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17 09:26:50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答案速填:
①平原    ②政治、文化   ③福建     ④热带和亚热带季风  
⑤加工制造业 ⑥环岛 ⑦山地和盆地 ⑧额尔齐斯
⑨长绒棉 ⑩云贵 石漠化 煤电
乌鞘岭 沟壑纵横 植树造林、种草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
  (2023·云南学业考)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读台湾省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文材料分析,台湾省 (D)
A.地势中西高,东部低
B.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D.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受地形影响,台湾省 (B)
A.河流流程较短,水量较大
B.阿里山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
C.铁路线布局呈放射状分布
D.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地区大
  (2023·陕西学业考)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其丰富的水热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台湾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读台湾省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台湾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历程表,完成3、4题。
时间 主导产业 主要出口产品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3.台湾省出口的蔗糖、水果、稻米等农产品,其作物主要分布在 (C)
A.河流上游 B.东部沿海
C.西部平原 D.中部山区
4.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省的主导产业是 (C)
A.食品加工业 B.渔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钢铁工业
  (2023·云南学业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选项中体现北京是政治中心的是 (A)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B.有多国大使馆和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C.有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D.集中了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
6.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C)
A.在市内规划新区,振兴钢铁、化学等工业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2023·怀化学业考)读环渤海经济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
A.矿产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B.水资源丰富
C.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D.多侨乡,可以吸引海外投资
8.北京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核心优势是 (C)
A.外国大使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众多
B.环境优美
C.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D.历史文化悠久
  (2023·江西学业考)准噶尔盆地气候干旱,内部多荒漠。其东北侧的阿尔泰山水分条件好,多优质牧场。本区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如图示意卓娅家的放牧路线,据此完成9~11题。
9.在山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分布有 (C)
A.桑蚕基地 B.常绿阔叶林
C.绿洲 D.野生牦牛群
10.影响不同季节牧场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经度位置
11.卓娅家的畜产品主要销往新疆省级行政中心 (A)
A.乌鲁木齐 B.拉萨
C.兰州 D.西宁
  【农业+乡村振兴主题】(2023·广东学业考)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据此完成12、13题。
12.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D)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13.森林“粮库”的优势有 (A)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 ②筑牢粮食安全
③扩大林地面积 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河南学业考)1952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韭园沟开展了持续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下图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及韭园沟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1990—2023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A)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15.下列组合与图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B)
A.墚峁顶——打坝淤地
B.山坡——植树种草
C.沟底——种植经济林
D.山坡——草田轮作
【考点一】北京市的建设和成就
【链接·考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及发展方向:
2.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 题 措 施
自然环境问题 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水资源匮乏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调,兴修水库等
人文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 控制人口数量
交通拥挤 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空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
住房紧张 加快城市改造与建设步伐
【变式·提能】
  (2023 江苏泰州质检)一碗老北京炸酱面体现了北京人对面食的喜爱,还展现出我们祖先顺应自然的生存哲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对应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菜码儿也有讲究,春季搭配香椿,夏季搭配黄瓜,秋季搭配萝卜,冬季搭配大白菜。吃炸酱面需要有正确的“姿势”。读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名胜古迹有颐和园、大雁塔、明孝陵等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北京人喜食面,说明自古以来北京所处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 (A)
A.种植小麦   B.放牧牛羊
C.出海捕鱼   D.养护山林
3.“锅挑儿”是指直接从锅里挑出的热乎乎面条。最适宜吃“锅挑儿”的季节在 (D)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考点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链接·考点】
1.台湾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2.工业分布的成因:
地形 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 历史 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其中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
【变式·提能】
4.“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台湾……”歌词说要坐动车去看台湾省的风景。据北京日报消息,通过手机地图软件搜索“京台高铁”,已可显示京台高铁线路图(建设中)。根据地图软件,京台高铁起点为北京南站,终点为高铁台北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真的能坐动车到台湾去看风景,那么这条铁路修建的跨海大桥跨过的海峡是台湾海峡。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历来是我国领土,隶属台湾省。
(3)观察台湾地形,台湾山脉贯穿整个台湾岛,其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
(4)下列关于台湾岛的自然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B。
A.因山脉阻挡,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B.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东源西流
C.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短
D.受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影响,盛产热带水果
(5)海峡两岸的联系密不可分,其基础是B。
①陆地曾相连 ②民族同根
③文化同脉 ④语言相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福建是大陆台资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试从地理位置、交通、政策、劳动力、文化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说明福建省吸引台湾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地理位置邻近;两地海陆交通便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惠政策;福建省有丰富的劳动力;福建省与台湾省文化相近,便于交流等。
【考点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环境与经济
【链接·考点】
1.新疆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
(1)西部: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2)东部: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
【变式·提能】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广大、物产丰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的制干葡萄几乎全部产自新疆。图2是新疆地区常见的晾制葡萄干的建筑。葡萄干晾晒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会口感酸涩。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避光晾制,即可风干为优质葡萄干。
材料二 新疆棉花产量大、质量优,采棉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1)新疆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大、小),有利于晾晒葡萄干。
(2)新疆荫房的墙壁多孔,主要是为了A。(填字母)
A.通风透气 B.散热降温
C.采光 D.节约建材
(3)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除了葡萄还有哈密瓜、冰糖心苹果、香梨、大枣等,因为含糖量高,享誉国内外。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
(4)读图3可知,新疆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南北两侧的山麓地带和昆仑山脉北侧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为棉花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灌溉水源。
(5)结合图4和材料二分析,“采棉大军进疆”的现象反映出该地区棉花收获时期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是劳动力不足;近几年来新疆的棉花采收方式得以转变,该社会问题也得以解决。其中“棉花采收方式得以转变”的意思是机械化水平提高,减轻了对劳动力的依赖。
【考点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链接·考点】
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变式·提能】
6.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风成高原
(1)黄土高原的西北面是广阔的亚洲内陆,受海陆因素影响,降水少,有着大面积的戈壁和沙漠,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材料一 图1示意黄土高原位置、风向、降水量。
材料二 亚洲内陆的岩屑物质被风挟带运移到黄土高原处被拦截。气候干冷时,黄土以堆积作用为主;而气候湿热时,黄土会遭受侵蚀,不利于黄土的堆积。深厚的黄土,使人们长时间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农耕文明。
(2)分析秦岭、太行山脉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阻挡了挟带有沙粒、粉尘的西北风,从而使这些微粒在太行山脉西侧与秦岭北侧沉积下来,无法翻越太行山脉与秦岭,致使黄土高原无法向东向南扩展。
探究二 黄土沃野
材料三 黄壤千里,沃野弥望。——《西征赋》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尚书 禹贡》
(3)世世代代的农人在这片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至今。以下关于这片土地的说法,正确的有④⑤。(填2个序号)
①传统民居为四合院
②气候干燥,食物易腐坏
③多风沙,无需戴帽子和头巾
④土质疏松,方便刨土播种
⑤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
探究三 生态黄河
材料四 图2示意中国雨带推移规律。
(4)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历朝历代的人提出了多样的治河策略,关于中游治理措施大都被提炼成简明扼要的四字词语,如保持水土、植树种草。
(5)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目的是防洪、防凌、减淤。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小浪底都会定时放水冲沙。结合材料四,分析小浪底选择这个时间段调水调沙的原因。
答:该流域即将进入雨季,提前用余水冲沙可以降低库容,从而为防汛做好准备。
阶段综合测评,请使用 “期末素养评估”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答案速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建设成就,认识首都职能。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区域城乡分布和变化,推测该区域城乡发展图景。
  (2023·云南学业考)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读台湾省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文材料分析,台湾省 ( )
A.地势中西高,东部低
B.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
D.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受地形影响,台湾省 ( )
A.河流流程较短,水量较大
B.阿里山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
C.铁路线布局呈放射状分布
D.西部地区降水量比东部地区大
  (2023·陕西学业考)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其丰富的水热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台湾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读台湾省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和台湾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历程表,完成3、4题。
时间 主导产业 主要出口产品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 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3.台湾省出口的蔗糖、水果、稻米等农产品,其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河流上游 B.东部沿海
C.西部平原 D.中部山区
4.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省的主导产业是 ( )
A.食品加工业 B.渔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钢铁工业
  (2023·云南学业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选项中体现北京是政治中心的是 ( )
A.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B.有多国大使馆和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C.有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D.集中了众多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
6.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 )
A.在市内规划新区,振兴钢铁、化学等工业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2023·怀化学业考)读环渤海经济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
A.矿产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B.水资源丰富
C.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D.多侨乡,可以吸引海外投资
8.北京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核心优势是 ( )
A.外国大使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众多
B.环境优美
C.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D.历史文化悠久
  (2023·江西学业考)准噶尔盆地气候干旱,内部多荒漠。其东北侧的阿尔泰山水分条件好,多优质牧场。本区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如图示意卓娅家的放牧路线,据此完成9~11题。
9.在山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分布有 ( )
A.桑蚕基地 B.常绿阔叶林
C.绿洲 D.野生牦牛群
10.影响不同季节牧场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经度位置
11.卓娅家的畜产品主要销往新疆省级行政中心 ( )
A.乌鲁木齐 B.拉萨
C.兰州 D.西宁
  【农业+乡村振兴主题】(2023·广东学业考)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据此完成12、13题。
12.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13.森林“粮库”的优势有 ( )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 ②筑牢粮食安全
③扩大林地面积 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河南学业考)1952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韭园沟开展了持续七十年的水土保持工作,为治水治沙探索破解之道。下图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及韭园沟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1990—2023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 ( )
A.呈上升趋势 B.呈下降趋势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15.下列组合与图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
A.墚峁顶——打坝淤地
B.山坡——植树种草
C.沟底——种植经济林
D.山坡——草田轮作
【考点一】北京市的建设和成就
【链接·考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及发展方向:
2.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 题 措 施
自然环境问题 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水资源匮乏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调,兴修水库等
人文环境问题 人口过多 控制人口数量
交通拥挤 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
空气污染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关停污染严重的工厂
住房紧张 加快城市改造与建设步伐
【变式·提能】
  (2023 江苏泰州质检)一碗老北京炸酱面体现了北京人对面食的喜爱,还展现出我们祖先顺应自然的生存哲理,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对应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菜码儿也有讲究,春季搭配香椿,夏季搭配黄瓜,秋季搭配萝卜,冬季搭配大白菜。吃炸酱面需要有正确的“姿势”。读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名胜古迹有颐和园、大雁塔、明孝陵等
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北京人喜食面,说明自古以来北京所处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 ( )
A.种植小麦   B.放牧牛羊
C.出海捕鱼   D.养护山林
3.“锅挑儿”是指直接从锅里挑出的热乎乎面条。最适宜吃“锅挑儿”的季节在 ( )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考点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链接·考点】
1.台湾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
2.工业分布的成因:
地形 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 历史 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 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其中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便利
【变式·提能】
4.“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台湾……”歌词说要坐动车去看台湾省的风景。据北京日报消息,通过手机地图软件搜索“京台高铁”,已可显示京台高铁线路图(建设中)。根据地图软件,京台高铁起点为北京南站,终点为高铁台北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真的能坐动车到台湾去看风景,那么这条铁路修建的跨海大桥跨过的海峡是 。
(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历来是我国领土,隶属 省。
(3)观察台湾地形,台湾山脉贯穿整个台湾岛,其走向大致是 。
(4)下列关于台湾岛的自然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因山脉阻挡,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B.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东源西流
C.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短
D.受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影响,盛产热带水果
(5)海峡两岸的联系密不可分,其基础是 。
①陆地曾相连 ②民族同根
③文化同脉 ④语言相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在两岸经贸合作中,福建是大陆台资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试从地理位置、交通、政策、劳动力、文化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说明福建省吸引台湾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考点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环境与经济
【链接·考点】
1.新疆自然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
(1)西部:使我国中西部的能源、原材料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大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
(2)东部:可以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可以改善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状况。
【变式·提能】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广大、物产丰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的制干葡萄几乎全部产自新疆。图2是新疆地区常见的晾制葡萄干的建筑。葡萄干晾晒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晒,否则会口感酸涩。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避光晾制,即可风干为优质葡萄干。
材料二 新疆棉花产量大、质量优,采棉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1)新疆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 (大、小),有利于晾晒葡萄干。
(2)新疆荫房的墙壁多孔,主要是为了 。(填字母)
A.通风透气 B.散热降温
C.采光 D.节约建材
(3)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除了葡萄还有哈密瓜、冰糖心苹果、香梨、大枣等,因为含糖量高,享誉国内外。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4)读图3可知,新疆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 山脉南北两侧的山麓地带和 山脉北侧的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为棉花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灌溉 。
(5)结合图4和材料二分析,“采棉大军进疆”的现象反映出该地区棉花收获时期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近几年来新疆的棉花采收方式得以转变,该社会问题也得以解决。其中“棉花采收方式得以转变”的意思是 。
【考点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链接·考点】
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变式·提能】
6.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风成高原
(1)黄土高原的西北面是广阔的亚洲内陆,受 因素影响,降水少,有着大面积的戈壁和沙漠,为黄土高原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材料一 图1示意黄土高原位置、风向、降水量。
材料二 亚洲内陆的岩屑物质被风挟带运移到黄土高原处被拦截。气候干冷时,黄土以堆积作用为主;而气候湿热时,黄土会遭受侵蚀,不利于黄土的堆积。深厚的黄土,使人们长时间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农耕文明。
(2)分析秦岭、太行山脉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阻挡了挟带有沙粒、粉尘的西北风,从而使这些微粒在太行山脉西侧与秦岭北侧沉积下来,无法翻越太行山脉与秦岭,致使黄土高原无法向东向南扩展。
探究二 黄土沃野
材料三 黄壤千里,沃野弥望。——《西征赋》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尚书 禹贡》
(3)世世代代的农人在这片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至今。以下关于这片土地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2个序号)
①传统民居为四合院
②气候干燥,食物易腐坏
③多风沙,无需戴帽子和头巾
④土质疏松,方便刨土播种
⑤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
探究三 生态黄河
材料四 图2示意中国雨带推移规律。
(4)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历朝历代的人提出了多样的治河策略,关于中游治理措施大都被提炼成简明扼要的四字词语,如 、 。
(5)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目的是防洪、防凌、减淤。每年的6月底至7月初,小浪底都会定时放水冲沙。结合材料四,分析小浪底选择这个时间段调水调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