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1、诵读这首诗,了解作者克雷洛夫,理解成语“乔装打扮”的意思。
2、体会这首诗的寓意,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3、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则《农夫和蛇》进行比较。
克雷洛夫,俄国寓言作家,世界四大寓言作家之一(古希腊的伊索,法国的拉 封丹,德国的莱辛)。一生共写了203篇寓言。他的寓言在其生前已被译成英、法、德、意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克雷洛夫的寓言具有极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普希金称他是“真正的人民诗人”。他早期的寓言有《农夫和蛇》、《狼和小羊》、《乌鸦与狐狸》、《狐狸和葡萄》等。代表作有:《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快乐歌声》、《受宠的象》等等。
世界四大寓言家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伊索
17世纪法国寓言家----拉 封丹
18世纪德国寓言家----莱辛
19世纪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 斧头 抡起 拐杖 乔装打扮
luò
fǔ
lūn
guǎi
qiáo
谈判:
防范:
完蛋:
心肠:
乔装打扮:
指有关方面对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谈。
防备;戒备。
垮台;灭亡。
用心;存心;心地。
改换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
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乔,做假。
1、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2、指名读,集体讨论:
(1)蛇的话应该怎样读?
(2)农夫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3、集体朗读,了解诗歌大意。
惺惺作态、献媚、
故作真诚
坚决、果断
蛇花言巧语想要骗取农夫的信任,结果被农夫识破,果断杀了。
诗歌大意
蛇为什么要伪装自己,目的是什么,“蛇”象征什么样的人?
从农夫的语言和动作中可以看出农夫是个怎样的人?
农夫果断斩蛇说明了什么?
表里不一、伪善、包藏祸心
果断、善恶分明
说明农夫的理智,没有被蛇的花言巧语
所蒙蔽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从蛇的角度看:如果你一旦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无论怎样乔装打扮,也无法摆脱自己的困境,蛇的下场就可能是你自己的遭遇。
从农夫的角度看:无论是对待敌人,还是对待那些势利小人,不管他们换上什么假面具,都不能对他们放松警惕,更不能被他们蒙蔽。
除了诗结尾所说的寓意外,你还有别的理解吗?
不要轻信坏蛋的甜言蜜语,要警惕乔装打扮的敌人;
要善于识破敌人的乔装打扮;
正如诗中农夫所说的:“你的皮肤虽是新的,你的心肠却丝毫未变。”
三则《农夫和蛇》,你对哪一则更感兴趣?请说说理由。
就故事性方面,第一则寓言的故事的情节性是比较强的,有头有尾特别是有奇巧的变化,但故事比较简单。第二则故事情节较复杂些了,有一些曲折,有一些对结局的期待,尤其是蛇讲的那番歪理,使故事显得比较特别。第三则的亮点在于故事结局之时主人公说的几句富有哲理和智慧的话。
就语言表达方面,第三则是诗的形式,比较特别。
蛇不分粗细,坏人不分大小。(中国谚语)
蛇的本性改不了。(巴西谚语)
蛇可怕在嘴上。(富拉尼谚语)
人不能跟蛇进洞。(祖鲁谚语)
蛇爬过的地方就会使人感到不安。(亚博谚语)
把蛇放在怀里,它醒过来就要咬你。(希腊谚语)
蛇换蛇皮,不改蛇性。(俄罗斯谚语)
蛇死不再毒害人。(沙特阿拉伯谚语)
披着慈善外衣的人,往往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坏人向你献媚时,你千万不要被假象
所迷惑,要用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去看,
用自己的智慧战胜坏人,保护自己。
1、背诵这首诗。
2、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