部地形图,图 4 为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
(1)根据图 3 和图 4,分析欧洲西部地形和气候对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 分)
(2)列举欧洲西部著名的旅游景点(至少两处),并说明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3 分)
(3)欧洲三面临海,海岸线曲折,有利于海洋湿润的水汽深入内陆,气候具有显著的_______(大陆性、海洋性)特征。。(1 分)
答案:
(1)地形方面,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草场广阔,有利于大规模放牧;气候方面,欧洲西部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 。
(2)旅游景点: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等(任答两处即可)。原因: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旅游需求大;旅游服务水平高,接待能力强等 。
(3)海洋性
3.阅读图文材料,读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 分)
材料: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和工业大国,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和地区专门化,工业部门齐全,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美国的农业和工业发展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图 5 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图 6 为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
(1)图 5 中 A 是__________农业带,分析该农业带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2 分)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简述其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3 分)
(3)美国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位于旧金山东南的 “硅谷” 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说出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 分)
答案:
(1)乳畜带。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便于乳畜产品运输;居民饮食习惯喜爱乳畜产品 。
(2)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 。
(3)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美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提高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
4.阅读图文材料,读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西亚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宝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图 7 为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图 8 为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西亚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示意图。
(1)西亚被称为 “五海三洲之地”,“五海” 是指里海、_________、红海、地中海、黑海,“三洲” 是指亚洲、_________、欧洲。(2 分)
(2)西亚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1 分)
(3)长期的石油开采和出口给西亚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请举例说明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7 分)
答案:
(1)阿拉伯海;非洲
(2)波斯湾
(3)生态环境问题: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大量开采石油导致水资源短缺加剧;石油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会污染海洋环境;过度依赖石油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等。治理措施:加强石油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监管,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建立海洋生态修复机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植树造林,防治土地荒漠化;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发展多元化经济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