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评价(四)(第八、九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3·济南模拟)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下图为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京津冀一体化体系中 ( )
A.资金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
B.资源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
C.技术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
D.资金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
2.北京建设知识型区域的优势是 ( )
A.历史文化悠久 B.科研院校众多
C.矿产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3.(2023·十堰学业考)关于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C.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和珠海市相邻
D.台湾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读台湾省地图及台湾观光品牌“亚洲之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台湾省 ( )
①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东部台湾山脉
②城市多分布于西部
③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
④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亚洲之心”中的地理事物,与其所反映的台湾省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台北故宫博物院—建筑风格与祖国大陆文化同宗同源
B.高山族头饰—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C.包子—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D.茶—四面环海,全部位于热带
6.游客春节赴台湾岛旅游,能欣赏到 ( )
A.南部山脉雄伟,分布着众多的茶园
B.北部气候湿凉,农民在田地里种麦
C.西部河网密布,人们在冰面上嬉戏
D.东部平原狭窄,濒临浩瀚的太平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如图,完成7~9题。
7.关于新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绝大多数是外流河
B.天山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
C.乌鲁木齐位于塔里木盆地
D.城镇、交通线多分布在盆地中部
8.新疆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污染 B.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D.土地荒漠化
9.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
A.在荒漠地区垦荒种粮 B.在矿区推进生态修复
C.在牧区实行轮牧 D.在山区开展退耕还林
(2023·北京八十中质检)新疆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位于北疆牧区的和布克赛尔,传统美食“纳仁”的主要原材料是牛羊肉;位于南部的吐鲁番,人们用坎儿井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葡萄。阅读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10.对于新疆图标的设计,表述不恰当的是 ( )
A.羊肉串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B.牦牛是新疆的代表性畜种
C.新疆瓜果飘香,有著名的葡萄沟
D.“新”字彩带体现了维吾尔民族风情
11.关于和布克赛尔和吐鲁番的自然环境特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和布克赛尔纬度更高,气温较低,适宜发展畜牧业
B.和布克赛尔海拔更高,气温较低,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C.吐鲁番降水较少,适合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D.吐鲁番位于天山北麓,四面环山,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后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12、13题。
12.过去该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水污染严重
13.该地区“稻鱼游”生态产业的成功案例对其他省区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
A.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B.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C.加强政策扶持,扩大资源开发
D.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
在贵州省雷山县天塘新桥村,苗族同胞至今依然沿用着祖先留下的40多个水上粮仓。粮仓建在水塘中央,为木质吊脚楼结构,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为水上粮仓景观。读图,完成14~17题。
14.粮仓内储存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高粱 C.小麦 D.青稞
15.水上粮仓位于 (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16.粮仓建在水上,可以有效地防止 ( )
A.台风暴雨 B.干旱缺水
C.山洪滑坡 D.火灾鼠患
17.除了水上粮仓,池塘里还可以养鱼、养鸭,这样做可以 ( )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B.增加种植业的产值
C.提供多种旅游资源 D.减少池塘水分蒸发
“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读材料,完成18~20题。
18.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东部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B.长期水土流失,地表千沟万壑
C.该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D.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19.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A.毁林开荒
B.修筑梯田
C.地表光秃、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多寒潮和台风
20.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
①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及北京市地图(图1)、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流经北京市的主要自然河流中,除永定河外,还有从密云水库流出的 ,它们自西北流向 ,其流向主要是受北京市 特征的影响。(3分)
永定河,先秦称浴水;汉代称治水;北魏时下游别称清泉河,上游桑乾(同“干”)河;隋唐时通称桑乾河;辽、宋、金既称桑乾河,又称卢沟河;元、明两代又云“浑河”,明后期又有“无定河”别名;清康熙年间治理该河并加固大堤,赐名永定河。
(2)从不同历史时期永定河名称的变化看(清泉河、卢沟河(意为黑水河)、浑河、无定河及永定河),主要受永定河水文特征中____变化的影响(单项选择) ( )(1分)
A.水量 B.汛期 C.含沙量 D.结冰期
(3)导致永定河水文特征变化的直接自然因素是(单项选择) ( )(1分)
A.地形 B.灾害 C.植被 D.气候
(4)永定河被称为“ ”期间,说明其经常决堤改道。其决堤的季节主要在 (季节),这与北京的 特征密切相关。(3分)
北京从最早建立的城市“蓟”开始,至唐代称为“幽州”,一直是地方性的行政中心;辽代,北京作为辽的陪都,称为“南京城”,并上升为区域性的行政中心;从金代“中都”开始,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北京绝大部分时期作为全国性的行政中心。北京的人口也由唐代以前的15万人,增长到辽代时期的20多万人,到了清代中期则达到了100万人。
(5)影响北京地区自然因素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可能是(单项选择) ( )(1分)
A.交通条件的改变 B.人口的迅速增长
C.工业的迅速发展 D.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6)影响北京地区人为原因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 ( )(1分)
A.军事 B.行政区划 C.宗教 D.城市职能
22.【对比分析题】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台湾企业家希望抢搭“一带一路”建设快车,共享发展红利。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2分)
山脉A: ;省级行政区B: (填简称)。
(2)新疆和台湾在人口城市分布上存在差异。读图,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5分)
项目 显著的 自然特征 人口城市的 分布地区 影响人口城市 分布的因素
新疆
台湾 湿热
(3)“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白色产业成为新疆农业支柱产业。请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1分)
(4)借助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台湾企业家赴疆投资棉纺企业热情大幅升温。分析新疆与台湾在合作中各自的优势。(2分)
23.(2023·青岛模拟)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具特色。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黄土高原高度重视水土保持,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现代文明不断融入昔日的传统生活,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贵州省自然资源和地质灾害分布图、贵阳气候资料图。
(1)贵州省地质灾害多发,请结合材料一完成下列结构图。(2分)
① ;② 。
材料二 “东数西算”是指东西部地区建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东部数据输送到西部储存和计算。数据中心是高耗电场所。贵州省气候凉爽,清洁能源丰富,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数据枢纽节点。
(2)请结合材料分析贵州省气候凉爽、清洁能源丰富的原因。(2分)
气候凉爽: 。
清洁能源丰富: 。
材料三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分布图,山西省临县光伏特色产业照片、临县气候资料图。
山西省临县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发展光伏特色工作的赞誉。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山西省临县发展光伏电站的优势气候条件。(2分)
材料四 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少与梯田面积关系数据统计表。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 0 5 10 15 20 30 40 50 60
梯田减少比例(%) 0 8 28 50 67 82 89 92 94
注:梯田减少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4)根据材料四分析梯田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1分)
材料五 山西省某地区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综合治理 农耕用地 非生产 用地 人工牧 草地 林(果) 地
综合治理前 56% 26% 4% 14%
综合治理后 28% 25% 20% 27%
(5)山西省该地区经过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既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分析发生该变化的重要措施是 。这种结构变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2分)
刺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保健、观赏为一体的水果。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6℃且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种植。刺梨产业是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
(6)综合以上信息,山西和贵州相比,更适合刺梨种植的省份的简称是 。(1分)单元质量评价(四)(第八、九章)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023·济南模拟)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下图为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在京津冀一体化体系中 (D)
A.资金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
B.资源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
C.技术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
D.资金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
2.北京建设知识型区域的优势是 (B)
A.历史文化悠久 B.科研院校众多
C.矿产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3.(2023·十堰学业考)关于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香港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C.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和珠海市相邻
D.台湾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读台湾省地图及台湾观光品牌“亚洲之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台湾省 (B)
①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东部台湾山脉
②城市多分布于西部
③是我国纬度最低的省级行政区
④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亚洲之心”中的地理事物,与其所反映的台湾省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A.台北故宫博物院—建筑风格与祖国大陆文化同宗同源
B.高山族头饰—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C.包子—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D.茶—四面环海,全部位于热带
6.游客春节赴台湾岛旅游,能欣赏到 (D)
A.南部山脉雄伟,分布着众多的茶园
B.北部气候湿凉,农民在田地里种麦
C.西部河网密布,人们在冰面上嬉戏
D.东部平原狭窄,濒临浩瀚的太平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如图,完成7~9题。
7.关于新疆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河流绝大多数是外流河
B.天山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
C.乌鲁木齐位于塔里木盆地
D.城镇、交通线多分布在盆地中部
8.新疆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D)
A.水污染 B.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D.土地荒漠化
9.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
A.在荒漠地区垦荒种粮 B.在矿区推进生态修复
C.在牧区实行轮牧 D.在山区开展退耕还林
(2023·北京八十中质检)新疆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位于北疆牧区的和布克赛尔,传统美食“纳仁”的主要原材料是牛羊肉;位于南部的吐鲁番,人们用坎儿井引高山冰雪融水灌溉葡萄。阅读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10.对于新疆图标的设计,表述不恰当的是 (B)
A.羊肉串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B.牦牛是新疆的代表性畜种
C.新疆瓜果飘香,有著名的葡萄沟
D.“新”字彩带体现了维吾尔民族风情
11.关于和布克赛尔和吐鲁番的自然环境特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A.和布克赛尔纬度更高,气温较低,适宜发展畜牧业
B.和布克赛尔海拔更高,气温较低,适宜发展河谷农业
C.吐鲁番降水较少,适合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D.吐鲁番位于天山北麓,四面环山,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后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12、13题。
12.过去该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C)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水污染严重
13.该地区“稻鱼游”生态产业的成功案例对其他省区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D)
A.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B.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C.加强政策扶持,扩大资源开发
D.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
在贵州省雷山县天塘新桥村,苗族同胞至今依然沿用着祖先留下的40多个水上粮仓。粮仓建在水塘中央,为木质吊脚楼结构,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为水上粮仓景观。读图,完成14~17题。
14.粮仓内储存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高粱 C.小麦 D.青稞
15.水上粮仓位于 (D)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16.粮仓建在水上,可以有效地防止 (D)
A.台风暴雨 B.干旱缺水
C.山洪滑坡 D.火灾鼠患
17.除了水上粮仓,池塘里还可以养鱼、养鸭,这样做可以 (A)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B.增加种植业的产值
C.提供多种旅游资源 D.减少池塘水分蒸发
“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读材料,完成18~20题。
18.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该地区东部的山脉是大兴安岭
B.长期水土流失,地表千沟万壑
C.该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 mm
D.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19.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C)
A.毁林开荒
B.修筑梯田
C.地表光秃、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多寒潮和台风
20.针对该地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C)
①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及北京市地图(图1)、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流经北京市的主要自然河流中,除永定河外,还有从密云水库流出的潮白河,它们自西北流向东南,其流向主要是受北京市地势(地形)特征的影响。(3分)
永定河,先秦称浴水;汉代称治水;北魏时下游别称清泉河,上游桑乾(同“干”)河;隋唐时通称桑乾河;辽、宋、金既称桑乾河,又称卢沟河;元、明两代又云“浑河”,明后期又有“无定河”别名;清康熙年间治理该河并加固大堤,赐名永定河。
(2)从不同历史时期永定河名称的变化看(清泉河、卢沟河(意为黑水河)、浑河、无定河及永定河),主要受永定河水文特征中____变化的影响(单项选择) (C)(1分)
A.水量 B.汛期 C.含沙量 D.结冰期
(3)导致永定河水文特征变化的直接自然因素是(单项选择) (C)(1分)
A.地形 B.灾害 C.植被 D.气候
(4)永定河被称为“无定河”期间,说明其经常决堤改道。其决堤的季节主要在夏秋(季节),这与北京的气候(降水)特征密切相关。(3分)
北京从最早建立的城市“蓟”开始,至唐代称为“幽州”,一直是地方性的行政中心;辽代,北京作为辽的陪都,称为“南京城”,并上升为区域性的行政中心;从金代“中都”开始,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北京绝大部分时期作为全国性的行政中心。北京的人口也由唐代以前的15万人,增长到辽代时期的20多万人,到了清代中期则达到了100万人。
(5)影响北京地区自然因素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可能是(单项选择) (B)(1分)
A.交通条件的改变 B.人口的迅速增长
C.工业的迅速发展 D.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6)影响北京地区人为原因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单项选择) (D)(1分)
A.军事 B.行政区划 C.宗教 D.城市职能
22.【对比分析题】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台湾企业家希望抢搭“一带一路”建设快车,共享发展红利。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2分)
山脉A:昆仑山;省级行政区B:闽(填简称)。
(2)新疆和台湾在人口城市分布上存在差异。读图,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表格。(5分)
项目 显著的 自然特征 人口城市的 分布地区 影响人口城市 分布的因素
新疆 干旱 盆地的边缘绿洲 水源
台湾 湿热 西部平原地区 地形
(3)“全球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白色产业成为新疆农业支柱产业。请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1分)
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稳定的灌溉水源。
(4)借助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台湾企业家赴疆投资棉纺企业热情大幅升温。分析新疆与台湾在合作中各自的优势。(2分)
答:新疆有利条件是盛产长绒棉,原料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台湾有利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资金充足等。
23.(2023·青岛模拟)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具特色。贵州喀斯特地貌广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合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黄土高原高度重视水土保持,谋求人地协调发展,现代文明不断融入昔日的传统生活,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贵州省自然资源和地质灾害分布图、贵阳气候资料图。
(1)贵州省地质灾害多发,请结合材料一完成下列结构图。(2分)
①崎岖不平;②降水集中于夏季。
材料二 “东数西算”是指东西部地区建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东部数据输送到西部储存和计算。数据中心是高耗电场所。贵州省气候凉爽,清洁能源丰富,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数据枢纽节点。
(2)请结合材料分析贵州省气候凉爽、清洁能源丰富的原因。(2分)
气候凉爽:海拔高。
清洁能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材料三 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分布图,山西省临县光伏特色产业照片、临县气候资料图。
山西省临县集中建设光伏电站,“太阳出来就赚钱,光伏给我好光景”是群众对发展光伏特色工作的赞誉。
(3)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山西省临县发展光伏电站的优势气候条件。(2分)
答: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山西省临县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晴天多;海拔高,日照强,适合发展光伏电站。
材料四 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少与梯田面积关系数据统计表。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 0 5 10 15 20 30 40 50 60
梯田减少比例(%) 0 8 28 50 67 82 89 92 94
注:梯田减少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4)根据材料四分析梯田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1分)
答:梯田可以减少流域的输沙量,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材料五 山西省某地区综合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综合治理 农耕用地 非生产 用地 人工牧 草地 林(果) 地
综合治理前 56% 26% 4% 14%
综合治理后 28% 25% 20% 27%
(5)山西省该地区经过综合治理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既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分析发生该变化的重要措施是植树种草。这种结构变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发展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是因地制宜。(2分)
刺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保健、观赏为一体的水果。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6℃且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种植。刺梨产业是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
(6)综合以上信息,山西和贵州相比,更适合刺梨种植的省份的简称是贵或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