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 主题情境试题(一材多题)(2024安徽7、8题)
【题型解读】主题情境试题是中考逐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题型,其特点是给出一段文本材料,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与材料紧密相连的选择题,让学生作答。此类试题文本选材广泛,语言简练;往往设置的问题跨度大,角度多变,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类型1 背景材料引出型
(2024长春)2024年5月,武王墩墓出土了迄今为止东周时期最大的青铜圆鼎。完成1~3题。
1.下列提炼铜的步骤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挖凿铜矿 B.粉碎矿石
C.淘洗铜砂 D.烧炭炼铜
2.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铜属于( )
A.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024北京)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完成4~6题。
4.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
A.CaCl2 B.CaO C.CaCO3 D.Ca(OH)2
5.清明放风筝。下列与风筝制作、放飞相关的部件中,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
A.竹质骨架 B.纸质风筝面
C.棉质捆扎线 D.不锈钢手握轮
6.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C5H11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14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5
(2024赤峰)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完成7~9题。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8.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9.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A.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
B.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
D.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干燥
类型2 材料信息提取型(2024安徽7、8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0~11题。
在阳光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同时生成O2。我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实现由CO2到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的人工合成。
10.2024年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设置了多个补给站。下列物质中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是( )
A.NaCl B.葡萄糖 C.CO2 D.H2O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和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仅用CO2为原料可以人工合成淀粉
D.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024连云港)连云港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获得NaCl等物质。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完成12~14题。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元素:Cl2
B.两个钠原子:Na2
C.构成NaCl的离子:Na+、Cl-
D.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O
13.下列有关钠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1
C.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g D.Na+中有11个电子
14.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024成都)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15~17题。
15.任务一: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静置沉淀
B.砂石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16.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17.任务三: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
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
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
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2024安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8~19题。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18.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为单质
B.丁的化学式为H2O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19.有关"零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C.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
D.生产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题型一 主题情境试题(一材多题)(2024安徽7、8题)
【题型解读】主题情境试题是中考逐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题型,其特点是给出一段文本材料,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与材料紧密相连的选择题,让学生作答。此类试题文本选材广泛,语言简练;往往设置的问题跨度大,角度多变,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类型1 背景材料引出型
(2024长春)2024年5月,武王墩墓出土了迄今为止东周时期最大的青铜圆鼎。完成1~3题。
1.下列提炼铜的步骤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
A.挖凿铜矿 B.粉碎矿石
C.淘洗铜砂 D.烧炭炼铜
2.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A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铜属于( B )
A.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024北京)二十四节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完成4~6题。
4.春分"竖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C )
A.CaCl2 B.CaO C.CaCO3 D.Ca(OH)2
5.清明放风筝。下列与风筝制作、放飞相关的部件中,用到金属材料的是( D )
A.竹质骨架 B.纸质风筝面
C.棉质捆扎线 D.不锈钢手握轮
6.秋分吃桂花糕。桂花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C5H11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1∶14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氧原子个数比为2∶5
(2024赤峰)熟练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完成7~9题。
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8.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9.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D )
A.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
B.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C.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沉淀
D.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滤渣洗涤干燥
类型2 材料信息提取型(2024安徽7、8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0~11题。
在阳光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同时生成O2。我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实现由CO2到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的人工合成。
10.2024年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设置了多个补给站。下列物质中能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的是( B )
A.NaCl B.葡萄糖 C.CO2 D.H2O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H2O和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光合作用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仅用CO2为原料可以人工合成淀粉
D.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2024连云港)连云港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获得NaCl等物质。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完成12~14题。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C )
A.氯元素:Cl2
B.两个钠原子:Na2
C.构成NaCl的离子:Na+、Cl-
D.H2O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O
13.下列有关钠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1
C.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g D.Na+中有11个电子
14.电解熔融NaCl制取Na的化学反应属于( B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024成都)某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完成15~17题。
15.任务一:学习净水原理。下列净水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
A.静置沉淀
B.砂石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16.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净水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C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制作外壳,安全环保
B.小卵石和石英砂主要除去可溶性杂质
C.用活性炭净水是因为其结构疏松多孔
D.蓬松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净水的速率
17.任务三:展示并评价作品。下列评价不合理的是( A )
A.净化水硬度变得更小
B.制作材料廉价易得
C.制作简单,操作简便
D.作品设计简洁美观
(2024安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8~19题。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践应用。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和从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18.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反应物均为单质
B.丁的化学式为H2O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D.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19.有关"零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C.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
D.生产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