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一中学、德庆县香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6 18:1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科试题
总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现代科技手段在戏剧舞台上广泛应用,促使戏剧的审美观念、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等都
发生了显著变化,创造性地提升了戏剧的叙事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使得戏剧以更多元的形式走向社会大
众,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现代科技为戏剧一以贯之的敏锐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传统戏曲的“一桌二椅”模
式,基于传统的舞台设施、表演规模、团队组织形式以及交通运输等客观条件,造就了以演员为核心的传
统创作模式,演员表演成为传统戏曲最主要的叙事表现手段。而时至今日,现代科技为舞台的创作和生产、
运营等一整套体系提供了物质和人力资源条件,促成了演出运营模式、创作团队人员构成以及审美效果的
变化。现代科技为戏剧艺术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手段和表达方式,在视觉效果、角色表演、体验方式上都极
大地发挥了戏剧艺术的创造力和实验性。投影、人工智能、声音和灯光技术、自动化机械系统等多种先进
科技的运用,为戏刷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其次,现代科技手段有助于强化戏剧艺术的美学效果。空灵、诗意是中国传统戏剧舞台审美传统,在
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过去,这种美学体验主要依赖于“一桌二椅”的简易设置,依赖于演员
的程式化表达。而今,诸多现代科技手段擅长营造虚拟现实,这让现代戏剧超越了传统的物理限制,使空
灵、诗意的舞台艺术审美效果得到更强烈、更灵活、更丰富的表达。北京人民艺术刷院的话刷《杜甫》,
用虚拟视觉效果塑造出空灵舞台意境。刷终时,采用投影技术呈现的巨幅流动山水画卷是塑造整场戏意境
的主要元素,杜甫从船头慢慢步入山水画卷,此时舞台的叙事主角渐渐从杜甫转化为山水造型,寓意杜甫
的生命最终升华在天地山河间。通过投影技术实现的巨幅山水画面不但没有干扰演员表演,还提升了现代
戏剧魅力。
最后,现代科技拓展了舞台艺术的多元形态,在实践中,取得了艺术创新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近
年的实践来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创作的高水平数字文旅演出项目,在艺术创新和社会效益上都获得了较
大成功。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故里抚州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戏剧《寻梦牡丹亭》,将戏曲元素与实景环境相结
合,利用全息数字影像技术,让观众有“人在戏中游、戏在境中演”的独特体验。
当然,以吸引观众好奇心为目的而过分依赖技术制造夺目奇观,以及数宇技术特有的复制特性带来同
质化艺术效果泛滥等情况,也造成行业上出现一批低水平的戏剧作品。但这恰恰说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进行戏剧创新,避免生硬、庸俗审美,正是当代戏剧艺术家需要掌握的创作能力。
(摘编自叶风《现代科技促进戏剧艺术创新发展》,《光明日报》,2024年8月9日)
材料二:
被誉为“百戏之师”的昆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昆曲追求意境之美、自然之美、虚实相生之美,
这种美学精神不仅渗透于唱腔音乐、身段表演等昆曲艺术的内在意蕴之中,还体现在舞台布景、服装造型
等外在形式上。昆曲舞台讲究诗化写意、唯美精致与简洁灵动,以此营造昆曲细腻而深远的意境,昆曲的
舞台设计不能违背这种美学追求。
然而,在科技走进昆曲舞台的过程中,有些作品过度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震撼,高科技手段充斥其间,
过于繁复冗赘的舞台设计不仅限制了演员的表演空间,还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使昆曲应有的意境变得支
离破碎。试想昆曲经典《牡丹亭》中的“惊梦”一慕,当杜丽娘吟唱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份对
大自然美好春光的细腻描绘若全然依赖于实景搭建或LED大屏幕来呈现,而非通过演员的精妙表演引发
观众的想象共鸣,那么,杜丽娘内心深处那种对生命的渴望与情感的悸动,以及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深刻意
蕴无疑将被大大削减。戏曲之美,恰在于其以简驭繁、虚实相生的独特魅力,使观众能在方寸舞台之间,
体验到情感的波澜壮阔与意境的深远辽阔。过度依赖科技手段,非但不能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反而可
能失去戏曲原有的韵味与深度。
突出戏曲本身所独有的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美感,体现中国美学的意境和深邃内涵,应是戏曲创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