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16 18:4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4级历史3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6个小题,共48分)
1.如图为四川各工业厂矿为“献礼四川工业75年”系列图片展提供的老照片。据此可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
A.三线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B.天然气技术世界领先
C.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D.重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2.下图是50年代我国工业建设成就分布图。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形成了合理均衡的工业布局 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3.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争取有利于和平的国际环境,创造和睦的周边关系,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外交行动,主要包括()
①掀起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热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日内瓦会议上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解决
④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表是1950-1956年国有企业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化(百分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类型 年份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各项税收 78.78 64.92 56.16 56.12 53.91 51.13 50.28
国企收入 13.98 24.44 32.93 35.96 40.63 44.91 47.92
其他收入 7.24 10.64 10.91 7.92 5.46 3.96 1.80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实施
C.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D.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5.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 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6.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②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③“神威”计算机的问世④“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把他们的艺术带到了土气的拉丁姆,用这种方式征服了他们野蛮的征服者......罗马人也开始尝试,能否用一种有价值的形式把希腊人的戏剧进行转化,最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转化,这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因为他们天生具有勇气和智慧。”这表明()
A.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扩大 B.世界文明走向发生根本变化
C.古希腊文明中心逐渐东移 D.罗马文化具有包容性创新性
8.双谟拉比法典》中有如下描述若贵族使平民及奴隶的眼睛受损可以免于罚款。平民使得奴录的眼睛受损只需要赔付一半的费用,奴隶将贵族的眼睛损坏则要在耳内灌油,灌镜见,这部法典)
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B.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C.标志着西亚的统一 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9.下图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是)
A.①处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和城邦政治B.③处的古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C.④处出现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D.⑤处诞生了著名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传说
10.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下图中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化成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这主要是凭借()
A.君主专制的建立 B.希腊文化的推广
C.基督教奉为国教 D.《法学汇篡》的颁行
12.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伯里克利提出的以战争方式同斯巴达争夺霸权的方案。战争第二年,雅典爆发大瘟疫,雅典人谴责伯里克利,认为雅典所遭受的一切不幸都应该由他负责,人们把所有的愤怒都转到了伯里克利身上,甚至判处他有罪。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雅典民主具有非理性色彩
B.雅典民主使官员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C.雅典民主是精英政治与大众治理相结合的体现
D.雅典民主是雅典维护城邦利益的有效手段
13.编撰于3000多年前的《犁俱吠陀》,赞美诸神在世界开创之初创造了四个瓦尔那(社会等级),使婆罗门和刹帝利成为统领社会的最高贵的群体。这反映的是()
A.古代希腊的城邦制度 B.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C.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 D.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14.大化五年(649年),日本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上述措施
A.铲除了国内割据基础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树立了天皇绝对权威 D.有力促成武士道精神
15.中古西欧的基督教会,凡是教民或信徒的诸如生命、财产、婚姻等世俗问题,都是它的权利范围。随着基督教在各地的传播和教徒数量的增加,教会发展成一个跨越各王国的泛西欧的超级国家机器”,它和各王国的国王、贵族一道共同统治和管理着西欧社会。这说明当时西欧社会()
A.形成了政教合一体制 B.强化了国家主权意识
C.呈现了二元政治格局 D.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
16.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本单元,其主要产业是农业,还有自己的面包师和铁匠,能够酿造啤酒,生产奶酪,制作鞋帽。这体现了西欧庄园()
A.商品经济发达B.经济自给自足 C.阶级矛盾尖锐 D.王权实力强大
二、材料题(3个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地铁建设的酝酿和筹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地铁建设从战备工程回到市内交通运输上,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1993年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建成试运行,标志着上海的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化时代。
材料二上海地铁开工建设到现在30年了,已经形成19条线、772公里、459座车站的大网络,通车线路总里程位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
材料三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于2023年7月正式开通运营,并与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双11”交会。苏州、上海这两座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实现了轨道交通系统的跨省市互联互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上海地铁建设发展的特点。(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海地铁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原因。(12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选择图表中任一时间段,自拟论题,对这一时期城市化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迁移到两河流域南部。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步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该时期的一块石碑上雕刻有一个统治者,他戴头冠,穿长褶裙,孔武有力。同时期的一枚印章上,有一个人正主持宗教仪式,手刃敌人,表明他拥有宗教和军事权力,在同时期的雕刻中还出现了奉献产品的民众。这些情况表明苏美尔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
苏美尔楔形文字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6分)
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灭亡了波斯帝国,随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期问,在野蛮部落建立了70多个城市,定都巴比伦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以马其顿人和希腊人作为骨干力量,保证征服者的统治地位;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从而使帝国的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简要评析亚历山大远征。(9分)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成都石室阳安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1.D
  2.C
  3.B
  4.C
  5.B
  6.D
  7.D
  8.D
  9.D
  10.B
  11.A
  12.A
  13.B
  14.B
  15.C
  16.B
  17.(1)规划时间早;发展速度快;线路多,里程长,居世界之首;覆盖范围不断增大;跨省市互联互通;呈现立体化发展趋势;与经济、科技发展并行等。
  (2)党和国家的政策引领;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中国人民的创造性;改革开放的深化;前期经验积累;中外交流加强等。
  17.示例:选择时间段:1949 - 1955。论题:过渡时期新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论述:在旧中国,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压迫、政局的动荡、政府的腐朽,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不快且很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不利局面,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推动,城市化进入一个新时期,进程明显加快。1949 - 1955 年,是新中国的过渡时期。首先进行了土地改革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人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在此基础上,从 1953 开始进行 “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特别是一五计划,156 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总之,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使中国城市化出现了一个小高峰。
  19.(1)表现:青铜工具的使用、文字的发明、城市中心出现、国家形成等(任意 3 点即可,如答阶级社会形成、宗教信仰出现等相关的也可以酌情给分)。
  (2)评析:公元前 4 世纪晚期,亚历山大通过 10 余年的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为巩固统治,他采用先进的希腊文明来统治野蛮地区,同时在政治建设、民族和宗教等方面注重东西方的融合。亚历山大远征给各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破坏了当地的文明;但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推动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了人类历史上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